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訴說自己的苦,是放下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想用文字梳理一件近日困惑許久的事。

一位不算熟的臉書朋友Q,是多年前在一個場合認識,Q當場拿起手機熱情加我臉書,不好意思拒絕的情形下就成了臉友。

Q是位活躍在社群的女性,除了戀愛過程沒有在臉書上曝光,從結婚、生子、離婚、生病、轉職、搬家等大小事,皆在臉書上公開並分享心情。

她的發文中,不時地訴說自己的成長過程多悲慘,父母多不公平地對待她,兄弟姐妹如何、前婆婆、前公公如何……。一開始,我也十分心疼她的遭遇,但她發文訴說自己悲慘的人生頻率太高,重複說太多次,後期我開始感到有點疲乏。

更甚者,當她開始成立自己的粉專,也同樣開始訴說那些悲慘的人生,並將之公開在不同社群平台,引發電視節目的關注,邀請她上節目談那些過去。

節目播出後,節目底下留言區一片心疼她的網友,及諸多對她家人的指責批評。

Q屢次發文表示她選擇說出來,是因為她放下了。想鼓勵所有在成長過程中一路辛苦的朋友,她都能走過來,相信現在覺得自己人生很苦的人也能走出。

我想到的是,她那些在她口中傷害她至深的家人,以及前夫家的人該如何呢?從他們的角度,會不會當初有不得已的苦衷或是事實並不像Q所說的只有她一人遭受到不好的對待?Q屢次在公開社群發文及上節目訴說,網友一片倒的聲援Q,指責她的家人和前夫家的人,這樣真的公平嗎?

一方面,我其實是佩服Q的勇敢。她能勇敢說出過去的事,希望有過同樣困境的人不要感到孤單。我也正在練習將自己過去充滿崎嶇的人生,想試著以文字記錄,除了希望我曾犯過的錯或是受過的傷,能讓讀的人可以以此避免犯同樣的錯,以及減少被傷害的可能。

另一方面,我覺得Q並未放下,當她在有公開自己照片的平台發表,以及上電視訴說著自己的不幸,網友不全然是理性的情況下,她那些被她聲稱傷害她的家人和前夫家的人,該怎麼面對他人的指指點點?她和家人及前夫家人的心結,更無法解開了。

欣賞林志玲《剛剛好的優雅》一書中所提到的:
「體諒,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修養。但沒有要你失去自己、委曲求全。」

的確,如果選擇說出曾經覺得痛苦的經歷,前提是不會使用有公開自己照片的帳號發文。或許曾傷害過我們的人也十分後悔曾做過的事,我也許仍無法原諒傷害的人,但不公開讓他人有機會去對其指責,是能給也覺得應該做到的體諒。

我心中認為真正的放下,是可以冷靜的回首看待過去的傷,但不會一直將那些傷隨身攜帶,不停的告訴大眾自己有多苦。每一個人,都有著來自原生家庭和成長過程中所遭受的傷害。

若我們緊抓著痛苦,就沒有餘裕讓自己去發掘生命中的其他美好。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特想太多的沙龍
101會員
508內容數
每日介紹一種花卉植物及日本傳統色。
2023/05/27
大小雙寶
Thumbnail
2023/05/27
大小雙寶
Thumbnail
2023/05/14
關於母親節發起人的故事。
Thumbnail
2023/05/14
關於母親節發起人的故事。
Thumbnail
2023/05/09
這是一篇感謝文和心情文。
Thumbnail
2023/05/09
這是一篇感謝文和心情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管妳的身分地位是甚麼,都能隨時改變、塑造出更好的自己。」--Madonna
Thumbnail
「不管妳的身分地位是甚麼,都能隨時改變、塑造出更好的自己。」--Madonna
Thumbnail
親愛的,寬恕她吧,寬恕那個懵懂的自己
Thumbnail
親愛的,寬恕她吧,寬恕那個懵懂的自己
Thumbnail
「和自己和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當自己和自己在互相拉扯,更是惡與善在取得平衡,心中更是掙扎。 【我不是什麼壞人但也絕對不是什麼好人】 其實這句話一直是我的名言,因為我一直認為人一定存在著善與惡並存的靈魂,我不相信人永遠都是壞的也不認同人永遠都是善良的,只要不要違背自己的良心,不要傷天害理甚至天理
Thumbnail
「和自己和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當自己和自己在互相拉扯,更是惡與善在取得平衡,心中更是掙扎。 【我不是什麼壞人但也絕對不是什麼好人】 其實這句話一直是我的名言,因為我一直認為人一定存在著善與惡並存的靈魂,我不相信人永遠都是壞的也不認同人永遠都是善良的,只要不要違背自己的良心,不要傷天害理甚至天理
Thumbnail
總是有許多人這樣說:「那是妳/你的家人,他們是為妳/你好!」 總是有許多人這樣說:「妳/你們只是有緣無份,讓一切過去吧!」 總是有許多人這樣說:「她/他不是故意的,原諒她/他吧,做人該大氣!」
Thumbnail
總是有許多人這樣說:「那是妳/你的家人,他們是為妳/你好!」 總是有許多人這樣說:「妳/你們只是有緣無份,讓一切過去吧!」 總是有許多人這樣說:「她/他不是故意的,原諒她/他吧,做人該大氣!」
Thumbnail
想用文字梳理一件近日困惑許久的事。 一位不算熟的臉書朋友Q,是多年前在一個場合認識,Q當場拿起手機熱情加我臉書,不好意思拒絕的情形下就成了臉友。 Q是位活躍在社群的女性,除了戀愛過程沒有在臉書上曝光,從結婚、生子、離婚、生病、轉職、搬家等大小事,皆在臉書上公開並分享心情。
Thumbnail
想用文字梳理一件近日困惑許久的事。 一位不算熟的臉書朋友Q,是多年前在一個場合認識,Q當場拿起手機熱情加我臉書,不好意思拒絕的情形下就成了臉友。 Q是位活躍在社群的女性,除了戀愛過程沒有在臉書上曝光,從結婚、生子、離婚、生病、轉職、搬家等大小事,皆在臉書上公開並分享心情。
Thumbnail
謝謝你,將我撈起,儘管我還是溼答答的,但至少我還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利。
Thumbnail
謝謝你,將我撈起,儘管我還是溼答答的,但至少我還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利。
Thumbnail
而我只是可悲的笑了笑,舉杯致敬,並原諒了她剛剛打破的那份安寧。
Thumbnail
而我只是可悲的笑了笑,舉杯致敬,並原諒了她剛剛打破的那份安寧。
Thumbnail
  滑臉書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朋友發些單純發洩的文,赤裸裸地將憤怒的情緒公諸於世,這讓我背後有些涼意,驚覺交友須謹慎,我甚至動念要刪除對方,這個念頭也令我訝異。   我小時候也曾經發表一些赤裸裸的文,將自己的情緒丟在臉書,現在想想真的不是一件明智的行為,那只會顯得自己的情商低,好在臉書有......
Thumbnail
  滑臉書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朋友發些單純發洩的文,赤裸裸地將憤怒的情緒公諸於世,這讓我背後有些涼意,驚覺交友須謹慎,我甚至動念要刪除對方,這個念頭也令我訝異。   我小時候也曾經發表一些赤裸裸的文,將自己的情緒丟在臉書,現在想想真的不是一件明智的行為,那只會顯得自己的情商低,好在臉書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