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爭,何必爭?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昨天去動物園看貓熊了
《這是我很久以前在臉書的動態貼文,被動態回顧翻出來了,覺得可以再拿來審視一下自己,所以搬過來這邊。》
我覺得這會是一篇有點針對性的文,我會盡可能公正的說。
這件事發生的有點久了,我希望這個系列的事可以趕快畫下句點,我跟幾個人徵求過這個系列的事的意見,然後我跟我哥難得有同樣的看法:不用爭,何必爭?
爭了有什麼意義嗎?我覺得爭了就只是呈現自己的氣度有多小,贏了又怎樣?佔了上風又怎樣?這樣對於事情有幫助嗎?會對事情有正面的影響嗎?如果沒有,那爭贏了也只是滿足自己的慾望,對於自己比別人強、自己比別人厲害、自己比別人重要的慾望,但是這樣,有意義嗎?沒有,因為這樣只是對自己證明自己,一種自我滿足而已,對於事情、對於別人,沒有幫助,只是無謂的向別人證明自己的下巴抬得比另一個人更高,要別人看自己的鼻孔看得比其他人都清楚而已。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好惡,每個人對公平公正的線也不一樣,徵求這個系列的事的意見的時候,我很害怕我是在攻擊一個人,我害怕我因為我自己的好惡、自己的公平公正受到我的情緒影響而產生嚴重的偏差,雖然我很生氣,為什麼我要受到這樣的對待?為什麼我要收到這些對我來說很奇怪、雞蛋裡挑骨頭的「建議」或「指教」,但同時,我也很害怕,是不是我哪裡沒做好?是不是哪裡我思考的不夠全面?是不是我哪裡遺漏了?是不是我哪裡越線了?我很害怕,也很疑惑,但我想相信,只是我們溝通的不夠、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堅持的點不一樣,可是,同時我也覺得,不,事實不是這樣。
同時我也覺得我好委屈,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我已經用我覺得很全面的思考去處理這件事了,但最後我卻得到「不對」、「這樣不行」的回饋,然後我很認真地回覆了,然後再次得到「還是覺得有點奇怪」的回應,可是!回應的那方沒有提出奇怪在哪裡,或是可以更好的方法,最後,「我認真的回覆」變成一種我的狡辯,我的「認真的回覆」變成一種宣示我比你厲害、我比你強的言論,變成這樣子的證據,我知道我想太深了,但我很難過,我認真、嚴肅的看待與處理這件事,想讓別人了解我的角度,但我在此付出的心力,變成迴力刃,回過頭來插進我自己的心。但我知道,這是我的牛角尖,我想我會學著放下這件事。
接下來談談「堅持」,我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定要堅持」的,有時候,過度的堅持會變成固執,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有時候,別人的角度跟看法,會更適合作為決定來決定,所以,「沒什麼事是一定要堅持的」,放下堅持是一件很難的事,我還在學習,因為放下堅持會有種放棄的感覺,有種對這件事失去掌控權的感覺,我覺得沒有多少人喜歡這種感覺,因為這是一種「示弱」,可是,當你放下堅持,才會發現原來世界是那麼廣大,因為這個時候才會發現原來其他人對同一件事有那麼多不同的看法,是一件多麼的美妙的事,原來同樣一件事能有那麼多個面向、那麼多個狀態、那麼多的不同,這個時候,我覺得放下堅持是一件很好的事,因為我可以了解一件事情的千萬種角度,然後,放下堅持不再是一個示弱的表現,而是一種展現廣闊氣海、接納一切的感覺。
然後來個反轉,雖然我學著放下堅持,但我不會完全不堅持,有些狀況,是需要固執的堅持,當什麼事情都妥協的時候,我覺得會產生「車裂」的狀況,換言之,一盤散沙,當要做一些關鍵性的決定時,堅持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了。
接下來有點針對性了。
事情走到現在,雖然我覺得只是很平穩地度過每一次,但其實我覺得很煩燥了,很煩躁、很無聊、很無奈,同時內心也充滿著「為什麼?」
在我看來,我覺得我是被挑釁的那方,我覺得是因為我經手的事情多,所以會發生狀況的次數也就會多,但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同樣一件事情本來就會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當這個「看法」我覺得是為挑而挑的時候,我就覺得......你幹嘛?我何必?然後,很厭煩(眼神死),然後我哥說「幹嘛爭?何必爭?爭了有什麼意義?」真難得我跟我哥會持相同意見(笑),說句實話,我覺得一開始挑釁的就是你,我回應了,你沉默,然後再挑釁了,我平淡的聆聽了,然後再挑釁,我選擇沉默,再挑釁,再挑釁,然後我就覺得你要開始輾壓我了。
為什麼我漸漸地選擇不回應了,因為我覺得沒必要了,不是說這是一件不重要的事,而是如同上述所說的,我覺得沒有必要堅持,也沒必要去爭論,我會接受可以把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的意見,然後改正,在這樣的狀態,我決定從「爭論」改變成「接受」,爭論我覺得是指兩個人站在對立的立場去分出上下,但接受是兩個人站在同一個立場去把事情去蕪存菁,把事情做好,這是我選擇所謂的「不回應」的原因。
在徵求意見的時候,我有收到其實是很努力在之間取得平衡的意見,我想相信,但說實在的,走到現在,對不起,我沒有感受到。
也有收到每個人個性跟行事做法不同的意見,我懂,我瞭!我知道!我也尊重!但是!就是這個但是,當這個方式行不通的時候,或是遇到阻礙的時候,不是要換個方式嘗試嗎?而不是用之前用過然後成效不彰的方式來突破,用著感覺不行的方式,然後說著我很努力,好吧,我......我會試著理解這樣的看法。
〈說到這裡,那我有改變我自己的作法嗎?我覺得我有,我覺得我沒有像之前那麼尖銳,更會接納其他人的看法,但也可能我只是自以為我有事實上我沒有。〉
我覺得我不是一個會咬著過去的錯誤不放的人,如果想要挽救或補救或是修改,如果我能接受,我有感受到,我都會試著去理解,要回到過去我覺得我沒辦法百分之百做到,但是回到和平緩和的關係我想是沒問題的,我會試著不計前嫌得去做,可是,人生中除了但是還有一個可是,我很願意去磨合,我真的願意,跟一個人有這麼惡劣的合作關係我真的覺得很痛苦,可是,我感受不到他有想磨合的意思,我還是處處感受到有種被挑毛病的感覺。
其實「不用爭,何必爭?」是我先說,然後我哥同意的,並不是出自我哥之口,對阿,不用爭,何必爭?我要爭什麼?爭了要幹嘛?我頭上的星星會亮一點嗎?還是會多一顆?或是功過簿會多一筆少一筆?評斷自在人心,不論這個評斷是好是壞,因為我無法干涉別人的評斷,比起別人的評斷,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知不知道我自己在幹嘛。
我覺得,我問心無愧,我的沉默,並不是代表我默認,只是我覺得,我不用因為這樣的一件事,去做評論或是發表意見。
最後,關於那件事,徒留為什麼?我何必?幹嘛呢?在我心中。
打一篇這麼長的文,我都會重複看個好幾次。
我之前思考過,然後希望我能實踐的事「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但我這樣看下來,我好像又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了,可是如果我說「上面說的都是我自己的看法跟意見」感覺又變成一種狡辯,那如果我說「我上面所說的,只是我針對一些事情提出我的意見,請以參考的角度看待」,這樣會不會讓這篇文章失去我不想要的「要求性」?
那......最後寫在這裡:請以「參考」的角度看這篇動態。
    4會員
    20內容數
    將生活中的一瞬間,化為文字,保留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凜 工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字,是與自己的對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有點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編織,是條不歸路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自我設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影視作品這回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