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現代孟母 柔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代孟母----陪伴是我給妳的愛 柔媽
「因為孩子從小長期住院,常常開刀,且恐懼打針,導致跟我之間的分離焦慮非常的嚴重,甚至到四、五歲了,只要沒看見我就會哭。」經過多年的陪伴和治療,小柔漸漸脫離那醫療的恐懼和陰影,也漸漸找到她在藝術、攝影、電腦動畫等方面的興趣,表現優異。
102年,我因車禍休息了七年後,再度回到人文任教,除了幫忙校務,也利用課後,開設我最愛的語文寫作課。柔媽是我當時的助理,因為小柔有上我的課,她自願來幫忙,給我很多的幫助。除了幫忙準備影印學習單,架設、播放電腦影片,也幫忙照顧需要個別指導的小朋友。
看她幾乎每天都在學校,幫忙老師、陪伴小柔,直到一次聊天,才知道為什麼她需要如此,細心呵護小柔。「因為孩子從小長期住院,常常開刀,且恐懼打針,導致跟我之間的分離焦慮非常的嚴重,甚至到四、五歲了,只要沒看見我就會哭。」
本來和先生都在台北上班,為了找到小柔適合的學校,決定回到故鄉宜蘭,定居礁溪,找到在頭城的人文,從幼兒部落開始就讀,一直到現在小柔已經六年級了。自己從小孩出院後就辭去工作,專心陪伴小柔,先生則繼續留在台北工作,每天通勤上下班。
小柔因為一歲左右發現脖子淋巴結化膿腫大,在宜蘭博愛醫院開刀幾次,都找不出病因,於是轉院到台大醫院,醫生發現應該是脖子內側有廔管,只要少許的口腔菌入侵,淋巴腺就會開始攻擊,產生巨大的化膿且高燒。為了這樣的檢查與治療,前前後後一直在台大住院到兩歲半出院,全部的時間都在跟疾病抗戰。
因為這樣的病情,讓小柔有心裡的陰影和恐懼,造成在人際關係上許多的障礙。從進入娃娃國之後,情緒的部分就一直容易很亢奮,跟同學的相處也開始陸續出了問題,幾乎每天都有和同學鬧情緒、衝突的狀況發生。
於是老師建議柔媽,每天進來學校個別陪伴,累積孩子的情感依附與親密,還有陪伴她學習如何跟同學相處。在人文,家長可以來學校擔任志工或是陪伴孩子,因為人文相信:學校能改變孩子的只占三成,七成的教養,是需要靠家庭和父母。在人文,特殊孩子的學習,都依個別的需求,訂定課程和輔導。
除了邀請柔媽陪伴,也邀請遊療師,每週進行內心深處的安全感治療,並且隨著她的需求改變策略,有時候安排跟同學一起玩,有時候安排親子出去約會,或去動物之家照顧狗狗,每週五都由她自己排行程,媽媽陪著去台北的博物館行動學習。然後再把自己所有學習的過程和心得紀錄下來,作成成果在學期末發表,增加孩子的自信與我能感。
經過多年的陪伴和治療,小柔漸漸脫離那醫療的恐懼和陰影,也漸漸找到她在藝術、攝影、電腦動畫等方面的興趣,表現優異。但進入國中後,又有一些不同的青少年課題和情緒,仍需要繼續陪伴。而此時,柔媽因為長期陪伴小柔,對學校和家長都十分了解,因此校方聘請她進入學校行政單位,擔任臨時的人員,協助學校的參訪,和新生轉入學的諮商輔導工作。
進入行政體系之後,更清楚了解學校的行政流程,比起當家長時感受不同,同時也能以家長的角度及感受,提供給行政部門夥伴參考,協助學校與家長,能有更好的溝通和橋梁。
教育不是只有要求學生的課程和成績,情緒的輔導和成熟,才是教育的核心。人文,十分重視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的輔導,這也是創辦人楊文貴教授,讀了十一年才獲得兒童輔導的博士學位,極致的發揮,以調育課程,幫助孩子真正內心的成長,也幫忙家長成長。
柔媽說:「跟著孩子進入調育現場,不只孩子開始排毒,學習找尋自我的定位,及對人群的信任,連媽媽我本人,也是在每一次的打擊及崩潰之後,再經由一次又一次跟老師的合作,與家長成長課程,建立自己的信心及對孩子的信任。」
柔媽用心的陪伴,幫助自己的孩子,也幫助自己的成長,雖然犧牲了事業和收入,但能夠看到孩子成長和進步,就是最大的成就。唯有心理得到滿足和正常發展,才能繼續潛能的開發和天賦的發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等待是給孩子 最溫柔的愛 對於自己孩子的成長,她了解到孩子需要的是慢養,無法用效能、效率,評估時間需要花費多長。 經過七年,她發現人文提供親師有約時間,讓夫妻雙方能聽到老師觀察到孩子問題,而有些問題是爸爸或媽媽,需要調整才能改變孩子。因透過第三者的眼睛,減少因教養產生的衝突。
走一條自己所愛的路 現在的我,只想好好的活在當下,好好的享受人生,好好的過著每一天,好好的珍惜身旁的人事物!對未來,還是有一定的計畫,而計畫也會隨著時間,變的越來越多。 我問了他幾個問題:一:會從軍的原因? 二:人文給你什麼影響?三:未來的計畫? 仲皓很清楚的回答我:
人文之子 會演戲的孩子 她很清楚自己的興趣和性向潛能不同,可以把演戲當興趣,但要把自己的天賦潛能發揮得更徹底...... 在「我的未來誰的夢」舞台劇中飾演代課老師的家霈,就站在我眼前,依然一臉甜甜的笑容,銀鈴般的笑聲,歡喜、熱情的和我打招呼。到新大樓找楊教授,意外碰到回校探望同學的家霈。
高中農夫,用自己種出的有機稻米通過自學考核! 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學生可以看到、摸到實物,看到整個真實的過程,而不是死記課本的內容。 「這樣做,划得來嗎?」吳校長不解的問竺穎,因為聽到說他今年花了十三萬成本種稻,結果賣出的米,收入還不到十三萬。
家裡的馬桶也有十幾年歷史,這半年來常漏水,因為裡面塑膠墊圈已經老化了,無法阻擋流水,所以一直滴滴答答漏水。雖然埋怨、詛咒,最後乾脆用一根鐵絲,把它拉住,等要用水再放開,這樣忍受了近半年的不方便。
人文強調的就是有機體的教學,所有教學需要依照孩子的不同,以及現階段的目標,隨時調整教學,做最好的應對。學生耳濡目染,自然也學會應變的能力。回首望著站在門口揮手的二位可愛的學生,不正就是二朵清新的蓮花?在混沌、繁雜的社會中,勇敢地做自己。 利用人文學到的技能,回家中幫忙
等待是給孩子 最溫柔的愛 對於自己孩子的成長,她了解到孩子需要的是慢養,無法用效能、效率,評估時間需要花費多長。 經過七年,她發現人文提供親師有約時間,讓夫妻雙方能聽到老師觀察到孩子問題,而有些問題是爸爸或媽媽,需要調整才能改變孩子。因透過第三者的眼睛,減少因教養產生的衝突。
走一條自己所愛的路 現在的我,只想好好的活在當下,好好的享受人生,好好的過著每一天,好好的珍惜身旁的人事物!對未來,還是有一定的計畫,而計畫也會隨著時間,變的越來越多。 我問了他幾個問題:一:會從軍的原因? 二:人文給你什麼影響?三:未來的計畫? 仲皓很清楚的回答我:
人文之子 會演戲的孩子 她很清楚自己的興趣和性向潛能不同,可以把演戲當興趣,但要把自己的天賦潛能發揮得更徹底...... 在「我的未來誰的夢」舞台劇中飾演代課老師的家霈,就站在我眼前,依然一臉甜甜的笑容,銀鈴般的笑聲,歡喜、熱情的和我打招呼。到新大樓找楊教授,意外碰到回校探望同學的家霈。
高中農夫,用自己種出的有機稻米通過自學考核! 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學生可以看到、摸到實物,看到整個真實的過程,而不是死記課本的內容。 「這樣做,划得來嗎?」吳校長不解的問竺穎,因為聽到說他今年花了十三萬成本種稻,結果賣出的米,收入還不到十三萬。
家裡的馬桶也有十幾年歷史,這半年來常漏水,因為裡面塑膠墊圈已經老化了,無法阻擋流水,所以一直滴滴答答漏水。雖然埋怨、詛咒,最後乾脆用一根鐵絲,把它拉住,等要用水再放開,這樣忍受了近半年的不方便。
人文強調的就是有機體的教學,所有教學需要依照孩子的不同,以及現階段的目標,隨時調整教學,做最好的應對。學生耳濡目染,自然也學會應變的能力。回首望著站在門口揮手的二位可愛的學生,不正就是二朵清新的蓮花?在混沌、繁雜的社會中,勇敢地做自己。 利用人文學到的技能,回家中幫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載了小語在特殊需求課後照顧班的成長和進步。從認知能力、學業表現到社交互動和家庭關係,小語在多個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文章中也提到了對課輔老師的感激以及特殊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特殊教育和支持不僅能幫助孩子在學習方面取得進步,更能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一句好話可以救一顆幾乎死掉的心,心得救,命也上岸了。 有一個經營安親課輔中心的女老師,她也是一位充滿愛心的志工,喜歡到學校當愛心媽媽,教小朋友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愛惜資源、廣結善緣。有一天,一位媽媽來找這位老師,兩年不見,一見到老師馬上摟著老師肩膀抽抽噎噎哭了起來,哭得很傷心。哭了一會兒之後,這位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妳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媽媽!」混雜著不同感受的我,似笑非笑地這樣對女朋友說。 某日,小一的小女兒的聯絡簿上赫然出現「我發現您的孩子有說謊的狀況,需要您到校瞭解。」的紅字;然而,超出我的想像的,反而是女朋友的反應。她沒有帶著怒氣地跑去質問小女兒,而是按兵不動、一派輕鬆地等待隔天與導師對話的時間來到。
回顧我國中的英文老師阿珍老師的陪伴與教導,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她不僅是一位老師,更是一位樂於關心學生的朋友。在我準備會考的過程中,她不斷給予我最認真的關心與溫暖的慰勉。她的決定讓我感到出乎意料,但也讓我每次想起她時都會再三思考。而我永遠感激她的陪伴和支持。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載了小語在特殊需求課後照顧班的成長和進步。從認知能力、學業表現到社交互動和家庭關係,小語在多個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文章中也提到了對課輔老師的感激以及特殊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特殊教育和支持不僅能幫助孩子在學習方面取得進步,更能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一句好話可以救一顆幾乎死掉的心,心得救,命也上岸了。 有一個經營安親課輔中心的女老師,她也是一位充滿愛心的志工,喜歡到學校當愛心媽媽,教小朋友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愛惜資源、廣結善緣。有一天,一位媽媽來找這位老師,兩年不見,一見到老師馬上摟著老師肩膀抽抽噎噎哭了起來,哭得很傷心。哭了一會兒之後,這位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妳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媽媽!」混雜著不同感受的我,似笑非笑地這樣對女朋友說。 某日,小一的小女兒的聯絡簿上赫然出現「我發現您的孩子有說謊的狀況,需要您到校瞭解。」的紅字;然而,超出我的想像的,反而是女朋友的反應。她沒有帶著怒氣地跑去質問小女兒,而是按兵不動、一派輕鬆地等待隔天與導師對話的時間來到。
回顧我國中的英文老師阿珍老師的陪伴與教導,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她不僅是一位老師,更是一位樂於關心學生的朋友。在我準備會考的過程中,她不斷給予我最認真的關心與溫暖的慰勉。她的決定讓我感到出乎意料,但也讓我每次想起她時都會再三思考。而我永遠感激她的陪伴和支持。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