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通往意識的捷徑|阿德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前兩篇介紹佛洛依德及榮格對夢的解釋,這一篇是阿德勒對夢的解析。大家對依據他的理論為被寫成《被被討厭的勇氣 》一書,應該不陌生;他認為所有的問題皆來自人際關係,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在夢境的部分,感覺比較少提到他。不同於佛洛伊德認為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捷徑,阿德勒強調的卻是「意識」。

阿德勒認為「夢」是通往意識的捷徑

他認為夢的功能是具有未來導向的問題解決活動。重視對夢的功能的研究,反對把意識與無意識截然分割開,也反對把夢的背景完全歸諸於性。他將夢看成是一種解決問題、設法克服所面臨的困難的嘗試。

這一思想的前提是,如果一個人能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問題,那這個人將會比較少做夢。反對用固定的規則來釋夢,認為人與人是不盡相同的,解釋夢,必須聯繫其個人的問題、行為及其早期生活來詮釋。

被安慰的夢

曾經很擔心一位師長的身體狀況,也心疼他的病痛影響生活,常常在心裡為他祈福,希望他趕緊好起來。然而卻夢到那位師長在夢中告訴我:「我沒事啊你看,別擔心我喔!」然後就扮起了小丑逗我開心。

也曾經覺得很對不起某位朋友,因為一些因素無法當面對他道歉,卻夢到這位朋友在夢中對我說:「妳別內疚,也別難過,我可以理解你的難處,也知道誰在搞鬼喔!」。夢醒後心情得以轉化,不再那麼難過及自責。

這種感覺被安慰的夢境,讓我想到阿德勒認為夢是一種解決問題、設法克服所面臨的困難的嘗試相呼應。因此只要有類似的夢境,我會與自己對話,看見自己所在意的事。

榮格v.s.阿德勒

阿德勒認為「夢」是通往意識的捷徑,夢的功能是具有未來導向的問題解決活動。他將夢看成是一種解決問題、設法克服所面臨的困難的嘗試這個部分,與榮格有相似之處。

他提到「如果一個人能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問題,那這個人將會比較少做夢。」這對少做夢的朋友來說應該是一個很令人開心的說法。他也提到「解釋夢,必須聯繫其個人的問題、行為及其早期生活來詮釋。」非常認同這點,也就是為何我在第一篇介紹佛洛伊德的理論時強調的,每個獨立個體皆有不同的生活經驗,不能用同一個解釋方式套用在所有的人身上。

🪬你也是少做夢的人嗎?恭喜你!依據阿德勒的理論,你是一個勇敢的人喔!



參考資料:《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作者:Gerald Core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蔓's 異國手札
35.1K會員
480內容數
藉紀錄分享異國生活點滴,以覺察與整理躁動不安的靈魂,是日常隨筆也是生活碎念,期待能用不同視角看待這美麗的世界。📍NSW, Australia
蔓's 異國手札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水不只是方便生活,它像是一種連結,把這段山居歲月,輕輕地推進了下一章~
Thumbnail
2025/04/24
水不只是方便生活,它像是一種連結,把這段山居歲月,輕輕地推進了下一章~
Thumbnail
2025/01/31
沒有高檔消費也不是窮遊,單純紀錄並與你分享這次的旅程。
Thumbnail
2025/01/31
沒有高檔消費也不是窮遊,單純紀錄並與你分享這次的旅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透視一個人潛意識想法的方法有許多,如通過他的失誤動作(口誤、筆誤)、謊言、幻想、白日夢等等,但精神分析最關注也最著力探究的,仍是夢境,一如佛洛伊德在《夢的詮釋》中的名言: 夢的詮釋是通往潛意識心智活動的知識之皇家大道
Thumbnail
去透視一個人潛意識想法的方法有許多,如通過他的失誤動作(口誤、筆誤)、謊言、幻想、白日夢等等,但精神分析最關注也最著力探究的,仍是夢境,一如佛洛伊德在《夢的詮釋》中的名言: 夢的詮釋是通往潛意識心智活動的知識之皇家大道
Thumbnail
另一位精神心理學大師榮格(Jung),雖然曾經是佛洛伊德的學生,但他對於夢卻有不同的理解。他認為夢不僅僅是被動地守護著睡眠,避免無意識欲求的騷動,而是具有積極的補償作用,拓展了清醒自我(waking ego)侷限的視野。 榮格認為,意識的自我覺察是相當有限的,焦點外的,或潛意識中的重要內容,往
Thumbnail
另一位精神心理學大師榮格(Jung),雖然曾經是佛洛伊德的學生,但他對於夢卻有不同的理解。他認為夢不僅僅是被動地守護著睡眠,避免無意識欲求的騷動,而是具有積極的補償作用,拓展了清醒自我(waking ego)侷限的視野。 榮格認為,意識的自我覺察是相當有限的,焦點外的,或潛意識中的重要內容,往
Thumbnail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另外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 他在夢中與我們交談,告訴我們他看待我們的方式, 和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有多麼不同。 因此,當我們發現自己處於無路可走的困境時, 有時他可以點燃亮光,徹底改變我們的態度。 ——榮格
Thumbnail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另外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 他在夢中與我們交談,告訴我們他看待我們的方式, 和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有多麼不同。 因此,當我們發現自己處於無路可走的困境時, 有時他可以點燃亮光,徹底改變我們的態度。 ——榮格
Thumbnail
在睡夢中,個人的防衛作用減弱,原本被壓抑的感受、願望、需求、恐懼等,得以浮現。
Thumbnail
在睡夢中,個人的防衛作用減弱,原本被壓抑的感受、願望、需求、恐懼等,得以浮現。
Thumbnail
#DreamCatcher 古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學生時代聽人介紹『周公解夢』這類書籍,夢境相對應的內容,實在是難以確實。 太多奇妙奇特的夢境,但我卻找不到可以對應、解釋或說明。 而這樣的感受,與『夢境是與現實相反的表述』卻是相對立的。 我想要更多。 夢,是我那時的神奇的力量。 #潛意識
Thumbnail
#DreamCatcher 古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學生時代聽人介紹『周公解夢』這類書籍,夢境相對應的內容,實在是難以確實。 太多奇妙奇特的夢境,但我卻找不到可以對應、解釋或說明。 而這樣的感受,與『夢境是與現實相反的表述』卻是相對立的。 我想要更多。 夢,是我那時的神奇的力量。 #潛意識
Thumbnail
你也會記錄夢並與夢對話嗎?(三)🪬如果一個人能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問題,那這個人將會比較少做夢。
Thumbnail
你也會記錄夢並與夢對話嗎?(三)🪬如果一個人能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問題,那這個人將會比較少做夢。
Thumbnail
你會記錄夢並與夢對話嗎?(二)🪬日常的壓抑有在夢裡得到抒發嗎?
Thumbnail
你會記錄夢並與夢對話嗎?(二)🪬日常的壓抑有在夢裡得到抒發嗎?
Thumbnail
你會記錄夢並與夢對話嗎?(ㄧ)🪬透過夢的解析,個人的願望需求和恐懼得以被揭露。
Thumbnail
你會記錄夢並與夢對話嗎?(ㄧ)🪬透過夢的解析,個人的願望需求和恐懼得以被揭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