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奇蹟課程 學員練習手冊 第十六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的念頭沒有一個是中性的

raw-image

中性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中性代表不會與另一物起作用,中性代表不會帶來改變。而這一課告訴我們的是:你的念頭沒有一個是中性的,你所有的念頭都會產生特定的創造作用。

這一課另外還帶來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前幾課也提到過類似的觀念:

念頭沒有大小強弱之別,只有真假之分

什麼是真假之分?難道念頭有分「真念頭」或「假念頭」?

是的,真的是這樣子的,而且很容易判斷;真念頭就是那些有愛的念頭,而假念頭則是恐懼或攻擊的念頭;不管是真念頭還是假念頭,都同樣具有創造力,它們無時無刻不是在顯化出我們的現實。

所以不要認為你心中"無傷大雅"的邪惡念頭會比毀滅世界的邪惡念頭來得小,所以比較"沒事"。請不要這樣認為,你必須認清:

「它們具有同等的破壞力」

只要是沒有愛的念頭,都對你的心靈平安有著一樣的破壞力。

今天這一課要你閉起眼睛,看著自己浮現出什麼念頭,特別留意自己是否有刻意迴避所謂"你認為的小念頭",並同時告訴自己:

我對於_____的這一個想法,不是一個中性的念頭


不解釋行者

若此系列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點愛心、或分享贊助支持創作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澄心的沙龍
5會員
24內容數
奇蹟課程練習手冊是一本非常務實的教學課本,共有365課,方便人們一年一輪的來進行練習。相對於奇蹟正文來得簡單許多,人們可以透過此本書有系統的修正自己心靈中錯誤的信念,以達到「心靈平安」的最終目的。我希望透過這個專欄,不帶壓力,簡單的聊聊這一本書!希望讀者跟我一起學習!
澄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9
我所看到的只是一種報應形式 世人常說,一個人若是做了壞事就會有「報應」;奇蹟也有類似的觀念,只是這個報應之說,並不是作用在別人身上,而是作用在自己身上。 在這一課說到「當你把自己的憤怒投射到世上,必會看到自己受到世界的報應」,注意到這裏用看到兩個字,世界對你的報應並不見得真的會發生在你身上,但你必會
2023/01/19
我所看到的只是一種報應形式 世人常說,一個人若是做了壞事就會有「報應」;奇蹟也有類似的觀念,只是這個報應之說,並不是作用在別人身上,而是作用在自己身上。 在這一課說到「當你把自己的憤怒投射到世上,必會看到自己受到世界的報應」,注意到這裏用看到兩個字,世界對你的報應並不見得真的會發生在你身上,但你必會
2023/01/13
我決心以不同的眼光去看事情 這一課要你審查內心,找出讓你不開心,甚至是發脾氣的事;同樣的,不管你只是感到一絲絲不悅,例如某人講了某一句話讓你感到不受尊重;或是讓你真的不爽到當眾發脾氣的大事。不管事情大小,只要讓你覺得不舒服,這其實都是對你自己,也是對別人的「攻擊之念」。 這些攻擊之念會造成你的緊張,
2023/01/13
我決心以不同的眼光去看事情 這一課要你審查內心,找出讓你不開心,甚至是發脾氣的事;同樣的,不管你只是感到一絲絲不悅,例如某人講了某一句話讓你感到不受尊重;或是讓你真的不爽到當眾發脾氣的大事。不管事情大小,只要讓你覺得不舒服,這其實都是對你自己,也是對別人的「攻擊之念」。 這些攻擊之念會造成你的緊張,
2023/01/11
我決心看見 在這世上,不管做什麼事,想要成就,一定要有決心;決心能讓一個人走得久,走得不累;學習奇蹟也與學習世間的事一樣,在此,耶穌也要求你拿出決心。 慧見對你只有一個要求,即是你願看見的決心 你可能會問?「怎麼只有一個要求?這是第一個要求吧?後面還有很多要求在等著我對吧?」,不不不,就真的只有一個
2023/01/11
我決心看見 在這世上,不管做什麼事,想要成就,一定要有決心;決心能讓一個人走得久,走得不累;學習奇蹟也與學習世間的事一樣,在此,耶穌也要求你拿出決心。 慧見對你只有一個要求,即是你願看見的決心 你可能會問?「怎麼只有一個要求?這是第一個要求吧?後面還有很多要求在等著我對吧?」,不不不,就真的只有一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越練越明白為什麼「正念」那麼容易被誤解為「正向思考」。 先讓我推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喜歡正向思考的人請找來看看,很有參考價值。 「正念」的意思是:「正確」的「覺察」。 「正確」的意思是:帶著「平等心」的覺察。 「平等心」的意思是:所有的感受都是一樣會升起也會滅去,無論是正向
Thumbnail
越練越明白為什麼「正念」那麼容易被誤解為「正向思考」。 先讓我推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喜歡正向思考的人請找來看看,很有參考價值。 「正念」的意思是:「正確」的「覺察」。 「正確」的意思是:帶著「平等心」的覺察。 「平等心」的意思是:所有的感受都是一樣會升起也會滅去,無論是正向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
Thumbnail
念相換景〈 意識移位〉 凡所想者終究皆成真…挑個好念頭吧! 為什麼說(thoughtform)「念相」不說念頭?因為每一個念頭均帶有一個圖片/現象 “想"乃上'相’下'心’所組成的字,沒有任何一個念頭沒有自己內置的幻化圖片,思想就是世界本身,每一個念頭都是一個平行的幻相世界。
Thumbnail
念相換景〈 意識移位〉 凡所想者終究皆成真…挑個好念頭吧! 為什麼說(thoughtform)「念相」不說念頭?因為每一個念頭均帶有一個圖片/現象 “想"乃上'相’下'心’所組成的字,沒有任何一個念頭沒有自己內置的幻化圖片,思想就是世界本身,每一個念頭都是一個平行的幻相世界。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之前透過在FB透過文字圖卡跟大家介紹了正念的七大原則/態度,可是一直沒有用文字寫下更多。現在我來書寫了,將心中的片段記錄下來,也希望這樣的記錄能夠讓妳/你有些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之前透過在FB透過文字圖卡跟大家介紹了正念的七大原則/態度,可是一直沒有用文字寫下更多。現在我來書寫了,將心中的片段記錄下來,也希望這樣的記錄能夠讓妳/你有些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還有一念在人間。 一念之差是什麼? 是你在決定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瞬間,是你在決定吃飯還是吃麵的瞬間,是你決定今天要不要寫文章的瞬間,是你在決定今天要不要偷懶的瞬間,是你在做任何決定的瞬間。 每一個一念之間,最終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一念之間都不重要,
Thumbnail
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還有一念在人間。 一念之差是什麼? 是你在決定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瞬間,是你在決定吃飯還是吃麵的瞬間,是你決定今天要不要寫文章的瞬間,是你在決定今天要不要偷懶的瞬間,是你在做任何決定的瞬間。 每一個一念之間,最終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一念之間都不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