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前,先想想你有沒有『三不』思維?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去我只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多學些甚麼! (但現在覺得這樣的想法卻很不值得)。在醫院、機構中的心理師多數還是以培養自己的職能為導向,多去參加工作坊,學習多一點或是某些治療法更深的專研,以便能夠處理自己的個案,這是為自己打好底子的一種方式;然而出了機構醫院,專門一種技術在因應社會潮流的脈動,便可能會稍微弱了些。
圖片|來源
過去就好像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學者Carol Dweck所說的『固定型思維』。我覺得自己一輩子就只能守在醫院裡面,做這樣的工作而已,要我離開醫院想都不敢想,
這幾年慢慢與外界接軌後,卻發現一大堆人正在做自己不是專業,卻是自己有興趣、有熱情的事情。為什麼這些人不會畫地自限,而發展出現今的工作呢? 誠如Carol Dweck所說的『成長型思維』的人一樣,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靠著努力來精進,也願意嘗試錯誤並且從挑戰困難中成長和獲得成功。能夠透過努力、策略和別人的幫助,增強自己的素質。雖然每個人都有的與天俱來的天賦、資質、興趣或性格,但是都可以透過努力和累積經驗讓自己成長。
當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是否要繼續待在白色巨塔時,便要開始啟動『三不』的思維:
1. 不再只為一家公司工作: 如果不是挖角離開,大部分出去的薪資會不如前一家機構,當然也有可能因為年資而有多一點談判的空間,這也是多數人不願意離開的原因。這意味著我們不再歸屬於一間公司,自己的名聲也不只是因為在某一家大醫院而讓人家覺得你很厲害,反而是自己要變得很厲害。甚至有人因此還開了一個人的公司,足以接下更多你有熱情做的事。(銜接的時候該如何做?我們將在未來的文章中談到)
2.不再只會一種能力: 當你不屬於某一家公司的時候,過去的專業便可能無法讓你的收入跟過去一樣高,所以便需要學習其他的專業,以便補足薪資缺口,這部分可能可以用雙軌並進,是擁有雙強項(主要品牌+主要品牌)模式、也有可能是主要品牌+次要品牌,也有可能是以主要品牌為基底加上增值品牌,進入市場。
3.不再只認識一種人: 可以看看你的臉書朋友中大多數是否還是跟你的工作相關? 大多數是心理師? 你追蹤的是否也多是心理師或醫療相關產業的人呢?這並非不好,主要就是知識與內容便可能被侷限在這個裡面了。當要開始做品牌的時,如果思維被侷限在某些過去已經習以為常的內容中,可能就不容易發展出其他領域的能力。
個人品牌的起始,會需要放棄部分過去所擁有的資源,或是以資源增值的方式來進行,如此一來比較容易開展自己的獨特性。
臉書社團搜尋【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然而,中間的過程與學習到的只能自己使用嗎?不只如此,這些過程與學習,實際上也可以拿來成為課程,也就是『知識變現』,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市場上,有許多跟我們一樣想要增進這方面能力的人,卻沒有人可以提供,然而,在我們學習的路上,這些歷程便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所以這些經歷便可以拿來變現。
做品牌的時候,也希望依樣畫葫蘆的方法,期待能跟他有一樣的成績。然而,在產品研究上發現,往往第二名都只能遠望第一名的車尾燈,原因在於第一名早已把客群收編在自己的產品之下。第二名若要競爭,在相同的產品之下,如果沒有特別的作為勢必只能吃剩下的市場。 資深的社區心理師早已把市場佔據,無論是靠口碑,論技術.
在心理師的工作中,許多隱性知識,譬如"心流"、"觀察"、"感覺"、"情緒"等,不容易透過口述得以言傳,如何透過「工作經驗萃取」得以將這些能力教給後進,便是重要的一個方法。
本書的作者會說明、解釋的流程、步驟或方法。這部分往往是屬於書本作者的經驗精華。當我們透過主題式閱讀,就可以把不同書中所講述的流程、步驟、方法萃取出來,甚至進行分析、並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在書本與實務中的知識萃取另一個差異便在於找出方法與步驟...
過去講有關心理的議題,往往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靠經驗,一方面靠知識,在講課的過程中,偶爾讓學員笑一笑,多數還是以一堆的文字呈現,很在意到底我給的資訊是否有囊括到所有的內容,絲毫不知道學員到底聽懂多少,往往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困在這樣的象牙塔裏面...
週日下午,雖然台北的天冷,在場內的每個聽眾的眼睛好像看到寶一樣,講師經過一年多的打磨,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有人成功的繼續前行、也有人暫時的休息轉換跑到道,也有人因為這件事開拓了眼界,甚至還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每個人雖然手法、技術有別,目標卻相同。透過閱讀產出而吸引更多人認識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然而,中間的過程與學習到的只能自己使用嗎?不只如此,這些過程與學習,實際上也可以拿來成為課程,也就是『知識變現』,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市場上,有許多跟我們一樣想要增進這方面能力的人,卻沒有人可以提供,然而,在我們學習的路上,這些歷程便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所以這些經歷便可以拿來變現。
做品牌的時候,也希望依樣畫葫蘆的方法,期待能跟他有一樣的成績。然而,在產品研究上發現,往往第二名都只能遠望第一名的車尾燈,原因在於第一名早已把客群收編在自己的產品之下。第二名若要競爭,在相同的產品之下,如果沒有特別的作為勢必只能吃剩下的市場。 資深的社區心理師早已把市場佔據,無論是靠口碑,論技術.
在心理師的工作中,許多隱性知識,譬如"心流"、"觀察"、"感覺"、"情緒"等,不容易透過口述得以言傳,如何透過「工作經驗萃取」得以將這些能力教給後進,便是重要的一個方法。
本書的作者會說明、解釋的流程、步驟或方法。這部分往往是屬於書本作者的經驗精華。當我們透過主題式閱讀,就可以把不同書中所講述的流程、步驟、方法萃取出來,甚至進行分析、並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在書本與實務中的知識萃取另一個差異便在於找出方法與步驟...
過去講有關心理的議題,往往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靠經驗,一方面靠知識,在講課的過程中,偶爾讓學員笑一笑,多數還是以一堆的文字呈現,很在意到底我給的資訊是否有囊括到所有的內容,絲毫不知道學員到底聽懂多少,往往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困在這樣的象牙塔裏面...
週日下午,雖然台北的天冷,在場內的每個聽眾的眼睛好像看到寶一樣,講師經過一年多的打磨,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有人成功的繼續前行、也有人暫時的休息轉換跑到道,也有人因為這件事開拓了眼界,甚至還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每個人雖然手法、技術有別,目標卻相同。透過閱讀產出而吸引更多人認識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這不僅僅是關於薪資、福利或工作環境,更涉及到自我品牌的建立。了解自己的職場身份,並且根據自身目標進行調整,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自己並提升職場競爭力。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人設思考法」來打造職場品牌,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讀過一名心理學家的著作,他說過一個有關為人處事的概念。大義是 “一個人一生若能處理好三段關係,也就是自己和自己、和別人、和世界的關係,他就會是個成功快樂的人士”。 單就處理好自己和別人關係的視角,在職場; 是最直接須要的場域。那位心理學家還說 “小小的成功得靠自己,但是,更大的成功;要是沒有別人的
Thumbnail
是否需要經營個人品牌和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下多數人關心的議題。本文提供一些新觀點幫助大家思考在持續快節奏的職場生活中,透過社群媒體經營個人品牌的必要性。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在經營個人品牌的過程中,逐步過渡到全職經營個人品牌可能是更為穩健的方式。這篇文章分享從正職到兼職經營個人品牌的經驗和見解,大家在做出職業轉變的決策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能力慎重考慮。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這不僅僅是關於薪資、福利或工作環境,更涉及到自我品牌的建立。了解自己的職場身份,並且根據自身目標進行調整,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自己並提升職場競爭力。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人設思考法」來打造職場品牌,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讀過一名心理學家的著作,他說過一個有關為人處事的概念。大義是 “一個人一生若能處理好三段關係,也就是自己和自己、和別人、和世界的關係,他就會是個成功快樂的人士”。 單就處理好自己和別人關係的視角,在職場; 是最直接須要的場域。那位心理學家還說 “小小的成功得靠自己,但是,更大的成功;要是沒有別人的
Thumbnail
是否需要經營個人品牌和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下多數人關心的議題。本文提供一些新觀點幫助大家思考在持續快節奏的職場生活中,透過社群媒體經營個人品牌的必要性。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在經營個人品牌的過程中,逐步過渡到全職經營個人品牌可能是更為穩健的方式。這篇文章分享從正職到兼職經營個人品牌的經驗和見解,大家在做出職業轉變的決策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能力慎重考慮。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