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紀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期為了記錄烘豆的數據,買部2017年上市的二手筆電Lenovo X260,賣家已將螢幕改為觸控款,再自行改裝記憶體及SSD,更加符合數年內的使用效能與攜帶需求。
自從一月底確診以來就頻繁『玩火」,是否玩出興趣來了?確診期間為了符合老婆與自己的飲食需求而下廚,也是這輩子最頻繁下廚的時期,平均每天下廚兩次;而除了烘豆與下廚之外,最近也玩起麵包烘焙,感覺似乎我蠻適合『火屬性』的事務。
為了記錄烘豆與烘焙的重點與歷程,也善用Google文件撰寫相關內容,2023年才剛開始,果真是多采多姿,允文允武的好不快活。
烘豆使用的是美國的Fresh Roast SR800家庭式烘豆機,可以提供足夠的熱能與散熱需求,作為家用已十分充裕;未來若有機會踏上烘豆事業,這台頂多作為樣品豆試烘,豆子烘壞也比較不心疼。
在尚未進行溫度記錄之前,烘豆有點亂槍打鳥,也浪費了一些等級不錯的咖啡豆,真心覺得遺憾。近期入手烘豆書籍閱讀,對於風門及火侯的掌握需要更加的上手才行。
舉例:若從頭到尾都用大火烘焙,豆表容易燒焦,豆芯也可能呈現無法烘透的狀態;風門若過大,溫度可能不均之外,脫水也可能失敗造成風味不佳的狀況。這部分是近期閱讀與爬文得來的心得,期望未來烘豆能力可以更上層樓😘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Heartcook購買的氣炸烤箱去年曾壞掉,2020年購入,已過保,在不確定是否能維修的情況,稍稍做了一下其他氣炸烤箱的功課,但後來只花500塊把氣炸烤箱給修好了,這個名單就先放著了,未來應該還能用吧?
Thumbnail
既然開了咖啡的話題,趁著中午挑豆地獄的空檔,簡單來閒聊關於手沖咖啡器材的重要概念,我說的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也是雖不全中亦不遠。 當我們取得一份優質的咖啡熟豆,從這份烘焙好的熟豆到成為一杯能喝的手沖咖啡,這過程當中需要些簡單的器材以及步驟,綜合這些各式器材與步驟一並檢討,我認為有兩樣東西最為重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烘焙咖啡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烘焙經驗。 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從自己開始製作烘豆機,因為開始自己製作烘豆機,對於烘焙的原理與機械結構上的深入了解,累積起來的一些少許的經驗,讓我在烘焙上能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歸納與淺見。 至於為什麼需要大量的烘焙經驗? 單就人類學習的歷程
Thumbnail
愛喝咖啡的我到林口高爾夫球場時看到FOCA烘豆機的櫃位、接觸到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後就為之驚艷!以當日現烘咖啡豆煮的咖啡口感明亮、味道平衡超好喝!台灣研發組裝的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旋風式烘焙、搭配食品級鋼材漩渦加熱槽能讓豆子更受熱均勻,大容量銀皮盒能完整收集銀皮、烘豆時煙霧也極少,散
Thumbnail
上次在愛料理上訂的「電子鍋+壓力鍋」二用鍋(THOMSON智能溫控萬用壓力鍋) 還沒出貨,因為它還在預購活動中啦~~~~我上次只是趕上了「超早鳥」活動,價格稍稍便宜一點 @@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
Thumbnail
最近嘗試使用不銹鋼鍋具烹煮食物,一直都是不沾鍋的愛用者 不論煎蛋 煎魚總是能輕鬆上手,但回顧了去年,光是不沾鍋具已經淘汰換了好幾個,這些家總下來的錢也不少,不沾雖好用,但只要不小心有刮痕表面破壞後,溶出毒素外也將這些吃下肚,清潔也要注意不能刮到,煮飯更要小心翼翼的,每次總要定期的檢視鍋具,,定期的
Thumbnail
  某年逛家樂福看到特價就入手一套金屬濾網+手沖壺+手搖磨豆器+馬克杯。兩年前我還會自己磨豆子,自己手沖咖啡,給自己生活來點儀式感。會買不同焙度或產地的豆子回來,自己練習沖出一杯有風味的咖啡給自己來點生活閒情。
Thumbnail
最近忙著烘咖啡豆,出貨包裝!! 但不要以為是作很大的生意啊!! 因為我的咖啡都是手工烘焙的,所以時間上面都要拉很長的, 光500包的耳掛都需要花一個禮拜的時間去烘豆和包裝的, 所以晚上的時間都需要花在烘豆上了,就沒有特別實行百日英語計畫了。 不過,也是想說2024要到來了,所以可以直接從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Heartcook購買的氣炸烤箱去年曾壞掉,2020年購入,已過保,在不確定是否能維修的情況,稍稍做了一下其他氣炸烤箱的功課,但後來只花500塊把氣炸烤箱給修好了,這個名單就先放著了,未來應該還能用吧?
Thumbnail
既然開了咖啡的話題,趁著中午挑豆地獄的空檔,簡單來閒聊關於手沖咖啡器材的重要概念,我說的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也是雖不全中亦不遠。 當我們取得一份優質的咖啡熟豆,從這份烘焙好的熟豆到成為一杯能喝的手沖咖啡,這過程當中需要些簡單的器材以及步驟,綜合這些各式器材與步驟一並檢討,我認為有兩樣東西最為重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烘焙咖啡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烘焙經驗。 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從自己開始製作烘豆機,因為開始自己製作烘豆機,對於烘焙的原理與機械結構上的深入了解,累積起來的一些少許的經驗,讓我在烘焙上能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歸納與淺見。 至於為什麼需要大量的烘焙經驗? 單就人類學習的歷程
Thumbnail
愛喝咖啡的我到林口高爾夫球場時看到FOCA烘豆機的櫃位、接觸到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後就為之驚艷!以當日現烘咖啡豆煮的咖啡口感明亮、味道平衡超好喝!台灣研發組裝的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旋風式烘焙、搭配食品級鋼材漩渦加熱槽能讓豆子更受熱均勻,大容量銀皮盒能完整收集銀皮、烘豆時煙霧也極少,散
Thumbnail
上次在愛料理上訂的「電子鍋+壓力鍋」二用鍋(THOMSON智能溫控萬用壓力鍋) 還沒出貨,因為它還在預購活動中啦~~~~我上次只是趕上了「超早鳥」活動,價格稍稍便宜一點 @@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
Thumbnail
最近嘗試使用不銹鋼鍋具烹煮食物,一直都是不沾鍋的愛用者 不論煎蛋 煎魚總是能輕鬆上手,但回顧了去年,光是不沾鍋具已經淘汰換了好幾個,這些家總下來的錢也不少,不沾雖好用,但只要不小心有刮痕表面破壞後,溶出毒素外也將這些吃下肚,清潔也要注意不能刮到,煮飯更要小心翼翼的,每次總要定期的檢視鍋具,,定期的
Thumbnail
  某年逛家樂福看到特價就入手一套金屬濾網+手沖壺+手搖磨豆器+馬克杯。兩年前我還會自己磨豆子,自己手沖咖啡,給自己生活來點儀式感。會買不同焙度或產地的豆子回來,自己練習沖出一杯有風味的咖啡給自己來點生活閒情。
Thumbnail
最近忙著烘咖啡豆,出貨包裝!! 但不要以為是作很大的生意啊!! 因為我的咖啡都是手工烘焙的,所以時間上面都要拉很長的, 光500包的耳掛都需要花一個禮拜的時間去烘豆和包裝的, 所以晚上的時間都需要花在烘豆上了,就沒有特別實行百日英語計畫了。 不過,也是想說2024要到來了,所以可以直接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