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誰說「忙碌爸爸就不能做個好爸爸」,盤點3個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說實話,我還沒見過哪一對家長不忙碌,幾乎全都是忙碌,不是在外工作、上班才是忙碌,既使全職在家,從早忙到晚,光是一天三餐的備料、煮及收拾,佔據一天大部分時間,甚至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幾乎24小時都忙碌,我聽過一個擁有5個孩子的阿嬤,說她長達20幾年都沒有辦法好好地睡覺。

忙碌不代表心不在家庭,只是無法以「一段較完整的時間陪伴家人」,另一面來說,忙碌代表對事情的負責、代表使命必達、非我不可;對於家庭來說,忙碌看似無情、無聲的藉口,但忙碌造成的總總結果,卻讓倆夫妻有機會在睡前討論彼此、討論孩子、討論如何在三明治世代脫穎而出,共同面對近在眼前的挑戰。

很多人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定選擇好好花時間陪伴家人,但如果可能,我會選擇忙碌加上高質量的陪伴,身處無情競爭的社會,家庭要成為助力而非阻力,誰說「忙碌爸爸就不能做個好爸爸」。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的作者叫作布魯斯·羅賓森,他是一名醫生,還是醫學系的教授,更是肺部領域的專家,同時還是三個孩子的父親,醫生幾乎是全時間待命,一有狀況要趕回工作崗位,同時,他還要負責教學,經常出差參加學術會議,在這麼忙碌的情況,他是怎麼做個好爸爸,盤點3個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究竟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重要?

一、給孩子安全感

根據心理學研究,如果一個成年人的菸癮持續很長,很難戒掉的話,通常在他小的時候與他爸爸的關係不好,爸爸給他很大的恐懼壓力,例如打他、罵他、漠視他,在他的心中,他並不愛他的爸爸,也不敬佩他的爸爸,他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逐漸形成成癮性人格,菸癮也許還能戒,但若是吸毒、參加幫派,要短時間全身而退是比較困難的挑戰。

二、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爸爸要讓孩子感覺到無論發生任何事情,爸爸的支持一直都在,爸爸永遠都是愛他的,久了以後,愛的力量會在孩子內心形成能量,孩子才能在社會走得更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可能與成功。

爸爸在教訓孩子後,要告訴孩子為什麼這樣做是不對,還最後還是要告訴孩子:「爸爸依然還是愛你,沒有不喜歡你」,因為無論發生何事,爸爸的支持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後盾。

三、幫孩子創造生活的意義和價值觀

孩子相信什麼,是相信錢、相信暴力,還是相信個人的成長、相信團隊、相信為社會創造價值;是相信工作就是探索世界,還是相信不得以混口飯吃,這些總總的影響,都來自於父親在孩子小時候曾經的陪伴與幫助。

延伸閱讀

兒童程式教育

  1. 為何程式設計納入108課綱 程式必修課?該如何應對?有這3個就夠了:給孩子更有力的未來
  2. 讓孩子免費自學程式的資源清單(2023年)
  3. 讓孩子一接觸程式就喜歡程式:Scratch
  4. 學齡前孩子學習程式的啟蒙:Scratch Jr
  5. 完整的線上學程式的資源:Code.org
  6. ChatGPT大解密:AI人工智慧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你需要的是這 3 個「應變方法」
  7. AI人工智慧 應用神助攻:幫助爸媽準備孩子睡前床邊故事的好幫手:Pagemaster的1項教育發明
  8. 孩子的興趣培養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可以在這裡被培養

教育趨勢

  1. 【教育趨勢】送給孩子的高效率讀書方法|好書推薦《考試腦科學》
  2. 【教育趨勢】從爸媽角度看《108課綱》
  3. 【教育趨勢】從零開始徹底搞懂素養(3大關鍵:知識+技能+態度)
  4. 【教育趨勢】108課綱在考試及學習上的差別:國小、國中及高中職
  5. 【教育趨勢】108課綱,我的孩子會不會更忙碌?甚至要額外補習
  6. 【教育趨勢】為什麼課綱過沒幾年就大改?多元入學對我們的孩子有利嗎?
  7. 【教育趨勢】108新課綱的「素養」,究竟要培養孩子什麼「核心能力」?

親子關係

  1. 「如果時間能重來,我要好好陪伴孩子長大」,疫情的限制或許是實現爸媽夢想的最佳時機
  2. 【親子關係】爸媽總是忍不住罵孩子?「4個管教方法」,親子關係大提升
  3. 【親子關係】爸爸給孩子的陪伴究竟有多重要?教你「和孩子相處的5個技巧」
  4. 【親子關係】爸媽知道怎麼辦: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掌握「5個溝通心法」
  5. 【親子關係】爸媽情緒失控傷了孩子好後悔?教您3個步驟「修復親子關係」,輕鬆做自己
  6. 【親子關係】孩子亂發脾氣、動手打人怎麼辦?3個爸媽需要知道的原則
  7. 【親子關係】誰說「忙碌爸爸就不能做個好爸爸」,盤點3個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力
  8. 【親子關係】孩子說:我就是要,爸媽只能一再妥協?教您4招正面管教,立即改善孩子行為
  9. 【親子關係】幸福是怎麼一回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感性人夫 ✖ 理性人妻的沙龍
2會員
20內容數
2021/09/22
📷 關於讀書,說句老實話,我從來沒有想過讀書存在「輕鬆」這個形容詞。 打從我們認識讀書這個字以來,伴隨而來的就是考試和壓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 讀書本質是好的,但到後來卻演變成孩子的「壓力來源」。 讀書之所以不輕鬆,因為加了一個現實的因素:孩子需要與其他人競爭。 有了競爭就有比較,競爭的結果會讓孩
Thumbnail
2021/09/22
📷 關於讀書,說句老實話,我從來沒有想過讀書存在「輕鬆」這個形容詞。 打從我們認識讀書這個字以來,伴隨而來的就是考試和壓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 讀書本質是好的,但到後來卻演變成孩子的「壓力來源」。 讀書之所以不輕鬆,因為加了一個現實的因素:孩子需要與其他人競爭。 有了競爭就有比較,競爭的結果會讓孩
Thumbnail
2021/09/12
📷 關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你曾經有以下疑問,強烈建議你可以看一下本篇文章。 孩子願意學習、也花了時間補習,但總是學了就忘、記不住,尤其是在考試成績,是沒有不及格,但依爸媽來看就是還可以再更好。 孩子上課是不是聽不懂?所以學業成績一直起不來。 我家的孩子沒有比別人家的還差,但成績表現就是不如班上那
Thumbnail
2021/09/12
📷 關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你曾經有以下疑問,強烈建議你可以看一下本篇文章。 孩子願意學習、也花了時間補習,但總是學了就忘、記不住,尤其是在考試成績,是沒有不及格,但依爸媽來看就是還可以再更好。 孩子上課是不是聽不懂?所以學業成績一直起不來。 我家的孩子沒有比別人家的還差,但成績表現就是不如班上那
Thumbnail
2021/08/28
📷 在新課綱時代,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一直是爸媽很關心的議題。 廣義來說,閱讀是「讀取訊息的能力」,閱讀最直接的應用是在生活層面,讀取生活週遭的訊息,去感知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例如 媒體的訊息(科技) 親朋好友的訊息(人) 環境的訊息(家庭、學校、工作) 整理過的訊息(使用說明
Thumbnail
2021/08/28
📷 在新課綱時代,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一直是爸媽很關心的議題。 廣義來說,閱讀是「讀取訊息的能力」,閱讀最直接的應用是在生活層面,讀取生活週遭的訊息,去感知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例如 媒體的訊息(科技) 親朋好友的訊息(人) 環境的訊息(家庭、學校、工作) 整理過的訊息(使用說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與小孩共同生活的日子裡,我們很常因為尋找平衡而感到徬徨,難免擔心因為自己的某些選擇而讓小孩傷心。在小孩兩歲以前,我也很常會感到焦慮,可隨著小孩長大,我逐漸明白,維持自己的價值,是家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Thumbnail
在與小孩共同生活的日子裡,我們很常因為尋找平衡而感到徬徨,難免擔心因為自己的某些選擇而讓小孩傷心。在小孩兩歲以前,我也很常會感到焦慮,可隨著小孩長大,我逐漸明白,維持自己的價值,是家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Thumbnail
與其憂慮太多睡不著,讓孩子看見一張愁眉苦臉,還不如大人自己先學會面對挫折,如何用喜樂迎向挑戰,才能引導孩子面對複雜的未來,不是嗎?
Thumbnail
與其憂慮太多睡不著,讓孩子看見一張愁眉苦臉,還不如大人自己先學會面對挫折,如何用喜樂迎向挑戰,才能引導孩子面對複雜的未來,不是嗎?
Thumbnail
你覺得「成為爸爸」意味著什麼?也許有人覺得是意味著「要負起責任,讓孩子尊敬」;有人則認為是「要更努力賺錢,讓孩子生活無虞」;或者是相反的,要「減少工作,陪伴孩子成長」……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成為爸爸」意味著什麼?也許有人覺得是意味著「要負起責任,讓孩子尊敬」;有人則認為是「要更努力賺錢,讓孩子生活無虞」;或者是相反的,要「減少工作,陪伴孩子成長」……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Thumbnail
📷 最近有位爸媽問我:「我發現孩子刻意疏遠我,離我越來越遠,我有點傷心,但我不知道怎麼辦?」 爸媽在孩子人生的旅途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於爸媽扮演的角色,卡內基訓練董事長《黑幼龍》曾說: 孩子還小時,爸媽要擔任「玩伴」;青少年時,要擔任「朋友」;到孩子唸大學、研究所,甚至工作成家後,則要扮演另一種
Thumbnail
📷 最近有位爸媽問我:「我發現孩子刻意疏遠我,離我越來越遠,我有點傷心,但我不知道怎麼辦?」 爸媽在孩子人生的旅途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於爸媽扮演的角色,卡內基訓練董事長《黑幼龍》曾說: 孩子還小時,爸媽要擔任「玩伴」;青少年時,要擔任「朋友」;到孩子唸大學、研究所,甚至工作成家後,則要扮演另一種
Thumbnail
📷 說實話,我還沒見過哪一對家長不忙碌,幾乎全都是忙碌,不是在外工作、上班才是忙碌,既使全職在家,從早忙到晚,光是一天三餐的備料、煮及收拾,佔據一天大部分時間,甚至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幾乎24小時都忙碌,我聽過一個擁有5個孩子的阿嬤,說她長達20幾年都沒有辦法好好地睡覺。 忙碌不代表心不在家庭,只
Thumbnail
📷 說實話,我還沒見過哪一對家長不忙碌,幾乎全都是忙碌,不是在外工作、上班才是忙碌,既使全職在家,從早忙到晚,光是一天三餐的備料、煮及收拾,佔據一天大部分時間,甚至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幾乎24小時都忙碌,我聽過一個擁有5個孩子的阿嬤,說她長達20幾年都沒有辦法好好地睡覺。 忙碌不代表心不在家庭,只
Thumbnail
📷 還記得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護理人員會把握黃金時間,將寶寶拿給媽媽進行肌膚接觸,我們會看到孩子趴在媽媽身上,孩子使用本能感受媽媽的體溫,聞一聞媽媽身上的氣味,熟悉媽媽身上的特徵,並且認定這個就是「我的媽媽」,我相信這是孩子出生後體驗到的「第一次陪伴」。 關於爸爸的陪伴,我曾經聽過一位大學教授說過:
Thumbnail
📷 還記得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護理人員會把握黃金時間,將寶寶拿給媽媽進行肌膚接觸,我們會看到孩子趴在媽媽身上,孩子使用本能感受媽媽的體溫,聞一聞媽媽身上的氣味,熟悉媽媽身上的特徵,並且認定這個就是「我的媽媽」,我相信這是孩子出生後體驗到的「第一次陪伴」。 關於爸爸的陪伴,我曾經聽過一位大學教授說過: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雖然時代不斷改變,但是在養兒育女上,台灣父親的角色大都還是像古代一樣,還是以「背影」出現在孩子的視線邊緣,雖然在實際生活裏,許多媽媽還是要上班,但是照顧孩子、陪伴孩子的責任卻仍然主要還是由媽媽來承擔。   當然,爸爸們有許多的藉口,要加班,要出差,要應酬.....總之,往往父親們真心感受到陪伴孩子的
Thumbnail
雖然時代不斷改變,但是在養兒育女上,台灣父親的角色大都還是像古代一樣,還是以「背影」出現在孩子的視線邊緣,雖然在實際生活裏,許多媽媽還是要上班,但是照顧孩子、陪伴孩子的責任卻仍然主要還是由媽媽來承擔。   當然,爸爸們有許多的藉口,要加班,要出差,要應酬.....總之,往往父親們真心感受到陪伴孩子的
Thumbnail
我看到不計其數的家長「管」得很認真,卻管出許多親子問題,搞不好還真的不如放牛吃草來得好呢?那麼「管跟不管」之間,該如何拿捏呢? 往往跟有孩子的老朋友相聚時,聊著聊著不小心就聊成「爸爸經」,有時興高采烈,有時又互吐苦水。有一次在長庚醫院任職的高中好友忽然感歎:「記得我們小時候父母親好像完全沒有心時間管
Thumbnail
我看到不計其數的家長「管」得很認真,卻管出許多親子問題,搞不好還真的不如放牛吃草來得好呢?那麼「管跟不管」之間,該如何拿捏呢? 往往跟有孩子的老朋友相聚時,聊著聊著不小心就聊成「爸爸經」,有時興高采烈,有時又互吐苦水。有一次在長庚醫院任職的高中好友忽然感歎:「記得我們小時候父母親好像完全沒有心時間管
Thumbnail
以我這個年紀來說,很多的人小時候對父親的印象就是一種「關鍵」的存在。比方小時候上學補習要遲到的關鍵接送;叛逆期擺爛的關鍵一巴掌;甚至是長大後想買包包買車時的關鍵一筆錢...感覺很關鍵很重要,但其實生活中絕大的鎖事碎事大事小事都是媽媽在弄媽媽在忙媽媽在收。 說到底什麼是父親,我們也不知道,也在摸索。
Thumbnail
以我這個年紀來說,很多的人小時候對父親的印象就是一種「關鍵」的存在。比方小時候上學補習要遲到的關鍵接送;叛逆期擺爛的關鍵一巴掌;甚至是長大後想買包包買車時的關鍵一筆錢...感覺很關鍵很重要,但其實生活中絕大的鎖事碎事大事小事都是媽媽在弄媽媽在忙媽媽在收。 說到底什麼是父親,我們也不知道,也在摸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