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養不卡關 #12】陳俊元:青少年是個「獨立」的課題,但不影響孩子對父母的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台灣展翅協會【數位教養不卡關】系列二「青少年你在煩惱什麼?」,以「青春期的煩惱」為主題,邀請專家從家庭教養、學校生活適應、心理健康、人際及愛情、法律...等不同層面切入,協助家長們理解家中青少年的生活以及如何有良性的,溝通及支持。
raw-image

陳俊元:青少年是個「獨立」的課題,但不影響孩子對父母的愛

家長是不是時常在思考為何青少年都這麼難懂?兒童精神科陳俊元醫師解釋青少年是一個變化的階段,而這些改變都需要時間了解並找出方法去適應,尤其青春期第二性徵是來自於賀爾蒙的變化,這些性荷爾蒙的變化對孩子來說是新的體驗。另外在青春期大腦還沒發展完全,青春期前大腦會產生很多連結,一開始主要是跟興奮性連結有關,會產生很多好奇,而青春期抑制性連結出現,則負責思考,當兩者相遇才可控制大腦。

促發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多元因素

青少年常見的精神疾病多受「基因」、「壓力」、「環境」及「心理」影響。其中基因跟大腦發展密切相關,有相關基因較容易患有躁鬱症、思覺失調症等,較為重大的精神疾病,若在青春期承受過多的壓力且無及時解決或就醫,就容易引發疾病的產生。另外,青少年時期容易受「同儕文化」的影響嘗試新事物,導致負面影響,如物質濫用等,對原先就有精神疾病基因的孩子,容易因為酒精、鎮定劑及毒品等物質,導致精神疾病的發作或造成嚴重的後果。

陳俊元醫師認為青少年是「關鍵時期」,希望家長可以藉由了解及觀察提早偵測到孩子狀態,若有問題就盡速就醫進行早療。

青少年屬於尋找自我定位的階段

陳俊元醫師表示「每個兒少都想滿足父母的期待,就算父母沒表明也會希望可以獲得父母的認可」,所以在父母、師長、同儕以及自我期待產生分歧時,會讓孩子陷入困境。舉例來說,在華人社會大家都很講求「升學」,大都的兒少花在課業的時間很長,若讀書是孩子喜歡的那很好,若反之則會讓孩子產生懷疑而找不到自身定位,較容易產生適應問題。

家長的支持對青少年很關鍵

「家長要相信過去對孩子的愛與付出,足夠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大人!」

孩子心中都是渴望家長的支持及了解,若父母一開始就一味的「否定」,會讓孩子失去一個親密關係的支持。若父母願意學習理解孩子並做出改變,放下自身成見,站在較開放角度去「傾聽」孩子的內、外在許多的挑戰及困難,可以協助孩子找到自我價值及定位。陳俊元醫師也提醒「面對青少年的情緒風暴時,最重要是家長去無條件地包容及理解,穩穩地接住它」家長要理解孩子小時候在你身上學習到的好都還留著,但現在要學習「放手」且相信,使孩子情緒腦得到支持。

陪伴孩子的基礎在於家長的自我照顧

陳俊元醫師發現在華人文化中,父母很習慣犧牲自己,奉獻時間、勞力等,讓孩子擁有物質或學習資源等,但青少年的心靈不是物質或事物可以滿足的。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自己其實已經處在過勞、焦慮等狀態,在這種情境下照顧孩子,更不可能接住青少年情緒風暴。陳俊元醫師認為「家長給自己的空間太小、壓力太大,應適時的放鬆好好照顧自己。」

孩子改變需要時間及空間

對於青少年尤其是有精神疾病或自傷、自殺傾向的孩子而言,有時候不是不願意和父母訴說,而是還未找到訴說方式加上家長過於急躁或高情緒,讓孩子更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當處於這種情境時家長需要適時的給予孩子時間及空間,並學習辨識孩子情緒。因為孩子的內在需要一段時間蛻變,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就像孵蛋一樣有一個歷程,切記不要揠苗助長,「停下指責,多些關心」讓孩子感受被看見及關心,孩子終究會破繭而出。

帶孩子就醫不等於幫他貼上標籤

青少年常會出現憂鬱、焦慮有關的問題,有些孩子會主動想求醫,甚至到網路上查詢相關的資訊,而醫師的作用是讓家長釐清孩子的狀態,並提供治療方式協助兒少克服情緒的問題。

陳俊元醫師表示「及早治療,即可控制狀況」。目前研究指出重大疾病不斷的發作會使大腦產生嚴重發炎風暴,導致認知能力的退化。大腦有「可塑性」,讓大腦越早穩定越有機會發展功能,如自閉症、過動症等。所以建議家長若發現孩子精神狀態異常時,症狀輕微的可以在學校輔導室、諮詢中心就近獲得協助,而病症較嚴重建議與精神科醫師討論治療方案,千萬別因為擔心他人眼光而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讓醫師的輔助成為家長的助力

陳俊元醫師建議家長若擔心孩子狀況可找信任醫師妥善溝通、觀察孩子用藥狀況,一起討論對孩子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陳俊元醫師也表示若決定孩子不用藥,父母會需要一些親職功能的調整,需多包容、提醒,給孩子「鷹架式」的協助,看見孩子的努力並觀察孩子的狀況。另外在學校方面要減少刺激,創造友善環境。但若孩子病症很嚴重但不用藥,就會啟動學校及政府機制,請社工介入協助給孩子醫療照顧,因為「兒少年的健康福祉最重要」。

陳醫師給家長的話

家長要相信自己曾經用心的照顧小孩,小孩也會很期待可以達成父母的期許。家長需要「放手」並「相信」孩子可以度過青少年時期,破繭而出。青少年是個「獨立」的課題,所以要允許青少年有些秘密,家長要相信這些秘密完全不會影響與孩子之間的愛


欲觀看完整影片,歡迎前往台灣展翅協會YouTube頻道:

本系列課程感謝 Google、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贊助支持

台灣展翅協會 上網安全資訊網

🌱 捐款支持台灣展翅協會 🌱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保護,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邀請您以實際行動支持展翅,
讓我們更有力量,穩定且持續地投入兒少服務工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展翅協會
9會員
86內容數
展翅致力於推動兒少性剝削防制、守護兒少上網安全、協助受害兒少身心復原、提倡兒童人權,致力找回兒少的笑容!
台灣展翅協會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5/05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2024/05/05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2024/05/02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2024/05/02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你好奇青春期孩子的想法嗎?你有時會不會很糾結為何孩子不再如以前,我們也感覺到孩子跟我們的漸行漸遠,似乎患了「與父母疏離症」? 青春的呼喊,來聆聽青春期孩子的心聲吧。
Thumbnail
你好奇青春期孩子的想法嗎?你有時會不會很糾結為何孩子不再如以前,我們也感覺到孩子跟我們的漸行漸遠,似乎患了「與父母疏離症」? 青春的呼喊,來聆聽青春期孩子的心聲吧。
Thumbnail
對許多父母而言,進入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很讓人傷腦筋。 有的孩子叛逆、不再像以前依賴父母、不再跟父母分享生活大小事,現在是問幾十句話,他也未必會回答你,或是你問幾句話,孩子就嫌你煩;孩子也不太有意願跟家人一同出遊,這些很明顯的改變,讓父母不清楚孩子想法、無法掌握孩子狀況,某些家長就會有不安全感、焦慮,
Thumbnail
對許多父母而言,進入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很讓人傷腦筋。 有的孩子叛逆、不再像以前依賴父母、不再跟父母分享生活大小事,現在是問幾十句話,他也未必會回答你,或是你問幾句話,孩子就嫌你煩;孩子也不太有意願跟家人一同出遊,這些很明顯的改變,讓父母不清楚孩子想法、無法掌握孩子狀況,某些家長就會有不安全感、焦慮,
Thumbnail
青少年處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過渡期,開始接受社會期待的目光,並且開始建立自我認同。因此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發展往往影響到成年後的性格,所以更應該加強對青少年情緒的關注。 身為家長其實也能幫助青少年管理情緒,可以試著在青少年有情緒的時候,幫助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有助於建立對自我的認同。
Thumbnail
青少年處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過渡期,開始接受社會期待的目光,並且開始建立自我認同。因此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發展往往影響到成年後的性格,所以更應該加強對青少年情緒的關注。 身為家長其實也能幫助青少年管理情緒,可以試著在青少年有情緒的時候,幫助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有助於建立對自我的認同。
Thumbnail
青春期孩子不聽話?請先讓孩子感覺到被愛
Thumbnail
青春期孩子不聽話?請先讓孩子感覺到被愛
Thumbnail
青春期是一個重要又極具挑戰的階段,孩子在這個邁向成熟的過程經歷中,他(她)的身心、行為舉止和三觀…,有可能會決定他(她)將成為什麼模樣的大人…
Thumbnail
青春期是一個重要又極具挑戰的階段,孩子在這個邁向成熟的過程經歷中,他(她)的身心、行為舉止和三觀…,有可能會決定他(她)將成為什麼模樣的大人…
Thumbnail
家長是不是時常在思考為何青少年都這麼難懂?兒童精神科陳俊元醫師解釋青少年是一個變化的階段,而這些改變都需要時間了解並找出方法去適應,尤其青春期第二性徵是來自於賀爾蒙的變化,這些性荷爾蒙的變化對孩子來說是新的體驗。另外在青春期大腦還沒發展完全,青春期前大腦會產生很多連結,一開始主要是跟興奮性連結有關,
Thumbnail
家長是不是時常在思考為何青少年都這麼難懂?兒童精神科陳俊元醫師解釋青少年是一個變化的階段,而這些改變都需要時間了解並找出方法去適應,尤其青春期第二性徵是來自於賀爾蒙的變化,這些性荷爾蒙的變化對孩子來說是新的體驗。另外在青春期大腦還沒發展完全,青春期前大腦會產生很多連結,一開始主要是跟興奮性連結有關,
Thumbnail
其實不少青少年期孩子,他們也覺得自己很難搞,這樣不順眼、那樣也不順心,他們有自己說不出口的挫折;在這階段,他們渴求獨立、自主,也在乎父母想法,但又表現出他們不在乎父母,因為不想被說爸媽寶..........
Thumbnail
其實不少青少年期孩子,他們也覺得自己很難搞,這樣不順眼、那樣也不順心,他們有自己說不出口的挫折;在這階段,他們渴求獨立、自主,也在乎父母想法,但又表現出他們不在乎父母,因為不想被說爸媽寶..........
Thumbnail
現今的父母其實都相當辛苦,在不斷變動的現代社會,家長經常反思孩子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抉擇,或幫孩子思考,在往後的人生中應要具備何種技能,讓孩子在成年後有能力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然而在教養青春期子女的這條路上,父母難免會遇到溝通困難的時刻,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也有以下的經驗呢:
Thumbnail
現今的父母其實都相當辛苦,在不斷變動的現代社會,家長經常反思孩子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抉擇,或幫孩子思考,在往後的人生中應要具備何種技能,讓孩子在成年後有能力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然而在教養青春期子女的這條路上,父母難免會遇到溝通困難的時刻,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也有以下的經驗呢:
Thumbnail
如果要給青少年的自己一句話,你會對當年的自己說什麼呢? 在生理上孩子的發展需要時間,如果加上童年時期的失落,以及對情緒的認識和覺察不足,都容易讓孩子有防衛心,而離我們越來越遠。
Thumbnail
如果要給青少年的自己一句話,你會對當年的自己說什麼呢? 在生理上孩子的發展需要時間,如果加上童年時期的失落,以及對情緒的認識和覺察不足,都容易讓孩子有防衛心,而離我們越來越遠。
Thumbnail
保護孩子不受到任何傷害是父母的天職,但其實根本做不到,孩子難免會跌倒,在感情上也可能會受傷,會因外在刺激和意外受到驚嚇,會因意外或失去而悲傷,會因不平或委屈而憤怒。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父母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在控制與放手間該如何拿捏?
Thumbnail
保護孩子不受到任何傷害是父母的天職,但其實根本做不到,孩子難免會跌倒,在感情上也可能會受傷,會因外在刺激和意外受到驚嚇,會因意外或失去而悲傷,會因不平或委屈而憤怒。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父母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在控制與放手間該如何拿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