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Q&A〉他不吃藥了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2020/8/31
內容來源: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接線小組家屬夥伴
撰文:謝宜恩
「我弟弟大學的時候,離開家鄉,去外地讀書,那時候曾經把卡刷爆、好幾天都沒睡覺,也沒有去上課考試,後來就被二一退學。回家後我開始定期陪他回診精神科,但最近我工作升遷、也準備結婚搬出去了,沒辦法陪他回診。偏偏弟弟最近又開始不就醫吃藥,說這幾年來也沒什麼狀況了,可是吃藥會變胖,就交不到女朋友。我心裡很急,但爸爸媽媽平常不太在家裡談弟弟生病的事,總覺得他們好像不能接受優秀的弟弟生病。實在是不知道我離家後,弟弟該怎麼辦⋯⋯。」
在這個故事中,姊姊正面臨好幾個困難,包含自己的生涯即將變動,但很擔心結婚後爸媽是否能夠支持弟弟?而弟弟又不吃藥了,在自己離家後,弟弟的病況會不會更嚴重?我們時常遇到來電的照顧者或家屬有孤軍奮戰之感,好像感覺只有自己在面對一切混亂與變動,感覺到源源不絕的無助與無力。
在接線小組的夥伴討論中,我們身為家屬,可以理解此時最在乎的是「如何解決不吃藥、不就醫的『問題』」,但很多時候,或許我們可以選擇退後一步,回到自己與生病家人的「互動關係」思考。
什麼是互動關係?互動關係重要嗎?以下我們將以文章開頭的例子為引,細分三種互動關係:照顧者與當事人、照顧者與其他家人、照顧者與自己,利用此三種思考模式,或能深化討論:

姊姊與弟弟:照顧者與當事人

1、病識感的建立

什麼是病識感(insight)?為什麼要建立病識感?又要建立甚麼樣的病識感?
病識感在醫療領域裡,指病人對於自己健康狀態的「知覺能力」。但對我們來說,比起簡單的說一個人「知道自己有沒有病」,從英文原文(insight洞察力)來說,我們也可以理解病識感為:當事人對於「自己狀態的認知與其他人認知的狀態是否相近」。
就像我們肚子餓時會知道要吃飯、胃痛要看醫生,建立病識感的目的在於,當一個人有病識感時,他能適時地知道自己可能需要支持或協助。
那怎麼樣可以增加弟弟的「病識感」呢?
(1)在對話中使用中性描述,談觀察後建立信任
家屬夥伴分享,跟當事人討論自己的擔心時,或許可以更注意表達的模式,避免使用「你最近又發作了」、「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生病了」等「指責性」語言,轉而以更中性的表達模式說明自己的擔心。例如:「你最近好像睡得比較少、精神比較不好」、「你最近好像很有活力,話說得比平常多喔」、「最近看你吃得不多,食慾不好嗎」等等,試著陳述當事人現在的狀態,與之前比較好像有所不同,也可以藉此表達作為家人的擔心。
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試著回到當事人的角度,關心他自己怎麼理解自己的狀態。如果他說自己睡很少,可以試著去提出問題,詢問對他來說「睡很少」是「精神很好、讓大腦思考很快,很棒」?還是「像是運轉過度,下一秒感覺要當機」?運用好奇而非指責的問句,生活化的談論:「那你覺得呢?你認為自己目前狀況怎麼樣?」
在這些觀察、陪伴與對話的過程中,慢慢累加次數,弟弟可能可以檢視自己的觀察與姊姊的差異,透過這些不同,回頭影響他對於自己的感知。
但我們也要知道,「病識感」的建立並不是一次溝通就可以達成的,需要長期的信任累積,因為有了信任基礎後才有更多願意溝通的可能,也才慢慢可能構成病識感。
(2)他自己想要什麼?建議選項、陪伴討論,還回選擇權
人生活在世上,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想望,那當事人想要甚麼樣的生活?我們作為親友的挑戰在此可能是:能不能在適當的時機尊重他的選擇?因為人被尊重、有了選擇,在覺得生命有價值和可掌控時,才會有動機為自己努力。
承接上段「中性觀察」,以弟弟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先跟他討論、試著理解他不願意服藥的原因,確認對方了解不吃藥,可能要承擔的風險;再進一步提供選項、試著討論,對方最擔心的事情,與可能的折衷辦法。例如是經常忘記吃藥,那跟醫生討論後,或許可以打長效針;如果吃藥讓人昏昏欲睡,或許可以去跟醫生討論把白天的藥挪到晚上來吃;如果是怕變胖,或許可以看看有沒有解藥、能不能調藥,或是有甚麼替代方法可以減少這樣的副作用。去把狀況直接跟醫生討論,看看有沒有甚麼替代選項。
我們去陪他討論選擇的成本跟比重,分析利弊條件、討論限制如何一起克服,但把選擇權還給他,除了談對於藥物、就醫的看法以外,也去談他想要甚麼,而我們能做些甚麼去達到這個狀況。

2、病人不只是病,更是人;在被協助之外,家庭能否給予當事人付出的可能?

很多時候家裡有人生病了,我們會容易把「病」放得太大,忘了他除了是「病」人以外,也是我們的「家」人、也有能力為家庭付出、成為付出者,與照顧者互相支持、深化彼此情感,而非總是單向的「被協助」、「被照顧」。
回到文章開頭的例子,文中姊姊的人生正處在變動之中,工作升遷、家庭即將新組,在此狀況中,她是否也有焦慮跟擔心,身為弟弟可以怎麼樣幫忙姊姊?也許姊弟之間可以從現狀開始談,直言姊姊的婚姻,對於家裡會是一個變動,思索姊姊需要被幫忙之處,藉此啟動弟弟的能量,把更多病的元素抽掉,回到姊弟的關係與關心之中,去支持彼此。

姊姊與爸媽:照顧者與其他家人

有些時刻,照顧者會覺得似乎只有一個人在面對巨大的困難,然而,一肩扛起所耗費的心力實在是太辛苦了,此時,照顧角色的「分享」與「讓位」是很重要的,照料是長遠的路,家人之間必定要找尋合作與分工的可能。

1. 找尋盟友、個別擊破,讓能動的動

凡事起頭難,要讓僵固已久的互動模式改變並不容易,也許一開始可以先和關係比較好的家人開始討論,例如:姊姊如果跟爸爸比較親近,可以先從和爸爸聊聊開始,個別擊破,不一定要急於一時就開啟家庭會議,只要能多一個分擔跟照顧的人,都是一個開始。

2. 說服的起始:釐清不接受的原因

姊姊覺得爸爸媽媽不能接受弟弟生病,但實際上爸媽真的是這樣想的嗎?其中會不會有落差與彼此誤解的可能?再者,爸爸媽媽看似「不談」弟弟的事情,這個「不談」背後是不知道怎麼談?是覺得這件事很丟臉不想談?是因為無法接受弟弟生病所以選擇不談?還是他們真的不了解疾病?還是家裡平常溝通就比較曖昧模糊,無法直接對話?釐清不談的原因,再試著找尋家庭慣用的解決之法。

3. 分工之前:核對彼此最擔心、最在乎的點

從家屬夥伴的經驗中得知,談論家庭成員共同的擔心或許是有效的,畢竟在照顧之前,若家人所理解到的困境都不一樣時,是很難分工的。
照顧者或可先核對家人之間共同的期待、共同的害怕,而這樣的擔心跟期待要儘量具體。例如:以這個家庭狀況來說,可能學業成就對爸媽來說是很重要的,那也許我們能透過這個面向去跟爸媽討論,怎麼樣是可以支持弟弟完成學業的,例如如果弟弟的服藥穩定,可能可以穩定情緒,也可以協助他持續完成學業。

4. 適當衛教、具體分工

有了初步的目標後,再進一步思索如何讓弟弟服藥穩定。倘若弟弟在姊姊離家後很混亂時要怎麼辦?過往身為照顧者的姊姊擁有最多方法與資源,照實把自己擁有的資訊提供出來,包含閱讀來的知識、陪弟弟回診的經驗、醫護人員的說明等等,對非主要照顧者的爸媽來說,或許有時候缺乏的是知識。對於疾病的抗拒與迴避,也許是奠基在不了解或害怕。適時地舉一些其他藥物或醫療等介入協助,當事人穩定成功的例子,讓爸媽理解姊姊在意的點,並藉此討論讓位跟分工。
倘若一切的手段都用盡後,家人之間決定要將弟弟送至醫院,要怎麼與弟弟談論送醫的狀況?要如何與醫生談論弟弟的狀況?要注意什麼細節?誰負責什麼角色?需要什麼協助?照顧必須要具體的分工,當家庭照顧者只有一個決策者或一個負責的人,很容易會耗竭掉。

5. 核對失落、期待與擔心

照顧者與其他家人面對這些辛苦,可能都有各自的立場、心疼、憤怒或情緒。在這些過程中,我們可能各自有期待,也各自有失落,我們有沒有機會去討論這些,除了實際的處理以外,知道彼此的位置。之所以要將其他家人拉進來,在於照顧的歷程是久而長,漫漫之路無法一人負重前行,我們能夠如何共同、一起分工,回到整個家一起,需要更多彼此的理解。

姊姊:照顧者與自己

在一開始談病識感時,我們有提到照顧者自己的心理建設。很多時候,我們家屬困在慌亂的突發事件與照顧的日常瑣碎之中,所以一有風吹草動,我們便自動開啟警鈴,但這時候應該要先緩下來。小組夥伴提到兩點我們可以回到自身思考:

1、這些困難是誰的擔心

當弟弟不吃藥時,我們可能最直接的情緒反應是擔心,但我們可以先試著釐清自己的焦慮來自於何,除了擔心弟弟發作,生活會變得混亂,他會很辛苦以外,有沒有一些甚麼其他的擔心,例如是不是也害怕自己的夫家對弟弟的態度不好、少了照顧弟弟的責任,但未來自己的生活如何重新安排等等。
當然,擔心是非常合理的反應。在此,很多家屬也都不免有「他好我才會好」的念頭,覺得阻止當事人惡化是最首要的目的。但在討論中,有位夥伴分享,他在照顧歷程裡有個轉變是「我好他才會好」,對他來說,如果我們站在一種「他好我才好」的想像中,在他狀況變糟、自己也跟著掉落時,兩人都會很難爬起來,但如果轉念變成自己先爬起來,穩定後再去帶動他,從被動變為主動,可能會有不同的情況發生。

2、相信對方,穩住自己

我們前面談了很多方法跟策略,但其實有時候,我們用盡全力,仍無法避免情況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中,我們會非常著急,而此時要對抗的,與其說是家人的疾病,其實應該是自己的焦慮。
在惡化過程中,會知道他要掉下去了,但我們還是要等,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終其一生一直拉著一個人,同時也要努力相信其他人可能可以接住,因為這也有可能是整個家庭重新看待與調整的機會。當然,這是奠基於我們對疾病與病症的正確理解,對於疾病跟治療還有各種資源有基礎概念,綜合判斷後下的決定,並非毫無根據的相信事情會自然好轉,只是有時我們會把病症想的太巨大或太負面了,才會害怕那個掉落的情形。
因此某種程度上我們要允許弟弟可能會變糟,同時我們也可能會掉入絕望之中,並且知道這是長期的。此時重要的是去尋找內外在資源,可能包含親友的支持、政府或民間單位的資源(諮商、醫療、社會福利等等),去支持我們自己。
這些路重且長,很多時刻我們彷彿看不見盡頭,但希望僅以這一些經驗陪伴大家,前路還久,我們慢慢走每一步。
家屬Q&A並不在於提出解方,而是希望能夠藉由我們走過的路或聽見的故事,一起整理出一些思考的方向。將著眼於問題,拉回到看見照顧者與不同人的關係,這樣視角的轉變,也許能夠開啟不同的可能。
而關於病識感的更多討論,我們曾做過一本故事集《我的孩子圖文書》,關於媽媽如何在孩子生病時,陪伴他看見自己,我們也很歡迎大家閱讀。
───
〈照顧者Q & A〉照顧者專欄,不定期刊載
由在生活中嘗試與實踐照顧經驗的家屬們
討論並交流在陪伴中遇上的大小困擾及疑難雜症
藉由共同商議及經驗分享,整理出照顧者視角的照顧問答集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我們身邊的人開始出現一些「不合常理」、「不尋常」的狀態時,作為一個人,我們都會有自己理解的方式。所以在遇到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想想,我們怎麼想這件事。 到底是病,還是個性? 1、人際關係 2、過往經驗 3、更詳細的釐清與討論 4、家族史以及家庭互動
先對自己喊聲停,多疑是「病」還是「個性」 靠近對方的情緒 看見背後的擔心或害怕,聽見「與生活的關聯」 點出視野的差異,取代爭論真實 一起評估風險,討論可替代的行動或選擇
或許我們會疑惑,明明家人就有穩定服藥了,為什麼狀況卻不穩定?還是非常起伏? 第一,怎樣叫做穩定服藥? 第二,最近生活是否有重大改變? 第三,飲食習慣如何?
當我們身邊的人開始出現一些「不合常理」、「不尋常」的狀態時,作為一個人,我們都會有自己理解的方式。所以在遇到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想想,我們怎麼想這件事。 到底是病,還是個性? 1、人際關係 2、過往經驗 3、更詳細的釐清與討論 4、家族史以及家庭互動
先對自己喊聲停,多疑是「病」還是「個性」 靠近對方的情緒 看見背後的擔心或害怕,聽見「與生活的關聯」 點出視野的差異,取代爭論真實 一起評估風險,討論可替代的行動或選擇
或許我們會疑惑,明明家人就有穩定服藥了,為什麼狀況卻不穩定?還是非常起伏? 第一,怎樣叫做穩定服藥? 第二,最近生活是否有重大改變? 第三,飲食習慣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以後的幾個星期,珍開始了她在精神護理病房的治療,第一個星期她並不太合作,整天閉著眼睛,想把自己與世界隔絕,但耳朵還是讓她離不開現實。珍聽到總有一把熟悉的女生聲音在陪伴她,她也聽到父母來過探望自己,還有一兩個陌生的男人聲音,他們說什麼,珍沒有放在心裡,她只想獨自一人。
Thumbnail
小蓮一邊在護理辦公室翻閱新接收的病人個案病歷,一邊輕輕嘆氣說了一句:「怎麼又是望子成龍的家長累事?」她想起了剛剛才出院的一個華裔青年,本來是醫科學生,他因為承受不了功課和家人的壓力,屢次想自尋了結生命,所以被送到精神專科部門治療。經過一連串的心理輔導、抗抑鬱藥物和小組互動的療癒過程,病情總算穩定下來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以後的幾個星期,珍開始了她在精神護理病房的治療,第一個星期她並不太合作,整天閉著眼睛,想把自己與世界隔絕,但耳朵還是讓她離不開現實。珍聽到總有一把熟悉的女生聲音在陪伴她,她也聽到父母來過探望自己,還有一兩個陌生的男人聲音,他們說什麼,珍沒有放在心裡,她只想獨自一人。
Thumbnail
小蓮一邊在護理辦公室翻閱新接收的病人個案病歷,一邊輕輕嘆氣說了一句:「怎麼又是望子成龍的家長累事?」她想起了剛剛才出院的一個華裔青年,本來是醫科學生,他因為承受不了功課和家人的壓力,屢次想自尋了結生命,所以被送到精神專科部門治療。經過一連串的心理輔導、抗抑鬱藥物和小組互動的療癒過程,病情總算穩定下來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