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潛意識的力量》I 解開心智運作法則的神奇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用聽的讀本文:

想用Apple, Spodify, Google, Youtube聆聽本集👉傳送門

本書主軸

今天跟大家聊的這本書是《潛意識的力量》,作者約瑟夫‧墨菲(Joseph Murphy)是美國的一名牧師,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直接從事神職工作,他原先做過藥劑師,直到二戰爆發,才促使他專心致力於以前學習過的宗教跟神職,另外他對東方哲學及易經也有研究,並有心理學的博士學位。

而這本書是他在1963年出版的,也是他最知名暢銷的一本,對後來美國的新思想、新時代運動有很多影響,包括秘密或其他有關吸引力法則的論點,都可以說是取經這本書。

我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我之前讀過另一本書,叫「一次讀懂自我成長經典」,這裡面選入的五十本經典之一就有「潛意識的力量」這本,而該書作者用一句話總結過潛意識的力量這本書,這句話是:了解潛意識如何運作,你就可以學習如何將夢想變成現實。

其實讀完潛意識的力量,你會發現作者在這本書中,不只講到潛意識,他講解的是人的心智運作法則,而我們的心智不只有潛意識,也有意識的存在,書裡也會提到兩者間的交互作用與功能,分別是什麼。

至於著重談論潛意識的力量,是因為作者認為潛意識與超越時空的宇宙智慧,或可以說是宇宙奧秘相連結。我們所有問題的解答,都能靠潛意識獲得;而我們所有想創造的現實,也能靠潛意識實現。

這種觀點,我覺得是在接觸潛意識相關靈性書籍時,很常見、被視為「真理」的一個論點。基於這個真理,也才有後續論述信念法則、吸引力法則,及如何調控潛意識的空間在。

墨菲因爲發覺到潛意識有強大的神奇力量,這個力量超越時空和不同文化,是所有人類創造命運的那個真實秘密,因此寫下這本書。並用許多古今案例作為實證,討論人們一生所關切的重要議題,如健康、財富、創造力、人際關係、婚姻與幸福等等,同時也提供不少調控潛意識力量的技巧,可以說是實用性相當高的一本書。

如果你對「內在創造外在實境」的說法有興趣,想要進一步理解潛意識的運用,這本書可以說是很好的入門。原因在於,作者很清晰的先講述心智的運作方式,我們會知道清醒時的意識與潛意識間,該如何協作,基於明確的運作法則,作者會提供正確運用潛意識力量與智慧的技巧,甚至告訴你失敗的多數原因。

從書中很多作者實際幫助過的人物案例與他們使用過的技巧內容,你會在閱讀時,自然而然地,對潛意識的調控與操作,有清楚的印象在。


潛意識運作法則

在我們要調控自己的潛意識前,作者認為必須先理解、找出它的運作法則,這樣我們才能在,確知會獲得什麼結果的情況下,採取正確的行動。

這就好像你要做化學實驗,你熟知了元素表,知道兩個氫原子加上一個氧原子能合成水的原理,只要你如此操作,必然得到一定的結果。所以說,當我們理解原理之後,不僅能擬出清晰的目標,也會知道達成的步驟。

而潛意識的運作原理,是依據「信念法則」。信念法則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心智相信什麼,那就是它的信念,包括怎麼想、怎麼感受,心智就是基於「相信」在運作,一旦相信是什麼,便會執行、形塑出自己相信的一切外在現實

我們所體驗的事件、狀況都是潛意識為了反應自己的信念而產生出來的。造成這些現實結果的,不是那些事物本身,而是你心中的信念本身。

我覺得這就很像在說,人們會感冒不是因為病毒很強,一定有辦法侵入你的身體,而是你抱持著自己會感冒、病毒傳染力很強的心念,又或者你有其他想要感冒的心念,如感冒了就可以得到關愛、得到休息、得到其他什麼好處。又或許,你有受苦受難的信念,覺得自己就是要受這樣的苦,所以自然地染上感冒。

我最近在方格子有寫到一篇文章,是關於以前我家貓咪臨終時,我因為太傷心,每天都在哭,導致我身體的免疫系統出了毛病,引發了全身性的皮膚炎,那時候我就有意識到,情緒引發了我的疾病。

我覺得可以說,我是用這種方式,在呼應自己心中,沒有照顧好貓咪的愧疚感,那就是我當時的心念;但同時,我也在用這種方式提醒自己,要平復情緒,調整這種過度負面的思維與自我懲罰。雖然我當時還沒看過這本書,但我已經有察覺到心念對自己的影響力,我的身體是對情緒很敏感的載具。

現在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外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投射,指的也是信念法則,就是信念創造我們的命運。


有關信念法則的疑惑

這裡我想先稍稍跳離這本書,聊個一直以來,我有的疑問跟思考:

在我最初聽到信念法則時,比較能從一種稱之為「自我實現」的心理學效應,來理解信念法則所說的我們創造自己的實相。因為在這個立論上,還是可以解釋我們是有實際付出與心念相應的行動,去實踐自己渴望成為的樣子,以及想要的未來。

但我也知道信念法則還有另一種顯化,會提到外在境況的轉變,這部分就跟個人外在行動的創造比較無關。就像是某天我很想念某個很少見到面的同學,結果剛好當天就遇到了他。大家應該都會在當下有一種好巧啊的感覺吧!

心理學家榮格就提出過「共時性」的概念,並稱這種想到A就出現A的事件叫做「有意義的巧合」。

就我理解,這就像是宇宙裡同時正發生成千上萬的事件,但因為我們想到了A,於是從成千上萬的事件中,將注意力關注到了A,挑出了「A出現」這個單獨事件的存在,並將自己內在所想,與外在所發生的串連起來,形成一個對個人來說,有意義的巧合事件。

簡單的說,就好像我們自己選擇了陳述故事的材料,把那些對自己來說,有關聯的材料挑出來之後,再說成一個前後連貫的故事

這也是為何有些不相信信念法則的人會說,現實本來就會發生,而且是獨立運作的,跟個人信念並沒有關聯;相信信念法則,不過是將自己所想的,穿鑿附會在既定的現實上。

我個人還無法很篤定的說,自己理智上完全相信何者正確,我想大家也可以自由心證。


個人有意義的巧合經驗

這邊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經歷過的種種巧合中的兩個事件:

一是我姊姊曾經幫我家人各買了一隻某個品牌的保溫杯,同款不同色,但就只有我沒有!那時我發現每個家人都有,就只有我沒有時,心裡有點小嘔氣,覺得自己好像被刻意排除了,我很想要同樣的一個保溫杯,但又不想要自己買,就算我買得起,那也跟家人買來送你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大概不到一個月的某天,我收到一個的包裹,打開後竟然就是那個品牌跟我家人同款的保溫杯! 我超級開心。

這個保溫杯怎麼來的呢?

是我前幾個月曾用信用卡繳學費,銀行自動納入某個抽獎活動資格所抽中的獎品。我覺得也太剛好了吧!事實上我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抽獎活動,資格也是自動帶入的,所以我收到獎品當時非常意外跟驚喜。

這個保溫杯讓我覺得老天好像實現了我的願望,用送的,給我這個夢寐以求的特定禮物。

另一個故事是跟我當下的祈禱有關。

在我考過律師特考後,我們必須依規定找到實習訓練的缺,完成五個月的實務訓練,我在參加第一間事務所的筆試面試時,因為太緊張沒有掌握好時間,就在我肯定自己絕對寫不完試題的時候,忍不住在心裡祈禱,希望可以有更多時間。

結果就在當下,我應答用的筆電就停在word頁面一動也不動,它當機了,而且是連鼠標都動不了的死當。我愣了一下,通知行政助理,他又找了資訊部的同仁來處理,那個人說這台筆電是新機,怎麼會當機呢,我有點心虛,總不能說我祈禱的事吧,我連忙澄清自己沒有按什麼,剛剛都是在word頁面打字,但就突然當機了,可能是我調整鍵盤選字的關係。

總之,資訊人員後來也無法關閉程式,直接用大招重新開機,而我也因此算是延長了時間,因為在行政與資訊人員來回處理的時間,我都在腦海裡,思考考題的鋪陳跟答案,並讓自己原本慌亂的心穩定下來。

對我而言,這兩個外在事件都可以說是,有意義的巧合,不過我還是很感謝老天,或感謝今天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所說的—宇宙的奧秘。我從這些與其他的人生經驗,慢慢體會、串連自己的生命故事。

同時,我也希望往後能對潛意識的力量這本書沒有深究的奧秘本身,也就是為何潛意識就是大智慧或可以跨越時空的這個「原理」,或你要嚴格一點說它是「假定」也行,能有更多的了解。


心智的二元性

聊完了信念法則,這個放在本書中,作為原理的概念後,再回來聊聊作者所談的心智功能。

墨菲他認為人類的頭腦心智,本質是二元的,可以區分出兩個不同部分的功能,他採用的是「意識」、「潛意識」這兩個詞來代表心智的二元性,但我們也可以稱意識為「客觀心智」,潛意識為「主觀心智」,或陽性、陰性心智的說法等等。

這個二元性,代表了心智的不同的活動跟功能,意識執行的是推論功能,負責做選擇;另方面無需我們有意識做選擇,就會自動執行的功能,像是心臟跳動等生命功能,就由潛意識掌管維持。

意識也是我們的客觀心智,它用五感來察覺客觀世界,透過觀察體驗、及教育來學習;潛意識則是主觀心智,透過直覺來察覺客觀世界,同時是情緒、記憶的儲存庫。

當客觀的五感沒在作用時,就是主觀心智潛意識表現最好的時候,像是睡夢中的我們。而清醒時,只要是意識比較不敏銳的狀態,像是我們昏昏欲睡,或是放鬆時,意識處在低活動的接納狀態,也就是潛意識心智比較高張的狀態。

作者說,潛意識裡暗藏源源不絕的點子,是個永不匱乏的黃金屋,擁有所有問題的答案,以及大智慧,和無窮的愛。

它也是一間能沖洗出我們外在現實的暗房。潛意識如同一艘船,它對船長—也就是「意識」的念頭做出反應,它受到意識的支配。當意識以充滿權威的說服力的姿態發號施令,潛意識不會質疑這些命令的內容,也不去區分好壞對錯,它相信意識所相信並接受的真實,一旦接收到信念,便開始執行,航向目的地。

故想要改變自己的世界,就必須由內而外,改變心智,重新給潛意識下令,給它新的藍圖。

潛意識調控

作者在書中有舉一個對潛意識下令的例子是某個知名男高音,在演出前怯場,緊張到聲帶麻痺出不了聲音。他冷靜下來,進行轉念,大聲對自己說:「我的小我想要掐死內在的大我,滾出去小我,滾出去!大我要去演唱了!」。

他的潛意識立刻回應,由內在釋放出一股蓬勃的生命能量,聲帶也不再麻痹,他站上舞台,完成一場精彩的演出。

作者說到,當我們內在深處不段冒出不理性的情緒,我們可以堅定地發出命令,對自己說:「不要躁動,安靜下來,我在掌控!你要聽從我,要服從我的命令。」接著用權威的姿態,跟深層自我下令,你的心智,就會瞬間穩定下來。

這邊提到的技巧,偏向身體反應與情緒的掌控,而這些剛好都是潛意識的職掌範圍。在調控潛意識的技巧上,有一個重點,是要避免意識的抗拒。

大家有沒有看過舞台催眠秀呢?舞台催眠秀裡,經常可以看到催眠師對特定觀眾下很誇張的指令,而觀眾還真的依指令行事,譬如要觀眾忘記自己叫什麼名字,或換掉他的名字,有時則命令人的身體產生特定的反應,如僵直、冷熱,或是讓人化身成動物、某個名人甚至神仙都可能。

舞台催眠師其實是有條件的在挑選被催眠的人,基本上,被挑選的人都是經過催眠師現場測試,判定屬於潛意識能快速接受催眠暗示的人

而我們平時調控自己的潛意識,同樣在潛意識容易接受暗示的狀態下,最容易成功。

剛剛有提到過,昏昏欲睡與放鬆時是潛意識較意識高張的狀態,也因此,對於那些意識上很容易反覆出現負面心念的人來說,借用潛意識高張運作時,讓渡自己想要的信念,才是比較有效的技巧

作者就有提出三種方法:

一是在睡前反覆暗示自己,因為潛意識是24小時不停歇地運作,睡前暗示,能有助於潛意識在我們睡夢時,繼續不受干擾的執行我們想要的信念。

二是清醒時,利用放鬆的技巧,使身心平靜下來,讓心理呈現順從、容易接受自我暗示的狀態

三是將祈禱作為日常習慣,作者認為祈禱,尤其是感恩的祈禱,能調和心智的二元、讓兩者導向特定一致的目標。祈禱的意念就是作用力,而潛意識則是反作用力,會回應祈禱的信念。

感恩則是我們感受宇宙豐盛的心情,這種帶有情緒與體感的信念,是潛意識最能親近接納的方式。 因此我們在傳達暗示時,可以用視覺化的想像,盡量身歷其境的感受我們想要的事情與情緒,散發真誠的心願,彷彿它已經真實發生,潛意識也會將之視為真實,持續執行。

raw-image

潛意識裡的他人暗示與汰換

另外,作者也提到,我們基本上是活在一個充滿「他人暗示」的環境。

我們的生活與思維,都有文化風俗、宗教信仰、政治教條等等的暗示,這些暗示扮演了支配性的角色,作為一種隱性規範。我們從小就在接納他人的暗示,尤其小時候的我們心智還沒那麼成熟,很難去選擇哪些是我們要或不要的。

但隨著心智成長,我們是可以重新選擇的。可以將過去在我們身上留下的信念印記,調整取代成自己想要的內容。

要做到這件事,第一步就是要能敏銳覺察自己的信念運作,是不是有什麼負面信念在牽制你,使你無力、恐懼、擔憂或焦慮;使你不相信自己可以快樂、富足、健康、成功等等。

我們可以觀察生活中,反覆或持續存在的困境,看看自己有無相應的習慣或信念,譬如想要在假日早起去運動,但總是在鬧鐘響時選擇繼續賴床,並認為自己就是意志力薄弱。

我們都知道要改掉舊習慣,就是要建立新的習慣,很多人覺得改變習慣很難,這句話就是一種信念。如果我們要扭轉這種感覺很費力的情況,可以善用潛意識暗示,讓新習慣更快以一種和諧不費力的方式展現。

譬如在睡前反覆暗示自己,能在幾點鐘自動醒來,身體已充分獲得休息,精神也很飽滿,並會自然渴望起床去運動,或在一天當中,有意的自我放鬆,想像並感受自己沈浸在運動的活力與充實感。

這些方法就是借用潛意識的力量,將我們的身體跟情緒,調整到與我們意識目標一致的狀態。


個人心得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很棒的一點是,作者講出了意識與潛意識間的運作原理,在討論心智的二元性時,沒有忽略了意識的重要性。

以及「潛意識」實際上也很需要「意識」扮演「守門人」的角色,指揮並保護「潛意識」,不受到自己不想要的污染。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潛意識不會辨別選擇,又對暗示十分敏感,尤其在潛意識高張的狀態下意識拒絕暗示的力量較低。

這也讓我想到一部驚悚電影,片名叫《毒鑰》(The Skeleton Key),故事講述美國一名無神論的年輕女護理師,到南部地區一個偏遠的莊園別墅,擔任私人看護,照顧一位中風癱瘓的男主人。

別墅的女主人,也就是男主人的老婆,給了女主角一把可以開通所有門的萬能鑰匙。某次,她因為好奇打開閣樓上的秘密房間時,看到很多巫毒的娃娃和各種巫術道具。在她向女主人詢問下,才得知這棟別墅裡,曾經發生過的歷史悲劇。

後來這件事不了了之,但她照顧的男主人呢,開始對她發出很多求救訊號,且似乎傳達了跟巫術有關的一些警示。

而她即便不相信巫毒,但為了幫助男主人,便決定去當地一家有販賣巫術商品的店,買了一些巫術的東西。店裡有個老婦曾告訴女主角說:「如果你不相信巫毒有效,那麼它就無法傷害你。

這句話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提醒。

這部片有個很精確的核心概念,跟潛意識的力量頗有呼應,就是你相信什麼,就會給那個東西力量!它也因此能實現。

在這部電影裡,就是利用這種原理,使人因爲恐懼而陷入種種陷阱跟慘狀中。可以說,女主角是慢慢地,因爲持續身處於各種巫術的暗示裡,意識上漸漸從一個無神論者,轉向懷疑,當她守門的意識開始動搖,潛意識也逐漸接受了巫術的力量,因此才受到巫術的影響。

其實,真正有力量的不是巫術,也不是那些巫毒物品的暗示,而是女主角的潛意識,是她的潛意識實現了一切。

就如巫毒商店的老婦說的「如果你不相信,那麼它就無法傷害你。」

但另個角度來說,這也表示我們才是真正的掌權者,我們可以決定相信什麼、賦予什麼事物力量,並顯化什麼事物,我們可以自我塑造暗示的內容,讓潛意識,依據正面的暗示來開創。

以前我在大學,因為社團的關係,接觸到大天使神諭占卜卡,在同學邀約下,第一次跟第二次抽牌,都剛好抽到同一張牌,是大天使麥可的you’re safe《你是安全的》。

那時,我還是個小白,所以一開始抽到時,我想說:對的,我在很安全的物質環境,謝謝您的保護。

不過其實,這張牌所指的安全,不僅是物理上,也包括心靈上。

麥可傳達的是:我們的意念專注在哪,就會吸引什麼,當我們專注在恐懼上,就不會覺得安全,所以選擇專注在光與愛,你就是安全的,也可以將自己更多的時間跟能量,貢獻在自己的生命任務上。


小總結

每個人都是信念的集合,人的心智法則就是信念法則,心智相信什麼,就創造出什麼,因此一個人的信念終將顯化成他的現實。

運用心智法則,要明白我們的心智有意識及潛意識,意識能藉由調控、選擇良好有益的信念,使潛意識接受信念,並立刻執行信念的內容,進一步創造相應地現實。

於是,透過信念的建構,配合潛意識的暗示,我們就能重新建構自己與命運。


raw-image

本集提到的內容:

📘《潛意識的力量》

作者:約瑟夫.墨菲 Joseph Murphy

博客來連結:https://reurl.cc/rRoMgr

📘《一次讀懂自我成長經典》

作者:Tom Butler-Bowdon

博客來連結:https://reurl.cc/5pVYvy

🎬《毒鑰》

https://www.imdb.com/title/tt0397101/

🔮《大天使神諭占卜卡》

作者:朵琳.芙秋 Doreen Virtue

博客來連結:https://reurl.cc/AOpo4p


感謝閱讀~Bless yo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牛的沙龍
134會員
59內容數
--
夢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1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2024/02/21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2023/01/21
你能回憶起童年最早的一個夢嗎?初始夢剛好反映出一個人的靈魂此生將追尋的主題,你的心靈路徑可能就藏在初始夢裡。本文要來跟各位探索夢境,聊解夢、夢的形成與意圖、及心經觸發我清醒夢的經歷...
Thumbnail
2023/01/21
你能回憶起童年最早的一個夢嗎?初始夢剛好反映出一個人的靈魂此生將追尋的主題,你的心靈路徑可能就藏在初始夢裡。本文要來跟各位探索夢境,聊解夢、夢的形成與意圖、及心經觸發我清醒夢的經歷...
Thumbnail
2022/11/27
本集將用前陣子我看過的一部紀錄片《與殺人魔對話:傑佛瑞丹墨訪談錄》來分享佛洛伊德《性學三論》當中相關的論點,包括原慾、性錯亂、同性戀等。 佛洛伊德認為人類打從出生就帶有想要獲得性滿足的原慾(libido),並非如我們以為的是到了青春期或性器官發展成熟後,因繁衍的本能才產生性慾。原慾不僅是天生的,而且
Thumbnail
2022/11/27
本集將用前陣子我看過的一部紀錄片《與殺人魔對話:傑佛瑞丹墨訪談錄》來分享佛洛伊德《性學三論》當中相關的論點,包括原慾、性錯亂、同性戀等。 佛洛伊德認為人類打從出生就帶有想要獲得性滿足的原慾(libido),並非如我們以為的是到了青春期或性器官發展成熟後,因繁衍的本能才產生性慾。原慾不僅是天生的,而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正當我看到書中那句話,就讓我想起《秘密》電影當中的一段講述,這位仁兄(我忘了叫什麼名字)每次找停車位之前,他腦袋都會想到一個停車格正召喚他來,於是跟著感覺走,沒想到每次用這招都會每次找到,簡直太神奇的
Thumbnail
正當我看到書中那句話,就讓我想起《秘密》電影當中的一段講述,這位仁兄(我忘了叫什麼名字)每次找停車位之前,他腦袋都會想到一個停車格正召喚他來,於是跟著感覺走,沒想到每次用這招都會每次找到,簡直太神奇的
Thumbnail
第一章「打開財富至至之門的萬能鑰匙」,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就有源源不絕的一切撲向我們而來,只不過這一切的源頭來自於你的想法,你乍聽之下絕對很吃驚怎麼會呢?是的,財富是你的頭腦的一個主意,也是一種精神態度,很多人就是忽略這一點,認為金錢是外界賦予,怎麼會是內在的顯化呢?
Thumbnail
第一章「打開財富至至之門的萬能鑰匙」,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就有源源不絕的一切撲向我們而來,只不過這一切的源頭來自於你的想法,你乍聽之下絕對很吃驚怎麼會呢?是的,財富是你的頭腦的一個主意,也是一種精神態度,很多人就是忽略這一點,認為金錢是外界賦予,怎麼會是內在的顯化呢?
Thumbnail
要發展潛意識的奇蹟力揚是相當簡單,這句話又怎麼解釋呢?當下的我搞不懂,後來看他的解說之下,是十分容易又簡單,甚至連小孩都看得懂,到底什麼話?別擔心,讓我好好細說一下,他的解說就是「當你在睡前對潛意識述說你想要的做到某件事情,你將會又驚又喜地發現,你內在的力量被釋放了出來,引領你獲致你想望的結果」。
Thumbnail
要發展潛意識的奇蹟力揚是相當簡單,這句話又怎麼解釋呢?當下的我搞不懂,後來看他的解說之下,是十分容易又簡單,甚至連小孩都看得懂,到底什麼話?別擔心,讓我好好細說一下,他的解說就是「當你在睡前對潛意識述說你想要的做到某件事情,你將會又驚又喜地發現,你內在的力量被釋放了出來,引領你獲致你想望的結果」。
Thumbnail
我很喜歡看吸引力法則的書,科學解構的,心靈類的,個人實踐的,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去找這些書看,為自己的信念補足一下養分。
Thumbnail
我很喜歡看吸引力法則的書,科學解構的,心靈類的,個人實踐的,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去找這些書看,為自己的信念補足一下養分。
Thumbnail
《潛意識的力量》這本經典也是吸引力法則的鼻祖,讓他來解說心智的運作法則,及如何善用潛意識的顯化力...
Thumbnail
《潛意識的力量》這本經典也是吸引力法則的鼻祖,讓他來解說心智的運作法則,及如何善用潛意識的顯化力...
Thumbnail
意識和潛意識,各自擅長不一樣的事。意識和潛意識延伸的隱喻象徵,也許可將意識視為跟左腦相關,潛意識則是跟右腦相關。
Thumbnail
意識和潛意識,各自擅長不一樣的事。意識和潛意識延伸的隱喻象徵,也許可將意識視為跟左腦相關,潛意識則是跟右腦相關。
Thumbnail
這是本在美國被禁了70年的致富經典,20世紀美國資本主義下,政府不容許太多富人,以免社會貧富不均,本書才成為禁書。
Thumbnail
這是本在美國被禁了70年的致富經典,20世紀美國資本主義下,政府不容許太多富人,以免社會貧富不均,本書才成為禁書。
Thumbnail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中的基礎,佛洛伊德認為心理的品質可以分為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有翻譯為無意識),後期他又提出了三我結過的模式,他認為心理組織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系統。這套知識理論稱為驅力心理學、佛洛伊德心理學或古典精神分析。
Thumbnail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中的基礎,佛洛伊德認為心理的品質可以分為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有翻譯為無意識),後期他又提出了三我結過的模式,他認為心理組織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系統。這套知識理論稱為驅力心理學、佛洛伊德心理學或古典精神分析。
Thumbnail
「神經科學證明,不需改變任何環境因素,僅僅以不同方式思考,就能藉由改變大腦,進而改變行為、態度和信仰。 透過內心預演,在腦海中創造或重建經歷,大腦迴路就可自行重組,觸發新的神經元連結網絡,反映出目標,讓大腦先一步存在於未來,而不受限於現實環境。」 本書就是在教授如何進入潛意識,用新的策略重設它。
Thumbnail
「神經科學證明,不需改變任何環境因素,僅僅以不同方式思考,就能藉由改變大腦,進而改變行為、態度和信仰。 透過內心預演,在腦海中創造或重建經歷,大腦迴路就可自行重組,觸發新的神經元連結網絡,反映出目標,讓大腦先一步存在於未來,而不受限於現實環境。」 本書就是在教授如何進入潛意識,用新的策略重設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