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容易的關係中,如何幫忙安穩的定位?(親職卡運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些是可透過調整距離來安放自己的,相處起來舒服的就會想靠近,反之當然就是想拉開距離,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好過一點。但總是有一些人際關係,就是得要去面對,去互動,去找到身處其中可以讓自己好一點的方法。這幾乎是多數人身處在這個世界,必然得要去面對的課題,換句話說,就是必須得學,不想學,即便逃避也只能一時,無法長久。畢竟,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很多時候,就算結果無法盡如人意,但勇敢去經歷總是會帶來學習,關於人,關於生命。
會想寫這一篇,背後的起因是身為諮商心理師的我,當在諮商室裡遇到對自己來說,困難不解也不容易的個案時,內在裝滿了許多的震盪感受時,是如何透過卡片(親職卡)來跟自己對話,找到面對這個對我來說困難的個案當下能對焦、能做、可以預期朝好一點方向前進的內在定位。
簡單的來說,是在談話過程中,來談者出現了強烈的情緒反應,而這與正在談的內容在邏輯上沒有太直接的關聯,。因為保密原則的關係,細節就不多提,在專業評估的面向大概可以推測這是創傷中的情緒重現(喚起)反應,我也找了對這個主題專精的同儕諮詢,確認我的判斷,以及可行的作法。但即便這樣,心裡還是惶惶不安,一來是也會怕自己在過程中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對個案有不好的影響,二來是面對不容易的處境我也會有自己的感受要消化。這個消化,我借助牌卡的幫忙,希望能找到接下來再次面對的指引跟方向。
這次我使用的是親職卡,親職卡雖然叫做親職卡但不限於親子關係的運用,而是可以擴及人際關係都適用。
這一次我挑選的是親職卡中的「姿態卡」來幫忙釐清。
在挑卡片前,我對自己的提問:「在陪伴這個個案的過程中,什麼是我可以(好好)做而有幫助的呢?」
先說一下為什麼會對自己有這樣的提問。在面對不容易的處境中,往往那個不容易中,覺得自己好像做不了什麼的「無力感」、「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是好的有用有效的」,是這樣的背景在困擾,並且難受到覺得自己過不去。如果可以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的處境中,找到一點點可以做些什麼的確認,都可以大大的平復「無力感」帶來的沮喪跟挫敗感,同時又找到著力點,所以才是上面的提問。
親職卡裡頭的姿態卡總共有66張,我就挑出來可以做的有16張這麼多。但你知道嗎?還沒挑卡片之前,我真的是聚焦在其他沒被我挑選出來,我認為自己應該也要做到的其他姿態來看自己。現在你可以理解,去意識自己「還能做些什麼」跟「只看到自己沒做到的」這兩者在心理狀態上的差別了嗎?
最後的這三張,是我給自己的。個案的困難還是在,繼續陪伴繼續談話的不容易也依然在,而在這樣的過程中,除了個案,當下的我、面對不容易處境下的我也是需要被自己關照才更有勇敢有力氣的走下去。所以這三張,是我給自己的「在這個過程中,用什麼姿態的面對會讓自己更可以繼續?」,確實,得要回來自我照顧好自己、放鬆/自在,同時在無法立即馬上能有改變進展時,在心中帶著祝福來面對,都可以安穩自己的心,在不容易中。
備註:親職卡是一套可以用來對話釐清親職互動中重要的價值觀與互動姿態,並延伸至重要關係的對話牌卡。若有興趣,需要進一步詢問跟購買,可聯繫這裡
2009那年春天,因為生命的困局走入敘事的場域,就從那一年的那一天開始,敘事的視野來到生命,成為一種滋養與基底,然後一步一腳印的擴展豐厚自己。2020年成立散步後花園心理諮商所,長出另一個實踐相信的基地。聯繫我:54heart@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是「最好」的敵人。』 如果能在多說「不」方面有所進展,這樣就能對個人最看重的人與事說「是」。 重點在於,取捨。 而取捨之間,又憑藉什麼作為取捨呢?
快過年了,在結束年前的最後一個談話工作後,一種即將放長假的鬆弛感逐漸蔓延湧上,整個人都是舒服,可以綿長呼吸的。 這篇文就是要來說,我讀「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一書帶給我的思維省思。 對我來說最受用的是書中提出5大策略中的策略之一:在日常事務中,辨識每一個決定點。 不過我的經驗卻是另一種。
『「好」是「最好」的敵人。』 如果能在多說「不」方面有所進展,這樣就能對個人最看重的人與事說「是」。 重點在於,取捨。 而取捨之間,又憑藉什麼作為取捨呢?
快過年了,在結束年前的最後一個談話工作後,一種即將放長假的鬆弛感逐漸蔓延湧上,整個人都是舒服,可以綿長呼吸的。 這篇文就是要來說,我讀「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一書帶給我的思維省思。 對我來說最受用的是書中提出5大策略中的策略之一:在日常事務中,辨識每一個決定點。 不過我的經驗卻是另一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奴比一邊說著,一邊在胸口劃出符紋,畫完後伸手指向依菲。依菲還是看不到奴比施展的法術,但她想像,此刻她和奴比之間懸著的,是幾天前他們一同在琥珀塔看到的,從彩色玻璃照進的炫目光線。
Thumbnail
當「工作」與「健康」有稍微衝突時,該如何選擇? 或擔心自己無法應對後果,拖延著,慢慢想辦法,有錯嗎? 只是「晚一點」又不是「不做」,有必要錙銖必較嗎? 「面面俱到」可能是種情緒逃避或自我防衛機制的心態,怎麼說?當離回診的時間越近,焦慮的感覺就會慢慢浮出檯面,也讓自己不自知的「面面俱到」思維慢慢
Thumbnail
到了那一天, 說再見還是這麼困難, 明知道, 也在心裡練習了不下數次, 還是說不出口, 因為知道, 這句再見, 是你的無能為力, 是我的滿滿不捨, 這句再見, 是永遠永遠的再也不見, 淚如雨下望著你再也無回應, 我不說了, 至少我們都說過了我愛你(妳), 所以到了那一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今天一早,就看到「睡魔」×熙傳來訊息: 「早安 吃了昨天外帶的夜市食物 直接一大早就在拉肚子」 我說,你也太那個了吧: 「一大早就跟我報告這事......」 然後轉念一想,不對喔! 「等等 你是不是現在坐在馬桶上 …… 我有聞到味道!」 真的是吼,唉,小
Thumbnail
什麼是卡住的感覺? 諮商過程,常常會遇到案主說自己卡住的狀況,而這些卡住的案主,不論主題是感情、生涯,或是工作,都有類似的形容⋯ 「我覺得自己被卡住了,現在的狀態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在過去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造成現在這局面,我知道要改變,但我沒有動力去做。 過去我已經付出很多了,我知道我可能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奴比一邊說著,一邊在胸口劃出符紋,畫完後伸手指向依菲。依菲還是看不到奴比施展的法術,但她想像,此刻她和奴比之間懸著的,是幾天前他們一同在琥珀塔看到的,從彩色玻璃照進的炫目光線。
Thumbnail
當「工作」與「健康」有稍微衝突時,該如何選擇? 或擔心自己無法應對後果,拖延著,慢慢想辦法,有錯嗎? 只是「晚一點」又不是「不做」,有必要錙銖必較嗎? 「面面俱到」可能是種情緒逃避或自我防衛機制的心態,怎麼說?當離回診的時間越近,焦慮的感覺就會慢慢浮出檯面,也讓自己不自知的「面面俱到」思維慢慢
Thumbnail
到了那一天, 說再見還是這麼困難, 明知道, 也在心裡練習了不下數次, 還是說不出口, 因為知道, 這句再見, 是你的無能為力, 是我的滿滿不捨, 這句再見, 是永遠永遠的再也不見, 淚如雨下望著你再也無回應, 我不說了, 至少我們都說過了我愛你(妳), 所以到了那一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今天一早,就看到「睡魔」×熙傳來訊息: 「早安 吃了昨天外帶的夜市食物 直接一大早就在拉肚子」 我說,你也太那個了吧: 「一大早就跟我報告這事......」 然後轉念一想,不對喔! 「等等 你是不是現在坐在馬桶上 …… 我有聞到味道!」 真的是吼,唉,小
Thumbnail
什麼是卡住的感覺? 諮商過程,常常會遇到案主說自己卡住的狀況,而這些卡住的案主,不論主題是感情、生涯,或是工作,都有類似的形容⋯ 「我覺得自己被卡住了,現在的狀態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在過去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造成現在這局面,我知道要改變,但我沒有動力去做。 過去我已經付出很多了,我知道我可能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