如何在面試時應對需要量化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Credit: Balck Ice @ Pexels

Photo Credit: Balck Ice @ Pexels

有求職者問到:

先前有被詢問到「在某專案中投入幾成?幾成是由你自主決策?」, 不知道如何準確應答。因為專案同部門是兩個人負責,所以事情和很多細節都是均分的,投入的努力很難用數字去描述是50%還是100%, 請問針對這種數字量化抽象的問題應該怎麼回答?

這位求職者是有一年多工作經驗的職場新人, 由於資歷還不深, 在公司裡的工作大部分是和同事一起合作, 還沒有獨立負責一個專案的機會, 因此面試時遇到這樣的提問。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問題陳述時有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 求職者用了一個很矛盾的字眼來形容這個面試題--“數字量化抽象的問題”。對我來說, 跟數字相關的問題都是很明確的, 只有知道或不知道的差別, 怎麼會抽象呢? 跟提問者往下再聊才明白他認為抽象的點在哪裡: 一是因為工作上與同事的分工沒辦法切割得這麼具體; 另一個點則是理解問題的角度, 他先想到的是『自己投入的努力』, 而努力是沒法被量化的。

了解他的想法之後, 我給的第一個建議是先『調整心態』。首先, 面試官通常在意的是實質的信息, 當他詢問在某個專案中投入幾成時, 想知道的是專案的相關事項中你參與了多少, 而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努力。面試時只有30-40分鐘的時間對談, 面試主管需要讓聽到的描述(你負責過哪些專案)變得更具體一點(這些專案你的參與度和貢獻度是多少), 因此才會對求職者有這樣的提問。先理解這個提問的動機, 然後才能去想怎麼滿足這個動機。接著, 需要先接受這種問題能找到量化的方式, 才有動力往下去想應該用什麼邏輯來計算說明, 而不是把時間花在質疑這個問題是否成立。

那麼, 像這種沒有標準答案但需要用數據來量化的問題要怎麼回應呢? 我認為沒有標準答案正是這個問題的好處, 因為完全可以靠自己搭建邏輯來引導別人了解狀況。這個邏輯可以是整個專案大概拆分成約10個代辦事項, 其中幾個代辦事項是你來做, 幾個是另一個人做。而在你負責的代辦事項裡哪些是你自己決定怎麼做就好, 哪些一定要主管同意才能做。簡單拆分就能有一個大概的數字, 不需要精準。或許, 實際的分工狀況不像面試官問的這麼直觀, 那你可以先幫助面試官初步了解你所屬部門的架構, 再依此往下說明通常一個專案裡你和同事裡會怎麼分工。例如: 可能你的部門裡有幾個人固定負責前期的規劃、有幾個人固定負責後端的執行, 每個專案都會由一個規劃的人搭配一個執行的人來進行。那你就可以在說明完部門的架構後, 接著說明: 『在專案中我是負責前期規劃的, 後端的執行工作是由合作的同事來主導, 但負責規劃的人還是需要在執行階段持續關注執行工作是否有依照規劃來做, 因此我會說在整個專案裡我參與的程度會比負責做執行的同事再高一些, 大約是70%。』在回答時不要只是說一個數字, 要循序說明自己是依照什麼邏輯去思考的, 因此產出了這個數字。

在整個求職的流程裡, 不管是書面的履歷或是面試, 很多時候都需要用量化的方式來幫助面試官獲得更明確的信息。找到邏輯去量化說明其實不難, 難的是在回答前的心態調整, 尤其是當你自己感覺這個問題不能被量化時。需要先認同這個問題, 想一想面試官這麼問想知道的是什麼, 再往下去搭建邏輯。只要過了心裡那一關, 後面的回答就容易了。

Cindy Lu

美國紐約大學(NYU)研究所畢業, 20年500強外商品牌行銷工作經驗, 最近6年擔任高層管理職, 熟悉B2C及B2B商業模式, 管理過台灣、香港、中國市場, 目前從事英文履歷及面試諮詢輔導工作。Email聯繫: cindylu1125@hot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reer+ 職涯升級站
17會員
67內容數
用品牌行銷的概念和部門主管的視角, 幫助職場工作者明確職場定位、清晰職涯路徑、強化個人優勢、補齊職場技能。
2025/03/20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2025/03/20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2025/03/12
如何在履歷或專業社交平臺上呈現失敗的專案經驗?資深行銷人Cindy分享,重點不在隱藏或美化失敗,而是轉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透過強調過程中展現的能力、學到的教訓,以及對未來工作的啟發,讓失敗專案成為展現個人價值與潛力的有力證明。
Thumbnail
2025/03/12
如何在履歷或專業社交平臺上呈現失敗的專案經驗?資深行銷人Cindy分享,重點不在隱藏或美化失敗,而是轉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透過強調過程中展現的能力、學到的教訓,以及對未來工作的啟發,讓失敗專案成為展現個人價值與潛力的有力證明。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設立年度目標時常見的誤區, 關於年度目標的文章都在教導如何有效的設定目標, 但本文提出更重要的是在設定目標前先看清楚自己有沒有對準方向。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會引用一些雞湯金句來鼓勵自己, 但這些聽起來激勵人心的話卻不一定會帶你走上期望中的道路。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設立年度目標時常見的誤區, 關於年度目標的文章都在教導如何有效的設定目標, 但本文提出更重要的是在設定目標前先看清楚自己有沒有對準方向。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會引用一些雞湯金句來鼓勵自己, 但這些聽起來激勵人心的話卻不一定會帶你走上期望中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好不容易通過初試,但在複試時突然被詢問工作經驗之外的專業技能,當下你會怎麼思考、以及該如何反應此事呢? 這案例是這樣的; 朋友是職場高階主管,獵頭推薦他去間上市公司應試,朋友對公司領域有些陌生,但還是有興趣,想說就先聊聊看。 初試跟副總聊了一個半小時,當下副總就決定直接約與董事長複試時間,但複試要準
Thumbnail
好不容易通過初試,但在複試時突然被詢問工作經驗之外的專業技能,當下你會怎麼思考、以及該如何反應此事呢? 這案例是這樣的; 朋友是職場高階主管,獵頭推薦他去間上市公司應試,朋友對公司領域有些陌生,但還是有興趣,想說就先聊聊看。 初試跟副總聊了一個半小時,當下副總就決定直接約與董事長複試時間,但複試要準
Thumbnail
分享一個企業內應用的客戶案例,特別是在系統改版的過程,你是否產生過疑問,身為 UX 的我們可以做哪些有價值的事情來幫助團隊? 不是所有的設計都要改變系統的產出結果,特別是在改版企業內應用的時候,人們最害怕的正是未知的改變。 我們受到邀請,協助一個客戶在他們積年已久的企業內部系統改版過程,擔任 UX
Thumbnail
分享一個企業內應用的客戶案例,特別是在系統改版的過程,你是否產生過疑問,身為 UX 的我們可以做哪些有價值的事情來幫助團隊? 不是所有的設計都要改變系統的產出結果,特別是在改版企業內應用的時候,人們最害怕的正是未知的改變。 我們受到邀請,協助一個客戶在他們積年已久的企業內部系統改版過程,擔任 UX
Thumbnail
有求職者問到: 先前有被詢問到「在某專案中投入幾成?幾成是由你自主決策?」, 不知道如何準確應答。因為專案同部門是兩個人負責,所以事情和很多細節都是均分的,投入的努力很難用數字去描述是50%還是100%, 請問針對這種數字量化抽象的問題應該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有求職者問到: 先前有被詢問到「在某專案中投入幾成?幾成是由你自主決策?」, 不知道如何準確應答。因為專案同部門是兩個人負責,所以事情和很多細節都是均分的,投入的努力很難用數字去描述是50%還是100%, 請問針對這種數字量化抽象的問題應該怎麼回答?
Thumbnail
工作快20年, 12年前開始帶人, 有了面試候選人的經驗, 前前後後面試過的候選人加起來應該超過500位, 在我的經驗中, 平均每10個人裡只有2-3個人會讓我感覺他是準備好來的。我想以用人主管的面試角度, 針對我看到大部分候選人疏忽的地方, 來分享面試前應該要做好哪些準備。
Thumbnail
工作快20年, 12年前開始帶人, 有了面試候選人的經驗, 前前後後面試過的候選人加起來應該超過500位, 在我的經驗中, 平均每10個人裡只有2-3個人會讓我感覺他是準備好來的。我想以用人主管的面試角度, 針對我看到大部分候選人疏忽的地方, 來分享面試前應該要做好哪些準備。
Thumbnail
這陣子我都在忙著處理面試的事情。 我要往心理師的工作邁進了。 這幾天有兩場面試。比起A單位,我更想要去B單位。但A單位的面試早於B單位,所以我一開始打算把A單位當作是一次的熱身。可即便是「熱身」,但我從前一天開始就緊張了,還搞得我「微失眠」。
Thumbnail
這陣子我都在忙著處理面試的事情。 我要往心理師的工作邁進了。 這幾天有兩場面試。比起A單位,我更想要去B單位。但A單位的面試早於B單位,所以我一開始打算把A單位當作是一次的熱身。可即便是「熱身」,但我從前一天開始就緊張了,還搞得我「微失眠」。
Thumbnail
剛好在群眾集資平台擔任平台專員(客戶成功專員),這篇想分享我自己在接案時遇到的各種客戶,以及過往應對進退的方式,主要會強調客戶管理、客戶關係經營。 這篇會將拆成三個時間軸、九種個性來說明:
Thumbnail
剛好在群眾集資平台擔任平台專員(客戶成功專員),這篇想分享我自己在接案時遇到的各種客戶,以及過往應對進退的方式,主要會強調客戶管理、客戶關係經營。 這篇會將拆成三個時間軸、九種個性來說明:
Thumbnail
面試的問題千千百百種,有的我們無從準備,就像是面試官天外飛來一筆,例如:一道很經典的面試題目:「一天中,時針跟分針會重疊幾次?」類似這樣的題目。而當我們遇到這類的題目,只能靠臨場反應和自身的經驗去回答此問題,這種類型的面試題目無法短時間內做準備,與其擔心這類的題目,還不如好好準備我們可以把握的部分。
Thumbnail
面試的問題千千百百種,有的我們無從準備,就像是面試官天外飛來一筆,例如:一道很經典的面試題目:「一天中,時針跟分針會重疊幾次?」類似這樣的題目。而當我們遇到這類的題目,只能靠臨場反應和自身的經驗去回答此問題,這種類型的面試題目無法短時間內做準備,與其擔心這類的題目,還不如好好準備我們可以把握的部分。
Thumbnail
現今大眾媒體的各種雞湯文,習慣把各種問題的答案過度簡化,這會造成有風險的解題思維。遇到問題,我們該求的不是永遠不犯錯,而是如何不二過。而要不二過的第一步就是不能逃避挫敗,不能逃避責任,正確的分析,看盡不好看的事。本文提供正面臨問題且尋找解法的你,解題的幾個面向。
Thumbnail
現今大眾媒體的各種雞湯文,習慣把各種問題的答案過度簡化,這會造成有風險的解題思維。遇到問題,我們該求的不是永遠不犯錯,而是如何不二過。而要不二過的第一步就是不能逃避挫敗,不能逃避責任,正確的分析,看盡不好看的事。本文提供正面臨問題且尋找解法的你,解題的幾個面向。
Thumbnail
上一次面試, 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呢? 面試經驗分享, 希望一起在這條職場路上, 越來越進步!
Thumbnail
上一次面試, 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呢? 面試經驗分享, 希望一起在這條職場路上, 越來越進步!
Thumbnail
 談面試順便談追女與倒追(誤) 之前寫了一篇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的職涯FAQ,得到不錯的迴響,很高興對大家有幫助。 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職涯FAQ 這篇文章想回答四個問題:產品經理和專案經理的不同、地位高
Thumbnail
 談面試順便談追女與倒追(誤) 之前寫了一篇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的職涯FAQ,得到不錯的迴響,很高興對大家有幫助。 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職涯FAQ 這篇文章想回答四個問題:產品經理和專案經理的不同、地位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