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因為自己的善意舉動換來了許多失落感,因此決定收起善意。然而收起善意之後卻發現..我更不快樂了..於是我決定從「心」思考問題、學會分清責任界線、理解詢問與尊重的關聯,使得我逐漸開始拾回「我最喜歡的樣子」。你,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嗎?
(你的善意總換來失落感嗎?致 每個充滿善意卻又容易受傷的人)
假如捨棄善意,只為迴避失落感,你還願意喜歡自己嗎?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見一則發文,關於要不要繼續給他人建議這件事:貼文裡提及了發文者,因為時常給他人建議,而發現有時候當對方不領情、或是給了以後,卻不見對方有任何行為改變時,往往因此感到沮喪與失落,使得這位發文者決定,以後除非對方主動詢問,否則自己不再主動給予任何建議。
我想,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因為這沮喪的過程,曾經也伴隨著我好一陣子:在我剛開始接觸腦科學以及領導力時,我時常在聽取別人闡述自己的問題之後,便開始急著將自己的所學分享給對方,希望對方嘗試、做出行為改變。
可是漸漸的卻發現,當我看到對方一點行為改變都沒有、而且每每見面時,卻還一直在重述著同樣的問題,我內心其實會感覺到厭煩與無奈。
我厭煩著,為什麼花時間抱怨而不做改變;我無奈著,能給的建議都給了,我還能幫忙你什麼?在這些負面情緒的干擾下,我也曾作出不再給建議的選擇,只為尊重我的善意。
可是呢,經過一陣子之後,我逐漸意識到,當我不再給建議時,我變得更不快樂…我不願意喜歡那樣的自己…
讀者們,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假如捨棄善意,只為迴避失落感,你還願意喜歡自己嗎?)
讓我受傷的從來不是給建議,而是過高的期待
說來慚愧,學習領導力教會我:「給建議並不是幫助一個人最好的選擇,因為我們所給的建議內容,可能並不適合對方。」
就以我個人為例,小的時候我媽媽總會給我一個就業建議:去薪資穩定的公司上班。可是對於喜歡挑戰、喜歡創意創造、不安於坐在辦公室的我來說,雖然薪資穩定挺誘人,但這建議與我的性格相反,自然在我聽到之後,便不會想採用,甚至聽久了還覺得煩。
由此可知,說不定我們給對方建議時,雖然對方很感謝我們的善意,但不等於他的內心對於建議的內容是充滿可能、可行的想法,說不定還萌生了更多的害怕與擔憂。
可是呢,對於我這種人來說,給建議的背後,其實充滿著許多的善意,我因為幫助人而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喜悅,然而,這樣的性格卻更需要學習「降低期望」。
我個人覺得,有時很有善意、很喜歡幫助別人、會主動伸出援手的人,往往心中都有著樂觀性格,以至於會有很多的期望產生:期望看見他人能因為自己,而從問題中走出;期望大家都能順順利利的過好日子等。
事與願違,人生並不是都按照這樣的劇情再走,每個人對事情的決策與判斷,都會受到環境而影響,我們充滿善意的想給對方建議,有時可能也是種一意孤行、容易忽略他人感受的行為,因此當對方的行為表現,跟自己的內心不相符時,才會覺得失望、覺得沮喪..
不知道讀者是否也跟我有過一樣的感受呢?
(為自己情緒負責的樣子,而這就是我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充滿人性會有的樣子)
你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嗎?
我想,領導力已經教會我,給建議並不是幫助一個人最好的選擇;但對於一個充滿善意的人來說,要他們看見問題而不伸手幫忙,其實更容易導致自己不快樂,這該如何是好?
我嘗試不在二元對立的觀點之下找答案,於是我先接受自己給建議這件事的背後,本質來說充滿著善意,而這善意能讓我從內心感到踏實,只是我需要明白無須對其注入太多的期待。
只因,當我因為給建議而感到失落時,其實也等於我一起扛起了對方的問題,導致下意識的認為,對方的成敗,自己也需要負責。此時,我已經跨過了對方該負起責任的界線。
但說穿了,對方聽完建議之後做與不做,全都是對方的責任與選擇,我根本無權干涉。這是我當時反省之後的體悟。
再來,我善用領導力教會我的提問,不急著給建議,就只是向對方提問,然後在需要時詢問對方:「需要我給你一點建議嗎?」當對方同意之後,我便給予建議,但如果對方不需要,其實對我自己來說也無損失。
這樣的調整,讓現在的我依然會適時給建議、也會適時地使用提問來幫助對方,雖然有時還是會出現,因期望而產生的失落感,但我理解這很正常,而且更多時候內心很踏實。
我享受著幫助別人時的成就感,也享受著當對方不需要我的建議時,我為自己情緒負責的樣子,而這就是我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充滿人性會有的樣子。
我們努力的活在這充滿挑戰、不確定;需要維持生計、需要成就感洗禮;時而溫暖、時而沮喪的世界裡,能握住讓自己打從心裡感到開心,並且有意義的行為,絕對是件幸事。
你,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嗎?
Kai.楷富
你好我是楷富,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邀請你「分享」與「訂閱」,也歡迎到我的Podcast:
Wow這就是人生,收聽更多與人生有關的話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