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良好互動關係的建立

良好互動關係的建立

在多元的社會關係中,生活上與他人和樂相處良性互動,工作上受到別人的信賴與喜歡進而互相幫助,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人際互動的關係中,溝通是重要的指標,彼此溝通的好,可縮短相互距離,增進良好關係。一般而言,與他人互動會經過觀察、理解、表達三個階段,察言觀色後根據自己的經驗去體會他人,經由溝通形成彼此的共鳴與迴響,然後成為有共識的群體。

因應人際互動的重要性,「孤獨感」成為當代備受重視的議題,如何化解孤獨創造良好人際是現代人的重要需求。之前在情緒與壓力調適工作坊中,與學員進行同理心練習時,討論到要如何增加親和力,學會與他人良性互動建立關係的方法。善用同理心確實可以使人感到親切,被關心,快速縮短人際距離,進而促成良好溝通、增強人際和諧。如何培養同理心協助優化自己的人際關係,我們可以從四個階段來說明。

「同情心」是瞭解他人內心感受的能力,是被認為與生俱來的情緒感知能力,兩歲左右的兒童就能透過他人的情緒狀態產生一些情緒反應。成年後常出現兩種的同情心反應:可憐與情緒感染。可憐通常是指弱勢者遇到麻煩時,油然而生的想要幫助他的心情,這良善天性常被不法集團利用來牟利,形成當下社會濫用同情心的議題。情緒感染是指一個人在情境中習得多數他人所表現出來的情緒,而忽略對發生的情況進行判斷認知,如網路上負面情緒渲染而導致的正義魔人。因此,當同情心油然而生時,要多花時間觀察理解當下環境,消除錯誤的判斷。

「同感心」是瞭解他人觀點或人際氛圍的能力,是經由過往經驗組織而來,是一種心智的認知能力,類似日文的「讀空氣」意義。能強烈感受他人情緒的人,不一定也善於理解他人的認知觀點,反之亦然。當有人用「你的痛苦我感同身受」來表達理解與同情時,通常是連結過往的經驗所產生的觀感與情緒,而非身歷其境去體會與領悟的。同感心容易造成的議題是自以為是,想要去與他人建立良性互動卻放錯重點,反而使關係更疏離,如同社會上親子為了生涯發展而產生的紛爭一般。因此,當同感心出現,要先思考自己是否受到過去經驗影響,而忽略他人感受。

「同理心」就以往學者的觀點,包含情感、認知和表達三部分:能知覺對方的情緒,能了解對方的處境,並藉由態度、行為上的展現,讓對方感受到關心、接納、瞭解及支持。也就是說,除了運用同情心與同感心,更多了理智性的判斷能力,思考確認自己的行為方式能否讓對方感受到正向支持。同情心是情緒共鳴、同感心是經驗反應,同理心則是運用兩者去將心比心的智慧,是需要靠思考與驗證而產生的結晶。理智的判斷常常出現猶豫不決的問題,記得可以多分享經由觀察對方得到的想法,讓對方知道你有認真為他想過。

「同在感」是指感受到有人是和自己在一起的,能陪伴我、包容我、理解我、支持我,是組成親密關係的關鍵要素。形成的方式是接納情緒表達,理解對方行為,認真給予回應,付出時間陪伴。也就是同情心、同感心、同理心的運用加上花時間陪伴。在群體中會覺得人在心不在,那就是有陪伴沒用心,只有用心陪伴才能形成同在感。同在感形成了,一句關懷、一個擁抱都可以帶給對方滿滿的溫暖。陪伴記得適度,人都是需要獨處時間,放手也是一種同理心的表現。

適當運用同情心、同感心、同理心與同在感,確實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但要記得建立良好關係的起點是「自我照顧」,一個人儀表髒亂、充滿情緒、壓力過大,想建立良好關係是不可能做到的。良好的關係並不是要愛人並多照顧別人,而是要去愛自己進而同理關懷他人,平衡愛人與愛己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生活。

孤獨是現代人面對的重大議題,如何形成社會支持、人際關係以建立自我照顧系統,是當下社福心理所關心的。人際互動的方式很多,付出關懷的方式也很多,但基本要素依舊在於同情心、同感心、同理心與同在感的培養運用。當同理的態度與同在的感受蔓延在生活之中,就算是一個人獨處,也會充滿溫暖與喜樂,不會感到孤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妙哉心理師的沙龍
14會員
18內容數
同理同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心理心理,在你心裡,在我心裡。
2024/12/09
在現代忙碌生活中,人們常常會遇到突如其來的壓力事件。文章提供了四個實用步驟來幫助你有效處理急性壓力:首先深呼吸以穩定情緒,其次放慢語言和行為來疏導對方情緒,接著尋找理由暫時脫離現場以冷靜思考,最後用平常心面對壓力,培養良好的心態。這些步驟將幫助你更好地管理生活中的壓力,更加從容地應對各種挑戰。
Thumbnail
2024/12/09
在現代忙碌生活中,人們常常會遇到突如其來的壓力事件。文章提供了四個實用步驟來幫助你有效處理急性壓力:首先深呼吸以穩定情緒,其次放慢語言和行為來疏導對方情緒,接著尋找理由暫時脫離現場以冷靜思考,最後用平常心面對壓力,培養良好的心態。這些步驟將幫助你更好地管理生活中的壓力,更加從容地應對各種挑戰。
Thumbnail
2023/07/19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2023/07/19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2023/02/01
依據過往文獻得知,心理議題能否處遇成功,有效的關鍵在於適合的治療關係。找到不適合的專業人士,就像修汽車引擎卻找來板金師傅,是修車專業但無法解決相關問題;或者像吃醬油拉麵卻端來豚骨拉麵,好吃但不是自己想要的。專業單位多半有初談媒合,而討論的內容影響著是否可以找到適合自己議題的心理專業資源。
Thumbnail
2023/02/01
依據過往文獻得知,心理議題能否處遇成功,有效的關鍵在於適合的治療關係。找到不適合的專業人士,就像修汽車引擎卻找來板金師傅,是修車專業但無法解決相關問題;或者像吃醬油拉麵卻端來豚骨拉麵,好吃但不是自己想要的。專業單位多半有初談媒合,而討論的內容影響著是否可以找到適合自己議題的心理專業資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對他人的困境展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時,我們可能會說這個人很沒有「同理心」,然而「同理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要的嗎?其實除非我們離群索居,否則只要處於需要人際互動的環境,在願意理解他人的前提下去傾聽並且展現出關懷,這便是同理心的表現,也能替自己與他人帶來幸福感。 舉例來說,當我們出門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對他人的困境展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時,我們可能會說這個人很沒有「同理心」,然而「同理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要的嗎?其實除非我們離群索居,否則只要處於需要人際互動的環境,在願意理解他人的前提下去傾聽並且展現出關懷,這便是同理心的表現,也能替自己與他人帶來幸福感。 舉例來說,當我們出門
Thumbnail
愛與同理的覺醒是一個溫暖而美好的心靈轉變,它帶領我們走向更有愛心和同理心的生活。 在這個忙碌而又匆忙的世界裡,我們往往為了追求自己的需求和目標而不自覺地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日復一日,我們陷入了自我的泥淖中,忘記了愛與同理的力量。 然而,愛與同理的覺醒是一場美妙的心靈之旅。當我們開始察覺到他人
Thumbnail
愛與同理的覺醒是一個溫暖而美好的心靈轉變,它帶領我們走向更有愛心和同理心的生活。 在這個忙碌而又匆忙的世界裡,我們往往為了追求自己的需求和目標而不自覺地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日復一日,我們陷入了自我的泥淖中,忘記了愛與同理的力量。 然而,愛與同理的覺醒是一場美妙的心靈之旅。當我們開始察覺到他人
Thumbnail
點我進行同理心測驗 其實我是想要了解我是否具有同理心,測驗下來是有的。之後再去釐清我自己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幫助更了解自己跟判斷如何在能力所及的狀態下跟外界互動。 建立好的關係的方法之一 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關係,並且在社交互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親密
Thumbnail
點我進行同理心測驗 其實我是想要了解我是否具有同理心,測驗下來是有的。之後再去釐清我自己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幫助更了解自己跟判斷如何在能力所及的狀態下跟外界互動。 建立好的關係的方法之一 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關係,並且在社交互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親密
Thumbnail
身邊有很常把同理掛嘴邊的人嗎? 或是很常聽到這個詞? 快來領取最簡單明瞭的同理心手冊吧 ! !
Thumbnail
身邊有很常把同理掛嘴邊的人嗎? 或是很常聽到這個詞? 快來領取最簡單明瞭的同理心手冊吧 ! !
Thumbnail
因應人際互動的重要性,「孤獨感」成為當代備受重視的議題,如何化解孤獨創造良好人際是現代人的重要需求。之前在情緒與壓力調適工作坊中,與學員進行同理心練習時,討論到要如何增加親和力,學會與他人良性互動建立關係的方法。善用同理心確實可以使人感到親切被關心,快速縮短人際距離,進而促成良好溝通、增強人際和諧。
Thumbnail
因應人際互動的重要性,「孤獨感」成為當代備受重視的議題,如何化解孤獨創造良好人際是現代人的重要需求。之前在情緒與壓力調適工作坊中,與學員進行同理心練習時,討論到要如何增加親和力,學會與他人良性互動建立關係的方法。善用同理心確實可以使人感到親切被關心,快速縮短人際距離,進而促成良好溝通、增強人際和諧。
Thumbnail
英文諺語:Stand in one’s shoes ,意思是要有同理心,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了解對方感受與看法,真誠及開放的交換彼此意見。解釋很簡潔,但如何實作才是最需要討論的。本文對同理心的介紹分兩篇,第一篇將從三種觀點說明「同理心」的概念,第二篇分享如何自我訓練同理心,以及如何激發他人同理
Thumbnail
英文諺語:Stand in one’s shoes ,意思是要有同理心,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了解對方感受與看法,真誠及開放的交換彼此意見。解釋很簡潔,但如何實作才是最需要討論的。本文對同理心的介紹分兩篇,第一篇將從三種觀點說明「同理心」的概念,第二篇分享如何自我訓練同理心,以及如何激發他人同理
Thumbnail
仿間許多心靈雞湯類的書,會習慣用「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定義來說明何謂同理心/同情心時,其實都不是那麼清楚的解釋。因為「設身處地」是同理心,而「為人著想」是同情心,這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Thumbnail
仿間許多心靈雞湯類的書,會習慣用「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定義來說明何謂同理心/同情心時,其實都不是那麼清楚的解釋。因為「設身處地」是同理心,而「為人著想」是同情心,這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