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話:「熱情的心、冷靜的腦?」其實反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在講到人類的心智活動時,有兩種說法,一個是「心」,一個是「腦」。一般而言提到「感情」的時候常講「心」,而「理性」則是講「腦」,所以有一句勵志的話說我們要有「熱情的心、冷靜的腦」。
不過最新的研究顯示,這句諺語是行不通的,大腦比心臟熱多啦!
「大腦著火啦!」(Brain on Fire)是一部探討「NMDA受體腦炎」患者的傳記電影,中文名「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來源:Brain on FireⒸGerard Barret/Netflix)
英國的醫學研究委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利用磁振光譜學(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對大腦不同部位進行非侵入性的溫度量測,發現大腦深處部位的溫度高達 40°C!
過去曾經在腦損傷患者的大腦量到這種溫度,之前一直以為是因為受傷的關係,想不到對正常人一量溫度也有這麼高。
研究者招募了 40 名年齡在 20-40 歲的健康受試者,每天早、午、傍晚到愛丁堡皇家醫院進行磁振光譜掃描。由於大腦溫度可能與受試者的活動狀態有關,所以每個受試者都在手腕戴上活動記錄器,來校正生理時鐘。
結果顯示大腦接近表面的部分溫度較低,整體的「腦溫」平均是38.5°C,比體溫高了兩度左右。心臟因為大量的血液流過,溫度大概跟體溫差不多,也就是大腦比心臟熱了兩度左右,最熱的腦區可以熱上4度之多。
大腦的溫度具有每日的節律變化:在下午時溫度最高,晚上最低,變化幅度接近 1°C。
平均而言,女性大腦溫度比男性高 0.4°C,這似乎與生理期有關,排卵後比排卵前會高0.4°C。
此外,年紀大的受試者腦溫高於年輕者,在深部最高溫的區域相差可達0.6°C。研究者認為大腦的「冷卻能力」可能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是否會造成老化時的大腦疾病,需進一步研究。
接著研究人員針對114位中度至重度的創傷性腦損傷患者收集大腦溫度的資料,患者的平均腦溫一樣是38.5°C,但是個體差異範圍很大:從32.6°C到42.3°C。
腦溫量測結果,上排與下排分別為女性與男性;左、中、右欄為上午、中午、傍晚(來源:BRAIN)
這些患者只有1/4跟健康的人一樣具有腦溫在一天中隨時間而變的節律變化,這種腦溫調節能力對於腦創傷患者的生存機率密切相關;不具有腦溫節律的患者如果狀況嚴重到進入加護病房的話,有27%的人死亡;而保有腦溫節律的患者,只有4%的死亡率。
「大腦的溫度」、特別是每天的溫度節律,可能是研究大腦疾病的關鍵課題之一。
這個研究,發表於2022/06/13的「BRAIN」期刊。
所以每天規律的唸唸物理「燒腦」一下,然後再休息讓它降溫,有益大腦健康喔~~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話都給我說就好 其之331
Eurekalert新聞(2022/06/12):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5538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8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呢?還是中立的? 這是個困擾了古今無數哲學家的問題。到底「道德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教育出來的呢? 八個月大的小嬰兒還不會說話,也沒有什麼具體行動的能力,應該也還沒受到什麼「道德教育」,你怎麼知道他/她們是否具有「勸善懲惡」的道德觀念呢?
炸物:惡魔般的食物,帶給你充滿罪惡的滿足感,以及揮之不去的體重。 可能很多人沒注意到,食物不只有色、香、味,還有「聲音」。用常識想一下就可以知道,滋滋聲來自於水跑到高溫油裡面時,汽化後變成氣泡而急速膨脹、爆開。不過更詳細的物理機制是什麼呢?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MIT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探討了橡膠瀝青中在不同的橡膠濃度下,對紫外線的耐受性。結果發現,如果在瀝青內加入了22.5%的高濃度廢橡膠,可以讓紫外線以及熱所以起的老化降低達 50。
MIT與哈佛大學,開發了用「搖桿」來遠距操縱的「磁性機器人」,專門處理腦中風這種緊急事件。以後即使偏鄉專業的醫療人員不足,只要配備這套系統,就可以由醫學中心的醫師來進行遠距手術了。這套系統操作的方式就跟打電動一樣...
人因夢想而偉大,這是一個Oreo餅乾如何讓一個小女孩成為MIT博士候選人的勵志故事。當兩個人要共享一片Oreo而把它掰開,不管用什麼方法,夾心的奶油,就是無法平均分配給兩片餅乾。這個讓小小年紀的Crystal Owens深感挫折,一直到她到MIT攻讀機械博士時...
水熊超厲害的,不過牠是身長不及 1 mm 的「緩步動物」,移動起來超慢的,那些太空旅行、超空間跳躍姑且不論,水熊要進行長距離移動,一種方式是「隨波逐流」:乘著氣流或洋流,可以移動超過一千公里的距離(再一次覺得超厲害),不過缺點是:根本不知道會被帶到哪裡去。它其實還有一個移動方式:搭便車。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呢?還是中立的? 這是個困擾了古今無數哲學家的問題。到底「道德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教育出來的呢? 八個月大的小嬰兒還不會說話,也沒有什麼具體行動的能力,應該也還沒受到什麼「道德教育」,你怎麼知道他/她們是否具有「勸善懲惡」的道德觀念呢?
炸物:惡魔般的食物,帶給你充滿罪惡的滿足感,以及揮之不去的體重。 可能很多人沒注意到,食物不只有色、香、味,還有「聲音」。用常識想一下就可以知道,滋滋聲來自於水跑到高溫油裡面時,汽化後變成氣泡而急速膨脹、爆開。不過更詳細的物理機制是什麼呢?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MIT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探討了橡膠瀝青中在不同的橡膠濃度下,對紫外線的耐受性。結果發現,如果在瀝青內加入了22.5%的高濃度廢橡膠,可以讓紫外線以及熱所以起的老化降低達 50。
MIT與哈佛大學,開發了用「搖桿」來遠距操縱的「磁性機器人」,專門處理腦中風這種緊急事件。以後即使偏鄉專業的醫療人員不足,只要配備這套系統,就可以由醫學中心的醫師來進行遠距手術了。這套系統操作的方式就跟打電動一樣...
人因夢想而偉大,這是一個Oreo餅乾如何讓一個小女孩成為MIT博士候選人的勵志故事。當兩個人要共享一片Oreo而把它掰開,不管用什麼方法,夾心的奶油,就是無法平均分配給兩片餅乾。這個讓小小年紀的Crystal Owens深感挫折,一直到她到MIT攻讀機械博士時...
水熊超厲害的,不過牠是身長不及 1 mm 的「緩步動物」,移動起來超慢的,那些太空旅行、超空間跳躍姑且不論,水熊要進行長距離移動,一種方式是「隨波逐流」:乘著氣流或洋流,可以移動超過一千公里的距離(再一次覺得超厲害),不過缺點是:根本不知道會被帶到哪裡去。它其實還有一個移動方式:搭便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熱戀到底會不會讓智商降低呢?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發現熱戀時大腦灰質減少,灰質與我們的注意力、記憶、情緒有關。所以一定程度上會變笨,也變得更焦躁不安,情緒更不穩定,開心的事會讓人更開心,傷心的事會讓人更傷心。處於熱戀期,大腦的判斷中心前額皮質和影響社交認知的顳極與顳頂葉交界處會鈍化,扭曲對愛人的知覺。
Thumbnail
愛情是一場充滿挑戰的旅程,戀愛腦和理想腦在愛情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戀愛腦帶領我們走向感性與衝動的世界,讓我們忽略現實的問題和挑戰;而理想腦則讓我們更加理性地看待愛情,考慮長遠前景。平衡這兩者,才能在愛情中找到真正意義上的愛情。本文將深入探討戀愛腦和理想腦在愛情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平衡感性與理性。
Thumbnail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氣候變遷對於有心理疾病的人會帶來更致命的威脅。 天氣越來越躁熱,極端氣候的變化對雙相情感疾患(躁鬱症)等精神疾病被視為不利的因素。其中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因為大腦前下視丘的訊息神經傳遞有所損害,導致患者更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
Thumbnail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Thumbnail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大腦的狀態就像四季輪替,有春天百花盛開的最佳狀態,也有夏天早晨的健康舒適,偶爾還會有秋天夕陽的疲憊,甚至冬天寒風的低潮。了解這些變化,能幫助我們調整生活步調。像是保持好奇心、睡飽一點,或學著慢下來、找朋友聊聊,都能讓心情更穩定。說到底,照顧大腦,就是在好好照顧自己。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熱戀到底會不會讓智商降低呢?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發現熱戀時大腦灰質減少,灰質與我們的注意力、記憶、情緒有關。所以一定程度上會變笨,也變得更焦躁不安,情緒更不穩定,開心的事會讓人更開心,傷心的事會讓人更傷心。處於熱戀期,大腦的判斷中心前額皮質和影響社交認知的顳極與顳頂葉交界處會鈍化,扭曲對愛人的知覺。
Thumbnail
愛情是一場充滿挑戰的旅程,戀愛腦和理想腦在愛情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戀愛腦帶領我們走向感性與衝動的世界,讓我們忽略現實的問題和挑戰;而理想腦則讓我們更加理性地看待愛情,考慮長遠前景。平衡這兩者,才能在愛情中找到真正意義上的愛情。本文將深入探討戀愛腦和理想腦在愛情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平衡感性與理性。
Thumbnail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氣候變遷對於有心理疾病的人會帶來更致命的威脅。 天氣越來越躁熱,極端氣候的變化對雙相情感疾患(躁鬱症)等精神疾病被視為不利的因素。其中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因為大腦前下視丘的訊息神經傳遞有所損害,導致患者更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
Thumbnail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Thumbnail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大腦的狀態就像四季輪替,有春天百花盛開的最佳狀態,也有夏天早晨的健康舒適,偶爾還會有秋天夕陽的疲憊,甚至冬天寒風的低潮。了解這些變化,能幫助我們調整生活步調。像是保持好奇心、睡飽一點,或學著慢下來、找朋友聊聊,都能讓心情更穩定。說到底,照顧大腦,就是在好好照顧自己。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