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打打,關於滿足

更新於 2023/01/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久沒有打字了,剛好是個好時機,便把最近一些想法記錄下來。

對於我自己的生活,滿足,是一個很難的課題。

 

知足常樂,在不同的場合,就是不同的意義。

 

以前我固定低薪的時候,認為這是一種無奈的解套方法,吃省用省,能過一天是一天,也許有一天機會會來找我。

現在當老師薪水好一點了,能帶小孩下課買個麵包或是去吃豆花,隨便拿拿都是一兩百,會覺得很滿足,小孩應該要吃,不能省食物。

我大學時候省,某部分是開始學習規劃使用僅有的生活費,不浪費,盡量省。出社會也是省,連狗都跟我一起省。

但我小時候至少每天都能有飯吃,沒有餓。每天早上有奶粉泡牛奶,膩了還可以換口味,克寧奶粉的蘋果、果汁、麥芽、原味,我都還記得這些味道。

我家小時候不算富裕,但家人還是會準備奶粉,因為孩子骨頭發育很重要,我媽也會一直燉一些粉光蔘,或是雞湯什麼的,所以骨本該存的都有存到。

 

家庭教育是會默默的被傳承下來,即使沒有刻意為之,但那是小時候自己被對待的方式,很自然的就會用這種方式來對待小孩。

不過夫妻雙方是不同的教育長大的,所以會出現兩種模式,而孩子,會去認識到父母在某些地方的標準和相處方式。

 

我並沒有要在孩子面前刻意的表現出好父親的理想模樣,因為太不自然的行為,久了只會產生自我矛盾,而且那不是我。

該做什麼作什麼,該說什麼說什麼,大多時候我會盡可能講道理。不過當孩子任性的時候,超過我的底線也會爆發出情緒。

「我不該對孩子生氣」這種話語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大的負擔。

『我要清楚的告訴孩子,我生氣的原因是什麼』這樣我的情緒可以正常發洩,孩子也才能知道父親的地雷在哪

 

當一個我,必須要去負擔父親、老師、丈夫、飼主,多種身分的時候。

每周或兩周,我會出現一種什麼都不想做的狀態,吃吃零食,看看影片,不做家事,最多摸狗。

我清楚的知道,那是「做我自己」的時間。

我照顧了他人,並不是說睡覺就好,睡眠是身體的累。

但自己沒有被照顧到,那是看不到的,心裡的累,而這個累,不會因為睡眠而消失,反而可以一直被累積、壓縮,最後無感,很久之後,壓垮自己。

 

所以,當我明白的感受到自己正在照顧自己時候,我會感到滿足。

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會為自己留一些時間,來維持自己這個系統所需要的保養期。

 

有時候不希望自己看得太超然,這樣會失去競爭的動力。

有時候不喜歡自己看得太世俗,這樣會時時刻刻為了小事心情不佳。

 

我認為,人還是要有情緒,因為我們認真的活著,情緒是內在狀態的一面鏡子。

當然不是一定要大哭大笑,但一定要去理解自己的情緒波動和模式。

當它是正常發揮時,人活得會比較自在。煩惱也會比較少,煩惱來自於情緒,情緒來自於外在所發生的事情。

 

一定要保持情緒的正常運作,才能夠有效率的面對事情。
 

這個狀態,我才會稱之滿足,一種安穩和平靜的感受

 

相由心生,境亦為心鑄。

 

唯有一真一心,方得落葉無痕。               Gind

    avatar-img
    0會員
    30內容數
    從日常生活中去體悟,改善自己的情緒狀況,事務看法,有點禪學,有點佛學,有點心理學,都只為心靈喜樂的一個狀態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最近開始來把Netflix上的歷史影集看一看。 Netflix的歷史影集都做得非常精良,可以看到美麗雄偉的歐洲建築,室內裝潢,還有中世紀的服裝及盔甲,只看場景也是非常值得一看。 因為前陣子看了狄更斯的雙城記,所以先選看了Netflix的《法國大革命之謎》⋯⋯
    Thumbnail
    這次是第一次拜訪西班牙, 沒想到竟然是跟著北歐人來到南歐, 作為一個社會觀察家,簡直是觀察文化差異的大好機會? 這次來到的是非常南部的西班牙區域,格拉納達,非常靠近北非, 過去曾經被穆斯林征服,後來才成為天主教徒 從當地建築以及在地小店看起來,相對北歐非常具有宗教色彩, 隨時一個轉身
    11度C,有雨,雨的兩鬢好蒼白,剛好像我今天的一個起初,水杯裡沒有我,世界裡沒有我,房子裡的擺設是我空虛的延伸。別擔心,我很好的,生活總要無病呻吟,那是帶點樂觀又三分悲觀的存在感。 漸行漸遠,是一種流行,但還是比較喜歡復古的笑容。將你掛在右耳,因為我不是左撇子,大概右邊是比較強大的概念,正在聽著你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以精神病院為舞台,透過新人護理師角度看精神疾病患者的人生故事。 原本以為要走《機智醫生生活》路線,但我覺得更像傳統日劇職人劇常見的架構:講完病人故事講主角群故事,再讓最主要角色遭遇最大的困難並勵志結尾。 有哭有笑,劇情流暢,但破除精神疾病汙名化的衛教氣息略顯濃厚,另外
    Thumbnail
    老實說我真的不太喜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人來問我「還好嗎?」「需要聊聊嗎」那種「關心意味滿滿」的關心,我覺得那種關心既矯情又讓人有負擔。(但「還好嗎」用在關心身體健康時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並不認為每一種關心都等於愛,有些關心只是要表達「我有關心你喔!」「我是好人喔!」「我有履行朋友義務喔!」的應付
    Thumbnail
    「曾幾何時,有一段最真摯的感情放在我的面前,而我沒有好好珍惜......」 這句像曾相識的電影對白,套在友情上,sorry,不是太合適。
    Thumbnail
      連續的幾次會議,都在討論同一項議題,有時候當下沒有處理好的情緒,就像毒瘤一樣,慢慢發酵。就連我個人也是,當下總是只被情緒帶著走,但卻沒有好好地為自己發聲以及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問題。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是否真的是自己的問題。但一件事本身就無對與錯,又何來的問題?我想最主要還是如何看待事情吧?
    Thumbnail
    中國的武術界不分兵器系統還是徒手系統的技術,都沒有經歷過「政府支持的賽制演化」,頂多在各自交流比試的過程中產生約定俗成的切磋方式,不然就是尋仇鬧事、古代戰場會用的瞬間奪命技術,面對有殖民列強勢力撐腰的擂台賽制,不得不配合卻又尚未完全適應的情況下,也就敗多勝少
    Thumbnail
    在清朝禁武令造成的歷史情境下,不希望家傳武學斷傳,或仍想要藉此考武舉出人頭地的非滿人習武者,終究採取「脫兵化拳」的方式,來保留原有的兵器武技。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最近開始來把Netflix上的歷史影集看一看。 Netflix的歷史影集都做得非常精良,可以看到美麗雄偉的歐洲建築,室內裝潢,還有中世紀的服裝及盔甲,只看場景也是非常值得一看。 因為前陣子看了狄更斯的雙城記,所以先選看了Netflix的《法國大革命之謎》⋯⋯
    Thumbnail
    這次是第一次拜訪西班牙, 沒想到竟然是跟著北歐人來到南歐, 作為一個社會觀察家,簡直是觀察文化差異的大好機會? 這次來到的是非常南部的西班牙區域,格拉納達,非常靠近北非, 過去曾經被穆斯林征服,後來才成為天主教徒 從當地建築以及在地小店看起來,相對北歐非常具有宗教色彩, 隨時一個轉身
    11度C,有雨,雨的兩鬢好蒼白,剛好像我今天的一個起初,水杯裡沒有我,世界裡沒有我,房子裡的擺設是我空虛的延伸。別擔心,我很好的,生活總要無病呻吟,那是帶點樂觀又三分悲觀的存在感。 漸行漸遠,是一種流行,但還是比較喜歡復古的笑容。將你掛在右耳,因為我不是左撇子,大概右邊是比較強大的概念,正在聽著你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以精神病院為舞台,透過新人護理師角度看精神疾病患者的人生故事。 原本以為要走《機智醫生生活》路線,但我覺得更像傳統日劇職人劇常見的架構:講完病人故事講主角群故事,再讓最主要角色遭遇最大的困難並勵志結尾。 有哭有笑,劇情流暢,但破除精神疾病汙名化的衛教氣息略顯濃厚,另外
    Thumbnail
    老實說我真的不太喜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人來問我「還好嗎?」「需要聊聊嗎」那種「關心意味滿滿」的關心,我覺得那種關心既矯情又讓人有負擔。(但「還好嗎」用在關心身體健康時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並不認為每一種關心都等於愛,有些關心只是要表達「我有關心你喔!」「我是好人喔!」「我有履行朋友義務喔!」的應付
    Thumbnail
    「曾幾何時,有一段最真摯的感情放在我的面前,而我沒有好好珍惜......」 這句像曾相識的電影對白,套在友情上,sorry,不是太合適。
    Thumbnail
      連續的幾次會議,都在討論同一項議題,有時候當下沒有處理好的情緒,就像毒瘤一樣,慢慢發酵。就連我個人也是,當下總是只被情緒帶著走,但卻沒有好好地為自己發聲以及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問題。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是否真的是自己的問題。但一件事本身就無對與錯,又何來的問題?我想最主要還是如何看待事情吧?
    Thumbnail
    中國的武術界不分兵器系統還是徒手系統的技術,都沒有經歷過「政府支持的賽制演化」,頂多在各自交流比試的過程中產生約定俗成的切磋方式,不然就是尋仇鬧事、古代戰場會用的瞬間奪命技術,面對有殖民列強勢力撐腰的擂台賽制,不得不配合卻又尚未完全適應的情況下,也就敗多勝少
    Thumbnail
    在清朝禁武令造成的歷史情境下,不希望家傳武學斷傳,或仍想要藉此考武舉出人頭地的非滿人習武者,終究採取「脫兵化拳」的方式,來保留原有的兵器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