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離開?留下來?或是「安靜辭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年這個時候她總是來問,為什麽考績不好?為什麼晉升都沒有她? 望著眼前的她,殷切的眼神中已不若去年的光亮,因為她已來問過兩次了,亦即兩年了。
眼前的她是一位櫃檯行政小助理,工作性質很單純,可以準時上下班,但相對的比較沒有機會可以表現,於是在考核上也較難有好成績,連帶的考績獎金也不多,晉升的機會更不用說是較沒有機會的。
今年是她第三年來問同樣的問題,之前也給了點建議,多參加活動讓自己多些曝光的機會,例如參加品管圈活動,從工作中找問題並做具體的改善..,.她也確實去做了,但考核成績上還是無法突破,畢竟其他人也是更積極的表現自己,更何況那些人是手握重要職務的人,更易於表現及發光,於是職務較弱勢的人就被忽略了。
在職場上,每個人因為個人的條件或家庭因素考量,無法離開目前制度良好薪資尚可的工作,雖然工作一成不變又單調,但至少在外人眼中是個很不錯的工作,且工作壓力上是可以負荷的,至少可以準時上下班,至少比起很多人,工作不穩定或公司制度不完善來得好,想想好的一面比不好的一面多出很多,那就好好的待著,因為若是離職,也許個人條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更何況自己也不想離開。
堅持下去,也許就有機會改變
最近國外吹起的「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的新名詞,不是真的離職,而是做好份內的工作,不再汲汲於職場上追求卓越的自己,這個名詞引發正反討論,不在此贅述。就單純的「安靜辭職」,個人解讀應是指為了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上班的時候認真工作,下班時間到了,就該認真的下班,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份,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及家人,人生不該只有工作的回憶。
心境改變,視野角度也跟著不一樣
依上述工作性質單純的她而言,或許可以來個加強版的「安靜辭職」。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何嚐不是一種幸福,至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是個可以築夢的開始,除了做好份內工作職責以外,可多參與公司的活動或訓練課程,保有工作的熱情與熱忱,另於工作以外的時間,培養自我的專長,充實自我培養自己,豐富自己的生活,或許機會就在不經意間來了,就可以更上一層樓了。

人生是自己創造的,幸福感是自己給的

🍀佳句:
溝通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當命運交給你一棵酸檸檬,你要想辦法把他做成一杯可口的檸檬汁。」
🍄IG:vanessali330
avatar-img
207會員
190內容數
🍀 ➺ ↬ 寫文,畫畫及寫小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莎S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生活上難免會遇到那種不討喜的人,尤其在職場上,不對盤的同事或主管之類的,那種令人抓狂的人,除非離職遠離這個職場,不然就是需要面對這些人。有的人受不了就選擇離職,但是每個職場環境就是會這樣的人存在,走到哪也躲不掉,那就要勇敢的面對,才能讓自我有所成長。 不討喜的人較常見到的狀況如下:
一個口罩或許可以遮住臉上的表情,卻遮不住內心受傷的心,一顆說不出苦水的心。
我們需要練習等待,按住心中那顆焦慮不安的心慢慢的等待,等待時間像小偷般的,悄然的偷走你的難過與感傷情緒。
看到去年繪畫的城市簡單版的建築圖案,有巴黎、洛杉磯、波士頓、倫敦、紐約....等圖案,好像沒有看過台灣建築物有類似這樣的圖片,於是一時興起就想畫一張台灣的建築物圖案。
說話直接常被視為個性大而化之、不拘小節或坦率真性情的灑脫性格,但有可能在不經意中、在豪邁直白的言行中不小心傷了他人。 ~  用言語感人而不傷人。  ~
你的良善,在他人眼中或許是多餘的, 你的認真,在他人眼中或許是矯情做作, 你的積極,在他人眼中或許是耍心機, 再優秀總是有人不認同, 所以,何必在意他人的想法。 勇敢做自己!
在生活上難免會遇到那種不討喜的人,尤其在職場上,不對盤的同事或主管之類的,那種令人抓狂的人,除非離職遠離這個職場,不然就是需要面對這些人。有的人受不了就選擇離職,但是每個職場環境就是會這樣的人存在,走到哪也躲不掉,那就要勇敢的面對,才能讓自我有所成長。 不討喜的人較常見到的狀況如下:
一個口罩或許可以遮住臉上的表情,卻遮不住內心受傷的心,一顆說不出苦水的心。
我們需要練習等待,按住心中那顆焦慮不安的心慢慢的等待,等待時間像小偷般的,悄然的偷走你的難過與感傷情緒。
看到去年繪畫的城市簡單版的建築圖案,有巴黎、洛杉磯、波士頓、倫敦、紐約....等圖案,好像沒有看過台灣建築物有類似這樣的圖片,於是一時興起就想畫一張台灣的建築物圖案。
說話直接常被視為個性大而化之、不拘小節或坦率真性情的灑脫性格,但有可能在不經意中、在豪邁直白的言行中不小心傷了他人。 ~  用言語感人而不傷人。  ~
你的良善,在他人眼中或許是多餘的, 你的認真,在他人眼中或許是矯情做作, 你的積極,在他人眼中或許是耍心機, 再優秀總是有人不認同, 所以,何必在意他人的想法。 勇敢做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今天,有一位女士來詢問關於是否要轉換工作的問題。她在目前的單位中有著很好的工作能力,總是帶領著年輕的員工完成工作,並幫助他們與上級溝通。然而,上級因此產生猜忌,覺得這位女士有意取代他的位置。儘管她已經決定離職,且有一個很好的職位在等著她,她卻因為放不下這些年輕的員工而猶豫,因為這些員工都成為她的朋友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在某一個早晨,台北市一家公司內,小美正在準備她的離職面談。這是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她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年,積累了不少經驗和人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公司的一些管理方式和工作環境越來越感到不滿。她最終決定辭職,並打算在離職面談中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今天,有一位女士來詢問關於是否要轉換工作的問題。她在目前的單位中有著很好的工作能力,總是帶領著年輕的員工完成工作,並幫助他們與上級溝通。然而,上級因此產生猜忌,覺得這位女士有意取代他的位置。儘管她已經決定離職,且有一個很好的職位在等著她,她卻因為放不下這些年輕的員工而猶豫,因為這些員工都成為她的朋友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在某一個早晨,台北市一家公司內,小美正在準備她的離職面談。這是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她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年,積累了不少經驗和人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公司的一些管理方式和工作環境越來越感到不滿。她最終決定辭職,並打算在離職面談中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