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信與傾聽】別急著展現自己:學習先把話語權讓給對方,讓自己好好安在當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關於自信與傾聽】別急著展現自己:學習先把話語權讓給對方,讓自己好好安在當下

【關於自信與傾聽】別急著展現自己:學習先把話語權讓給對方,讓自己好好安在當下

與人進行溝通時,你有觀察過自己是「說」比較多,還是「先聽」對方說比較多呢?學習先把話語權讓給對方,並在關鍵時刻展現自己,有時反而更能提高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能讓自已安心地待在你所處的地方,而自信有時就來自於一種自在的狀態,讓我與你分享。

你認為的自信是?

大多數的人對於自信的刻板印象就是「敢在人多的地方勇於表達自我的人,就是一位有自信的人」。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只對了一半,因為自信的呈現與樣貌絕對不只有單純的一直向眾人展現自己,無論是身份地位、才華;畢竟有的人容易把展現自己與炫耀自己劃上等號,誤以為在人群中特別的亮眼,並得到眾人關注時所獲得的感覺,就是一種自信的認證。

但以真實情況來說,如果需要不斷靠他人的關注才能保持自信心,就必須不斷重複執行或展現你在他人心中所認知的模樣與行為。這對我而言,並不會讓我真正感到安心自在。

因此,為了讓自己能安心自在的待在每一個環境,我總是選擇先聽別人說話,先把話語權讓給對方,尤其是到了一個陌生新環境。

在人才濟濟的地方,別急著展現自己

2022上半年我參加了一堂由卡內基所開辦的「高績效經理人班」7週課程;既然是經理人班,想當然課堂裡一定充滿著許許多多來自各產業的高階主管;如何跟這些厲害的人好好的在分組裡進行溝通討論就是個絕對必要學習的課題。

而基本上跟我合作過的人,以及到最後一堂課時大部分的人對我的評價都與「自信」有關。

有趣的是,其實在一開始的前2堂課我挺安靜的,到了個別分組討論時,我也總是先詢問大家有沒有想法提出,並嘗試做資訊整合;只有在每個人都要進行分享,或是整組的討論遇上瓶頸時我才會適時說出自己的想法。

看起來似乎在隔岸觀火,但其實不是喔!是因為我了解自己是一個需要先適應環境才能發揮所長的人

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如果還沒適應環境之前就主動積極的展現自己,其實不會讓我展現出最真實的樣貌,也不會讓我感到安心,反而更多的是一種形象包裝;相反的,我透過將話語權先讓給每一位與我對話的人,除了能讓對方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外,也是一種尊重;同時也能讓我好好認識對方,並適時提供我能為他做的事。

如此作法總能讓我安心地待在每一個新環境,畢竟我個人認為自信是一種自在的呈現。當然啦,適應環境這件事,也只有在一開始的前2堂課,之後的課程我便轉為主動;主動提出想法、主動幫助組員,還有偶而幽默一下,因為我適應環境了嘛~

漸漸的,有跟我分到組的人都開始對我有一定的信任,以及會給我關於自信的評論。印象很深的是在最後一堂課時,每組都需要提出成果報告,我還被推選為當組的開頭與結論講者,這工作不容易啊,而且在報告結束之後,獲得其他組學員的誇讚。

總之,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能讓自己感到安心的做事方式與節奏,我們可以順著自己的節奏來面對任何事,就像我很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屬於一到新環境就能立刻展現自己的外向者,因此選擇適應環境與先將話語權讓給對方是我一貫的做事方式。

而且當你遵從適合自己的方式時,有時說不定還會因此獲得意外的驚喜評價喔;我其實對於自己的演說表達很有信心,肢體語言也很豐富,所以當我適應環境後站出來進行分享表達時,總能瞬間拉高本來在他人心中的既定印象,瞬間加好多分。是不是很有趣呢?

講到底,別急著展現自己這件事跟自信的關聯對我來說是一種「自知自明」的狀態;因為了解自己,所以才得以懂得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與人進行溝通,然後自在的安在當下,形成一種悠然自在的狀態。這種自在的狀態在別人眼裡則顯得格外自信。

接下來,我想針對先聽再說這件事進行更深入的分享。

不仔細傾聽,如何真正認識對方?

想像一下,此刻的你正在跟眼前的人說著一件令你困擾的事情,結果才講了一半,對方就插話進來開始說個不停、長篇大論的向你發表他的看法與建議,一副事情他都懂一樣,可是有些說出的內容跟你想表達的完全不同。如果是發生在你的身上應該會很不高興對吧?!

結果整場對話沒有讓你受益就算了,還讓你飽受一肚子的氣,只因他沒有好好把你的話先聽完,這種經驗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或多或少都有出現過。我曾經也是一樣的人,但在遇到溝通上的誤解之後便開始練習傾聽這件事,至此之後,我開始逐漸懂得如何真正的去認識一個人與辨識對方的真偽。

曾經有朋友向我哭訴感情的問題,大意就是遇到不適合的人但卻不捨得分手的問題;如果是以前的我大概聽到對方說“不捨得分手”這幾個字時,大概會回應對方「你傻了嗎」「不適合就不要在一起啊」「他是有多值得你留戀」有點自以為是之類的內容。

但在懂得傾聽之後,我開始嘗試多聽對方多說一點什麼、從中觀察他的情緒,甚至發現對方在表達時有沒有重複性的內容出現。後來我發現,這位找我聊感情問題的朋友,其實真正讓他不捨得分手的原因跟他的伴侶完全無關,根本的原因來自於「害怕回到一個人的生活,面對孤單的恐懼」。

這才是真相,這才是我眼前這個人在面臨愛情題時的真時樣貌,一切都是靠傾聽才得以幫助我能好好的認識對方。

因為認真聽,所以能夠精準地傳遞出自己的溫暖

人是情緒性的動物,有時往往談到快接近問題的本質時,其實下意識容易避開問題,因為這些本質問題往往都是恐懼的根源,而大腦總會帶我們去關注這些恐懼,然後讓我們嘗試不要改變。

因此,想要好好的理解你眼前這個人,甚至協助對方不要一直關注恐懼,並且讓對方願意卸下心防與你說話,促進彼此的信任關係,好好的傾聽不要急著回應真的很重要。

就好比我這位遇到愛情題的朋友,如果我沒有先好好的傾聽他說話,又怎麼能真正的理解他的困擾呢?他會不會因為得不到支持而持續的關注問題,導致問題無法順利解決呢?

而當我因傾聽而真正理解到他的問題之後,我所能給的關心或是對方希望我給的建議則較能與他的問題產生連結,讓對方感覺到被同理的感受,不再只是隨口的一句「不適合就不要在一起啊」這種沒幫助的話。

相信我,光是好好聽對方說話就已經很給對方溫暖與支持了。至於我這位朋友..他恢復單身了!

與人進行溝通時,你有觀察過自己是「說」比較多,還是「先聽」對方說比較多呢?學習先把話語權讓給對方,並在關鍵時刻展現自己,有時反而更能提高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能讓自已安心地待在你所處的地方,形成一種悠然自在的狀態。

而這種自在的狀態在別人眼裡則顯得格外自信。

我是Kai.You Know That


HELLO 我是楷富,《Wow!這就是人生》部落格創作者,如果你喜歡探討自我成長議題,歡迎追蹤。

更多關於自我成長的文章,請至《Wow!這就是人生》部落格專屬網站:https://youknowthatkai.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26會員
100內容數
你,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嗎?我們活在節奏飛快的世界裡,有更多時刻都忘了,好好從心而外的整理自己,以至於有時我們會對自己、對生活產生疑慮與擔憂。 我專注於自我成長,透過腦科學、職場發展、人際關係、人生哲學與感情經營的視角,探索生活中無數的大小議題,並藉由腦科學、領導力概念與各位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幫助你獲得更多的選擇。
2025/05/04
當緊張感一湧而上,你是不是也習慣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本文透過一位選手的真實經歷,帶你看見兩個常見,但卻讓情緒更失控的陷阱,幫助你克服緊張。若你也正在經歷壓力或焦慮,這將是一篇幫助你理解、接納並安放緊張感的溫柔提醒。
Thumbnail
2025/05/04
當緊張感一湧而上,你是不是也習慣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本文透過一位選手的真實經歷,帶你看見兩個常見,但卻讓情緒更失控的陷阱,幫助你克服緊張。若你也正在經歷壓力或焦慮,這將是一篇幫助你理解、接納並安放緊張感的溫柔提醒。
Thumbnail
2025/03/25
如果你對於閱讀這件事,總充滿著排斥感,甚至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沒辦法看書的人,本文我要告訴你一個重點:閱讀真的超容易。我將與你分享4個大部分人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以及分享我的閱讀技巧、如何善用ChatGPT增加知識吸收。相信我,看完本文,你將會大大改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推薦你收聽本集的Podcast
Thumbnail
2025/03/25
如果你對於閱讀這件事,總充滿著排斥感,甚至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沒辦法看書的人,本文我要告訴你一個重點:閱讀真的超容易。我將與你分享4個大部分人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以及分享我的閱讀技巧、如何善用ChatGPT增加知識吸收。相信我,看完本文,你將會大大改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推薦你收聽本集的Podcast
Thumbnail
2025/02/17
在溝通中,你是否曾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隱藏真實想法,最終讓自己委屈?我想在本文與你分享防備心如何影響表達與人際關係,並透過「動機」與「溝通界線」的概念,幫助你理解內心阻礙,學習勇敢說出需求。此外,藉由我的妥瑞氏症經歷,揭示如何透過坦承與正確的回應方式,突破對話盲點,建立更自在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2025/02/17
在溝通中,你是否曾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隱藏真實想法,最終讓自己委屈?我想在本文與你分享防備心如何影響表達與人際關係,並透過「動機」與「溝通界線」的概念,幫助你理解內心阻礙,學習勇敢說出需求。此外,藉由我的妥瑞氏症經歷,揭示如何透過坦承與正確的回應方式,突破對話盲點,建立更自在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會緊張,代表我們重視這件事,但心中想著「不要緊張」,只會讓自己更緊張。因此,老師建議,應該把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只要我們心中想著,說話是為了什麼?你要給聽眾傳遞什麼好消息呢?先允許自己內在混亂,然後整理內在,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當我們成為一個內在和諧自由的人,就能與他人順暢交流。
Thumbnail
會緊張,代表我們重視這件事,但心中想著「不要緊張」,只會讓自己更緊張。因此,老師建議,應該把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只要我們心中想著,說話是為了什麼?你要給聽眾傳遞什麼好消息呢?先允許自己內在混亂,然後整理內在,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當我們成為一個內在和諧自由的人,就能與他人順暢交流。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表達時,你會不會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有人向你詢問問題時,你認真的回答一長串,最後他給的回應只有一聲﹕「蛤?你說什麼?」 每次只要遇到自我介紹的場合,你總是會怯場,明明準備那麼久,畫到嘴邊卻總變成支支吾吾,突然懷疑自己不會講話? 你跟某些人對話時,總是會發生牛頭不對馬嘴的事,你明明講得很清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表達時,你會不會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有人向你詢問問題時,你認真的回答一長串,最後他給的回應只有一聲﹕「蛤?你說什麼?」 每次只要遇到自我介紹的場合,你總是會怯場,明明準備那麼久,畫到嘴邊卻總變成支支吾吾,突然懷疑自己不會講話? 你跟某些人對話時,總是會發生牛頭不對馬嘴的事,你明明講得很清
Thumbnail
「一個人之所以會說話,往往是源於對自己的肯定與確信。」說話,是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既然我們都希望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那我們就必須要求自己「好好說話」。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是個不善於說話的人,很容易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我們也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而覺得自己很糟糕。
Thumbnail
「一個人之所以會說話,往往是源於對自己的肯定與確信。」說話,是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既然我們都希望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那我們就必須要求自己「好好說話」。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是個不善於說話的人,很容易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我們也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而覺得自己很糟糕。
Thumbnail
讀著Mr P自信教練的書, 我正在思考是否自己仍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他要讀者捫心自問, 有自信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是否在做自己的同時, 也能善用環境力量, 將阻礙的聲音化成助力。 是否能系統化處理內心小劇場, 讓遇到困境仍能冷靜思考解決問題。 在意見繁雜的世界, 能否辨識出哪些是打
Thumbnail
讀著Mr P自信教練的書, 我正在思考是否自己仍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他要讀者捫心自問, 有自信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是否在做自己的同時, 也能善用環境力量, 將阻礙的聲音化成助力。 是否能系統化處理內心小劇場, 讓遇到困境仍能冷靜思考解決問題。 在意見繁雜的世界, 能否辨識出哪些是打
Thumbnail
與人進行溝通時,你有觀察過自己是「說」比較多,還是「先聽」對方說比較多呢?學習先把話語權讓給對方,並在關鍵時刻展現自己,有時反而更能提高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能讓自已安心地待在你所處的地方,而自信有時就來自於一種自在的狀態,讓我與你分享。 你認為的自信是? 在人才濟濟的地方,別急著展現自己
Thumbnail
與人進行溝通時,你有觀察過自己是「說」比較多,還是「先聽」對方說比較多呢?學習先把話語權讓給對方,並在關鍵時刻展現自己,有時反而更能提高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能讓自已安心地待在你所處的地方,而自信有時就來自於一種自在的狀態,讓我與你分享。 你認為的自信是? 在人才濟濟的地方,別急著展現自己
Thumbnail
閱讀一本書,不只是讀作者的想法,最終是閱讀「自己」,反思自己! 練習用真心說話需要學習的書中內容: 智慧,往往來自傾聽 後悔,大多來自發言 跟對方聊天時,有沒有過迫不急待想打斷對方而插話,或是一時衝動說了會後悔的話!尊重、傾聽、耐心、共感、同理、回應、中庸,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 有時說話也需要停頓
Thumbnail
閱讀一本書,不只是讀作者的想法,最終是閱讀「自己」,反思自己! 練習用真心說話需要學習的書中內容: 智慧,往往來自傾聽 後悔,大多來自發言 跟對方聊天時,有沒有過迫不急待想打斷對方而插話,或是一時衝動說了會後悔的話!尊重、傾聽、耐心、共感、同理、回應、中庸,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 有時說話也需要停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