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45):君子無所爭—維護上尊下卑

2024/01/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第三)。

raw-image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要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射完後,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後登堂喝酒。這就是君子之爭。』

 

射箭是儒家必修的『六藝』之一了,六藝是禮樂射禦書數』。射有實用性,戰鬥或捕獲獵物用得上。除此之外,還有禮儀社交功能和可以怡養性情。這裡比試射箭就是社交活動,君子之間聯絡聯絡感情。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述而第七)。

 

這裡孔子釣魚和射鳥主要都是怡養性情,不是為了獲取食物。用網捕魚當然比釣魚來得快,效率高。而真要拿鳥當食物充饑,也顧不上是飛鳥還是歇息的鳥了。,將系有許多魚鉤的大繩橫拉在水面上來捕魚;,用帶繩子的箭射鳥。

 

孔子是很討厭爭搶的,主張君子不要爭。如果要爭的話,也只應局限於正式的技藝比試,比如射箭、寫文章之類。並且在比試過程中,也要謙謙有禮,不要相互唐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射箭爭什麼呢?怎麼見高低呢?孔子主張比精准度,不要比力氣。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第三)。孔子認為,比賽射箭,不在於穿透靶子。因為每個人力氣不同。古時候也是比試射得准。皮,指用皮做的靶子。主皮,指以射穿皮為標準;不主皮,就意味著以射得准為標準。君子射箭是為了怡養性情,不是為了上陣殺敵。所以,不用比辦氣,只需比准度。而上陣殺敵,兩個都需要。

 

還有個例外,孔子鼓勵爭搶。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衛靈公第十五)。

 

遇著當行仁義的時候,其實就是遇到危險的事或需要出力的事,孔子要求弟子們自告奮勇,爭先恐後去做,不要指望他這個當老師的去做。子路在這方面做得好,危險和出力的事,往往都是他打頭陣。原意如此。現在這句話演變成老師有了錯誤,學生應當直言反對的意思。孔子肯定沒有這種意思。

 

孔子為什麼提倡不爭呢?很簡單,因為爭搶與孔子提倡的上使下順的規則和禮儀相衝突,比如長幼有序。一爭搶,肯定就無序了,場面亂哄哄,很是不堪。孔子還說過,『君子矜而不爭』(衛靈公第十五)。認為君子要端著要拿著,不要看見什麼好東西就急忙忙上前去爭搶。要有風度的,穩得起,讓尊者長者先。

 

人與人之間的『爭』有四個方面。一個是爭資源爭利益,比如爭東西,上車吃飯搶座位。這是個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叢林法則』就憑力氣,憑本事。孔子及儒家則認為應該『尊者先,長者先』。『有酒食,先生饌』,『孔融讓梨』。如一起吃飯,要等領導老人先入座,先動筷。總之,在資源配置上,儒家主張尊者和長者優先。

 

為什麼中國人不習慣于排隊呢?排隊是分配公共資源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規則,先來先得。而儒家的『尊者長者先』不是公平的分配規則。也許多數情況下,尊者和長者的貢獻更大,但也不儘然。而且『尊者先,長者先』只適用于宗族和熟人範圍。超出這個範圍,就不適用了。在互不相識的公共場所,中國人由於對公平規則缺乏適應,就會退回到『叢林規則』,憑力氣憑本事爭搶座位,爭搶資源。

 

二是爭對錯。在這上面,孔子及儒家也不提倡。主張『為尊者諱,為長者諱,為親者諱』。要顧及和維護他們的面子。明明領導錯了,但不能當面指出。即使要指出,也要非常委婉。同輩之間的爭執,也以息事寧人為上。因為一旦較真,就不容易維護『上尊下卑』,『君君臣臣』的關係。雖然歷史上有一些皇帝提倡諫言,但多是小責大演戲。一旦危及到他的威信和聲名,也是不容許的。所以,心直口快、『認死理』、『較真』的人在官場和職場都不受歡迎。大家說話都一團和氣,拐彎抹角,明捧暗貶,假意推諉,各種心思。討論問題,即使有不同意見,也要先讚揚和肯定一下前面的發言。這種種弊端嚴重降低了語言交流和協作的效率。

 

三是爭技藝,爭才能,爭表現。如孔子所說的比試射箭或駕車。這方面的爭,孔子就提倡。但也要具體分析,如果是和上司比試,恐怕孔子也會退讓幾分吧!比如說和領導下棋打牌,總不能次次都贏吧!韓信心直口快,劉邦問他誰帶兵多,他說劉邦只能帶十萬,自己多多益善。後來看劉邦不高興,只好改口說自己善帶兵,劉邦善將將。

 

四是爭功勞、爭榮譽。爭功勞、爭榮譽包含上面三方面的『爭』。功勞是能力和努力的結果,功勞大,一般能力也高;再一個,爭功勞,比較誰的貢獻大,要擺事實講道理,同時也是爭對錯;爭功勞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獎賞和回饋,論功行賞。孔子也不鼓勵爭功勞,而全憑上級來評判表彰。他曾稱讚孟之反不伐,不誇功(雍也第六)。如果下級要和上級爭功勞,孔子肯定更不贊成。下級有了功勞成績,都應歸功於上級的正確領導。這也是官場和職場的慣例套話。不然,就成了目無領導。特有才能貢獻的人,還要注意不要功高震主。

 

總的說來,孔子及儒家宣導『不爭』,以維護上尊下卑、上使下順、長幼有序的規則和禮儀,雖然避免了小範圍的無序的爭搶,但代價卻很大。既不盡公平,又降低了協同效率,還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而且適用的範圍很小,超出宗族和熟人範圍就失效了,還是會陷入『叢林社會』。

 

2018年7月18日    

81會員
28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