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梵唄:《零噪音》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還記得剛接觸佛教的時候,前一秒還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師姐,站上台後,整個人卻變成莊重地在唱誦經文的修行者,由於當時的畫面太過震撼,我對於在共修時的唱頌(又稱為梵唄)產生了極大興趣,加上法鼓山體系的唱頌相當攝心,便在精舍追隨著法師一起學習梵唄。

梵唄原為印度宗教慣用的唱頌風格,梵音譯全稱「梵覽摩」,用來代指印度地域事物,也可以指清淨無染的,故梵唄一詞,可解釋為「印度式的諷誦」或「清淨的諷誦」(維基百科),在中國北傳佛教史中,梵唄的濫觴來自於曹植一日遊魚山,突然聽到空中有梵樂詠讚,回家後摹寫出音律,寫出漢地第一段梵唄,有魚山唄的公案。

第一次上課我以為法師就會直接開始教唱頌,沒想到法師要我先放鬆,靜下心來,因為身心靈是一體的,心裡緊繃就會影響到聲音(而且法師聽得出來...)唱頌比較上手知道怎麼唱音調之後,加上打法器,便要注意在唱到哪個地方要敲,而且手部動作要放輕,不然敲出來的聲音會太過僵硬,法師說在領眾共修上,是需要非常的專注,也要身體相當放鬆,並且注意與其他的法器互相配合,還要注意大眾的唱頌狀況等等,這想讓我想到其實這也是一種禪修,既要專注於一心,亦要放鬆身心,如果心容易散亂的人,梵唄也可以是一種讓你很忙到暫時沒有雜念的修行,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薰陶,在梵唄中亦是一種修禪定的過程,有這樣的看法後,便能稍微體會雖然佛講了八萬四種法門,但每個法門都是契合不同人的資質,目的是要讓我們減少煩惱,達到自在的身心狀態。

「前往寧靜的靜修之地。沉思能讓內心恢復平靜與寧靜,然後我們才能深入內心去探索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零噪音》

作者亦在書中提到現在拜科技發達所賜,任何事情都變得相當容易聯繫,但也奪走了許多珍貴的注意力,導致許多真正重要的事情都沒有時間去靜下來好好思考,並觀察現在人的「資訊肥胖症」(infobesity):過量的電子郵件、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社群媒體串流、新聞狂熱、永遠都在連線等,在這個資訊隨手可得的年代,反而讓注意力的廣度變得越來越狹隘且難以掌握,過度刺激與使用大腦,人們將更難專心致志地做事,所以在書中作者建議需要「意識管理」,也就是有知覺的指揮自己的注意力。

在書中作者建議幾個方法營造安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許多安靜時刻,以及達成策略性孤獨:

1. 睡一覺:規律的睡眠可以讓大腦「固化」,也就是在這段期間強化記憶,以及練習所學到的技能,並有效減輕壓力,減少許多疾病風險等;

2. 練習「早七晚七」的生活頻率,有許多人起床後第一件事跟睡前的最後一件事情都是確認手機,為了對抗科技成癮的趨勢,作者嘗試使用手機時間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七點之後的時間則不使用手機,以便進行其他專注力工作,比如閱讀冥想對話運動等等

3. 散步:作者建議大家常常走路,不做任何事,不帶手機不聽音樂,只單純去散步,讓自己的大腦能得到休息,恢復整天消耗的精神。

4. 找到自己的「安靜小屋」:有一個世界公司的董事長,擁有1600多億美元的公司,想必每天有許多重大決策要處理,但他刻意在每年安排一個月的時間斷掉所有的聯繫,到自己的湖邊小屋中度過安靜與沈思的一個月,有這樣反直覺的做法的人,便是鼎鼎大名的比爾蓋茲,甚至沒有到湖邊小屋的日子,他也會每天抽出十分鐘冥想,那可能有人會有問題「我們可能連一棟自己的房子都沒有了,何況是湖邊小屋?」,作者說只要刻意在自己所住的地方安排一處安靜空間即可,甚至想辦法把所有3C產品都關掉,讓自己專注去做事即可。

有感於沈迷手機及社群軟體,發現到自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狀態,也越來越容易不耐煩,看到這本書《零噪音》,便買回來閱讀,其中對於冥想(禪坐)及散步(經行)有很大的體會,每每做完都有一種身心平靜的感覺,是這個節奏很快的世代很難得有的經驗,也間接讓自己的思緒變得更加清晰,在接觸禪修之後,回來看這本書,發現到有許多相似之處,就算去掉宗教色彩,冥想與散步都是一個相當好的放鬆活動,所以這本書推薦給需要片刻休息的人,或是已經感覺到自己注意力比較容易不集中的人,可以利用書中的方法,讓自己享受安靜的片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的沙龍
78會員
120內容數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3/10/23
小時候我沒有特別喜歡看書。 反而是看了不少的漫畫,在長輩的眼中,這些都不算「課外書」。
Thumbnail
2023/10/23
小時候我沒有特別喜歡看書。 反而是看了不少的漫畫,在長輩的眼中,這些都不算「課外書」。
Thumbnail
2023/09/27
之前有一部引發日本及台灣上班族共鳴的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女主角在小時候看到因為過勞而出意外的父親,長大後便以「能準時下班」為原則尋找工作,並堅守這個原則。 裡面有許多名言佳句,讓我到現在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曾經說到:「工作就是將一群完全不相同的人們,放在一起做事情。」在職場,總有許多完全不同路的人
Thumbnail
2023/09/27
之前有一部引發日本及台灣上班族共鳴的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女主角在小時候看到因為過勞而出意外的父親,長大後便以「能準時下班」為原則尋找工作,並堅守這個原則。 裡面有許多名言佳句,讓我到現在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曾經說到:「工作就是將一群完全不相同的人們,放在一起做事情。」在職場,總有許多完全不同路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佛教音樂,或稱「梵樂」、「梵唄」。「梵」意為清淨,「唄」指讚頌,意指佛教徒模仿古印度梵腔曲調創作讚唱佛菩薩的頌歌,伴奏樂器主要用法器和簡單的管樂器。梵樂有著豐富多彩的形式與內容,更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
Thumbnail
佛教音樂,或稱「梵樂」、「梵唄」。「梵」意為清淨,「唄」指讚頌,意指佛教徒模仿古印度梵腔曲調創作讚唱佛菩薩的頌歌,伴奏樂器主要用法器和簡單的管樂器。梵樂有著豐富多彩的形式與內容,更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在南傳佛教裡,禪修變得沒那麼神秘了。還在學的年紀曾莫名被帶去道教團體,而對宗教的聚會產生排斥。上星期參與L的太極課,就這麼順水推舟,恰巧安排有禪修課,我來到陽明山一個山腰上私人溫泉工作室,聆聽南傳佛教與禪修。第一回參與禪修,法師為我們上課,題目是如何從打拳進入念住。
Thumbnail
在南傳佛教裡,禪修變得沒那麼神秘了。還在學的年紀曾莫名被帶去道教團體,而對宗教的聚會產生排斥。上星期參與L的太極課,就這麼順水推舟,恰巧安排有禪修課,我來到陽明山一個山腰上私人溫泉工作室,聆聽南傳佛教與禪修。第一回參與禪修,法師為我們上課,題目是如何從打拳進入念住。
Thumbnail
之前有感於沈迷手機及社群軟體,發現到自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狀態,也越來越容易不耐煩,看到這本書《零噪音》,便買回來閱讀
Thumbnail
之前有感於沈迷手機及社群軟體,發現到自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狀態,也越來越容易不耐煩,看到這本書《零噪音》,便買回來閱讀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這是第四:常行精進覺。 我們前面講過,佛法有兩個重點:放下、提起。放下只是過程,目的是為了能提起。 這第四條告訴我們,要提起:精進。要精進修道。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這是第四:常行精進覺。 我們前面講過,佛法有兩個重點:放下、提起。放下只是過程,目的是為了能提起。 這第四條告訴我們,要提起:精進。要精進修道。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你們這節課是自修嗎?下午最好不要排課程。大家共修後,最好安排靜坐,至少要一小時,但要有糾察來巡香,以免有昏沈現象等。靜坐的地方可安排在一樓大殿,大殿比較涼一點。現在班會怎麼樣?當學生的,作息總是要按照教務處的安排。現在的人習氣愈來愈多,程度不夠,根機又較弱劣。
Thumbnail
你們這節課是自修嗎?下午最好不要排課程。大家共修後,最好安排靜坐,至少要一小時,但要有糾察來巡香,以免有昏沈現象等。靜坐的地方可安排在一樓大殿,大殿比較涼一點。現在班會怎麼樣?當學生的,作息總是要按照教務處的安排。現在的人習氣愈來愈多,程度不夠,根機又較弱劣。
Thumbnail
汀柏.霍克艾在他的書,《心念訓練營》 ﹤Buddhist Boot Camp﹥一開頭便說:「我沒有任何的冒犯之意,但請恕我直言,我不相信佛陀原本就想要將祂的教誨搞得這麼複雜!」他接著提到「禪學大部分的時候簡單多了(略),但是禪學的教誨依然充滿了教條,而這也是最初讓我對宗教避而遠之的原因。」
Thumbnail
汀柏.霍克艾在他的書,《心念訓練營》 ﹤Buddhist Boot Camp﹥一開頭便說:「我沒有任何的冒犯之意,但請恕我直言,我不相信佛陀原本就想要將祂的教誨搞得這麼複雜!」他接著提到「禪學大部分的時候簡單多了(略),但是禪學的教誨依然充滿了教條,而這也是最初讓我對宗教避而遠之的原因。」
Thumbnail
禪修重在體驗:中國人所謂的打坐,英文的名稱,就是冥想的意思。
Thumbnail
禪修重在體驗:中國人所謂的打坐,英文的名稱,就是冥想的意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