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三 173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2016.8.11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死心曰:

「求利者不可與道,求道者不可與利。

古人非不能兼之,蓋其勢不可也。

使利與道兼行,則商賈屠沽,閭閻負販之徒,皆能求之矣。

何必古人棄富貴,忘功名,灰心泯智於空山大澤之中,澗飲木食,而終其身哉。

必謂利與道行之不相違礙,譬如捧漏巵而灌焦釜,則莫能濟矣。」

《與韓子蒼書》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禪師說:

「求財利的人心中只想著利,怎麼能跟他談論道法呢?

至於真正求道的人,他已知道財利會毀壞自己的道業,自然沒有必要跟他談及有關財利的事。

古人不是不想道、利並行,只是這二者勢不能並存。

假使利與道可以兼行而無礙,那麼經商做生意的人,屠宰沽酒的人,以及那些挑著貨擔走街闖巷做小買賣的人,都一樣能證得無上妙道,

古人又何必要拋棄富貴、忘卻功名,深入到空山大澤去做一個與人無爭,與世無求的人,渴飲澗泉,饑食野果,終其一生以求大道呢?

設若有人說利與道可以兼行而不相違礙,這就好比是用破漏的酒器盛水,捧去澆滅被燒成焦紅的巨鍋,豈能濟得了什麼事呢?」

raw-image

良因贊曰: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所述:

「超生脫死法門,不可以聰明湊泊,不可以意氣承當,

不可以情見夾雜,不可以麤疏領會」;

因此未學佛前俗氣纏身,學佛之後又將此習氣沾染佛門,

只是因為情見夾雜,又麤疏領會,未能真正認清法門、看清自己。

「古人非不能兼之,蓋其勢不可也」,

發大菩提心之「勢」,豈能為眼前名利所拘;

這句話值得自覺「有能力兼行」者深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學了佛之後,我們願意吃素、 放生、學習經論、佛堂用功......., 這些都是善業,但是在造做過程中, 往往也會遇到種種的障礙而感到不順心。 此時我們應當迴光返照,不管順心否,都是我們業力的顯現。 於順境生貪、逆境生瞋, 或者於法門的功德法喜、沉醉、愛著, 是不是又是一種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學了佛之後,我們願意吃素、 放生、學習經論、佛堂用功......., 這些都是善業,但是在造做過程中, 往往也會遇到種種的障礙而感到不順心。 此時我們應當迴光返照,不管順心否,都是我們業力的顯現。 於順境生貪、逆境生瞋, 或者於法門的功德法喜、沉醉、愛著, 是不是又是一種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所謂超越束縛,不是放縱自己, 而是像《般若心經》所說: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察一切法(財富、權勢、地位.....), 真實性不可得,有什麼好執著呢? 那才是真超越,真瀟灑。 如果以為「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做」, 那只是地獄種子,準備要吃大苦了。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所謂超越束縛,不是放縱自己, 而是像《般若心經》所說: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察一切法(財富、權勢、地位.....), 真實性不可得,有什麼好執著呢? 那才是真超越,真瀟灑。 如果以為「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做」, 那只是地獄種子,準備要吃大苦了。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希望能夠輕輕鬆鬆地修行,就能成佛, 但是實際上這是不符合佛法原理的。 唯有真金不怕火煉,怕入火練的不是真金。 《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故,得生彼國。」 唯有透過火煉的紅蓮,才能放下對娑婆的執著, 生起往生的菩提心,臨終也更有往生的把握。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希望能夠輕輕鬆鬆地修行,就能成佛, 但是實際上這是不符合佛法原理的。 唯有真金不怕火煉,怕入火練的不是真金。 《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故,得生彼國。」 唯有透過火煉的紅蓮,才能放下對娑婆的執著, 生起往生的菩提心,臨終也更有往生的把握。
Thumbnail
2016.8.11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求利者不可與道,求道者不可與利。 古人非不能兼之,蓋其勢不可也。 使利與道兼行,則商賈屠沽,閭閻負販之徒,皆能求之矣。 何必古人棄富貴,忘功名,灰心泯智於空山大澤之中,澗飲木食,而終其身哉。 必謂利與道行之不相違礙,譬如捧漏巵而灌焦釜,則莫能濟矣。」
Thumbnail
2016.8.11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求利者不可與道,求道者不可與利。 古人非不能兼之,蓋其勢不可也。 使利與道兼行,則商賈屠沽,閭閻負販之徒,皆能求之矣。 何必古人棄富貴,忘功名,灰心泯智於空山大澤之中,澗飲木食,而終其身哉。 必謂利與道行之不相違礙,譬如捧漏巵而灌焦釜,則莫能濟矣。」
Thumbnail
2015.6.6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曰: 「為道不憂,則操心不遠。處身常逸,則用志不大。 古人歷艱難,嘗險阻,然後享終身之安。 蓋事難則志銳,刻苦則慮深,遂能轉禍為福,轉物為道。 多見學者,逐物而忘道,背明而投暗。 於是飾己之不能,而欺人以為智。強人之不逮,而侮人以為高。 《與秀紫芝書》
Thumbnail
2015.6.6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曰: 「為道不憂,則操心不遠。處身常逸,則用志不大。 古人歷艱難,嘗險阻,然後享終身之安。 蓋事難則志銳,刻苦則慮深,遂能轉禍為福,轉物為道。 多見學者,逐物而忘道,背明而投暗。 於是飾己之不能,而欺人以為智。強人之不逮,而侮人以為高。 《與秀紫芝書》
Thumbnail
2014.12.15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 既悟,守之為難。 既守,行之為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 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 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 《與虞察院書》
Thumbnail
2014.12.15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 既悟,守之為難。 既守,行之為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 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 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 《與虞察院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