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觀點】羅振宇2023「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說:這個思路有啟發,背後我獲得的三個啟發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新年的第一天,回看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說的逐字稿。

raw-image

這是羅振宇的第八場演說,依舊是看文字內容。一方面實在是無法坐在那裡四個小時觀看,小孩大了之後更是如此,這段時間是屬於她們的;另一方面是個人的習慣,比起配合對方的輸出速度,我更偏好用自己的輸入步調來理解,特別是知道這只是一場秀。

​...

​從「時間的朋友」到「朋友的時間」


這次跨年演說是以「這個思路有啟發」做為主題,用了二十二個故事,告訴你關於「做選擇」的七個啟發。​

一、在環境不完美時,學會一邊保持希望,一邊說老實話。
二、在做選擇時,更加關注自己的內核,而不是擁有的標籤。
三、在做事情時,更關注自己能持續努力、無窮深化的要素。
四、在遠方和附近之間,更關注眼前人、身邊事。
五、在大和小之間,尊敬大樹和鴻鵠,關切小草和燕雀。
六、把一切都看成畫布、琴譜和舞臺,有膽氣把世界據為己有。
七、在跑步和舞蹈之間,偏向舒展一點,優美一點。

​這七個啟發也反映在這次的演說當中:從體育館走進書店,更像是一場分享、而不是演說;不再談宏觀趨勢,改說微觀故事,你我身邊可能都有的人物故事。以往主題圍繞著「時間的朋友」談長期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應,這次告訴大家抬頭看不到遠方時,不妨低頭看看近處,花點「朋友的時間」聽聽他說些這些年來的體認。

這讓我突然覺得,一周前的「羅輯思維」停更是為了這場演說而鋪梗,拉回大家的目光與注意力,看看他還能變出什麼把戲?接下來的十三場跨年演說真能辦下去?果然在這場演說的開場,他自己也提到了這件事,也給出了一個說法

​寧可被困難擊敗,也不要被困難定義。

如果覺得被什麼東西困住了、感到問題似乎無解,也許不必直面強攻。從這個困難裡走出來,別被這個困難定義,到別處看看,帶上自己的老問題、找找新的可能性。後來看完了全文,又倒著回看一遍,我發覺這句話,或許才是這場演說最大的啟發。

「一個領域的難題,可能在另一個領域存在著簡單解法。」
「重新看待問題的定義,轉個彎也許能找到更好、更值得解決的問題。」

​我想你可能和我一樣,曾經在書中或聽人說過這樣的觀點。只不過羅胖換一種說法,而這也是他在後續提到的「內核」觀點:對世界重新編碼的能力。

如果照以往的模式鋪陳與進行這次的演說,肯定會是一場如大家所預期的笑話或幹話,因為大多數人都認定明年不會太好、甚至更糟。但是,不能說好,還能說什麼呢?

從台上走向台下,向朋友說說過去這些年的實踐與體認。避開直面難題的選項,選擇帶上自己的老問題、找找新的可能性,正如他在演說中說到的那樣。

​...​

「這個思路有啟發」背後的三個啟發


過去我曾幾次說過,看羅胖的內容不在於學習新知或是獲得了不得的啟發,而在於用故事重新包裝觀點的能力。真心覺得這一點他做的比很多人都好,也下了不少功夫;但看多了就是會覺得他和劉潤、萬維鋼在所謂的內核上是不一樣的。

我將這篇逐字稿看過了一遍,又反向回看了一遍,在紙上寫下了三個我的啟發。

一、創造峰終效應:過程聽了什麼不重要,最終覺得有收穫就好

近期有本書在談「峰終效應」這件事,是指人在一個體驗過程中的最終感受,取決於過程中峰點與終點的感受。在企業講授簡報與提案時,我總會提到這一點,將峰終效應套用在簡報或提案上,內容聽不到重點、結尾時草率結束,即使過程再精彩,最終受眾還是會抱持著不好的觀感。

如果一場演說從頭到尾都是使盡全力,反而不會是一場精采的演說。

為什麼有些人在將演說內容拿掉一些,卻獲得更好的回響與評價正是這個效應發揮了作用。如果你懂得峰終效應的概念,就會更清楚節奏感的運用,也會明白「少即是多」的道理。

在這場「時間的朋友」演說中也運用了峰終定律。在中間加入一些可以放空,沒聽或不懂也沒關係的內容,比方說第三、四、五個部分;而關鍵在於第一部份的「定調」做為開場,第二部分的「內核」是峰點,以及第七部分的「回顧」做為結尾,決定了受眾對於整場演說的感受。

換個思維想想,如果將這七個部分的內容重新排列又會如何呢?

為了提高受眾的體驗感和抓住專注力,通常「峰終效應」會和「蔡加尼克效應」搭配使用。

蔡加尼克效應,是指我們對於做到一半的事情更會念念不忘,想要持續下去的意願會更強烈。好比說許多人會什麼會追劇追不停呢?這是因為運用了蔡加尼克效應,在劇情正精彩的時候就結束或插播廣告,讓你不由自主地想知道接下來的劇情而持續看下去。

套用在簡報或提案上,就是在開場時就說明簡報的目的、關聯與效益,提高對方聽下去的意願,讓對方更專注在接下來的簡報或提案內容上。所以,羅胖在第一部份結束時就拋下了一個懸念:羅胖六十秒结束了,那我去做什麼?在演說快結束時我會告訴你。

我們不妨將「峰終效應」與「蔡加尼克效應」運用在自己的演說或表達上,這是第一個啟發。

二、重新詮釋認知:沒有悲觀的權利,那就重新詮釋認知的現況與設定的目標

大多數人對於來年是悲觀的,或許是看到了一些訊號、也可能是聽到別人都這麼說,所以覺得不看好。之所以悲觀,是預期來年會比現在更糟,如果羅胖在演說中也傳遞同樣的觀點,顯然打臉自己的論調、也不符合政治正確性,所以不能說壞。

但不能說壞、又必須說好的前提下,怎麼辦呢?

重新詮釋你的認知,包括對現況的理解、目標的設定,建構出新的問題觀點。將問題由「來年會更糟,怎麼辦?」重新編碼為「現在還可以更好,看看生活周遭的這些故事,你真的夠努力了嗎?要不要試著重新設定目標呢?」

所以在整場演說中,他反覆提及了幾件事:

​「任何人生故事都有兩個版本,困難也是」
「重要的不是身分,而是內核」
「最珍貴的能力,是讓自己永遠有從內核出發的能力」
「以一般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對世界重新編碼的能力,就是最低成本的創新資源」

​都在傳達一個訊息:不要問大環境有多糟,而是問自己夠努力了嗎?

​三、舊瓶倒出新酒:重新編碼新與舊,不只新瓶能裝舊酒、舊瓶也能倒出新酒

這其實是第二個啟發的延續,對世界重新編碼的能力,就是最低成本的創新資源。羅胖用四個小時告訴所有人,重新編碼的能力就是他的內核;只要永遠保有從內核出發的能力、持續微雕,創新的空間就在腳下。而他的作品,就是不斷地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編碼、對編碼出的認知世界再次編碼。

舉例來說,羅胖說到任何人生故事都有兩個版本;其實就是半杯水的故事,也是成長型心態。他提到我們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證書和技能,而是過去一切經歷的總和,永遠保有從內核出發的能力,就是最珍貴的能力;談的是底蘊。

他說數位技術改變了我們工作技能的折舊率,而應對挑戰的辦法就是去找到那些折舊更慢、更保值的技能,像是創意、社交智慧與手藝。所以轉換跑道的原則,就是遷移到技能相近但趨勢向上的職務;講的是可遷移能力。演說中還有許多觀點陳述,都是我們熟知的概念重新詮釋、或是衍生出新的見解。

對比去年的演說內容,其實核心概念大同小異,像是不遠求、有啟發,只是換一種說法來包裝與鋪陳。

raw-image

...

印象深刻的一段話,一開始就說了


四小時的演說全文閱讀,到寫完這篇文章,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在第一部份最後提到,艱難處境下應該如何自處的四種姿態:不要被困難定義、帶著希望說實話、帶著實踐講道理、帶著痛處來堅持。

我的理解是,實話、道理與堅持,是大家都懂但聽不進去的。所以要實中帶虛、虛中帶實,說實話要夾帶著希望,道理要伴隨著實踐;而堅持往往忘了為什麼堅持,所以要感受到真實的痛處,才會讓人看見價值、願意相信與行動。

如何找到虛與實的巧妙組合、如何重新編碼說出來的話,在溝通表達、提案說服與問題解決上,都是很重要的技巧。

羅胖用了「以一般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和「所有的良好關係都建立在信任上,所有的信任都建立在真實觸點上」兜了幾個彎,點出你真的夠努力嗎?努力對了方向嗎?

只要你夠努力,就足以贏過多數人。但你真的努力夠了嗎?如果你有天賦、又夠努力,肯定不會被困難定義的,我們在許多成功者身上都見證了這一點。很多事情不成,問題可能出在信任感不足,你得找個這個結構洞,建立起信任的連結;職場升遷、提案說服、知識變現,其實都是持續累積與消耗信任感的過程。

不要被困難定義,重新看待問題、找到切入點,就是新的機會。

​#時間的朋友 #羅振宇 #跨年演說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907會員
243內容數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2023/12/06
幾經思考,我決定從心法、技巧和體現(心技體)切入,從策略思維、策略分析與案例解析三個構面,挑選我認為對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有所助益的十本好書,以及做為延伸閱讀的參考書目。
Thumbnail
2023/12/06
幾經思考,我決定從心法、技巧和體現(心技體)切入,從策略思維、策略分析與案例解析三個構面,挑選我認為對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有所助益的十本好書,以及做為延伸閱讀的參考書目。
Thumbnail
2023/10/06
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大多會體認到提問的重要性。我想對吧?​問對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特別是在組織或團體中,也許別人能給出自己沒想到的好答案。但是,為什麼提問的能力不容易養成?
Thumbnail
2023/10/06
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大多會體認到提問的重要性。我想對吧?​問對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特別是在組織或團體中,也許別人能給出自己沒想到的好答案。但是,為什麼提問的能力不容易養成?
Thumbnail
2023/10/05
成熟,就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擇,目的是要追求其他更好的選擇。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還沒想清楚」這些事?
Thumbnail
2023/10/05
成熟,就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擇,目的是要追求其他更好的選擇。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還沒想清楚」這些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終於來到了跟三郎分享演講上台技巧的日子,這是準備演講的最後一哩路,也是必需花費最多時間的部分,最重要的階段,演講的成敗,幾乎取決於這個階段的準備是否完整,也是我迫不及待想跟三郎分享的部分。
Thumbnail
終於來到了跟三郎分享演講上台技巧的日子,這是準備演講的最後一哩路,也是必需花費最多時間的部分,最重要的階段,演講的成敗,幾乎取決於這個階段的準備是否完整,也是我迫不及待想跟三郎分享的部分。
Thumbnail
這本《啟發》就是一直發現問題並思考問題的合輯。它蒐集了羅胖對532個問題的思考,問題取材自他在微信公眾號每天的發的60秒語音訊息。這些問題討論說不上嚴謹,甚至有些隨性。但每個概念在60秒可以說出個所以然,讓這個詞跟真實世界有連結。
Thumbnail
這本《啟發》就是一直發現問題並思考問題的合輯。它蒐集了羅胖對532個問題的思考,問題取材自他在微信公眾號每天的發的60秒語音訊息。這些問題討論說不上嚴謹,甚至有些隨性。但每個概念在60秒可以說出個所以然,讓這個詞跟真實世界有連結。
Thumbnail
這次蠻幸運的在參加兩天一夜的春訓營隊時,再次聽到羅紹和執行長的主題演講,由於講題是針對葡眾企業的會員夥伴,看到執行長拿麥克風呼喊想要帶動台下聽眾,展現活潑的另一面。主軸也很契合這次春訓的核心目標,期望能在每個人的人生與腦袋中種下想要改變自我的火種,在活動後也找時間整理一下這次演講的筆記與心得。
Thumbnail
這次蠻幸運的在參加兩天一夜的春訓營隊時,再次聽到羅紹和執行長的主題演講,由於講題是針對葡眾企業的會員夥伴,看到執行長拿麥克風呼喊想要帶動台下聽眾,展現活潑的另一面。主軸也很契合這次春訓的核心目標,期望能在每個人的人生與腦袋中種下想要改變自我的火種,在活動後也找時間整理一下這次演講的筆記與心得。
Thumbnail
平常都是吃飯或開車時間聽的podcast,大人學的small talk,不同的主題要不讓我產生共鳴與被同理,要不就是聽到新觀點讓我產生新的反思。 感謝石罡這次的綠洲創業論壇,訊息一PO文出來,看到有Bryan姚詩豪、劉軒、陳宗賢、張瑋軒,每位講者都是強棒,心理就不多做思慮,五分鐘內就直接買套票
Thumbnail
平常都是吃飯或開車時間聽的podcast,大人學的small talk,不同的主題要不讓我產生共鳴與被同理,要不就是聽到新觀點讓我產生新的反思。 感謝石罡這次的綠洲創業論壇,訊息一PO文出來,看到有Bryan姚詩豪、劉軒、陳宗賢、張瑋軒,每位講者都是強棒,心理就不多做思慮,五分鐘內就直接買套票
Thumbnail
先說一下緣由。幾個禮拜前,我麻吉分享一支影片,包含23個故事、知識含量挺高,「羅振宇2023跨年演講」。 稍早看完了第一PART、4個故事。因為某些緣故,找到有網站分享了逐字稿!雖然我可能會錯過,只有觀看節目才能欣賞的一些環節,但衡量了一下,決定讀稿子。 以下雖會提到一點點內容,但我覺得離劇透非常遠
Thumbnail
先說一下緣由。幾個禮拜前,我麻吉分享一支影片,包含23個故事、知識含量挺高,「羅振宇2023跨年演講」。 稍早看完了第一PART、4個故事。因為某些緣故,找到有網站分享了逐字稿!雖然我可能會錯過,只有觀看節目才能欣賞的一些環節,但衡量了一下,決定讀稿子。 以下雖會提到一點點內容,但我覺得離劇透非常遠
Thumbnail
疫情雖短暫幾年,但影響各產業發展,旅遊、餐飲因疫情而暫休數年,電商、數位因疫情加速發展,然而疫情後時代的一切充滿著未知及不確定因素,唯一可以掌握的大概是思維的應變能力。 今天想分享「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今年主題是「這個思路有啟發」,22個故事跟大家分享疫情後的思路啟發,至於什麼是
Thumbnail
疫情雖短暫幾年,但影響各產業發展,旅遊、餐飲因疫情而暫休數年,電商、數位因疫情加速發展,然而疫情後時代的一切充滿著未知及不確定因素,唯一可以掌握的大概是思維的應變能力。 今天想分享「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今年主題是「這個思路有啟發」,22個故事跟大家分享疫情後的思路啟發,至於什麼是
Thumbnail
去年的最後一天,我參加了一場線上故事跨年,許多故事讓我很感動。 主持人是李洛克,反應敏捷,妙語生花,串場節奏掌握得超好。即便要提醒講者時間,都能用幽默的方式。講者如果講超過30秒就往前走一步,漸漸走上講台,講者看到他就知道該結束了。
Thumbnail
去年的最後一天,我參加了一場線上故事跨年,許多故事讓我很感動。 主持人是李洛克,反應敏捷,妙語生花,串場節奏掌握得超好。即便要提醒講者時間,都能用幽默的方式。講者如果講超過30秒就往前走一步,漸漸走上講台,講者看到他就知道該結束了。
Thumbnail
新年的第一天,回看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說的逐字稿。在這篇文章中,記錄了我的觀察與獲得的三個啟發。
Thumbnail
新年的第一天,回看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說的逐字稿。在這篇文章中,記錄了我的觀察與獲得的三個啟發。
Thumbnail
最近剛結束學期的期末報告週,總算撐過了大大小小的報告攻勢,對於上台報告的結果有好有壞,正想著怎麼調整比較好時,一則圖書館預約借書的來信通知巧秒地捎來,表達吸睛:從個人到小組,重量級講師教你的升級說話課,正好是我現在所需要的,來得早不如來的巧,藉這巧勁,不到半天時間就將內容啃食完畢,作者曾培祐以講師的
Thumbnail
最近剛結束學期的期末報告週,總算撐過了大大小小的報告攻勢,對於上台報告的結果有好有壞,正想著怎麼調整比較好時,一則圖書館預約借書的來信通知巧秒地捎來,表達吸睛:從個人到小組,重量級講師教你的升級說話課,正好是我現在所需要的,來得早不如來的巧,藉這巧勁,不到半天時間就將內容啃食完畢,作者曾培祐以講師的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分享九種人生思維, 我把讀來特別有感的兩章節合而為一, 「利他共贏」、「無限思維」結合, 「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結合, 「沒有壞事」、「包容力」結合。 現階段我們或許還無法成為高手, 但可以學習高手的思維, 如同站在他們的肩膀, 將來哪天換你成為高手, 也能讓許多人站在你的肩膀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分享九種人生思維, 我把讀來特別有感的兩章節合而為一, 「利他共贏」、「無限思維」結合, 「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結合, 「沒有壞事」、「包容力」結合。 現階段我們或許還無法成為高手, 但可以學習高手的思維, 如同站在他們的肩膀, 將來哪天換你成為高手, 也能讓許多人站在你的肩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