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聚餐,許久不見的老友相聚,平常很準時的阿秋這天姍姍來遲,坐下後來不及先寒暄個兩句,急忙又拿起手機邊滑邊念,最後乾脆起身到店外直接把電話拿起來講,不一會,回到座位上搖搖頭開口道”外面人難找,裡面人不升,最後就是主管自己幹,累阿”,阿秋嘆完後,看了我一眼繼續:「陳老師企業講課經驗多,現代人不升主管這事是不是真的無解?」
部屬心裡有底,不想晉升成為那個你
我:現代人不願意升遷當主管,這幾年滿常見的,確實也讓很多企業感到頭疼。
阿秋: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年輕人願意當主管呢?
我心想:辦法一定是有的。
由於阿秋跟我20年的交情同時也是一位認真的主管,總不能一開始就講白,於是先探探他,沒想到這麼一聊,發現原來阿秋這個主管跟絕大公司辛勤的主管如出一轍。
辛勤的主管通常都有以下幾種情形:
l 薪水比一般同仁多個幾千
l 大多都是最早到公司然後最晚下班
l 同仁幾乎所有的事情都來問主管
l 新人不會的、老的不願的,最後都變成自己的
l 開不完的會
阿秋:所以每天在公司都忙爆,假日還要待命,不知道為何就是沒人想升主管我:OK,有沒有發現,你其實已經找到沒人願意當主管的原因了。
近幾年來有一個詞很火紅-性價比,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CP值,
以往我們時常用在消費方面,若用在升職當主管這件事上也同樣適用,
說白了就是,同仁看到阿秋每天忙碌,事情多到做不完,彷彿已預測到自己以後當主管的樣子,這樣的投資似乎不太划算(CP值爆低),薪水多個幾千,付出的時間精力與收穫不成正比,與其升遷之後更累,那我現在這樣做的就好了啊 ! 因此卻步不願意升職當主管。
那該怎麼辦呢?
從三項看的到的地方開始著手
要調整部屬不願意升遷的想法,必須從生活中最稀鬆平常的經驗開始,
舉個例子來說,工作時間三不五時就看到主管風風火火這裡來,那裡喊,永遠是一副忙不完的樣子,這樣的形象容易帶給人壓力與距離,因此需要做一些改造,改造的目的主要是不要再讓部屬感受到主管職位的壓力與緊湊步調,因此我提議可以先從三個最先被看見的面向著手,分別是:儀容、笑容、從容
儀容:刻意察覺、乾淨整潔。
人是視覺的動物,人很容易將看到的事物轉變成刻板印象,如果每天看到主管總是一副蓬頭垢面,衣衫不整,連基本的儀態素養都無法保持,又如何為團隊創造出領導的氣象呢?
笑容:態度輕鬆、嘴角上揚
微笑是最好的語言,也是最美麗的景色。主管光是位階就已經容易與部屬產生距離,如果再加上終日不苟言笑甚至是眉頭深鎖,這樣僅會將部屬越推越遠,通常這時候來找主管的,一定是重要的事,再不然就是更重要的事了。
從容:運籌帷幄、放慢步伐
風風火火的主管雖然執行嚴格、效率高超,但難免讓部屬感到有壓力纏身,即便是執行者有更好的想法想要找主管討論,也難免會被雷厲風行的態勢給逼退,有時反而錯失了讓部屬參與甚至是部屬培育的良機了。
盤點看不到的主管好處並讓部屬知道
要調整同仁對於主管職的觀感,除了要有看的到的調整之外,看不到的地方也需要強化與引導,而看不到的主管好處各企業不同,其中廣泛的一定會有:
履歷加分-加強履歷表的完整度,提高個人的價值
未來機會-主管經歷總是加分,未來可選擇的路更多更廣
朋友聚會-與朋友聚會時創業者與主管的人數定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升任主管能兼顧面子與裡子。
自主性高-可以透過當主管的歷練與經驗安排自身的工作,有著較高的自由度。
當然,制式的說明有時可能讓部屬心生防衛,我通常會建議以較輕鬆的模式,透過平常的相處、閒聊時有意無意的提點與提醒,循序漸進的在部屬心中留下一個升遷的種子,相信如此升遷的意願會有明顯的提升。
結論:先讓部屬感到崇拜,主管之路才會願意表態
部屬不是不想當主管,只是當了主管之後的投資與收穫明顯不相符,人不會去追求更累且收穫甚小的事,因此,身為主管要適宜的把主管的好給突顯出來,如此才能營造一個讓部屬向上追求的契機。
以上是柏帆的職場經驗分享,
謝謝你的收看.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收藏」或「FB轉分享」給Po帆一點點鼓勵!
若有任何想法或建議,歡迎在底下留言或至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