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撫自己 拋開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作者:王治興
疫情嚴峻之際,心情難免會惶恐或不知所措。這與接案遇到難題有些雷同,因為心裡想的都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raw-image

接案時,你會竭盡所能地構思策略,度過難關。這些策略離不開你的經驗和所學;但構思策略時,少不了的是讓自己先平靜下來,不被所遇難題攪亂了心緒。於是,你會專注於當下、深深吸一口氣放鬆自己。絕不會排斥而逃避難題,縱使已有幾分敵意;不會退縮而猜疑個案動機,雖然難纏困惑依舊;更不會像刺蝟般的防衛自己。

你知道上述三種「不會」都是在逃避自己心中的恐懼嗎?而逃避無所謂好壞,它的目的就是讓自己不進入情緒,以避免不好的感覺;或保護自己,免於衝突或壓力。

你知道為什麼你會選擇冷靜面對?那是因為你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心裡想要的是「希望能夠應付自如、希望能克服」,這就是你的正向意圖。之所以「正向意圖」會浮現心頭,而未被批判匡正他、面質挑釁他的慾望驅使,是因為你的善良本性。不管你來生命線的動機是利他而樂於助人或展現自我而付出所長,你始終保持善良之心。

信賴並保有自己的善良本性,可滋養你潛伏的正向意圖,讓正向意圖撫慰不安的心靈,在防疫期間亦可遠離恐怖妄想。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給我們愛心留言鼓勵~

也歡迎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得到心理諮商相關課程資訊唷!!

如果您有興趣成為【1995專線電話協談志工】歡迎幫我們填寫留名表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團法人台中市生命線協會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2022/12/15
很多時候我在思考身為助人者的專業是什麼?是我們所學的會談技巧還是心理學知識抑或是在工作當中累積的經驗知識?我想,這些確實是我們的專業知識,但在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比這些更重要的不只是這些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與你的關係!
Thumbnail
2022/12/15
很多時候我在思考身為助人者的專業是什麼?是我們所學的會談技巧還是心理學知識抑或是在工作當中累積的經驗知識?我想,這些確實是我們的專業知識,但在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比這些更重要的不只是這些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與你的關係!
Thumbnail
2022/09/14
在提供專職助人者的心理諮商服務時我看見了專職助人者在使用資源上的不容易,例如專職助人者下班的時間不固定,可以與社工約定初談的時間大多都是晚上,也因此在初談後我最常聽到的是「真抱歉耽誤到你下班」、「辛苦了」,總是在照顧服務對象的專職助人者在申請服務時卻還是在擔心會不會造成社工的負擔,這讓我感到很心疼。
Thumbnail
2022/09/14
在提供專職助人者的心理諮商服務時我看見了專職助人者在使用資源上的不容易,例如專職助人者下班的時間不固定,可以與社工約定初談的時間大多都是晚上,也因此在初談後我最常聽到的是「真抱歉耽誤到你下班」、「辛苦了」,總是在照顧服務對象的專職助人者在申請服務時卻還是在擔心會不會造成社工的負擔,這讓我感到很心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有個體悟: 要先拋開外在因素和影響,尤其是別人的看法、自己認為別人所想的,從自己內心想法一層一層去釐清,因為終究無法欺騙自己啊。由自己為出發點,雖然可能無法說服所有人,但至少已經釐清自己了,才有機會和別人溝通,把事情做好。
Thumbnail
最近有個體悟: 要先拋開外在因素和影響,尤其是別人的看法、自己認為別人所想的,從自己內心想法一層一層去釐清,因為終究無法欺騙自己啊。由自己為出發點,雖然可能無法說服所有人,但至少已經釐清自己了,才有機會和別人溝通,把事情做好。
Thumbnail
情緒不會是問題,唯一重點是你如何處理情緒 你如果把情緒當作自己的阻礙,那你將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情緒是表象,更深層的是你如何看待要解決的事情。 有人因為感到恐懼因此不敢採取行動,你想創業但是太害怕失敗,所以一直不敢放手去做,你把害怕跟不行動綑綁在一起,看起來很理所當然。 事實上,只要是你從沒做過
Thumbnail
情緒不會是問題,唯一重點是你如何處理情緒 你如果把情緒當作自己的阻礙,那你將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情緒是表象,更深層的是你如何看待要解決的事情。 有人因為感到恐懼因此不敢採取行動,你想創業但是太害怕失敗,所以一直不敢放手去做,你把害怕跟不行動綑綁在一起,看起來很理所當然。 事實上,只要是你從沒做過
Thumbnail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Thumbnail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Thumbnail
你在心裡淌淚,對自己說: 「我不懂,我不會,我不要做了」 發抖的左手,拳頭緊握, 想努力抓住,看不見的安全感。 唉,焦慮又來找你了! 你在座位發呆,對自己說: 「我不懂,我不會,我不要做了」 當機的頭腦,思緒卡卡, 想找到出口,卻迷失在森林裡。 唉,茫然又來找你了! 有了這個覺察,於是你展開了一次自
Thumbnail
你在心裡淌淚,對自己說: 「我不懂,我不會,我不要做了」 發抖的左手,拳頭緊握, 想努力抓住,看不見的安全感。 唉,焦慮又來找你了! 你在座位發呆,對自己說: 「我不懂,我不會,我不要做了」 當機的頭腦,思緒卡卡, 想找到出口,卻迷失在森林裡。 唉,茫然又來找你了! 有了這個覺察,於是你展開了一次自
Thumbnail
周末,和孩子在家看電影、世足賽,跟朋友去吃飯聊天,放空耍廢了兩天。 短暫的逃避,的確讓人感到愉悅,有活在當下的感覺。 可禮拜一一早起床,著裝準備上班,想到這周有課要備、有書要讀、有案子要寫、有進度要追....所有壓力一擁而上,心裡的慌亂害怕,讓人更不知所措。
Thumbnail
周末,和孩子在家看電影、世足賽,跟朋友去吃飯聊天,放空耍廢了兩天。 短暫的逃避,的確讓人感到愉悅,有活在當下的感覺。 可禮拜一一早起床,著裝準備上班,想到這周有課要備、有書要讀、有案子要寫、有進度要追....所有壓力一擁而上,心裡的慌亂害怕,讓人更不知所措。
Thumbnail
疫情嚴峻之際,心情難免會惶恐或不知所措。這與接案遇到難題有些雷同,因為心裡想的都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接案時,你會竭盡所能地構思策略,度過難關。這些策略離不開你的經驗和所學;但構思策略時,少不了的是讓自己先平靜下來,不被所遇難題攪亂了心緒。於是,你會專注於當下、深深吸一口氣放鬆自己。絕不會排斥而逃避
Thumbnail
疫情嚴峻之際,心情難免會惶恐或不知所措。這與接案遇到難題有些雷同,因為心裡想的都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接案時,你會竭盡所能地構思策略,度過難關。這些策略離不開你的經驗和所學;但構思策略時,少不了的是讓自己先平靜下來,不被所遇難題攪亂了心緒。於是,你會專注於當下、深深吸一口氣放鬆自己。絕不會排斥而逃避
Thumbnail
之前提到 1️⃣離苦得樂,指的是接受自己的脆弱,不去逃避痛苦。 2️⃣而痛苦,是行動前所產生的必然。 . 如果,負面情緒是伴著行動所產生;既然不行動、想要有所改變前,會生出滿滿的負面情緒。 那,反過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一早放棄,轉身逃避,回到過去的生活中去,來個躺平主義? 而選擇,就必有代價。
Thumbnail
之前提到 1️⃣離苦得樂,指的是接受自己的脆弱,不去逃避痛苦。 2️⃣而痛苦,是行動前所產生的必然。 . 如果,負面情緒是伴著行動所產生;既然不行動、想要有所改變前,會生出滿滿的負面情緒。 那,反過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一早放棄,轉身逃避,回到過去的生活中去,來個躺平主義? 而選擇,就必有代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