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觀點】如何讓自己有意識的成長?兩個建議幫你增加助力、減少阻力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讓自己有意識地成長?
​首先是認知到一個事實:成長的過程不全然是舒服的,甚至比例很少。讓你感到喜悅的,其實是成長帶來的提升而感受到自己能完成更多事情。
​所以說「成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那麼如何讓自己有意識的成長呢?​
...

​第一個建議,是把自己丟到高度衝擊的環境中


當一個人沉浸在高速發展、知識密集度高的產業中,周遭充斥著產業之中的優秀人才,就會持續地受到衝擊。為了在產業中生存下去,這些衝擊會讓人開始反思與審慎地看待自己,知道自己哪裡還沒做好、還需要學習?
​當我們同時受到這些優於自己的人事物的大「量」影響,自然在底層思維上也會產生「質」的改變,進而改變了成長發展的軌跡,產生馬太效應。
​你可能會說:不一定;有人會選擇放棄,得過且過。
​我同意。有些人可能因為承受不了這種衝擊而選擇離開。如果沒有放棄「成長」的念頭,我想或許是你選擇的強度太高,可以換個比現階段能力高出一些、難度大上一點的產業環境,就能改善這個問題。​
這也是進入心流領域的條件:持續接受難度與所需技能都高出一些的挑戰
也有人會說,這是成長思維、固定思維的差異。但固定思維真的不好嗎?這也是近年我發現到不少人會有的盲點,如果你去問一個人:你覺得自己具備的是成長思維、還是固定思維?我想十之八九會回答你是成長思維。
我不認為固定思維就不好,這是一種人生選擇。我也相信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方式的權利,得過且過也沒什麼不好,只要他自己甘之如飴。我們也可以有另一個選擇,持續地成長與這些衝擊抗衡,直到自己成為了衝擊的一部份。
然後,再換一個新的戰場,周而復始。
這是第一個建議,把自己丟到高度衝擊的環境中。
​...

第二個建議,別急著用情緒對抗這個世界


當我們遇到令自己感到不舒服、不愉快的人事物時,當下有情緒是必然的。只不過,有些人懂得別讓情緒決定了自己的應對方式。
​這一點我最近特別有感。
​我的小女兒正處於對「公平」格外敏感的時期,常常會因為大人的不公平而感到有情緒,甚至做出過激的行為。所以在溝通上總會遇到一些挑戰,大人經過了社會化的洗禮,不再天真的相信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也知道所有的公平都是建構在有條件的限制下;利害關係才是維持一個生態平衡的真相,而不是公平。​
但對於小一的孩子來說,我應該「現在」就告訴她這個觀點嗎?如果是,我該如何讓她理解這件事;如果不是,我又該如何告訴她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觀點,或是給出應對的建議?老實說,我沒有答案,也正在思考中。
但對於成年人來說,不讓情緒決定了自己的應對方式就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邊界感」就是在談這件事。先想想,為什麼自己會對這些感到不舒服、不愉快?其中可能就隱藏著我們的弱點。找出它們,強化自己的能力,直到足以掩蓋它;或者是將這些弱點造成的負面影響,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對這個世界提問。我指的是真正的提問,不是質問、反問或審問;然後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
​把自己丟到高度衝擊的環境中、別急著用情緒對抗這個世界,這兩項建議可以讓你獲得有意識的成長,多些助力、少點阻力。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破局思考,就是思考與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當直覺與經驗無法解決問題,甚至讓自己走入困境時,唯有打破現有的局面,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性。關鍵就在於能取得多少可用的數據,看懂整個局面、找出破局的路徑?
學會爬、再學走,學會走、才會飛。有些階段可以縮短過程,但省略不了。有時候我們看到那些能運籌帷幄的人會覺得很羨慕,會產生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步到位的能力,也忽略了背後所承擔的風險與壓力。在地面上走過一根細線,遠比一萬公尺高空上走過一條鋼索來得容易。我想和你分享從解決問題、預防問題到成為造局者的三個階段。
在這個時代,知識已經不稀缺了,取而代之的是思維能力。懂得在思維上抄捷徑的人,不僅能贏在起跑點、也縮短了抵達目標的路徑。如果還能善用工具與方法提高效率,自然許多事都能無往不利。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日前在文中說到不求捷徑、只求不繞遠路的觀點,後續收到兩位年輕朋友的回饋與交流。談到選擇、平衡與看待問題的思路這些話題。試回想對話過程,將一些觀點整理紀錄。
在職場上會說話的人往往比較吃香。複雜難辦的人與事,有些人就是能把話說得合適,讓彼此都感到舒服,事情也就容易辦成了。重點先說、層次分明,是做好溝通表達不可或缺的兩個關鍵;但現在我會認為,還要加上逆向思考、順勢而說這兩個。
破局思考,就是思考與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當直覺與經驗無法解決問題,甚至讓自己走入困境時,唯有打破現有的局面,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性。關鍵就在於能取得多少可用的數據,看懂整個局面、找出破局的路徑?
學會爬、再學走,學會走、才會飛。有些階段可以縮短過程,但省略不了。有時候我們看到那些能運籌帷幄的人會覺得很羨慕,會產生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步到位的能力,也忽略了背後所承擔的風險與壓力。在地面上走過一根細線,遠比一萬公尺高空上走過一條鋼索來得容易。我想和你分享從解決問題、預防問題到成為造局者的三個階段。
在這個時代,知識已經不稀缺了,取而代之的是思維能力。懂得在思維上抄捷徑的人,不僅能贏在起跑點、也縮短了抵達目標的路徑。如果還能善用工具與方法提高效率,自然許多事都能無往不利。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日前在文中說到不求捷徑、只求不繞遠路的觀點,後續收到兩位年輕朋友的回饋與交流。談到選擇、平衡與看待問題的思路這些話題。試回想對話過程,將一些觀點整理紀錄。
在職場上會說話的人往往比較吃香。複雜難辦的人與事,有些人就是能把話說得合適,讓彼此都感到舒服,事情也就容易辦成了。重點先說、層次分明,是做好溝通表達不可或缺的兩個關鍵;但現在我會認為,還要加上逆向思考、順勢而說這兩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在長大後很難找到真正的「做自己」,隨之而來的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保護。羞辱和內心掙扎使我們想要隱藏自己,即使只是很小的不完美。有時我們感到困擾,生活中的壓力讓我們慾望更好的處境,這也許是策略,但是策略可以變動。進一步釐清自己的真正想法,並設置界限,是達到真實做自己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許多人感到焦慮,成長思維貌似成了一種負擔。這篇專訪 M 觀點、成長思維人生學的主講 Miula 的文章,將帶你從科技、商業角度重新思考如何應用成長思維,找到生活和職涯的更好版本,探討如何克服內心壓力,找到行動的勇氣,並將科技思維應用於個人成長。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在長大後很難找到真正的「做自己」,隨之而來的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保護。羞辱和內心掙扎使我們想要隱藏自己,即使只是很小的不完美。有時我們感到困擾,生活中的壓力讓我們慾望更好的處境,這也許是策略,但是策略可以變動。進一步釐清自己的真正想法,並設置界限,是達到真實做自己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許多人感到焦慮,成長思維貌似成了一種負擔。這篇專訪 M 觀點、成長思維人生學的主講 Miula 的文章,將帶你從科技、商業角度重新思考如何應用成長思維,找到生活和職涯的更好版本,探討如何克服內心壓力,找到行動的勇氣,並將科技思維應用於個人成長。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