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一場「變動」 ! 從《變動思維》學習克服困難的技巧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生活中不可控的事件只佔了所有問題的 10%,真正麻煩的是你自己引起了另外的 90% 的困擾。
我們都得承認,變化隨時都在發生,而且往往不能退回。
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即使我們讀書、聽演講、努力學習如何應對變化,現實中還是有可能感到困惑和壓力。
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是自己的工作被新的流程取代,我們只能被逼著去學習新的機器或是系統 ; 在疫情期間,許多人必須要改變他們的工作方式,甚至失去工作 ; 許多新的科技產品和工具出現,我們卻越來越覺得自己跟不上別人了。
很多人都認為,既然不能預測未來,那就當什麼都不知道,碰到了再說。但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逃避問題只會讓困難變得更大,最終所有的錯誤都會在某個日子上湧現出來。
👉逃避問題的後果,就像是你躲過了毒蛇,卻撞到更危險的石頭。
讀完了《變動思維》後,我有 3 點關於如何應對變化的心得,如果你害怕改變、擔心變化,就一定要看看。

❶ 你看到的是外在變化,但需要處理的是內心問題

很多人看到威脅來臨,就著急著想要趕快解決它或是逃避它,但他們把關係弄反了。實際上,我們面臨變化而產生的反應是根據自己內心的推演所做出的反應,而不是完全是受到外界的影響。外在的變化可以被看到,但它們背後隱藏的是內心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我們以為速成法有效。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害怕放慢腳步 ? 總是覺得只要不加入競爭,就會被淘汰。但是,其實做得越多未必就會進步。而且,跑得比別人快,未必能最先到達終點。有時候只顧著速度、效率與生產力最大化,反而會讓我們失去品質,浪費更多時間。
有些時候,我們得快跑,比如躲開車輛,或趕緊打疫苗。但對付複雜問題時,放慢腳步,才能給我們更多時間,減輕焦慮。事實上,很多成長需要時間和休息才能實現。
所以,不要太急,越多等待,結果就會越好。這不是拖延,而是你有時間審慎思考、評估、行動,以達到最理想的結果。
快跑或許讓你看起來很厲害,卻不會讓你有智慧。選擇熟悉的選項,表示你錯過了新事物,而且這麼做無法幫助你好好面對變化,因為面對新的情況,我們很多時候是沒有先例可循的。
停頓是一種智慧。
對運動員來說,是看清局勢的那一瞬間 ;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能是傷人自尊和真誠道歉的那一瞬間。
所以作者說快速反應未必是明智之舉,要「跑慢一點」。
跑慢一點,不意味著什麼都不做,而是學著如何在人生的不同坡道,切換不同的檔速。
👉第二個挑戰,是我們以為在變化中一定會失去些什麼。
在變化中,我們只會感覺到熟悉的東西消失了,失去安全感了。作者告訴我們,在改變的風景之中,你得先迷失才能找到方向,迷失不等於失敗或是損失,而是表示陌生的事物出現了。
作者說要「勇於迷途」,找到新方向,發現更多新事物,設法跳脫舒適圈。
想一想,為什麼有些人在迷路時是充滿好奇,有些人卻感到害怕 ?
雖然你無法控制會發生什麼事,但你仍然能控制如何回應它。

❷ 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所看到的事物就會改變

我們老是盯著問題看,但是眼界寬廣才能看到更多的解決方法。
👉不去盯著問題,不代表不在乎,或是刻意忽略可見的威脅。其實恰好相反,看似不在意的態度,其實是一種調整凝視點的能力,使你看見全局,真正理解事物的真相。
作者說要學著「看見無形的事物」。
我們生活在一個自己小圈圈裡面,不知道外圍還有一個空蕩蕩的空間,真正創新的點子,就來自於這裡。能看清全局的人,能看到這些空白的區域,並且知道如何在這裡找到更佳的解決方案。
公司的銷售額不如預期,你就不會只專注於研究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動向,卻忽略了客戶對產品質量的抱怨 ; 政府就不會因想要解決擁擠的交通,而忽略了環境保育的問題 ; 你也不會因為想要減肥而只專注於減少攝入熱量,卻忽略了飲食均衡和鍛鍊的重要性。
不要只盯著問題點看,你必須要更加廣闊的看待事情,從整體的角度思考,了解整個情況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❸ 滿足感 : 在變化中找到力量的關鍵

我們都不喜歡遇上麻煩。
所謂麻煩,就是你希望它不會出現的,而它出現了,或是你希望它發生的,結果沒有發生。
有些東西是你不想要的,有些是東西是你渴望的,重要的是 : 你知道你在尋找什麼嗎 ?
👉當我們「想要更多」,我們是在追逐東西,目標是快樂,但是快樂無法控制,它很快就消失了,你只好重新追尋快樂。當我們討論「需要什麼」,我們是在填滿內在,目標是滿足,只要了解滿足感從何而來,這種感覺就能延續下去。
那麼,滿足感從何而來 ?
作者說要「明白所需」。
追求「越多越好」,會再多也不夠,你越是去追逐一隻蝴蝶,它就越是要逃避你。只要明白所需,立刻就會發現,擁有的已綽綽有餘。
以前我一直想要在工作上有所表現,但總是感到自己不夠好,只感到更大的壓力和焦慮。後來我才發現,我的目標根本有問題,它不夠具體,又無法實現。直到我將目標分解成小小的可操作的步驟後,才發現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能帶來滿足感,讓我更有挑戰下一個目標的動力。
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只能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 後記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 :「人是否幸福,取決於思維。」
有時候,問題可能會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不論是工作、家庭,還是感情上的煩惱。當遇到這樣的大挑戰時,比較好的做法是換個角度去接受它。接受現況不代表放棄,也不代表被動,只是與其花力氣在擔心變化,不如把力氣放在改變自己的應對方式。
生活中的問題,有 10% 由事件組成,另外的 90% 由你的反應決定,這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 (Festinger) 提出的一個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不可控的事件只佔了所有問題的 10%,真正麻煩的是你自己引起了另外的 90% 的困擾。
我們總是喜歡自找麻煩,那該怎麼辦呢 ?
作者說,要喚醒你的「主體性」。
當你擁有主體性時,你會感到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主宰,這不代表會達到目的,也不代表能控制結果,但你可以選擇自己的反應。
許多人視改變為威脅,我們應該學習將改變視為機會。別太在意未來的掌控權,不必急於求成,也不要過度擔心會失去什麼。
愛因斯坦說 :「人生就像騎自行車,為了保持平衡,你必須一直前進。」
在變化中,總擔心結果會怎麼樣是沒有用的,真正起作用的,是你對自己說 : 我要挑戰它,現在就走出我的下一步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聰明百百種?人生需要哪一種?本文探討英文中有關聰明的單字以及在紫微斗數中與聰明相關的星星,並從中思考在紫微斗數中可能沒有單獨一個星可以符合'有智慧'的情況,並認為智慧是一個需要透過時間、空間和個人選擇交織而成的過程,呼籲開始接納一切的好與壞。
Thumbnail
avatar
emmasofía
2024-02-21
理想人生需要什麼?國中生都學過的幸福原理,我到23歲才搞懂  「我的人生需要什麼?」雖然一切都只是我對金字塔看圖說故事,但我想分享這個自己終於深切體悟到,但連國中課本都早就嘗試過教我的道理。
Thumbnail
avatar
呢喃微光
2023-12-24
人生需要羅盤, 當妳價值觀被嚴重影響的時候人生需要羅盤, 當妳價值觀被嚴重影響的時候,   患得患失,茫然失措,都是不必要的。   找個妳信任的人,回想他們的話語, 就能拉著妳的手, 幫助妳, 帶妳找回,妳原本最自在、最愉快的樣子!   最後回想此生, 就覺得, 「嗯!我這一生,都很滿足。」     老師簡單的
Thumbnail
avatar
MYSELF LOVE
2023-11-28
航海王看人生:(一)夢想需要單純的天真夢想其實有重量,千斤萬擔的。 但對樂觀天真的魯夫而言,夢想就只是一件自己相信的終點而已。 不管被多少人嘲笑,他都不在意,他不會記得嘲笑他的每一張臉,他鎖定的永遠只有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avatar
熙熙
2023-09-10
【佳句分享】被討厭的勇氣/人生,一點也不Blue/生活需要儀式感 「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avatar
一碗小羊肉
2023-08-03
【書評】《飄移的起跑線》學習是人生不間斷的事,一段時候回頭看,將變成更好的自己。這回讀的這本書是歐陽立中老師的書籍《飄移的起跑線》起初不太了解書的名子意思,也不太清楚裡頭所要講述的東西,但在看這本書時其實滿好閱讀的,也看滿快的,看的出歐陽立中老師對「自己人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在自己擔任老師中對「工作意義」都據有高度的熱情,對於「人生中周圍所發生的事物將他畫成生命中的養分」這不就是
Thumbnail
avatar
漢克魏 「漢克魏景觀站」
2023-02-11
《長勝心態》贏家不是一時得勝,卻輸掉人生!成功是慢慢存、可持續終生的行動〔前言〕 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時常在追尋著被定義出來的標準,來獲得名次與獎項,進而獲取「成功」。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只能以輸贏來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嗎? 《長勝心態》的作者是領導力教練凱絲畢曉普(Cath Bishop),她曾經是奧運划船選手,代表英國國家隊參加三屆奧運與六屆的世錦賽。她發現在過去
Thumbnail
avatar
OHMYBOOK|哲維說書
2023-01-14
書評 | 《記得你是誰》— 在變動世代裡,不迷失方向的15篇經典人生故事《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集結了哈佛商學院教授們在最後一堂課給予畢業生們的勉勵與鼓舞人心的故事。這15篇故事超越了書本或教材上的知識,而是足以橫跨不同世代,都能受用的人生哲理與智慧。如今在COVID-19、全球經濟受創的變動時代裡,依然有許多話語很值得好好反芻、深思一番。
Thumbnail
avatar
Akari
2022-12-28
《Dele 刪除人生》第1話:「他可以讓人變得稍微溫柔一點。」​│日劇評論小說課今天才提到,所有對話的安排都有其背後的意義。​ 必須要寫出不能被替換的話語、不是這句話就不行的句子。​ 對話能傳遞出角色的性格,也能看出對話者之間的狀態和關係。​
Thumbnail
avatar
八十八繭
2022-11-30
駕馭不穩定的未來,需要具備《變動思維》知識卡片我們常說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我們的生活環境在變,我們的職場競爭狀態在變,我們的學習模式也在改變。面對這樣變化的世界,我們需要改變舊腳本、舊思維,書中提出應對變動環境的變動思維有8項能力,協助我們檢視自己的準備狀態。
Thumbnail
avatar
Kay Chang
202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