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 肉骨茶 bak kut teh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沒去過馬來西亞。但身旁有許多來自大馬的朋友,疫情前他們回家過年後,往往帶回來的家鄉伴手禮不是珈椰就是肉骨茶包,但常一放經年,料理包變成櫥櫃裡的實體鄉愁。今年冬天來的迫不及防,一時興起便決定試試自己動手來試試看煮一鍋肉骨茶,抱著反正不成功就當藥膳排骨的心情,沒想到給幾個馬來西亞朋友試吃後,得到據說口味很接近家鄉味的評價。於是寫下來,給日後要再煮,留下參考。
肉骨茶分成兩大口味派系(細分一些,更有福建黑湯、廣東黑湯、潮州白湯的區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新加坡胡椒味濃重,湯頭多半也略帶乳白;相較之下馬來西亞的肉骨茶,多半色澤清透,口味則側重突出藥材味,兩者幾經流傳發揚,各有各擁護愛戴的受眾。本篇以想像中更靠近馬來西亞(福建黑湯/巴生)的口味為主。

肉骨茶的材料

約4人份
  • 豬肉      約 1~1.5kg
  • 高麗菜     約大顆1/4 顆
  • 洋菇      200 g
  • 鴻禧菇     200 g (約市售包裝兩包)
  • 金針菇     200 g (約市售包裝兩包)
  • 凍豆腐     300 g
  • 腐皮 / 豆皮   適量,隨自己愛吃的量加
  • 油條      適量,通常約一般豆漿店販售兩條
豬肉部分,可選用豬背脊肉,有軟骨、也較瘦,較符合一般不愛吃肥肉的人。也可以加一條五花肉、豬尾、豬蹄等,另,豬肚、腸在當地也是常見的食材。視個人口味選購即可。強烈建議加入一隻豬大骨,一起熬煮的湯頭大升級。
較為常見的肉骨茶多使用萵苣(美生菜、蘿蔓心),起鍋前才放入,點綴顏色也解膩。但家中正好有高麗菜,加入也讓湯頭多一層蔬菜甜味。
菇類視喜好添加,當地多會使用洋菇+金針菇的組合。
凍豆腐為我的個人喜好,當地常見為油豆腐。
一是油豆腐在住家附近不易取得,二是凍豆腐的油耗味通常較淡,比較不影響湯頭。若使用油豆腐,可考慮最後和蔬菜菇類另起一鍋煮,如此可保持湯頭清澈,沒有其他油味或蔬菜味干擾。同理,腐皮、豆皮、油條也可能影響湯頭,也可考慮加在另一鍋中。
[調味料]
  • 蠔油      2大匙
  • 陳年紹興酒   2大匙
  • 大華醬油    2大匙
  • 蒜頭      整顆4顆+6~8瓣
  • 老薑      70g (約可厚切8片左右)
  • 紅辣椒     1支
  • 青辣椒     2支 
  • 白胡椒粒    1大匙 (可用胡椒粉取代)
  • 二號砂糖    1大匙
  • 料理米酒    3.2公升
大華醬油為東南亞醬油,可在愛買買到,若有其他東南亞醬油選項可取代,亦可使用老抽(上色)+生抽+糖+少許豆豉的組合。
另也有如豆豉油、曬油等可添香加味。
若上述特別的醬油都沒有,其實用一般臺灣的醬油加糖也可代用。
蠔油黃酒類味道獨特,不建議省略,味道比較多層次。
辣椒視吃辣程度決定。
本食譜為全酒燉製,可用方便取得的料理米酒、也可混用米酒頭、黃酒等,只要燉的時間夠長,最後酒精揮發吃不出酒味,可增香,也讓肉質更加軟嫩。不喜酒燉也可用豬骨高湯或純水取代。
[藥材]
  • 當歸      1片, 12 g
  • 桂皮      6片,15 g
  • 黨蔘      1支,4 g
  • 甘草      1大把,20 g
  • 玉竹      少許,10 g
  • 川穹      少許,6 g
  • 枸杞      1大把,30 g
  • 紅棗      3顆,30g
  • 黑棗      3顆,25g
  • 市售肉骨茶包  70 g
一切包含白胡椒粒皆可在中藥店取得,因為和住家附近中藥店就是用「一點點」、「一支」、「一大把」溝通,用量可能多少有些出入,嘗試測量重量僅供參考。
另,多半還會有如八角、黃耆、熟地、陳皮、人蔘、肉桂等調味料/藥材,甚至有的版本還會加入何首烏,個人嘗試後不太喜歡,且本食譜基於會使用市售肉骨茶包為前提,比如八角多半在市售包中已有添加,故僅揀選自己喜歡的味道多加強。
市售包廠牌眾多,使用過著名A1、李文地、阿福,味道略有細微不同,其中也有以磨製成粉或藥材本體可見的版本。磨製成粉狀的多半有添加味精和鹽,差別不大,調味時稍微注意即可,可自行選用。

肉骨茶的作法

  1. 將豬肉洗淨擦乾後,用少量鹽醃30分鐘。
    此步驟可讓成品豬肉較「入味」,但因後面還會再有調味,這裡的鹽量要注意不要下太多。
  2. 白胡椒粒、藥材除紅、黑棗,用酒泡30分鐘,可讓香氣更容易釋放。
    此處可順便把較大的藥材如當歸先切分成小片
    另,一半的枸杞和紅、黑棗先另外分一組,這些會在起鍋前半小時才加入。
    第一部份的藥材數量較多,浸酒後可用茶包袋、香料袋等包起來,如此成品中便不會有過多懸浮藥材,當然,不介意可略。
  3. 等待豬肉和藥材醃泡的時候可以來處理其他材料
    食材部分:高麗菜洗淨切成喜歡的大小;蘑菇切厚片(也可直接一分四);鴻禧菇、金針菇去除培土與菌根,清潔後分拆成易食用的小叢;凍豆腐切厚片。
    調味料部分:蒜頭4顆分成單獨瓣,清除多餘的碎皮即可,不須剝皮;紅、青辣椒切小圈;老薑洗淨,不去皮切厚片。
    醬料部份:蒜頭6~8瓣切蒜末;青辣椒切碎。
    蒜頭剝皮會影響最後湯的成色,因久燉的關係,蒜頭容易化進湯裡,若不在意或希望湯頭的蒜味濃郁一些也可以剝皮使用。
  4. 川燙豬肉
    冷鍋冷水,加入豬肉、少許料酒、薑片兩片(去腥用),用小火慢煮,約20~30分鐘,注意整個過程不要讓水滾,可以看到血水等髒汙被慢慢煮出來。
    這個步驟不需要讓豬肉煮熟,大部分血汙煮出來即可,是為了讓後面的湯頭較清澈,也比較少豬腥味。若想要肉味重一些,那在此處就不要煮太久,約一半時間就起鍋。
    若食材中有豬肚、腸等內臟,建議放在最後才川燙,它們的腥味較重,可加多一些薑片和料酒。
  5. 洗淨川燙好的豬肉
    講究一些可準備溫水,將肉撈起放進水中簡單洗淨,瀝乾備用。
  6. 預炒食材
    用準備燉的鍋(因有炒煮的動作,建議此處不要直接用砂鍋),熱油後放入紅、青辣椒、薑片,翻炒煸香後加入蘑菇、鴻禧菇炒至上色。
  7. 燉煮食材
    原鍋加入豬肉,將火開大,沿鍋邊加入陳年紹興酒,快速翻炒混合食材,也可順道刮一刮鍋底。然後加入米酒至淹沒內容物(因需久燉,可加比目標湯量更多一些,防止燉製過程中蒸散過多湯水。燉的過程隨時回來檢查、加水也可以)
    加入第一部份藥材、白胡椒粒、泡製藥材香料的酒水、市售肉骨茶包
    中大火煮滾後轉小火,自轉小火起算,慢燉2小時
    注意不要讓湯大滾,否則湯容易混濁。

    豬肚、豬腸約1.5小時即可起鍋,若有,且同鍋一起燉的話,此處可選擇連同調味料(蠔油、醬油、紹興酒、二砂)一起加入,時間到檢查熟度,熟了就先取出以免燉爛。
    據說先加入調味料燉煮,食材不易煮透,實測上也許因為燉煮時間較長的關係,覺得差別不大。
  8. 加入蔬菜菇類與第二部份藥材
    兩小時後開鍋檢查,這時候全家應該都是濃濃的藥膳香味,把表面上的浮沫撈掉,喝喝看確認湯頭無酒精味殘留。若前面沒有加入調味料,在此處加入,並測試鹹淡口味

    之後,加入蔬菜、菇類、凍豆腐、第二部份藥材(紅、黑棗、一半枸杞)續煮半小時即可起鍋食用。
  9. 製作醬料
    蒜末、青辣椒碎、豆豉約1/2大匙剁碎、大華醬油 / 二砂約 3:1~2:1
    ,材料拌勻確認砂糖溶解即可。吃更辣的人可以再加些辣油或增加辣椒的量。
  10. 完成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第一次用金網烤吐司,火力還不大會控制,邊邊燒焦了,刮刮一樣吃,有炭香。抹上奶油,外脆內軟,甚好。這條吐司終於吃完,明天早餐開始吃「沾美」的麵包。
今天只吃兩頓。夫人開會忙到沒空吃早飯,酪梨吐司放在工作桌,從將近九點擺到十一點多才有空拿起來咬兩口, 中午也就不急著吃了。 今天做水波蛋,想到 Jamie Oliver 說他不喜歡在水裡加醋因為蛋會有個醋味,我想酪梨吐司本來就要滴些檸檬汁,何不擠一點檸檬進滾水代替醋?果然效果很不錯,味道也很好。
岳母送的酪梨都熟了,每天要吃一顆。用昨晚學到的水波蛋做法弄了酪梨吐司,麵包上噴一點橄欖油,酪梨鋪滿滴幾滴檸檬汁,放上蛋,灑點鹽和胡椒,很好吃。另半顆打牛奶喝,相當管飽。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第一次用金網烤吐司,火力還不大會控制,邊邊燒焦了,刮刮一樣吃,有炭香。抹上奶油,外脆內軟,甚好。這條吐司終於吃完,明天早餐開始吃「沾美」的麵包。
今天只吃兩頓。夫人開會忙到沒空吃早飯,酪梨吐司放在工作桌,從將近九點擺到十一點多才有空拿起來咬兩口, 中午也就不急著吃了。 今天做水波蛋,想到 Jamie Oliver 說他不喜歡在水裡加醋因為蛋會有個醋味,我想酪梨吐司本來就要滴些檸檬汁,何不擠一點檸檬進滾水代替醋?果然效果很不錯,味道也很好。
岳母送的酪梨都熟了,每天要吃一顆。用昨晚學到的水波蛋做法弄了酪梨吐司,麵包上噴一點橄欖油,酪梨鋪滿滴幾滴檸檬汁,放上蛋,灑點鹽和胡椒,很好吃。另半顆打牛奶喝,相當管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喜歡吃泰式綠咖哩嗎?好奇泰國人怎麼製作的嗎?那就一起來看看美味的食譜吧!
因為馬來西亞朋友推薦了當地美食 A1肉骨茶 在7/2早晨 買了一包試煮 只加了藥材包跟排骨.鹽 真的超美味 ! 但我也在這次經驗中 知道我對於藥材的吸收效果真的扯 吃完身體有種升溫血液加速流動的感覺 一直在排汗排濕毒 持續到7/3我在發文的當下...身體還是很熱但很舒服 個人體質
Thumbnail
火鍋~肉質!湯底! 缺一不可 1.湯底 牛奶鍋 : 我都會直接點一個牛奶鍋的湯底,直接喝一半才開始煮料 湯底是有濃郁牛奶香 喝起來是鹹鹹的但是會回甘,但覺有點起司味, ,非常推薦煮高麗菜和蛋 會超好吃 但是加湯會是白湯就比較可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製豬肉燥的食材和調味料,具體列出了豬絞肉、豬皮、杏鮑菇、蒜頭等食材的使用量,以及龜甲萬甘醇醬油、金蘭陳年香菇素蠔油等調味料的份量。同時還附上了料理步驟和成品照片。讀者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進行調整。
Thumbnail
評價新加坡馬來西亞菜餐廳「BABA海南雞喇沙專門店」的食物質素和服務態度。金湯牛肉湯飯,味道不錯,性價比高,值得一試。店員服務有禮,值得加分。
Chapter 7: Jisung 開了四十分鐘的車駛離了吉隆坡市中心,來到福建人較多的巴生。韓知城很喜歡吃巴生的肉骨茶,而且一定要是湯的,乾的肉骨茶根本不是肉骨茶。   一盤白飯上面撒上蒜片,一鍋半大骨半豬腳肉骨茶,配上豬腸跟油條。天啊,這什麼絕世美味。吃到這個真的會感覺到幸福。如果是平時的
Thumbnail
看完是廟宇後回到釜山,導遊就安排我們去吃午餐,說今天吃的是馬鈴薯豬骨湯是一道傳統的韓國料理,今天這家也是品牌連鎖店,而不是專門招待旅遊團的餐廳,所以在座位的安排上會比較鬆散,請大家多多包涵。馬鈴薯豬骨湯都用豬骨跟許多配料包括馬鈴薯、蔬菜、香菇等等一起配合成的下去燉煮。可以試著品嘗看,特別湯很好呵。看
Thumbnail
歡迎來到我們的食譜部落格!今天我們將分享一道獨特的菜色:香煎牛肉串配椰奶紅咖哩醬。這道菜融合了東方和西方風味,香氣四溢,口感豐富,絕對能為您的用餐體驗帶來一場全新的美味冒險。 材料: 牛肉:400克(切成小塊) 椰奶:1罐(400毫升) 紅咖哩醬:3大匙 檸檬草:2根(切段) 椰糖:2大
Thumbnail
馬鈴薯豬骨湯 午餐也是來到一家專賣店 我是第一次吃馬鈴薯豬骨湯 這餐只有小菜跟白飯可以吃到飽 這鍋是4人份、要配飯吃才會飽 不知名的菜乾 豬骨湯裡面有燉得軟爛的豬排骨、芝麻葉、金針菇、不知名的菜乾、麵疙搭、馬鈴薯 不知名的菜乾有點像客家福菜,只是菜的種類不一樣,還有一股不一
Thumbnail
拾。ten其實也蠻愛喝湯的,每餐都會有一碗湯品,當然,只有在假日才有機會煮,煮湯不難,但是,湯很多時候都是要靠時間來燉煮跟煲,這點香港人就很厲害了。 山藥玉米排骨湯 食材:山藥、玉米、排骨、紅蘿蔔、雞湯塊、蒜頭、米酒 作法: 1.山藥、玉米、紅蘿蔔、切塊洗淨備用;蒜頭剝皮拍扁備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喜歡吃泰式綠咖哩嗎?好奇泰國人怎麼製作的嗎?那就一起來看看美味的食譜吧!
因為馬來西亞朋友推薦了當地美食 A1肉骨茶 在7/2早晨 買了一包試煮 只加了藥材包跟排骨.鹽 真的超美味 ! 但我也在這次經驗中 知道我對於藥材的吸收效果真的扯 吃完身體有種升溫血液加速流動的感覺 一直在排汗排濕毒 持續到7/3我在發文的當下...身體還是很熱但很舒服 個人體質
Thumbnail
火鍋~肉質!湯底! 缺一不可 1.湯底 牛奶鍋 : 我都會直接點一個牛奶鍋的湯底,直接喝一半才開始煮料 湯底是有濃郁牛奶香 喝起來是鹹鹹的但是會回甘,但覺有點起司味, ,非常推薦煮高麗菜和蛋 會超好吃 但是加湯會是白湯就比較可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製豬肉燥的食材和調味料,具體列出了豬絞肉、豬皮、杏鮑菇、蒜頭等食材的使用量,以及龜甲萬甘醇醬油、金蘭陳年香菇素蠔油等調味料的份量。同時還附上了料理步驟和成品照片。讀者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進行調整。
Thumbnail
評價新加坡馬來西亞菜餐廳「BABA海南雞喇沙專門店」的食物質素和服務態度。金湯牛肉湯飯,味道不錯,性價比高,值得一試。店員服務有禮,值得加分。
Chapter 7: Jisung 開了四十分鐘的車駛離了吉隆坡市中心,來到福建人較多的巴生。韓知城很喜歡吃巴生的肉骨茶,而且一定要是湯的,乾的肉骨茶根本不是肉骨茶。   一盤白飯上面撒上蒜片,一鍋半大骨半豬腳肉骨茶,配上豬腸跟油條。天啊,這什麼絕世美味。吃到這個真的會感覺到幸福。如果是平時的
Thumbnail
看完是廟宇後回到釜山,導遊就安排我們去吃午餐,說今天吃的是馬鈴薯豬骨湯是一道傳統的韓國料理,今天這家也是品牌連鎖店,而不是專門招待旅遊團的餐廳,所以在座位的安排上會比較鬆散,請大家多多包涵。馬鈴薯豬骨湯都用豬骨跟許多配料包括馬鈴薯、蔬菜、香菇等等一起配合成的下去燉煮。可以試著品嘗看,特別湯很好呵。看
Thumbnail
歡迎來到我們的食譜部落格!今天我們將分享一道獨特的菜色:香煎牛肉串配椰奶紅咖哩醬。這道菜融合了東方和西方風味,香氣四溢,口感豐富,絕對能為您的用餐體驗帶來一場全新的美味冒險。 材料: 牛肉:400克(切成小塊) 椰奶:1罐(400毫升) 紅咖哩醬:3大匙 檸檬草:2根(切段) 椰糖:2大
Thumbnail
馬鈴薯豬骨湯 午餐也是來到一家專賣店 我是第一次吃馬鈴薯豬骨湯 這餐只有小菜跟白飯可以吃到飽 這鍋是4人份、要配飯吃才會飽 不知名的菜乾 豬骨湯裡面有燉得軟爛的豬排骨、芝麻葉、金針菇、不知名的菜乾、麵疙搭、馬鈴薯 不知名的菜乾有點像客家福菜,只是菜的種類不一樣,還有一股不一
Thumbnail
拾。ten其實也蠻愛喝湯的,每餐都會有一碗湯品,當然,只有在假日才有機會煮,煮湯不難,但是,湯很多時候都是要靠時間來燉煮跟煲,這點香港人就很厲害了。 山藥玉米排骨湯 食材:山藥、玉米、排骨、紅蘿蔔、雞湯塊、蒜頭、米酒 作法: 1.山藥、玉米、紅蘿蔔、切塊洗淨備用;蒜頭剝皮拍扁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