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黨怎麼了(1)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篇寫在基進炎上後,編輯建議我對這方面的題材,略做擴張的去解釋。
所以,來寫一篇個人所見所聞,讓大家了解到,小黨到底怎麼了?為何好像幾十年來,小黨都混不好,早期的偏藍的新黨跟親民已經沒落,這幾年爬起的時力跟民眾黨跟初衷差很遠,基進也好像要開始走鐘。
到底怎麼回事?

在討論台灣的小黨出什麼問題前,要先讓讀者了解一個大前提:
「宿命論」不存在。
筆者知道有人很愛拿歷史去證明,說小黨會走到這樣是一種必然,口氣語調就是冥冥中自有定數,仿佛小黨覆滅是必然宿命。

成功的經驗可以複製,失敗的狀況各有不同

嗯,筆者不認同這說法一半以上。就個人來說,性格決定命運當然沒錯,就群體而言並非如此。世界各國行民主制度數百年,大黨沒落者很多,小黨竄起者不少,真要說什麼規律,大概沒有規律就是規律,硬要講有種趨勢,不如說大黨資本厚可以承受失敗,小黨賭一次沒成功很容易崩盤。
這不是繞口令,宿命論者會找跡象去貼合,但多半屬於穿鑿附會,實際上去看政黨人前人後的運作後,沒有一個例子可以複製。用以下這句話來表達,托爾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嗯,就是成功都有類似的因素,失敗則有各式各樣的原因。
小黨會變成大黨,成功原因可用「順應民意」概括,雖說民意也是有很多面向,也可能透過操縱去引導,但民主國家違反民意,堅持自己走在正義之路絕不更改,反而去戳多數選民,是要怎麼茁壯?失敗理由真的就千奇百怪,這要說是不傾聽民意就很怪,但這偏結果而非原因。
因為,每個黨會存在,都有其支持的民眾,民眾就是民意,頂多說是聲音大小。小黨會變大,是因為擴大民意基礎,聽了更多人聲音,大不了則有各種時空背景因素,故難以一言道盡。遇到引進外國熱門影集導致價值觀長期偏移,某年突然就在選舉爆發,這要稱讚小黨領導英明神武預測神準,根本矇到吧。

容錯率低的小黨只有兩條路可走

這篇不是要談時機,只談小黨為何常常出事,外在性、長期性趨勢類原因,筆者就不提了,這涉及教育文化系統複雜的運作,找時間吃飯聊天會比較快。
要說小黨怎麼了,其關鍵的理由就在於「小」。
小,所以波動大,只要一個人出包,很容易延燒全體。一個擁有黨公職一千人的大黨,發言人講錯話,要找替代者很容易。只有十個人的小黨,代替對象要不沒有,不然就得兼任。
張博洋炎上事件
簡單說,小黨為何常出事,本質就是一種小的特點:容錯率低。
容錯率低,又要在政治複雜的環境生存,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走向小眾同溫層,當永遠的反對小黨。這社會總是會有一小群人,對特定議題有濃厚興趣,只要站在這邊,講再多惹多數人生厭的話也還是可以得到固定支持。
第二條,試著迎合多數人,逐漸調整方針。透過議題選擇,慢慢找到多數人願意支持的主要方向,然後用力推進。想要茁壯,就要犧牲自己的獨特性,來滿足大多數民意。

綠黨、新黨走小眾路線,基進、時力具壯大野心

這兩條,讀者在台灣有關注政治的,應該馬上就想到很多例子,也可以發現問題所在。
沒錯,第一條的做法,議題型就綠黨化,意識形態型就是新黨化。你必須把議題焦點聚焦在環境相關,取得台灣對環保在意的中產階級支持,如綠黨幾乎只對「議題」發表意見,也常被詬病好像在意環境優於國安。意識形態走急統特質的新黨則相反,對個別議題沒深刻意見,粗淺到不行,但只要涉及統獨衝突,會影響統一進程類的議題,不管怎樣都會跳出來,硬拗到只有「親中活、台獨死」的大原則上。
那第二條呢?早期的黨外跟親民黨嗎?不,這兩個都是一開始就算組織度不低,真要算就是近年的時力跟基進,民眾黨的屬性完全不同,要獨立探討。時力跟基進都算是想要打入主流市場,並一直在做調整的政黨,且意識形態屬性都偏左,若扣掉勞工方面的個別左統人士,幾乎都是偏獨派,為何兩者命運不同?
個人因素占蠻大的,不過留到之後幾篇慢慢說。就整體角度而言,時力跟基進都想要搶偏泛綠的票源,但時力成長太快,野心過大,第一次就拿到五席立委,認為自己可以成為關鍵少數。所以在搶票源的動作上,時力要一次鯨吞、基進想逐步蠶食,故時力一開始就要硬槓民進黨,營造「更佳選擇」的氣氛,而基進扮演小老弟角色,撿民進黨剩下的部分,乍看就跟小綠一樣。
其實時力跟基進都想要取民進黨而代之,問題是沒有經驗,手法粗糙。
對,「小黨怎麼了」的根本問題,就是欠缺經驗,也不想從沒錢的學徒開始做起。

時力失敗的原因:不累積信任,認為政治全是權謀分贓

小黨都是做議題起家,畢竟在民主社會,人們不是根據意識形態生活,是看一個個議題,思考並做出選擇,逐漸走向光譜某一邊。所以知名度都從個別議題開始打起,走政治、社會路線的工作者,多半如此。
但時力崛起是因為搶佔太陽花功勞,基進並沒有沾到多少光,從稍早的洪仲丘到太陽花,迅速累積巨大的民意,但支持此運動的主力,幾乎都是雙北中產階級,這些人是因為幾個連續議題,最後服貿引爆,出來反對馬政府一意孤行,其組成雖藍綠皆有,議題屬性卻集中在某些方向上。
時力主導者誤以為抗議民眾可以代表全國,就嚴重阻礙時力對議題的認識,將特定方向議題,設定其屬性為全民共通。這讓時力認為想快速分食地盤,立刻跟民進黨既有勢力直接對著幹,是可以透過共通性議題,去一次搶掉泛綠主體。
編輯第一次覺得配圖不用花時間
那麼,要拿什麼議題去對打?時力選擇走左翼勞工、環保老路,算盤打的是搶民進黨內偏左派的支持者,裂解民進黨基本盤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勢力。2017年彼時,民進黨內有嚴重的同婚議題對抗,以及經濟問題上中小企業與都市白領分裂,時力這種想法……
理論上沒有錯,但實際上錯得離譜,最大的原因出在哪裡?
「信任」
政治是非常需要信任的行業,從業者不是學校教職會受到保障,大學內教授彼此不信任也不會讓學校垮掉。
時力的最大錯誤,在於讓沒有社會化過的學者主導,把人之間的互信,看做政治分贓的結果。

(編:下周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0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