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情緒思緒是一張張的網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情緒,千變萬化,它可以在內心寂寞無助時,沉悶的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也可以在料想不到得到甜頭,雀躍的感覺全身細胞都在跳;也可以在為了讓別人注意,拼命迎合去做自己以為別人會喜歡的事;也可以是當自己想要的無法實現時,恐慌的不敢想像,以後自己該怎麼辦...

就如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帶著面具,一身黑衣,曾經羞澀的不敢說一句話;也曾用金子銀子來塗裝自己,開始開口,狂妄的汲取他想要的;也曾無法接受現實狀況,成為恐怖與邪惡的化身,傷害自己、傷害他人;而後他得到救贖,跟著純真走,回到靜靜的自己,默默的祝福。

情緒的背後,往往藏有一把刀。這把刀有可能是不好的想法、欲望、意識、習性...等,就在掉入某一種情境或習慣的思維下,情緒就會慢慢從小小流水變成洪流,連自己也無法控制。膨脹、浮華、暴躁、黑暗的心靈,也傷到了總是讓你用而毫無怨言的身體,遍體麟傷。

面對情緒,也要面對背後的那把刀。「藥師經」啟示帶我們對情緒、思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此才能得到獲得救贖的真藥。啟示告訴我們:情緒和想法就像一張張的網子,人一生中就是用這些網子在網捉自己想要的。這個網越結越多、越精密,也越網越多,高興的也網痛苦的也網。終究有天會發現,這些網子專門要網別人,孰不知已把自己網住了。

在傷痛之後,總是要讓自己靜下來,跳脫這些情緒,也希望有天能不再跳入這引起情緒的漩渦,離開這些苦痛。而跳脫的方式,「藥師經」啟示告訴我們:「以慈悲來洗心,以喜捨來滌慮」。慈悲帶給人平安、安穩與祥和的感覺,洗心是學習以恭敬慈悲的音來唸藥師灌頂真言(或聖號、偈言),邊聽邊唸,唸到聽起來完全恭敬,和自己的慈悲相印。慈悲音能讓我們心完全靜下來,慢慢的讓自己的心回歸慈悲,進而常住在慈悲中。而滌慮是要處理我們的思緒,所有跑出來的想法若與慈悲無關就要去除,也就是讓這些想法回歸它原來的地方,因這些想法是你從外面、別人那因種種原因學來、拿來成自己的。所以當這些想法跑出來時,不要再去抓,就歡喜的放它過,讓它回到自己的地方,與我們無關,千萬別再跟著念頭跑,或是栽入想法還想要想清楚,一不小心就又掉入網中,身心只有又一次慘痛的糾結。

「觀自在」啟示告訴我們:我們人都是愛與慈悲的本體,因為在母胎中我們就承受母親的慈悲與愛對待。人的本心是善良的,清清淡淡的,什麼都不抓。自本心散發出來的氣息是清淨的、慈悲的,在這個心境中,能遠離一切苦厄的。讓自己回到如嬰孩在母親的懷抱,如此的身心意念是最詳和、安穩、與平靜。

從此端到彼端,是一趟回歸的路程,是要有所覺的去感受當下自己的情緒或思緒,是要有所決心自己要回到與慈悲同在,不是慈悲的唯有以忍對待,放它過,笑看它。在忍中,你會與自己對話,為何自己會有這些情緒與想法,為何自己無法安在…,慢慢地,那一聲聲啟示中的慈悲音,像是在安撫自己,撫摸自己,乖乖睡吧,跟著到另一個祥和的時空,感到安心。

受啟發的相關啟示:
觀自在啟示1-11:愛與慈悲
藥師經啟示1-03:滌慮
藥師經啟示1-02:洗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體悟心生活的所在
8會員
51內容數
台灣傳統文化有珍貴豐富的內涵,特別是人性質樸良善的一面,其背後藏著深厚的思想底蘊。為了研究傳統民俗精神,促使我踏入了經典學習。學習之路沒有終點,而它帶著我認識自己、明白生命的價值,知道怎麼重新走出生命中有意義的每一步,讓身心充實健康快樂。在此,記錄與分享這一路”心”生活的反思與成長。
2024/05/09
這陣子學啟示,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努力克服打破”對自己沒自信”。其實以前的我不會沒自信,我反而成績很好,無論任一方面至少都有中上程度的表現,綜合起來是位令人感覺各方面都還不錯的女孩。但越長越大,我看到別人有些我沒有的生活,也產生了追求,我對學習慢慢失去耐性,越來越沉重的科目,已經不是一下就能理解,
Thumbnail
2024/05/09
這陣子學啟示,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努力克服打破”對自己沒自信”。其實以前的我不會沒自信,我反而成績很好,無論任一方面至少都有中上程度的表現,綜合起來是位令人感覺各方面都還不錯的女孩。但越長越大,我看到別人有些我沒有的生活,也產生了追求,我對學習慢慢失去耐性,越來越沉重的科目,已經不是一下就能理解,
Thumbnail
2024/04/27
也許是自己曾經也在哪跌倒過,或是自己也犯過一樣錯的時候,或是單純就覺得若也能這樣做多好。一看再看,總覺得在啟示中,會有很多觸動。寓教故事裡孩子聽著媽媽的話,在日常裡,只要覺得有需要畫上蓮花的地方,他就會去畫,恭敬合掌,恭敬的將合掌畫下來。一天,母親笑笑地對他說,你已經畫到每個地方都開出蓮花…
Thumbnail
2024/04/27
也許是自己曾經也在哪跌倒過,或是自己也犯過一樣錯的時候,或是單純就覺得若也能這樣做多好。一看再看,總覺得在啟示中,會有很多觸動。寓教故事裡孩子聽著媽媽的話,在日常裡,只要覺得有需要畫上蓮花的地方,他就會去畫,恭敬合掌,恭敬的將合掌畫下來。一天,母親笑笑地對他說,你已經畫到每個地方都開出蓮花…
Thumbnail
2024/04/17
恭敬的合掌,再恭敬的將合掌描下來,這是啟示寓教故事中孩子學習畫蓮花做記號的方式。 合掌的感覺是無法用想像的,就像自己還不知道合掌動作對一個合掌的人的影響時,會認為合掌就是一個拜拜的手勢,是一個在道場裡清修,代表自己是佛門弟子,相互禮敬的慣用方式。但也想起,在與人相處互動時,也曾遇到,當人很誠摯的感恩
Thumbnail
2024/04/17
恭敬的合掌,再恭敬的將合掌描下來,這是啟示寓教故事中孩子學習畫蓮花做記號的方式。 合掌的感覺是無法用想像的,就像自己還不知道合掌動作對一個合掌的人的影響時,會認為合掌就是一個拜拜的手勢,是一個在道場裡清修,代表自己是佛門弟子,相互禮敬的慣用方式。但也想起,在與人相處互動時,也曾遇到,當人很誠摯的感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Thumbnail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Thumbnail
是不是絕對的開放,就代表著內心的開放呢,答案是不是,有時候啊,人會把這種開放,塑造成一個他們完美的外殼,藉著看來物質上的開放,對於身體的毫不掩飾,來掩蓋潛在於內心中,那份碎掉的心靈。
Thumbnail
是不是絕對的開放,就代表著內心的開放呢,答案是不是,有時候啊,人會把這種開放,塑造成一個他們完美的外殼,藉著看來物質上的開放,對於身體的毫不掩飾,來掩蓋潛在於內心中,那份碎掉的心靈。
Thumbnail
情緒,千變萬化,它可以在內心寂寞無助時,沉悶的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也可以在料想不到得到甜頭,雀躍的感覺全身細胞都在跳;也可以在為了讓別人注意,拼命迎合去做自己以為別人會喜歡的事;也可以是當自己想要的無法實現時,恐慌的不敢想像,以後自己該怎麼辦...就如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
Thumbnail
情緒,千變萬化,它可以在內心寂寞無助時,沉悶的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也可以在料想不到得到甜頭,雀躍的感覺全身細胞都在跳;也可以在為了讓別人注意,拼命迎合去做自己以為別人會喜歡的事;也可以是當自己想要的無法實現時,恐慌的不敢想像,以後自己該怎麼辦...就如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當這些負面的能量鋪天蓋地而來時,暫停自己,深呼吸,先看清楚這是什麼:這是那個人的情緒還是你的情緒?既然這個外在的不是你的情緒,你又何必與它起舞?看清楚那個外來物,並標示它為「一個不屬於我的東西,我容許它穿越」想像它是一片霧氣落在你身上之後,落在你的身後,而你已經成功穿越。唯有穿越它,才是擺脫這股能量
Thumbnail
當這些負面的能量鋪天蓋地而來時,暫停自己,深呼吸,先看清楚這是什麼:這是那個人的情緒還是你的情緒?既然這個外在的不是你的情緒,你又何必與它起舞?看清楚那個外來物,並標示它為「一個不屬於我的東西,我容許它穿越」想像它是一片霧氣落在你身上之後,落在你的身後,而你已經成功穿越。唯有穿越它,才是擺脫這股能量
Thumbnail
情緒其實只是為了促進神經系統、身體反應的一個副產物或是一個人體工具。如果懊惱的情緒可以促進你我清醒的「做」更多,「做」更好,那麼這種得失就不妨把它看成只是一種「工具」,自己可以利用的身體工具,讓這個人間的神聖遊戲可以「玩」得更淋漓盡致。
Thumbnail
情緒其實只是為了促進神經系統、身體反應的一個副產物或是一個人體工具。如果懊惱的情緒可以促進你我清醒的「做」更多,「做」更好,那麼這種得失就不妨把它看成只是一種「工具」,自己可以利用的身體工具,讓這個人間的神聖遊戲可以「玩」得更淋漓盡致。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不管你是誰,都無法逃避。一個人對情緒的反應,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 道理懂了,那如何做到不做情緒的奴隸,掌控自己的情緒呢?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不管你是誰,都無法逃避。一個人對情緒的反應,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 道理懂了,那如何做到不做情緒的奴隸,掌控自己的情緒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