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黨

2022/11/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⑦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14】
孔子說:「君子團結群衆而不拉幫結派,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群衆。」
周,指周到、周詳、周全,樣樣事情都會考慮周到,而對別人的處境、背景,以致對他的所作、所為、所想,都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於是,多一分感受,就多一分諒解;多一分諒解,就多一分尊重。如此對人處事,相對來說是比較公正、比較令人信服。加上不器,自然有一種寬廣的心靈力量,放下身段,接受他人。這樣,最終就會團結群衆而不拉幫結派。
但小人則不然。由於小人處處只為一己之私着想,他的胸襟氣量自然短淺,對人對事都沒有起碼的包容。故此,凡與己相同的就認同,而與己相異的就排斥。加上哪些小人氣味相投,物以類聚,自然就會形成小圈子,拉幫結派;而在內心虛怯下,互相聲援,互相憑藉,互相利用。像這種黨同伐異的心態行為,便叫做「比」。
所以,從行誼表現來看,君子與小人就有如此明顯的分別。
⑧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22】
孔子說:「君子舉止莊重,與人無爭;合群而又不結黨營私。」
君子的行誼態度是相當鮮明的,他的舉止莊重自持,不像「鄉愿」那樣八面玲瓏,不問曲直,隨意委曲正義而去和應別人。君子雖然多為別人着想(即上章所講的「周」),甚至會為大局着想;但愛人以德而不姑息,對於不義的事,一定會莊容正色,不苟且、不認同、不含糊。這叫做「矜」,也就是人格的獨立尊嚴。但,君子不會為了哪些私利、着數、甚至是升遷而去與人爭鬥,因為哪些私利、着數、升遷都不是君子人生的重點目標。
君子的態度立場雖然比較莊重,對事會嚴肅處理,但會盡量公正;而對人則會諒解、尊重,故與人相處則平易近人,既能合群而又不搞小圈子,更不會像小人那樣不問是非,黨同伐異,甚至故意找別人的小毛病而就地正法。
這則論語,孔子並沒有刻畫小人的行誼態度,也許孔子當時只在提點學生往君子方面走,故而不提小人也吧。但,以邏輯推理,下一句自然是:「小人爭而不矜,黨而不群」。小人爭,這是必然的,因為哪些私利、着數、升遷…通通都關乎面子,焉能不爭?至於不矜,小人為了爬升,對着上司自然會投其所好,迎合奉承,自然就沒有人格的獨立尊嚴可言了。為什麼小人會搞小圈子呢?道理也很簡單,就是為了互相聲援,互相憑藉,互相利用,以填補內心的虛怯。小人雖然會臭味相投,物以類聚,但不會合群,因為彼此都是互相利用而不坦誠相交的。至於身分地位比他低下的,他更不會與之往來。為什麼?沒啥着數。(待續)
(昨天另有一篇:君子不吃人間煙火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9會員
    769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