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沒在聽 You're Not Listening ( 原文作者 : 凱特˙墨菲 Kate Murphy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Hello Kitty 被創作出來的時候是沒有嘴巴的,根據日本Sanrio 公司的官方說法,是因為Hello Kitty用心靈溝通,不需要任何一種語言,所以沒有嘴巴。另外,Hello Kitty 經常在左耳戴著一個蝴蝶結,這個關於蝴蝶結裝飾左耳的用意並無官方說法。我私心聯想,樣貌可愛的Hello Kitty撫慰人心的同時,是否也在傾聽 ﹖這樣的傾聽較屬於單向溝通,只有說話的人在說,聽的人( 物 )儘管只聽不說,甚至有沒有聽進去,說話的人並不在意,重點在想要說的人把話給說了。

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說「囝仔人有耳沒嘴」( 台語 ),意思是要小孩子聽大人說話時要閉嘴,不要亂插話也不要亂講話。但大人們沒有特別說明的,其實是聽到甚麼風聲話語都不要傳話。重點在聽到了,聽到了甚麼 ? 可能是訊息、八卦、謠言、真實事件、繪影故事…不管是哪一種,藏不住的自然會在某些場合和某些人說出來。於是成長過程中屬於初級社交的階段就如此展開,有人說、有人聽。邏輯上是有人聽,說的人才有辦法繼續下去,因此,才有「聽說…」、「聽說…」的社交對話展開,就在這些聊天對話中,我們逐漸地認識對方、了解對方甚至清楚知道對方的行為模式,可見聽的威力可以捲出所有人的真實反應。

本書封面的副標寫著【科技讓交談越來越容易,人卻越來越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的確如此,自從有了社交軟體,人們的交談模式早已從手握話筒到手指點字鍵,逐漸用眼睛取代耳朵,關於聽人說話的機會也因為訊息傳遞容易變得越來越少。常常有類似 ~ 沒關係,你再傳給我就好…;沒關係,到時候再訊息聯絡就好…;沒關係,我晚一點會在訊息回覆你..諸如此類沒在聽的情況,是沒時間聽、或沒耐心聽、或根本沒要聽,總之就是你都沒在聽。

聽,其實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從嬰兒時期開始,對聲音就特別敏銳,而聽覺也是人臨終前最後的知覺。】( 頁31 ) 然而,我常想,為何沒在聽 ? 從好奇心與拋問題2個面向去理解,也許就能夠掌握聽的哲學。好奇對方到底要說甚麼,然後提問有關對方希望告訴我的事。我們和家人與朋友之間保持關係的時間長度與緊密程度,多半也因此而得以更進一步去認識對方、理解對方,甚至同時也在認識自己和理解自己。

【面對面聽人說話其實是一件有趣的事,卻需要一定程度的耐心】( 頁173 ),【環境與心境兩個要素可以幫助培養這樣的耐心】( 頁176 )。難怪,我總是喜歡在咖啡館和朋友聊天,更喜歡在餐桌上聽某人說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ryl's Notes 雪柔的閱讀筆記
61會員
222內容數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2025/04/26
我一直覺得,創作是個從無到有的心造工程,它和生命經驗值成正比,只不過有些人語言傳遞、文字書寫、繪圖意象,而拍攝者選擇按下快門。於此,拍攝再加一點哲學禪意就會進入攝影領域了。
Thumbnail
2025/04/26
我一直覺得,創作是個從無到有的心造工程,它和生命經驗值成正比,只不過有些人語言傳遞、文字書寫、繪圖意象,而拍攝者選擇按下快門。於此,拍攝再加一點哲學禪意就會進入攝影領域了。
Thumbnail
2025/04/13
人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數字?或者都是一個獨立的數字,這個關於生命靈數的美麗邏輯,我只能當作一種娛樂消遣看待。但是數字跟我們個人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Thumbnail
2025/04/13
人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數字?或者都是一個獨立的數字,這個關於生命靈數的美麗邏輯,我只能當作一種娛樂消遣看待。但是數字跟我們個人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Thumbnail
2025/04/06
連假期間的宏觀訊息除了台灣國會之亂引發大罷免連署活動之外,還有就是衝擊全球的川普2.0關稅核彈終於引爆。我不知道明天過後的台灣股市會如何表現這些連動?⋯⋯⋯
Thumbnail
2025/04/06
連假期間的宏觀訊息除了台灣國會之亂引發大罷免連署活動之外,還有就是衝擊全球的川普2.0關稅核彈終於引爆。我不知道明天過後的台灣股市會如何表現這些連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無法說也無法聽」來自我們社會一個不良的文化環境。 我們從很小在家庭中,就傾向接受「權威型」管制,聽父母的話,做個聽話乖順的小孩。 到了學校,為要融入班級和學校,要試著一切跟上環境的步驟和動作,落後了肯定沒好事,顯得自己差勁或怪異,於是我們成為一個個很重視和諧和同化的人,環境怎樣要求,我們也立刻順從
Thumbnail
「無法說也無法聽」來自我們社會一個不良的文化環境。 我們從很小在家庭中,就傾向接受「權威型」管制,聽父母的話,做個聽話乖順的小孩。 到了學校,為要融入班級和學校,要試著一切跟上環境的步驟和動作,落後了肯定沒好事,顯得自己差勁或怪異,於是我們成為一個個很重視和諧和同化的人,環境怎樣要求,我們也立刻順從
Thumbnail
邏輯上是有人聽,說的人才有辦法繼續下去,因此,才有「聽說…」、「聽說…」的社交對話展開,就在這些聊天對話中,我們逐漸地認識對方、了解對方甚至清楚知道對方的行為模式,可見聽的威力可以捲出所有人的真實反應。
Thumbnail
邏輯上是有人聽,說的人才有辦法繼續下去,因此,才有「聽說…」、「聽說…」的社交對話展開,就在這些聊天對話中,我們逐漸地認識對方、了解對方甚至清楚知道對方的行為模式,可見聽的威力可以捲出所有人的真實反應。
Thumbnail
傾聽是主動的,很多時候關乎你如何回應,能不能引導人清楚的表達內心想法,期間也讓自己的思路成形。
Thumbnail
傾聽是主動的,很多時候關乎你如何回應,能不能引導人清楚的表達內心想法,期間也讓自己的思路成形。
Thumbnail
親愛的,你不是異類。 不是你說的話太難懂而讓我分心。 你值得被傾聽,請原諒我太急切表達過度的關心。
Thumbnail
親愛的,你不是異類。 不是你說的話太難懂而讓我分心。 你值得被傾聽,請原諒我太急切表達過度的關心。
Thumbnail
又或許,其實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個人都用著屬於自己的步調,走著這些獨一無二的過程。 畢竟無論如何,最後還是只能對自己負責,每個相遇的緣分都是盡心盡力,然後就放下。
Thumbnail
又或許,其實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個人都用著屬於自己的步調,走著這些獨一無二的過程。 畢竟無論如何,最後還是只能對自己負責,每個相遇的緣分都是盡心盡力,然後就放下。
Thumbnail
貓又不會說話? 其實貓會發出呼嚕聲、喵喵叫,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時常不知道貓咪在說甚麼,但說真的,我們大半時間也根本聽不懂其他人到底在說甚麼,對吧 (這句話讓我覺得很有意思XD,以為有語言溝通了就代表知道對方說什麼嗎,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貓又不會說話? 其實貓會發出呼嚕聲、喵喵叫,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時常不知道貓咪在說甚麼,但說真的,我們大半時間也根本聽不懂其他人到底在說甚麼,對吧 (這句話讓我覺得很有意思XD,以為有語言溝通了就代表知道對方說什麼嗎,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人後悔的多半是沒聽而不是聽太多,是說太多而不是沒說。
Thumbnail
人後悔的多半是沒聽而不是聽太多,是說太多而不是沒說。
Thumbnail
要談溝通和先談傾聽。然而,現代生活很少鼓勵我們仔細、用心的傾聽他人,傾聽不只是聽別人說什麼,在別人滔滔不絕時保持沈默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回應,能不能引導人清楚表達內心的想法,也在過程中讓自己的想法成形。
Thumbnail
要談溝通和先談傾聽。然而,現代生活很少鼓勵我們仔細、用心的傾聽他人,傾聽不只是聽別人說什麼,在別人滔滔不絕時保持沈默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回應,能不能引導人清楚表達內心的想法,也在過程中讓自己的想法成形。
Thumbnail
從事口語表達教學這麼多年以來,常常成為身邊朋友、家長們對於「說話」大小事的諮詢對象。我不敢說我專精於表達,但這十幾年來從教學體會、人生體悟、生命淬煉中,對於「說話、表達」這件事,我點點滴滴領悟、學習著某些道理,以至於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與剛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分享。    你們知道嗎?我遇過當媽媽的
Thumbnail
從事口語表達教學這麼多年以來,常常成為身邊朋友、家長們對於「說話」大小事的諮詢對象。我不敢說我專精於表達,但這十幾年來從教學體會、人生體悟、生命淬煉中,對於「說話、表達」這件事,我點點滴滴領悟、學習著某些道理,以至於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與剛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分享。    你們知道嗎?我遇過當媽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