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學習就退避三舍—把它變成享受的一環, 每天一點「小變化」就能無形吸收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好,我是日商台灣微告的艾比,最近周遭不少人在玩 ChatGPT,也逐漸發現 AI 的整理力毫不遜色、速度又快,協助部分在職場上會發生的整理工作,這不經讓人聯想到, AI 會不會取代人類?失業人口會不會因此劇增?別忘了,最終與 AI 互動的依然是我們,與其擔心被取代的變化,不如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透過每天一點「小變化」,讓自己變得更好。

raw-image

自我成長的學習通則很多,在面試新人時,我也會問問他們平常會看什麼書,其中不乏各種成長類型書籍,其實讀得通透的人,不一定是落實最好的,如今每位剛畢業的新人,多少都會碰到求職困難,好不容易被錄取,又得為了跟上同事腳步,儘早學習獨當一面,無暇顧及自我成長,間接讓自己的狀態進入一種負面循環。

想扭轉這種「負面循環」,每天只要一點小變化就有機會,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期盼每個讀過自我成長書籍,但沒心境落實的人,從明天早上開始,就能參考以下建議,以最簡單的方法嘗試。

第1,以「無壓力」方式,每天學習新東西

看到學習兩個字,有些人會退避三舍,雖然我們都知道,不斷學習新知識會有助於自我成長,提升自己,但若沒有花時間進行,也只是停留在原地。何謂「無壓力」的方式?試著回想,你在滑手機看 FB、IG、聊 LINE、玩抖音、看 YouTube 影片、聽 Podcast 時會有壓力嗎? 當然不會,而且甚至你能花大把時間在上面,現在,你的使用習慣不必調整,只要一點點小變化,「頻道」轉換一下就可以,例如,原先邊健身邊聽音樂,現在撥一點時段改聽英文節目,你只是動動手指,腦袋就能開始接收新知,把學習變成享受的一環。

我自己是晨型人,每天早上 6 點起床,都會選擇用無壓力的方式吸收消息,從盥洗開始到化妝、吃早餐,我會打開耳朵邊聽 Podcast,吸收今天時事,有時吃早餐時也會聽英文新聞或談話性節目,因為接下來 8 小時就要專心工作了,必須把握早上黃金時段。你所做的這些無壓力學習,都會在無形中吸收,未來以不同方式回饋給你。早上起床從睜開眼那刻起的 3 小時黃金時段如何運用,將會決定你的一天如何過。

第2, 學習因人而異,探索不同學習方式

有些人跟隨著成長書籍方式學習,成效卻不顯著,才嘗試幾次就認為「方法不適合」因而放棄。方法或許真的不合適,但自己必須不斷嘗試,探索不同的學習方法,有些人喜歡看書研究,有些人喜歡看影片,覺得方法沒效,就換一個,但千萬別輕易放棄,很重要的一點是,必須問自己做什麼事是開心的?再以這樣的心境去思考,定義出實質追求的內容,幫助自己找到學習的意義。


過去面試,我發現一些應試者對進公司後要如何自我成長是沒有想法的,一部分可能尚未具備職場敏銳度,一部分可能對工作還沒有想像,雖然這不是錄取的關鍵,但在看完履歷、面試結束後,我會很想知道,他們想在這間公司擁有怎樣的一天?即便只是「想像」,是不是能對未來自己在職場的樣貌有些真實輪廓?這遠比只是找一份工作餬口更重要,工作不是你學習的阻力,它能夠包含在你的自我成長裡,若找不到學習方向,不妨試著「想像」一下自己想要的職場生活是什麼。

以上兩個重點即是我想表達的,尤其第一點,掌握每天一點點習慣的「小變化」,把它視為你職場生活中的「調味劑」,當自己逐漸因為這些小習慣讓學習提升,周遭人也能感受到你的正面狀態,自然而然所有好事就會發生,不再陷入「負面循環」的壓力中。最後,無論如何,前一天要睡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I! 艾比的Y世代職場甘苦談的沙龍
17會員
15內容數
2023/07/26
大家好,我是台灣微告的艾比。一直以來,如何抗壓都是職場上經常被討論的話題,明明網路上超多討論的文章,書店也很多相關書籍,人們的壓力始終只有越來越高,我發現有些人誤會「與壓力共處」、「與壓力成為朋友」的意思,最後反而讓自己壓力滿點無處宣洩。 抗壓是「舒緩」壓力,不是消除壓力,人人都有壓力,而壓力是很
Thumbnail
2023/07/26
大家好,我是台灣微告的艾比。一直以來,如何抗壓都是職場上經常被討論的話題,明明網路上超多討論的文章,書店也很多相關書籍,人們的壓力始終只有越來越高,我發現有些人誤會「與壓力共處」、「與壓力成為朋友」的意思,最後反而讓自己壓力滿點無處宣洩。 抗壓是「舒緩」壓力,不是消除壓力,人人都有壓力,而壓力是很
Thumbnail
2023/06/29
大家好,我是台灣微告艾比!身在職場,人人都希望有貴人扶自己一把,有陣子我的朋友經常跟我抱怨,認為自己沒有貴人運,但在我眼裡,他的好運已經比別人更多,雖然貴人是可遇不可求,但覺得自己沒碰到,並不是真的沒有,這篇跟大家聊聊如何挖掘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第一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貴人 記得當年我大學即將畢業時
Thumbnail
2023/06/29
大家好,我是台灣微告艾比!身在職場,人人都希望有貴人扶自己一把,有陣子我的朋友經常跟我抱怨,認為自己沒有貴人運,但在我眼裡,他的好運已經比別人更多,雖然貴人是可遇不可求,但覺得自己沒碰到,並不是真的沒有,這篇跟大家聊聊如何挖掘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第一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貴人 記得當年我大學即將畢業時
Thumbnail
2023/06/02
大家好,我是日商台灣微告的艾比,上一篇很多人似乎都有共鳴,這篇想再延伸一下職業倦怠的主題,還不知道自己是哪種倦怠的人可以先去看上篇「工作真的好累?利用 3 個思維遠離「職業倦怠」的陷阱」,或測試看看自己的壓力指數。
Thumbnail
2023/06/02
大家好,我是日商台灣微告的艾比,上一篇很多人似乎都有共鳴,這篇想再延伸一下職業倦怠的主題,還不知道自己是哪種倦怠的人可以先去看上篇「工作真的好累?利用 3 個思維遠離「職業倦怠」的陷阱」,或測試看看自己的壓力指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管你是否準備周全,還是排練多少次,有些事真的就是靠北難,而現況多半老是這樣。現代世界持續以飛快的速度變化,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不過,我們是人類,演化的速度不像高科技一樣快。
Thumbnail
不管你是否準備周全,還是排練多少次,有些事真的就是靠北難,而現況多半老是這樣。現代世界持續以飛快的速度變化,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不過,我們是人類,演化的速度不像高科技一樣快。
Thumbnail
在這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是否常常被例行公事和日常瑣事所束縛? 起床、上班、下班、睡覺,周而復始,彷彿陷入一個無窮循環的怪圈。 然而,在這單調而平凡的生活中,仍然有機會進行一項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投資自己。 投資自己並不需要大量的金錢或奇特的技巧,它是一種對自我成長和提升的承諾。
Thumbnail
在這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是否常常被例行公事和日常瑣事所束縛? 起床、上班、下班、睡覺,周而復始,彷彿陷入一個無窮循環的怪圈。 然而,在這單調而平凡的生活中,仍然有機會進行一項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投資自己。 投資自己並不需要大量的金錢或奇特的技巧,它是一種對自我成長和提升的承諾。
Thumbnail
如何讓自己有意識地成長?首先是認知到一個事實:成長的過程不全然是舒服的,甚至比例很少。讓你感到喜悅的,其實是成長帶來的提升而感受到自己能完成更多事情。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兩個建議,讓你獲得有意識的成長,多些助力、少些阻力。
Thumbnail
如何讓自己有意識地成長?首先是認知到一個事實:成長的過程不全然是舒服的,甚至比例很少。讓你感到喜悅的,其實是成長帶來的提升而感受到自己能完成更多事情。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兩個建議,讓你獲得有意識的成長,多些助力、少些阻力。
Thumbnail
我有時候覺得 職場的生活跟學生時期的模式 是截然不同 但其實就是不同 也不用覺得奇怪 學生讀書是家長付錢給學校 上班族是老闆付錢給自己 職場的真相 就是 一場戰爭 對手就是自己 不會是同事或是AI 因為早在AI取代工作之前 我們會知道 知道AI會取代自己工作的位置 好像 很沉重 但工作這樣朝九晚五的
Thumbnail
我有時候覺得 職場的生活跟學生時期的模式 是截然不同 但其實就是不同 也不用覺得奇怪 學生讀書是家長付錢給學校 上班族是老闆付錢給自己 職場的真相 就是 一場戰爭 對手就是自己 不會是同事或是AI 因為早在AI取代工作之前 我們會知道 知道AI會取代自己工作的位置 好像 很沉重 但工作這樣朝九晚五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日商台灣微告的艾比,最近周遭不少人在玩 ChatGPT,也逐漸發現 AI 的整理力毫不遜色、速度又快,協助部分在職場上會發生的整理工作,這不經讓人聯想到, AI 會不會取代人類?失業人口會不會因此劇增?別忘了,最終與 AI 互動的依然是我們,與其擔心被取代的變化,不如把焦點放在自己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日商台灣微告的艾比,最近周遭不少人在玩 ChatGPT,也逐漸發現 AI 的整理力毫不遜色、速度又快,協助部分在職場上會發生的整理工作,這不經讓人聯想到, AI 會不會取代人類?失業人口會不會因此劇增?別忘了,最終與 AI 互動的依然是我們,與其擔心被取代的變化,不如把焦點放在自己身
Thumbnail
生活中時常有一種感覺,每天行程滿檔,工作內容繁雜,看似過得充實,但心中總是會有無力的感覺,甚至自我懷疑。 「我每天做的事情真的有意義嗎?」 看著飛漲的物價,居高不下的房價,每天只能無限循環做著工作。 最近在各大網站中看到許許多多達人推薦「原子習慣」這個概念。 初出茅廬,意氣風發 逐漸理解,學著適應
Thumbnail
生活中時常有一種感覺,每天行程滿檔,工作內容繁雜,看似過得充實,但心中總是會有無力的感覺,甚至自我懷疑。 「我每天做的事情真的有意義嗎?」 看著飛漲的物價,居高不下的房價,每天只能無限循環做著工作。 最近在各大網站中看到許許多多達人推薦「原子習慣」這個概念。 初出茅廬,意氣風發 逐漸理解,學著適應
Thumbnail
看了一些文章,總結了一些方法,想過得更好,不妨試試,能做多少就多少,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但不要只想不做,願你我一起成長.
Thumbnail
看了一些文章,總結了一些方法,想過得更好,不妨試試,能做多少就多少,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但不要只想不做,願你我一起成長.
Thumbnail
每件看似瑣碎的小事,都可能耽擱了我們的大事 我不是不想學,只是沒空學 關於學習,總有千百種不學的理由 說到學習,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要是當年認真一點該有多好?非得要等到資訊爆炸,每天暴露在大量的訊息洪流之中,才認清自己原來還有很多想知道卻仍然不知道的事情。書到用時方恨少曾幾何時已經成為了日常..
Thumbnail
每件看似瑣碎的小事,都可能耽擱了我們的大事 我不是不想學,只是沒空學 關於學習,總有千百種不學的理由 說到學習,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要是當年認真一點該有多好?非得要等到資訊爆炸,每天暴露在大量的訊息洪流之中,才認清自己原來還有很多想知道卻仍然不知道的事情。書到用時方恨少曾幾何時已經成為了日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