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金馬59|歷史會被記得,電影會被遺忘 《流麻溝十五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幾年有愈來愈多的台灣影視作品從歷史當中取材,樂見這些作品讓人們有機會這座島嶼的身世,有些拍得很好,例如《返校》、《茶金》;有些拍得不好,例如《流麻溝十五號》。看完電影,可能會認識那段歷史,但絕對會遺忘這部片,它是那種只適合放在博物館視聽室裡,每小時會輪播一回的片子,有些人看到一半才加入、有些人看到一半會離席,也有些會邊睡邊看。

raw-image

《流麻溝十五號》以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為題材

1949年,臺灣進入戒嚴時期,政府以「匪諜」為名逮捕成千上萬的政治犯,導致全台各地軍法監獄人滿為患。1951年,「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於綠島成立,隨後便將大批政治犯移到綠島接受感訓教育,新生訓導處採集中營管理,政治犯被稱為「新生」,他們白天要到海邊打石砌圍牆、種菜務農挑水,還要接受愛國思想教育,晚上則被關在牢房中。

新生訓導處的政治犯與軍官曾多達3000人,跟當時綠島的居民一樣多,由於政治犯中不乏醫師、老師、藝術家等高知識分子,當時的新生還會替綠島居民看病、上課,或是逢年過節舉行戶外表演。

raw-image
raw-image

新生訓導處設立的前幾年設有女生分隊,集中管理女性政治犯,前後約有一百多位女性政治犯被送來綠島,由於不易管理,約自1954年後,便不再有女性政治犯被送到綠島。鄭南榕基金會前執行長曹欽榮訪問多位曾被關押在綠島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並著作成口述歷史《流麻溝15號》一書。電影《流麻溝15號》取材該書,故事圍繞在1953年發生在綠島的「新生訓導處中再叛亂案」。

為證明愛國思想改造有成,1953年新生訓導處發起「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要求政治犯寫血書、在身上刺上愛國標語,卻沒有新生響應,事後軍方將百位新生送回台灣二度受審,稱為新生訓導處中再叛亂案,最終14人遭改判死刑、4人加重刑期。

沒有主角的女生分隊 缺乏靈魂與血肉的人物

書籍《流麻溝十五號》記下每位政治受難者的個人經驗,成為重要的歷史素材,書本精彩、珍貴、值得一讀;但要把這本書改編成電影會面臨很大的挑戰,畢竟電影《流麻溝十五號》要拍的是一部劇情片而不是紀錄片,電影與史料終究是不同的,要改動多少?要以誰為主角?要刪減或增加哪些情節?都是問題。從最終的完成品來看,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周美玲並沒有找到一個好答案。

這部電影沒有主角,杏子(余佩真飾)、陳萍(連俞涵飾)、霞姐(徐麗雯飾)三人的戲份相當,或許電影試圖要同時以這三個人物為主角,去構築政治受難者複雜的光譜,其中有左派份子、無辜少女、外省舞者等,結果卻導致三個角色都不夠突出,淪為歷史文獻裡扁平的配角,電影沒能增補史料缺乏的情感血肉,使得台詞矯揉造作,即使演員再怎麼努力,仍沒有一個角色比《流麻溝十五號》書裡的張常美女士,更走入我的心中。

raw-image

不是把歷史拍出來就好 電影應讓歷史走得更遠

無論在台灣或在世界,白色恐怖、轉型正義都是電影常見的題材,這樣的歷史電影已經走得很遠,我們看到德國《辛德勒的名單》講一位德國工廠老闆努力庇護猶太人的故事、《波斯語課》講一位猶太人在集中營裡努力讓自己活命的故事、《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講一位韓國大叔救援社運學生的故事、《薄荷糖》講一個人如何被全斗煥政權扭曲的故事、《悲情城市》講一個家庭因為二二八事件分崩離析的故事、《返校》講一位女學生因愛生恨舉報老師的故事‧‧‧‧‧‧這些電影會被記得,是因為能在浩瀚的大歷史中找到人性的光輝,而讓歷史不再只是歷史。

然而,《流麻溝十五號》這部電影到底要講什麼樣的故事呢?講一位女性政治犯在獄中產子的故事嗎?講一位政治犯跳海救人的故事嗎?講新生與綠島女孩殉情的故事?還是講一個女孩死在探望姐姐途中的故事?或是一個政治犯與軍官扭曲的愛情關係呢?電影什麼都只講一點點,到頭來就像什麼都沒有講。最終我們只會記得歷史,而遺忘這部電影。

raw-image

我試著問自己,如果《流麻溝十五號》目的就只是要忠實呈現歷史,讓歷史只停留在歷史,絲毫沒有要讓歷史更有故事性的話。那為何觀眾還需要看電影?去讀一本書、去看紀錄片、去聽政治受難者演講、去參觀國家人權博物館所能獲得的歷史知識,都比看完這部電影所能會獲得的歷史更豐富、更可信、更真實。

電影上映後,太多關於《流麻溝十五號》電影的討論都停留在政治意識形態上的爭辯。我認為白色恐怖歷史的重要性早已毋庸置疑,轉型正義不會只是政治口水的題材或爭取選票的話題,而是這座島嶼上所有人共同的集體意識,我們要問的問題早已不是「這段歷史該不該拍?」,那早在30年前侯孝賢就已經回答完了。而是要問「該如何更好得講述這段歷史?」才不會愧對為民主理想、為對抗威權體制而犧牲的人們。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鹿刻Luke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麥康納-avatar-img
2022/11/18
"不是把歷史拍出來就好 電影應讓歷史走得更遠" 底蘊不夠吧... "它們人" 對這題的說法,講來講去,義憤填膺,其實不是都那一套
avatar-img
鹿刻Luke
211會員
115內容數
只不過是一頭愛看電影的鹿🦌 不是影評人,是電影導覽員。
鹿刻Luke的其他內容
2024/03/16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2024/03/16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2024/02/07
《怪胎女孩》講述了一個12歲女孩喬琪在失去母親後,與父親意外重逢的故事。透過電影讓我們學習原諒、擁抱、與自我和解,是一部悲傷又溫暖,疼痛卻明亮的電影,非常適合與家人一觀賞。
Thumbnail
2024/02/07
《怪胎女孩》講述了一個12歲女孩喬琪在失去母親後,與父親意外重逢的故事。透過電影讓我們學習原諒、擁抱、與自我和解,是一部悲傷又溫暖,疼痛卻明亮的電影,非常適合與家人一觀賞。
Thumbnail
2023/10/17
迪士尼影集《西遊ABC》,翻玩經典文學《西遊記》,把孫悟空和牛魔王移植到當代的美國舊金山,透過兩個華裔青少年的家庭與校園生活,討論文化衝突、自我認同與種族歧視等議題。 透過影集我們看見了現代「潤美潮」下,「西方取經」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關與阻礙,也反思種族平權的「政治正確」背後複雜微妙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2023/10/17
迪士尼影集《西遊ABC》,翻玩經典文學《西遊記》,把孫悟空和牛魔王移植到當代的美國舊金山,透過兩個華裔青少年的家庭與校園生活,討論文化衝突、自我認同與種族歧視等議題。 透過影集我們看見了現代「潤美潮」下,「西方取經」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關與阻礙,也反思種族平權的「政治正確」背後複雜微妙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Thumbnail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悲情城市》的大名,但從來沒有機會欣賞,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趁著這次4K修復重映,我終於有機會,而且是在電影院欣賞這部1989年上映的電影,藉由導演的雙眼,引領我回到1945年戰後的台灣,跟著故事裡的人物們一起生活和成長
Thumbnail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悲情城市》的大名,但從來沒有機會欣賞,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趁著這次4K修復重映,我終於有機會,而且是在電影院欣賞這部1989年上映的電影,藉由導演的雙眼,引領我回到1945年戰後的台灣,跟著故事裡的人物們一起生活和成長
Thumbnail
今天受編劇朋友的邀請來到京站看《流麻溝十五號》,其實說句實話,如果真不是因為這次活動不用花錢,不然我真的不會特地來,唉...畢竟稿費還沒入帳,為了生計要省這個那個。 《流麻溝十五號》是在描述國民政府執政時期,因為有匪諜疑慮,政府開始大面積徹查,最後將徹查的一些人士運到火燒
Thumbnail
今天受編劇朋友的邀請來到京站看《流麻溝十五號》,其實說句實話,如果真不是因為這次活動不用花錢,不然我真的不會特地來,唉...畢竟稿費還沒入帳,為了生計要省這個那個。 《流麻溝十五號》是在描述國民政府執政時期,因為有匪諜疑慮,政府開始大面積徹查,最後將徹查的一些人士運到火燒
Thumbnail
這幾年愈來愈多的台灣影視作品取材歷史,讓人們有機會透過作品了解這座島嶼的身世,有些拍得很好,例如《返校》;有些拍得不好,例如《流麻溝十五號》。看完後可能會認識那段歷史,但也會遺忘這部電影,它是那種適合放在博物館視聽室裡,每小時會輪播一回的片子,有些人看到一半才加入、有些人看到一半就會離開或是睡著。
Thumbnail
這幾年愈來愈多的台灣影視作品取材歷史,讓人們有機會透過作品了解這座島嶼的身世,有些拍得很好,例如《返校》;有些拍得不好,例如《流麻溝十五號》。看完後可能會認識那段歷史,但也會遺忘這部電影,它是那種適合放在博物館視聽室裡,每小時會輪播一回的片子,有些人看到一半才加入、有些人看到一半就會離開或是睡著。
Thumbnail
《流麻溝十五號》 Untold Herstory,2022 在這部電影前,我知道綠島有監獄,但未曾聽過「綠島再叛亂案」;知道澎湖七一三事件,卻不知道綠島的新生訓練處。如果沒有人提起,或許這段歷史就要被忘記了,透過劇情片的方式,電影去掉過於極端的部分,試圖喚起觀眾對於這段史實的興趣。
Thumbnail
《流麻溝十五號》 Untold Herstory,2022 在這部電影前,我知道綠島有監獄,但未曾聽過「綠島再叛亂案」;知道澎湖七一三事件,卻不知道綠島的新生訓練處。如果沒有人提起,或許這段歷史就要被忘記了,透過劇情片的方式,電影去掉過於極端的部分,試圖喚起觀眾對於這段史實的興趣。
Thumbnail
這是今年讓我哭得最印象深刻的作品。在剛開始看《流麻溝十五號》時,圍繞並充滿在我身上的滿是憤怒的情緒。 此時此刻的我想著,為何會有如此荒謬的政黨、如此荒謬的統治者、如此荒謬的統治手段,以及如此荒謬的劇情。仔細想想,這些如此荒謬的劇情不就是我們的歷史?
Thumbnail
這是今年讓我哭得最印象深刻的作品。在剛開始看《流麻溝十五號》時,圍繞並充滿在我身上的滿是憤怒的情緒。 此時此刻的我想著,為何會有如此荒謬的政黨、如此荒謬的統治者、如此荒謬的統治手段,以及如此荒謬的劇情。仔細想想,這些如此荒謬的劇情不就是我們的歷史?
Thumbnail
身在全球唯一院線上映的台灣,這部電影同樣被世界孤立的處境,讓人惺惺相惜。 想像那個畫面,這個孩子乃至於這些人,都值得好好被愛。 反送中運動造成超過一萬人被捕,上百人來台尋求政治庇護,主要是年輕人,年紀最小的不到18歲。他們有人把自己看成逃兵,對手足深感歉疚。 壯飲熱血,醉成含淚顛沛。
Thumbnail
身在全球唯一院線上映的台灣,這部電影同樣被世界孤立的處境,讓人惺惺相惜。 想像那個畫面,這個孩子乃至於這些人,都值得好好被愛。 反送中運動造成超過一萬人被捕,上百人來台尋求政治庇護,主要是年輕人,年紀最小的不到18歲。他們有人把自己看成逃兵,對手足深感歉疚。 壯飲熱血,醉成含淚顛沛。
Thumbnail
曾有一段時間,人們無法自由談論,自由閱讀書籍,自由繪畫,隨心所欲批評時政,自由聽想聽的歌,自由上街集會遊行,三十二年前,民國七十六年,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在鐵幕下壓抑多時的能量才終於釋放。
Thumbnail
曾有一段時間,人們無法自由談論,自由閱讀書籍,自由繪畫,隨心所欲批評時政,自由聽想聽的歌,自由上街集會遊行,三十二年前,民國七十六年,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在鐵幕下壓抑多時的能量才終於釋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