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畫菊自序:在父權社會裂縫中的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關於這一課的課前發想,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女性主義不是唯一的答案,但仍是我的選擇,歡迎參閱。

而實際落在課堂運作,我以「知識圖卡」作為成果展現方式,依序安排「字詞義知識圖卡」「課文結構知識圖卡」以及「延伸知識圖卡」等部分進行教學。


字詞義知識圖卡:捨其枯燥,保其必要

字詞義知識圖卡對應的是字詞解釋。字詞講解往往是課堂上枯燥但必要的部份,若要捨其枯燥而保其必要,利用字詞義知識圖卡便能夠讓學生自行去查詢。

raw-image
raw-image


課文結構知識圖卡:立意、取材、文采統整

課文結構知識圖卡對應的是對於文本的解構。我把課文分成「立意」(作者如何說志)、取材(作者運用哪些素材說志)、文采(作者的寫作手法)三個部分。
首先是立意,如果要為這篇文章抓取一個核心概念,那就是「志」,作者很有意識抓住這個概念,娓娓說明為何她要畫菊。

這個部分也是我們在課堂上討論最久的。要在畫菊自序第一段中找出作者對於志的描述,需要運用擷取關鍵訊息的能力

人為萬物之靈,志有萬端之異。學琴學詩均從所好,工書工畫各有專長,是故咳唾珠玉,謫仙闢詩學之源;節奏鏗鏘,蔡女撰胡笳之拍,此皆不墮聰明,而有志竟成者也。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儷白妃青,亦非易事
(翻譯)
人是萬物中最有靈性的,志趣有極多差異。學琴或學詩,都順從自己的喜好;擅長書法或繪畫,也各有專門而擅長的技能。因此作詩像珠玉一樣優美,李白開闢了詩學的源頭;歌曲節奏清脆悅耳,蔡琰寫出了胡笳十八拍。這些都是不荒廢聰明才智,立定志向去做,事情終會成功的例子。

第一段首先提出「志有萬端」的觀察,接著提到「有志竟成」。要從「萬端之志」到「有志竟成」,靠的是不要荒廢自己的聰明才智,而是立定志向努力去做。這段描寫,為作者在第二段說明自己從事畫菊的原因,建好立足點。

余因停機教子之餘,調藥助夫之暇,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竟率意而鴉塗,莫自知其鳩拙云爾。
(翻譯)
至於書法的筆畫,有如銀般的柔媚,如鐵般的剛勁,本來就是難以探求其中的奧妙;繪畫時調配顏色,也不是容易之事。我趁著教育子女的剩餘時間,調配醫藥協助丈夫的空閒時候,私下仰慕管夫人所畫的墨竹,似在紙上搖曳生風;冒昧藉由陶淵明所愛的菊花,在畫中描繪它的身影。希望它秋天盛開的姿態永不凋零,讓周圍的人都能感受到芬芳;能夠媲美堅貞節操長久流傳,讓人們共同景仰。我竟然隨意亂畫,不知道自己畫得很拙劣。

第二段我們依然可以嘗試以「志」為核心,看看做者如何從他人之志,談到自己的志向。作者說:「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這是在表明她的志向,就是繪畫,她希望畫出栩栩如生的竹、菊。順此,我們可以把這個段落歸納成「展現己志」

而作者除了展現己志,還表達出另一個層次的自我追求,她從事繪畫並不僅僅是為了展現愛好,更希望能達到「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讓繪畫技巧以及透過繪畫想表現的節操,都能流傳不朽。順此,我們可以把這個段落歸納成「揚己之志」
也就是說,若說「志有萬端」,那麼作者的萬端之志落在繪畫;而對應「有志竟成」,作者期待的「成」,是在繪畫中展現技巧以及節操。

我們也可以用下面這張圖說明

raw-image

取材:男女並舉

除了文章立意的抓取,在進行閱讀解構時,我們也需要分析作者選取哪些素材作為例證,以及為何要選取這些素材。
從文本中可以得知,作者在第一段以李白/蔡琰為例;第二段則是以陶淵明/管道昇為楷模;她有意識地將男女並舉,可看出作者想強調自己從事繪畫的合法性,或許也想藉機展現女性依舊能在外在功業取得一席之地的用意。

文采: 對仗精巧

〈畫菊自序〉是以駢文寫成,因此對仗和用典都十分精巧。高中國文也鮮少出現駢文,因此本篇頗值得重視;若想進一步在課程中置入思辨,可以問學生:「作者為何要用駢文寫作?是習慣使然?或是想迎合當時文化階層的趣味?」這個提問也能夠接續到延伸思辨的部分:〈畫菊自序〉是否展現了性別平等?

統整立意、取材、文采部分的資訊,學生會做出課文結構知識圖卡:

raw-image

延伸思辨知識圖卡:在父權社會裂縫中的光?

延伸思辨圖卡主要是針對課文中值得討論的文句,進行自我看法的論述。在〈畫菊自序〉中,我挑選「停機教子之餘,調藥助夫之暇」進行討論:

raw-image

〈畫菊自序〉看似作者以女性之姿追求自我志趣,但在字裡行間卻仍能看出一些在父權和女性自主間曖昧的語言。我第一次看見「停機教子之餘,調藥助夫之暇」時,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為什麼發展自我要排在相夫教子之後?」後來覺得這樣的問法太充滿個人視角(因為我就是個工作排第一的人),所以參照海貍的築壩學習單,修改成較中性的問法。(如圖卡)
這位學生的回答我也很喜歡,她認為一段關係,本來就會有雙方的包容和成全,才能成就一個完整的家庭。
這也讓我想到大陸劇「三十而已」的其中一個橋段:當陳嶼告訴曉芹:「我跟妳結婚,就是圖個省心,找個避風港」,曉芹回:「都想找避風,那誰當港啊」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啊。

當然,這篇文章曖昧的語言不只是這個,比如前面所提:「為什麼要用駢文寫作呢?」或者是「為什麼她講了這麼多個人志趣後,最後要自謙自己畫得很差?」

這時候若我們回到張李德和活躍的時代(大概是民國三十到六十年間),那時候父權仍是社會的主流,可是女性已漸漸能得到一些權力。張李德和生逢此時,加上她家世顯赫,更有本錢從事興趣。也許這篇文章仍舊不是標準的「性別平等」,可是我們仍然能看到張李德和試圖在時代給的機會中(包含社會風氣以及她的家世背景),讓自己透過裂縫發光,也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

帶完課文的思辨,這一課我還再往外延伸,讓學生看艾瑪華森在聯合國兩性平權的演講。從張李德和到艾瑪華森,這一切多不容易。

接著便進行性別平等圖卡,讓學生找出對於性別平等有貢獻的人物,完成圖卡

raw-image

思維模塊+工具模塊

如果我們把文本閱讀視為教學核心,那就必須建立對應的思維模塊,亦即:在備課時我可以借助此模塊來進行課程設計。但以往的教學,即使有思維模塊,教學時仍苦於不知道如何讓學生邊學邊整理邊產出。這時候3C載具就是解決苦擾的神器(?)。
在課堂上,我利用IPAD中的Keynote先做好所有的圖卡,上課一次發派給學生,學生一邊上課一邊就能進行產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調動更多感官投入;而更多感官的投入,也更能夠加深學習印象

raw-image

在科技融入學習日益興盛的當下,或許「思維模塊+工具模塊」的組合,很適合我以此為依據進行課程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美利古拉-avatar-img
2022/09/14
哇!真是深入而精彩的解說
avatar-img
琳瑯格主的高中國文的沙龍
278會員
85內容數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2025/01/04
本文分享我第二版〈鹿港乘桴記〉的教學心得,以「遺民書寫」與鹿港興衰為切入點。運用圖表、推拉阻策略、築壩閱讀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文本,並結合Podcast「不明白播客」的內容,探討文本背後的文化符碼與情感。
Thumbnail
2025/01/04
本文分享我第二版〈鹿港乘桴記〉的教學心得,以「遺民書寫」與鹿港興衰為切入點。運用圖表、推拉阻策略、築壩閱讀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文本,並結合Podcast「不明白播客」的內容,探討文本背後的文化符碼與情感。
Thumbnail
2024/10/18
本文探討了《哈利波特》中鄧不利多的教育理念,分析其如何透過一盤棋的方式來培養哈利波特成為勇者。文章比較了鄧不利多與勞山道士的教學方法,並指出不言而教在兩者中的不同體現,強調面對恐懼和死亡的重要性。透過對魔法防禦課的回顧,進一步探討了信任、勇氣與成長的關係,給予讀者新的思考視角。
Thumbnail
2024/10/18
本文探討了《哈利波特》中鄧不利多的教育理念,分析其如何透過一盤棋的方式來培養哈利波特成為勇者。文章比較了鄧不利多與勞山道士的教學方法,並指出不言而教在兩者中的不同體現,強調面對恐懼和死亡的重要性。透過對魔法防禦課的回顧,進一步探討了信任、勇氣與成長的關係,給予讀者新的思考視角。
Thumbnail
2024/10/10
本文深入分析蒲松齡的名著《勞山道士》,探討故事中王生的學習困境及其與道士之間的關係。文章指出,蒲松齡藉由王生的失敗,探討好逸惡勞的人性對結果的影響,並提醒我們在學習和人生中需重視過程而非僅僅追求速成。
Thumbnail
2024/10/10
本文深入分析蒲松齡的名著《勞山道士》,探討故事中王生的學習困境及其與道士之間的關係。文章指出,蒲松齡藉由王生的失敗,探討好逸惡勞的人性對結果的影響,並提醒我們在學習和人生中需重視過程而非僅僅追求速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我一直非常喜歡張充和的字。 我想你習書法,不知姐姐有沒有跟你談起過張充和的小楷,我真心覺得好好看。我在結束前一份工作的那年,當時悠閒無事,在家經常從網路上找張充和的字來臨摹,可都是畫其皮不及骨半分,嗯,因為當時根本就買不到任何充和先生的字帖,所以我都在茫茫的網路中尋找她的字跡。
Thumbnail
我一直非常喜歡張充和的字。 我想你習書法,不知姐姐有沒有跟你談起過張充和的小楷,我真心覺得好好看。我在結束前一份工作的那年,當時悠閒無事,在家經常從網路上找張充和的字來臨摹,可都是畫其皮不及骨半分,嗯,因為當時根本就買不到任何充和先生的字帖,所以我都在茫茫的網路中尋找她的字跡。
Thumbnail
婚姻中亮起紅燈,女性似乎必須擁有「溫良賢淑」或是「相夫教子」等特質,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讚聲? 如果這個女性事業很成功,可是沒有小孩,或者是跟公婆有過不愉快的相處紀錄,那麼婚姻亮起紅燈的時候,「她」就無可避免地在新聞或是輿論中成為難相處的角色。
Thumbnail
婚姻中亮起紅燈,女性似乎必須擁有「溫良賢淑」或是「相夫教子」等特質,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讚聲? 如果這個女性事業很成功,可是沒有小孩,或者是跟公婆有過不愉快的相處紀錄,那麼婚姻亮起紅燈的時候,「她」就無可避免地在新聞或是輿論中成為難相處的角色。
Thumbnail
而這或許就是張愛玲在精神上留給後世最寶貴的遺產——俗人何其多,對抗世俗,或說,拒絕理所當然地服膺世俗,我們或許將因此表現得格格不入,甚至可能遭體制排除,但,孤獨使你靈魂富饒,讓你能夠真正自由。或許,能夠品嘗孤獨況味的人,才能真正進入張愛玲的精神世界。
Thumbnail
而這或許就是張愛玲在精神上留給後世最寶貴的遺產——俗人何其多,對抗世俗,或說,拒絕理所當然地服膺世俗,我們或許將因此表現得格格不入,甚至可能遭體制排除,但,孤獨使你靈魂富饒,讓你能夠真正自由。或許,能夠品嘗孤獨況味的人,才能真正進入張愛玲的精神世界。
Thumbnail
江鵝《俗女養成記》,與高中選文〈畫菊自序〉對讀。「淑女」難做,怪不得江鵝乾脆做「俗女」,張李德和受到良好教育和出身庇蔭,在那時代得以發出聲音,卻也得遵循上流淑女形象。我們看見淑女的艱辛,有沒有更多「還俗」的選項?甚至,有沒有可能看見「俗」其實很真,一點也不俗?
Thumbnail
江鵝《俗女養成記》,與高中選文〈畫菊自序〉對讀。「淑女」難做,怪不得江鵝乾脆做「俗女」,張李德和受到良好教育和出身庇蔭,在那時代得以發出聲音,卻也得遵循上流淑女形象。我們看見淑女的艱辛,有沒有更多「還俗」的選項?甚至,有沒有可能看見「俗」其實很真,一點也不俗?
Thumbnail
張愛玲總是在諷刺那些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女人們:又想要傳統地找個長期飯票結婚,又不甘於被家族的傳統道德束縛,並渴望著自由與愛情。
Thumbnail
張愛玲總是在諷刺那些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女人們:又想要傳統地找個長期飯票結婚,又不甘於被家族的傳統道德束縛,並渴望著自由與愛情。
Thumbnail
那個時代的女性,即使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看在外人眼中,都是結婚的「履歷表」一環。​太有才藝,還會被公婆質疑不懂「相夫教子」。​那時代,女性成年就得當標準妻子,跟今天一畢業就得當社畜差不多。​不過仍有一群女性,以才女實力為自己的生活努力。​
Thumbnail
那個時代的女性,即使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看在外人眼中,都是結婚的「履歷表」一環。​太有才藝,還會被公婆質疑不懂「相夫教子」。​那時代,女性成年就得當標準妻子,跟今天一畢業就得當社畜差不多。​不過仍有一群女性,以才女實力為自己的生活努力。​
Thumbnail
「扇面」能乘載詩歌與文學,亦可將四季的山水風光盡收其中。從扇的材質選擇,到扇骨上的拉花[1]圖案,象徵著扇子的擁有者們,在創作上不同的文風與美感意識;而製扇工藝的背後所蘊藏的,更多是關於文化傳承與歷史更迭的展現。 胡宗智的「木質手扇」與艾雯的「扇」。(由左至右)  
Thumbnail
「扇面」能乘載詩歌與文學,亦可將四季的山水風光盡收其中。從扇的材質選擇,到扇骨上的拉花[1]圖案,象徵著扇子的擁有者們,在創作上不同的文風與美感意識;而製扇工藝的背後所蘊藏的,更多是關於文化傳承與歷史更迭的展現。 胡宗智的「木質手扇」與艾雯的「扇」。(由左至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