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永河筆下的桃園是當年的全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郁永河,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1645年生,卒年不詳,今人只知1698年他仍在世,活過50歲。留存下來的作品有《偽鄭逸事》、《番境補遺》、《海上紀略》、《宇內形勢》,以及知名度最大的《裨海紀遊》,這些都與台灣有關。

郁永河之所以來台灣,是因福州火藥庫失火,庫存火藥全被燒光,皇帝下令他的長官王仲千必須要賠補全部的火藥。於是,他奉長官之命,與另一位師爺王雲森來台灣採集與提煉硫磺,帶回福州,好賠補先前燒光的火藥。

郁永河來台後,由安平走到淡水,不但經過許多台灣西部沿海的番社,接觸形形色色的台灣平地原住民,而且努力記下遊途中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任務完成回到福州以後,郁永河便將在台灣的經歷寫成一本書,名為《裨海紀遊》。

郁永河跟他的作品《裨海紀遊》不僅在當時聞名遐邇,更流傳後世!因為他是清代文人與各級官員當中,較早為台灣人、台灣許多地方(不包含現今的澎湖群島、綠島、蘭嶼等外島)留下文字紀錄的人。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本書的價值依然不減,因為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當時台灣西部沿海的原住民,也可以一窺當時滿清官員、文士對台灣、台灣人的普遍看法。


raw-image

正文

郁永河筆下的桃園、桃園人,是什麼樣子呢?他是這麼寫的:

自竹塹迄南崁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就蔭不得;掘土窟,置瓦釜為炊,就烈日下,以澗水沃之,各飽一餐。途中遇麋、鹿、麇、麚逐隊行,甚夥,驅獫、猲、獟,獲三鹿。既至南崁,入深箐中,披荊度莽,冠履俱敗,直狐貉之窟,非人類所宜至也。
二十七日,自南崁越小嶺,在海岸間行,巨浪捲雪拍轅下,衣袂為濕。至八里分社,有江水為阻,即淡水也。(下面內容與桃園無關,省略)


郁永河當年從竹塹社(在現今的竹北市境內) 走到新北的八里坌社,路線只有一條,網路上卻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多數網文作者採用的版本,也就是郁永河行經新屋、觀音、大園沿海地帶,然後轉進比較內陸的南崁社,再由南崁社翻越山嶺,進入非常狹窄的海岸平地,一路北上;另一個版則是郁永河行經新屋、觀音沿海,然後從大園沿海走向內陸的中壢、桃園地區,之後朝西北方行前,來到南崁社,而南崁社到八里坌社之間的路線,則與前一個版本相同。


我認為前一個版本比較正確!因為桃園內陸被大規模開發是在乾隆以後,郁永河行經桃園是在康熙36年(1697年),當時活躍在桃園台地與龜山丘陵的霄里人、龜崙人還沒完全歸順滿清,不少地方仍是化外之地。郁永河有任務在身,並非來台探險,應該會選擇一條較為安全的路線,以達成長官交付的使命。其次,為郁永河引路的平埔族人,很可能不熟悉桃園內陸的情況,不會拿自己與郁永河這批官僚的命來冒險,他們多半會選擇安全、萬無一失的道路,遠離化外之地,也避免穿越那些才剛歸附官府的部落。


raw-image

值得注意的是,郁永河筆下的桃園是當年的全貌嗎?《裨海紀遊》裡,他對桃園的描寫,多大程度反應桃園當時的面貌?我以為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兩個理由:


第一,他不是站在視野良好的山頂俯視,而是在地勢相對低矮的沿海平原往內陸仰視。天氣好的時候,他可以看到從龍潭一路緜延到鶯歌的山脈,也可能看到遠方的雪山山脈,但有可能將台地上的原住民部落盡收眼底嗎?光是道路兩旁的草木就能讓郁永河看不見一百公尺以外的地方,何況當時的桃園長滿高大茂密的茅草,還沒被漢人大規模開闢成水稻田與菜園,他沒有辦法穿越這些草木見到桃園內陸原住民的木屋、茅舍、稻田(陸稻且不除草)與獵場,即使站在南崁社附近的小山丘,也未必能將中壢、平鎮、八德、大溪等地的景觀一覽無遺。


第二,當時桃園的原住民擁有大片的獵場,獵場本身是沒有經過燒墾或是多年前就不再耕作的土地,縱使道路兩旁有原住民的獵場,他恐怕會認不出來,誤以為那些長滿草木的土地是無主荒地,原住民既沒有開發利用,也不是這片土地的擁有者。除非為他導引的原住民主動介紹,否則郁永河會眼見為憑,自然而然認定眼前長滿草木的土地是一塊荒地,並推測更遙遠的地方──尤其是自己看不見的地方──也是如此,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幾十年前,率軍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的荷蘭軍隊,早已路過桃園,並且見識到桃園內陸部落林立的景象!郁永河當年只是路過,而且花不到兩天就穿越桃園,談不上深入的了解。


讀者可能會覺得我提出的第二個理由看來有些古怪、陌生,在此,請容許我再說明一下。


郁永河很可能跟當時多數務農的人一樣──沒有「獵場」的概念。一塊土地好像要除去雜草、樹木、竹子,而且要密集栽種作物,又有溝渠水圳流經其間,才算是「利用土地」,若讓這片土地維持原始的樣子,採摘植物食用、藥用,製作生活器具,並獵捕藏身其中的動物,似乎就不算是利用!郁永河在《裨海紀遊》裡明顯流露這樣的想法,幾處文句感嘆台灣原住民沒有善用土地,平白讓土地閒置,但這是真相嗎?


對於那些從事粗放農業,兼過游放、狩獵、採集的族群來說,維持原始植被的土地,何「荒」之有?這樣的土地不但有野生動物生活其中,還有一些可供人類利用的植物生長,供人類取用,反倒是郁永河,還有我們漢人密集利用土地的方式,很快就會讓許多動植物逐漸消失,很可能是人家眼中「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行為。況且,郁永河這種眼見為憑的說法若是對的,是合理的,且不容質疑,那麼以他認知「荒地」的標準來看現今的桃園市,想必他會以為桃園市的境內有超多「荒地」!因為那些土地要不是上面放置求售看板,告訴我們:「荒地」是有主人的,不然長滿草木的樣子,還真的容易讓我們誤以為那些草埔、樹林地是無主之地,或是不屬於任何人而維持著原始植被的土地。


raw-image

郁永河的《裨海紀遊》是寶貴的文獻資料,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只是他寫的是一本遊記,而古時候的「遊記」是可以容許作者做一些主觀的臆測、想像,或是放入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那時的作者不會被讀者強求「要忠於事實」、「要盡可能反應某地的真實面貌」。《裨海紀遊》真實成份較高,並不代表他的觀察與評論無誤,我們還是不要一面倒接受郁永河的講法為妙,他所見的景象頂多是真實情況的一小部分,並非大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爬格子的雀榕的沙龍
114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04/24
明清文人用漢字為台灣原住民留下寶貴的記錄,不應被隨意解讀或全盤否定,只是他們當年在文化差異下的思考盲點、誤解、誤讀、想當然爾,曾被台灣社會無條件信任太久,是該好好思考與討論的時候了!
Thumbnail
2023/04/24
明清文人用漢字為台灣原住民留下寶貴的記錄,不應被隨意解讀或全盤否定,只是他們當年在文化差異下的思考盲點、誤解、誤讀、想當然爾,曾被台灣社會無條件信任太久,是該好好思考與討論的時候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進入倒數階段,真希望他永遠寫不完啊。(隨便寫反正這邊沒人看)
Thumbnail
進入倒數階段,真希望他永遠寫不完啊。(隨便寫反正這邊沒人看)
Thumbnail
台南市安平區 地點:安平樹屋、朱玖瑩故居、德記洋行 日期:2022/03/27 又跑去安平。
Thumbnail
台南市安平區 地點:安平樹屋、朱玖瑩故居、德記洋行 日期:2022/03/27 又跑去安平。
Thumbnail
近日中國百姓貧苦,米價高漲,不僅平民買不起,商人也是抱怨連連。 然而,台灣卻十分富庶。即使市場上的物價比中國更高出一倍,消費者仍是面不改色的購買。 貿易者碰上不能如期履約的情況,並不生氣。開出每日百錢的價格,也招不到僕人。就算是屠夫牧童,經常都是帶著數十金在身上,毫不在意的賭骰子。
Thumbnail
近日中國百姓貧苦,米價高漲,不僅平民買不起,商人也是抱怨連連。 然而,台灣卻十分富庶。即使市場上的物價比中國更高出一倍,消費者仍是面不改色的購買。 貿易者碰上不能如期履約的情況,並不生氣。開出每日百錢的價格,也招不到僕人。就算是屠夫牧童,經常都是帶著數十金在身上,毫不在意的賭骰子。
Thumbnail
上次說到郁永河搭舢舨離開大船,登陸澎湖馬祖澳。 馬祖媽祖,理論上應該是上媽宮啦,現在就是馬公,神秘的循環。 澎湖從那年代起,就是個鳥不生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啥叫兔子不拉屎?兔子沒飯吃自然不拉屎。過去澎湖是長不出什麼草木的,不過你現在去就綠油油了。
Thumbnail
上次說到郁永河搭舢舨離開大船,登陸澎湖馬祖澳。 馬祖媽祖,理論上應該是上媽宮啦,現在就是馬公,神秘的循環。 澎湖從那年代起,就是個鳥不生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啥叫兔子不拉屎?兔子沒飯吃自然不拉屎。過去澎湖是長不出什麼草木的,不過你現在去就綠油油了。
Thumbnail
郁永河在《裨海紀遊》提到桃園,不過他對桃園的理解與描寫並不深入。我舉兩個理由,想提醒大家:盡信書不如無書,郁永河所見所聞只是冰山一角,非全貌。
Thumbnail
郁永河在《裨海紀遊》提到桃園,不過他對桃園的理解與描寫並不深入。我舉兩個理由,想提醒大家:盡信書不如無書,郁永河所見所聞只是冰山一角,非全貌。
Thumbnail
穿越時空遊新北 不同時期的臺灣,吸引不同的居民來臺,1860年代淡水正式開港,來自英美法多國航海探險家及商人來臺,英國領事館正式設在淡水;1895至1945年日本治臺時期,延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政策,大量引進西方現代技術,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工業、農業、交通、旅遊等領域都投入建設,形塑20 世紀早期
Thumbnail
穿越時空遊新北 不同時期的臺灣,吸引不同的居民來臺,1860年代淡水正式開港,來自英美法多國航海探險家及商人來臺,英國領事館正式設在淡水;1895至1945年日本治臺時期,延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政策,大量引進西方現代技術,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工業、農業、交通、旅遊等領域都投入建設,形塑20 世紀早期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不是跟我一樣一直很困惑,為什麼全臺灣的縣幾乎都有同名的市。單單就只有雲林縣沒有雲林市?雲林市究竟是改名了,還是藏在哪裡? 怎麼雲林跑去南投竹山了呢? 那問題又來了,靠內山有甚麼不好?為什麼要搬家? 孩子,那可是十九世紀末的臺灣內山呀! 更重要的是,使得大清官員們南北往返的官路中斷。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不是跟我一樣一直很困惑,為什麼全臺灣的縣幾乎都有同名的市。單單就只有雲林縣沒有雲林市?雲林市究竟是改名了,還是藏在哪裡? 怎麼雲林跑去南投竹山了呢? 那問題又來了,靠內山有甚麼不好?為什麼要搬家? 孩子,那可是十九世紀末的臺灣內山呀! 更重要的是,使得大清官員們南北往返的官路中斷。
Thumbnail
110學年度屏東女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第四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110學年度屏東女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第四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去年不能出國,今年連家外面都很危險。那何不來個時空旅行呢?《裨海紀遊》用白話文重新詮釋,輔以生物解說、地理照片、其他文獻的考據和繪圖,讓郁永河的經歷生動了起來。每當讀著他的經歷時我總能有畫面,想像著三百年前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去年不能出國,今年連家外面都很危險。那何不來個時空旅行呢?《裨海紀遊》用白話文重新詮釋,輔以生物解說、地理照片、其他文獻的考據和繪圖,讓郁永河的經歷生動了起來。每當讀著他的經歷時我總能有畫面,想像著三百年前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如果當年沒有參加鹽分地帶文藝營,也許踏上「鹽分地帶」這片全然陌生的土地,我將會乘竹筏、遊澙湖、爬鹽山、吃海鮮,然後匆匆離去,趕赴下一個觀光景點,不會想到當地還有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學甲慈濟宮、南鯤鯓代天府這些具有歷史深度的地方。此外,我也難以想像這片土地……
Thumbnail
如果當年沒有參加鹽分地帶文藝營,也許踏上「鹽分地帶」這片全然陌生的土地,我將會乘竹筏、遊澙湖、爬鹽山、吃海鮮,然後匆匆離去,趕赴下一個觀光景點,不會想到當地還有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學甲慈濟宮、南鯤鯓代天府這些具有歷史深度的地方。此外,我也難以想像這片土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