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一顆不被情緒劫擾的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生難免都會遇到低潮,有時覺得自己孤單、做什麼都不行。”
當我們在面對這些會引發強烈情緒的念頭時,通常都是它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才會被我們發現。
上述是屬於較長時間的狀態,也有短的狀態。
舉個例子:當你發現你的另一半,居然在偷看你的手機!?
這個時候,你整趴火都上來了!開始質問對方為什麼要懷疑自已?這時候伴隨的情緒通常都是超級複雜的,覺得自己被背叛、被懷疑…等。在這種情況下,口氣 一定不可能是好的。因為你正處在一個極度生氣的狀態當中,這個狀態通常是沒有辦法好好溝通講話的,而且也會讓彼此關係處在一個非常緊繃的狀態。
生氣,是一種情緒,它的確是會讓人感到不太舒服。無論砲火是對內還是對外。
除此以外,像是嫉妒、不安、貪愛、恐懼…等此類,皆容易引發強烈的情緒,我們會很容易被捲入其中,難以抽身,不但讓我們輕易地做出錯誤的決策,並且也輕易地被這些複雜的情緒給宰制。偏偏這又是人性,我們不可能消滅它。既然我們沒有辦法去讓這些情緒不要出現,但我們可以透過每日禪修的練習,來去覺察它的存在,並且學會去控制它。
禪修便可以幫助我們,用專注安定的心,慢慢去察覺到這些諸多情緒,它的生滅和起伏,並且適度地去轉化這些情緒的狀態。
在每次禪修的練習的時候,試著讓自己的心與腦中的很多念頭之間,隔出一段距離。只要放鬆用心地觀看念頭就好,不要用腦去做任何的批判及分析。念頭猶如瀑流,剛開始我們的確難以駕馭,偶爾難免會感到心灰意冷,其實這就是原本的原態,但因為我們平時的心是散亂的,根本沒有察覺,禪修能夠幫我們看清楚內 心的狀態。
不需要去把不好的情緒都視為敵人。越是去排斥它存在,反彈的力量就會越強烈。也不要用抗拒的方式,硬要把所有負面的念頭都給徹底剷除。坐在原地禪修並不是做到一點雜念都沒有,而是要知道,所有的念頭生滅都是正常的。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有能力在每次情緒升起之前,便先早一步補捉到它。
例如你要生氣之前,你已經可以察覺到自己的心,開始有強烈的情緒起伏,知道自己:我要生氣了!一但有能力把這個念頭抓出來後,才有辦法在心和情緒之間,做出一個緩衝點。一但情緒能夠冷靜下來,在後續處理事情和心情的方式,肯定能夠做的比較完善。
透過禪修的訓練,當心能夠澄明地觀照自己每個情緒念頭時,這些情緒念頭便逐漸失去了箝制住你的能力。對自心的念頭認識越多,就越有能力掌控其他不愉快的經驗和煩惱。
不過,念頭是好是壞,時常都是由我們內心去定義的。那些能夠讓你煩惱的事情從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當事件發生時,自己內心如何去對這件事的思考與反應。它是壓力,但也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機會,端看自身如何去下定義。
試著反過來檢視這些念頭,也許能夠利用煩惱找到解決的方去也說不定,而非老是跟著自己慣性的情緒走。
如果您對文章也有其他想法或問題,歡迎與我連絡,我會盡量解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4內容數
將禪修融入日常生活,一開始可能會很不耐煩 為之習慣化後,便能夠為心靈帶來澄明的力量 這些系列文章能夠幫助你對禪修打坐有基本的認識及了解 掌握一些小技巧後,你也可以step by step 規劃一些日常訓練給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嵐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一天之中,你必定會經歷一些情緒波動,例如對某件事情感到焦慮、壓力、悲傷、嫉妒…等負面情緒裡。然後你在這個時候如果去吃東西的話,它會是很讓人解壓的一件事...
剛開始禪修打坐的時候,你必然會驚訝地發現,有很多的雜念和妄想。它不斷的從腦中冒出來,干擾你,吸引你、迷惑你。那經常都是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所碰到、關心,或是感到焦慮的事情...
禪修、正念、靜心、冥想、樂活…等,這幾年經常被拿來強調可以減壓、增加正能量、繼而達到快樂、幸福健康美滿的感覺,好似所有人生遇到的任何困境、不滿、怨懟、挫折…等,只要禪修打坐就可以通通都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如何看起來像個禪修大師? 這篇文章告訴你。
在生活中, 利用美妙動人音樂,來輔佐禪修打坐, 會讓這樣的訓練更有品質嗎? 這篇來談談音樂和禪修打坐之間的關係。
禪修靜坐就只是單純地觀察自己的心,讓自我的心這顆心,能夠安靜下來,毋須使用任何外在的語言去控制它或暗示它。 正確的禪修靜坐能幫助我們在混亂的日常生活中,仍能保持心情愉悅,身體輕安快樂,並且能夠更加深入瞭解自己。
在一天之中,你必定會經歷一些情緒波動,例如對某件事情感到焦慮、壓力、悲傷、嫉妒…等負面情緒裡。然後你在這個時候如果去吃東西的話,它會是很讓人解壓的一件事...
剛開始禪修打坐的時候,你必然會驚訝地發現,有很多的雜念和妄想。它不斷的從腦中冒出來,干擾你,吸引你、迷惑你。那經常都是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所碰到、關心,或是感到焦慮的事情...
禪修、正念、靜心、冥想、樂活…等,這幾年經常被拿來強調可以減壓、增加正能量、繼而達到快樂、幸福健康美滿的感覺,好似所有人生遇到的任何困境、不滿、怨懟、挫折…等,只要禪修打坐就可以通通都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如何看起來像個禪修大師? 這篇文章告訴你。
在生活中, 利用美妙動人音樂,來輔佐禪修打坐, 會讓這樣的訓練更有品質嗎? 這篇來談談音樂和禪修打坐之間的關係。
禪修靜坐就只是單純地觀察自己的心,讓自我的心這顆心,能夠安靜下來,毋須使用任何外在的語言去控制它或暗示它。 正確的禪修靜坐能幫助我們在混亂的日常生活中,仍能保持心情愉悅,身體輕安快樂,並且能夠更加深入瞭解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緒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有時讓人喘不過氣,甚至打亂了我們前進的方向。越是想壓抑,情緒卻越是頑固;越是想逃避,它卻越緊追不放。其實,真正的疲憊,不是來自外界的挑戰,而是我們心中那場無休止的內耗。 學會與情緒共處,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解放。當我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試圖對抗它們,生活的壓力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緒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有時讓人喘不過氣,甚至打亂了我們前進的方向。越是想壓抑,情緒卻越是頑固;越是想逃避,它卻越緊追不放。其實,真正的疲憊,不是來自外界的挑戰,而是我們心中那場無休止的內耗。 學會與情緒共處,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解放。當我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試圖對抗它們,生活的壓力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