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情歌〉原來陶淵明在和自己談戀愛

2023/03/10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陶氏情歌〉原來陶淵明在和自己談戀愛
一. 緣起
經過一個學期在「文學與生命美學」課程中賞析陶淵明的詩詞,筆者從期初的尋求知音,認為陶淵明可能可以成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導師;到期中的「陶我不分」,發現自己在某些生活處境中,會自然的依照陶淵明的某一詩句或思想去反思、調適,甚至在某些時候覺得自己就是陶淵明;但漸漸地,期中過後,課程開始賞析〈飲酒〉詩選時,筆者內心出現了與陶淵明漸漸疏離的情況,甚至開始冒出批判他的聲音,認為他不過就像是還未學佛前的自己,每天需要依靠喝酒才能使得身心放鬆、與人事物的相處較為和諧。
如此批判的情況使得筆者對於期末報告一直提不起熱忱,並也因此沒有想到甚麼樣的報告主題。一直到了課堂期末口頭報告的第一周,聽了幾位同學的報告後,筆者才靈機一動,發現了一個自己覺得還滿有趣的論點可以當作期末報告的主題。
幾位同學的期末口頭報告中有提到從〈飲酒〉詩選中的描述,發現酒好像是一種催化劑,能促使陶淵明熱情、平靜,甚至出現與自然交融的心境;而從〈詠貧士〉七首詩的描述中,得知陶淵明後來的生活陷入困境,而且已經沒有任何的酒可以幫助他調劑身心,因此只能透過寫詩寄情,遙想並與有同樣處境的古人對話,來幫助他自己在困境中堅持求道。
在聆聽同學報告的這些內容時,筆者腦中突然想到曾經學過的「愛情三角理論」,並感覺該理論中愛情的三個重要元素熱情、親密與承諾,好像很類似陶淵明歸隱生活中不同階段的支持力量,而倘若是這樣的話,陶淵明的歸隱不就是在和他自己談一場傳唱千古的戀愛嗎?
想著、想著,筆者發現自己突然對陶淵明又重新燃起了興趣及熱情,並在當天課後興奮的與其中一位同學分享自己的論點。離開教室時,筆者自然而然地哼著心中出現的新旋律,感覺既輕鬆又和諧。
二. 愛情三角理論
為了能較客觀的探討陶淵明與他自己的關係是否符合筆者靈機一動所發想「和自己談戀愛」的論點,筆者先回顧過往有關愛情三角理論的學習,以及透過查找相關資料以求更深入的理解該理論後,再依照陶淵明詩詞書寫的時間順序,來進行愛情三角理論與相關詩詞內容的比對及分析。
愛情三角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史坦伯格所提出的,他認為愛的重要組成元素包含「熱情、親密、承諾」,而每一個元素代表愛情三角形中的其中一角。
理論中的「熱情」指的是一種深受吸引,不能沒有對方的強烈驅力,是浪漫愛情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除了吸引力外,熱情還包括像是自我實現、天人合一等令人興奮的感覺。史坦伯格認為愛情中的熱情就像是一種會令人上癮的物質,會給人一種強烈愉悅的感覺,並會促使人們不斷去追求,以防止熱情退去後的空虛感。此外,筆者另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熱情會令腦部分泌多巴胺,使人有渴望、興奮和希望等情緒;然而,外來的物質如酒精、毒品,或性行為,同樣也會促使多巴胺的分泌,以及相伴而來的興奮感受。
而「親密」指的是一種緊密聯繫、寄託、連通,也就是心心相印的感受。要能有機的產生親密感,足夠的溝通及理解是不可或缺的。筆者以為,若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相互溝通和同理可以讓腦部產生一種促發親暱關係回饋機制的「催產素」,令人有親密、信任及歸屬的感覺;當然,藉由酒精、毒品或性,也可以暫時給人一種親密感受的假象。
至於「承諾」則分為短期及長期兩種。短期的承諾指的是「決定在一起」,而長期指的是一種「無論如何」,就像教堂牧師證婚時所說的誓言「從今以後,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永遠愛你、珍惜你直到地老天長。我承諾我將對你永遠忠誠」。它是確認愛情及維持長久關係所不能或缺的。
除此之外,史坦伯格也說明這三種元素可以組合出不同類型的愛情。以下為各種愛情類型:
1. 只有熱情: 迷戀式愛情(如青春期的戀愛或單戀)。
2. 只有親密: 喜歡式愛情(比較像是朋友或熟人之間的關係)。
3. 只有承諾: 空洞式愛情(如相親結婚、外籍新娘…)。
4. 熱情+親密: 浪漫式愛情(如假期式戀愛或一夜情)。
5. 熱情+承諾: 愚蠢式愛情(如一見鍾情、閃婚…)。
6. 親密+承諾: 友誼式愛情(比較像是家人關係或柏拉圖式的愛情)。
7. 熱情+親密+承諾: 完美式愛情(這是最理想的愛情型式)。
除了幫助人們了解愛情的重要元素及各種類型的愛情外,更重要的是史坦伯格還提供經營愛情的建議。
兩人之間最初成形的愛情類型不代表無法被改變、改善,比如僅有「承諾」的相親結婚,以及有著「熱情」和「承諾」的一見鍾情或閃婚,都可以透過結婚後的同理溝通去培養「親密」。然而,就算是已經完整具備三種重要元素的完美式愛情,也需要關係中的兩人彼此用心經營才能長久的維持下去。
對於如何經營及維持,史坦柏格認為「熱情」是三大元素中最難維持及再創造的,因為熱情的感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習慣及變淡,並且很難被意識控制。然而,透過共同旅行或參與新鮮、有趣的活動,仍可以為平淡的愛情增添活力及熱情。
相對來說,人們較能控制及經營的是「親密」及「承諾」。關於「親密」,史坦伯格建議人們可以透過同理的溝通去找出各自的認知及需求,並嘗試依此調整自己,以使得彼此在關係中得到滿足,若能如此,愛情關係將會充滿親密感、信任感及歸屬感。
至於愛情三角形中的最後一角的「承諾」,照理應是最容易被控制的,好似只要下定決心在一起,並有著無論發生甚麼都要堅持下去的心態,就能夠成功信守承諾,維持愛情。但是,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筆者以為或許對於尊崇一言九鼎、三從四德的舊時代華人比較容易做的到;但對於深受西方個人主義影響的現代人,當遇到困境時,可能會自然而然的堅持自己的立場,以及為了捍衛自己的感受及利益,而比較容易對愛情關係說放棄就放棄。
除此之外,雖然愛情三角理論主要探討的對象是兩個人之間的愛情,然而,筆者以為它運用的範圍可以更廣,比如說像是個人與自己的工作、事業、學業、興趣,及所屬團體…等方面的關係,也都很適合依此愛情理論的角度來分析、探討及改善。
以事業為例,可能某個人發現自己對某一概念、產品或服務出現濃厚的興趣及熱情,進而投入研究以求更深入的理解,並可能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發揮出獨特的天賦,而產生一種親密感及歸屬感,進而更加深對該研究的信任,相信這就是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最後,可能會下定決心,以該研究為核心成立公司,來進一步研發、生產及行銷產品或服務,並希望有更多人能夠受用。
當然,如同兩人間的愛情一樣,一旦共組家庭,狀況就會變得比較複雜,並可能會有更多的困境發生,開創及經營事業也可能會遇到組織成員間缺乏信任、認知不同,或市場及供應商出現狀況…等情況,而使得公司發展不順利,因此最好能透過討論將公司的願景、使命、策略、章程、獎懲…等事項擬定出來,並長期不厭其煩的開會、同理溝通,以幫助公司在發展的路上能披荊斬棘、順利進行。除此之外,為了避免熱情退卻,研發新產品、發想新專案、頒發獎金、員工旅遊…等活動也是有所必要的。
三. 「和自己談戀愛」的陶淵明
除了個人與其他人事物之間的關係外,筆者發現,愛情三角理論應該也能運用在探討個人與自己的關係,就如同「和自己談戀愛」。
以陶淵明為例,筆者以為他幾度因為社會價值、生活狀況及家人期待而進入官場任官後,完全無法認同及適應官場文化和官僚體系,在其中鬱鬱寡歡、活不出自己,有著「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的心境,甚至出現「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討厭自己的情況。再加上妹妹的突然離世,讓他有著人生苦短的感嘆,因此順勢辭官,在四十一歲時,下定決心「歸去來兮」,期待能重新好好去愛那個「質性自然」的自己。
在歸程的船上,陶淵明不斷的反覆思索「昨非」與「今是」,想著、想著,對自己歸去的決定愈發得意,心中充滿著澎湃的熱情,「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恨不得馬上就到達自己心心念念的美好。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因為熱情澎湃,就算映入眼簾的是簡陋的家門,陶淵明依舊欣喜若狂,無論是僮僕、荒徑、松菊、酒樽、小屋、園林、天空…無不令他滿意的不得了,「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時時刻刻深受吸引、愛不釋手,熱戀著自我實現、天人合一的自己。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如此熱烈的愛戀,讓陶淵明許下更深承諾,下定決心與過去的自己徹底切斷關係。「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興奮愉快之餘,陶淵明也像熱戀般的愛侶一樣,會去悔恨過去未能及早相識、相戀;以及擔憂未來時間不夠,不夠與如此完美的戀人長相廝守。「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最後,他告訴自己,與其悔恨及擔憂,不如好好的把握眼前,享受每一個與自己熱戀的當下。
筆者認為,隔年春天,從炙熱的愛戀中稍稍冷靜後,陶淵明透過書寫〈歸田園居〉五首詩與自己深度對話,試著更清楚的去了解所愛的自己以及歸隱前後一切的發生。「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在第一首詩中,陶淵明分析自己在大自然中才能夠活出美好,但在過去寶貴歲月,自己誤落塵網,被世俗社會的價值體系所困綁住。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就如同被人捕捉的籠中鳥及池中魚渴望回歸思思戀戀的林園及淵水,陶淵明也很開心能與過去厭世的自己斷開,回到可以單純與自己相處的園田。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經過與自己同理對話,以及親身體驗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遠村、墟煙、狗吠、雞鳴…等田園生活後,陶淵明回到家中,發現眼前的一切是那麼的美好,心中充滿著平靜、自在的感受,有一種終於找到歸屬以及與自己非常親密的完美心境。
然而,找到歸屬感以及與自己的親密感受,就會從今以後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第三首詩的內容指出,現實生活中,陶淵明努力耕種卻沒能有所收穫,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未必真的是一切美好。但「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面對窘境,陶淵明還是提醒自己要信守承諾,回歸初心,繼續去愛著那個美好的自己。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在〈歸田園居〉的最後一首中,陶淵明描述自己獨自一人策杖遠行,雖然路上崎嶇難行,但他懂得在過程中發現美好,找到清澈的溪水來洗滌疲憊,說明了「和自己談戀愛」之路並不好走,需要時時用心去發現清涼美好,好讓自己繼續勇敢的走下去。
「漉我新熟酒,隻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陶淵明帶著洗滌後的自己回到村莊後,漉酒、烹雞,招待近鄰一同享樂,直到日落夜黑,仍不願告別,甚至一路歡樂到天亮,竟還感嘆歡短苦長。筆者以為,雖然陶淵明深愛與自己在大自然中獨處,但這一段的描述帶出他仍需要藉由與他人歡聚,以及對他而言更重要的「酒」,來調劑偶發的寂寥之感,以及為「和自己談戀愛」的愛情之路增添非常重要的元素 - 熱情。
在〈歸田園居〉的最後一首帶出「酒」之於「和自己談戀愛」之路的重要性後,陶淵明繼而在自己五十三歲時,接連書寫出以酒為主題的二十首〈飲酒〉詩。
「余閑居寡歡,兼秋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雖有此一說,認為因為當時有人勸陶淵明重出為官,使得他寫出〈飲酒〉詩集以表隱居的決心;然而,筆者卻以為外在的誘惑並非主因,更深層的暗潮乃是獨處的寡歡,使陶淵明深感夜夜漫長,而也正因如此,需要無夕不飲酒,及酒後書寫,來重拾熱情及自我同理。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筆者以為,陶淵明因為「和自己談戀愛」之路難行,需要透過喝酒來調劑,但其實內心明白酒並非真正的解決之道,甚至偶爾因為對酒難以自拔而感到內疚,因此透過此詩來自我喊話,告訴自己「人生苦短,何不好好愛自己,喝就喝吧!」
「栖栖失群鳥,日暮猶獨飛。裴回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既然曾經的籠中鳥已經回到了自己思思戀戀的舊林園,怎麼還會有如此孤苦無依的感受呢? 筆者以為,陶淵明已經從熱戀時期的過度理想化回歸理性,明白林園雖然美好,但並非完美,甚至偶有想要放棄的矛盾心情。「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然而透過酒精的催化,讓陶淵明能感通自我,重新體會到自己如長青松木般質性自然的真心,實為千載難逢的託身處所,而經過如此的深度對話,原本的孤苦之情自此平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此詩因何為〈飲酒〉詩集中最令後人激賞的作品之一呢? 筆者以為,可能因為在酒意、恬菊、南山、雲霧及夕陽的完美交織下,令當時當刻的陶淵明進入了所謂「天人合一」且不可言說的極致美感境界,而讓後人如此心生嚮往。然而,也因為有過許多次如此完美的體驗,才令陶淵明對於如車馬喧囂般的世俗誘惑能無動於衷,堅持專情於「和自己談戀愛」。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筆者以為,酒後時而熱情興奮,時而親密同理,更常苦悶煩憂,才是一般經常喝酒之人的正常心境。陶淵明酒後面對殘破的居住環境,以及看見天上飛翔的孤鳥,而升起天地悠悠、人生苦短之感受,進而對自己精神喊話,告訴自己雖然生活困頓、歲月催老,但仍要信守「和自己談戀愛」的承諾。
隨著往後的日子時局更下、生活更困,使得面對飢寒侵襲,以及沒有酒可以調劑身心、催化熱情的陶淵明更需要透過書寫來提醒自己堅持承諾,繼續專情於自愛。而書寫的主題,陶淵明選擇〈詠貧士〉,與同樣堅持愛自己的古代楷模進行跨時空對話,來幫助自己提升精神層次,以滿足生命的高級需求。
「量力首故轍,豈不寒與飢?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詠貧士〉第一首中,陶淵明自我詰問,耗盡全部的心力堅持走在「和自己談戀愛」的道路上,怎能不陷入飢餓與貧寒呢? 除了愛情、麵包無法兼得的感嘆外,他也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懂得自己的堅持,而感到孤單寂寞。
「傾壺絕餘瀝,窺灶不見煙。詩書塞座外,日昃不遑研。」當重要的精神玉液一滴不剩,甚至連炊飯的乾材都匱乏,使得身為愛書人的陶淵明,竟毫無逸興閱讀,任由詩書雜亂堆積,而如此日復一日的嚴酷窘境實在令他心力交瘁。「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言見。何以慰我懷,賴古多此賢。」然而此時,陶淵明遙想起當初斷糧受困於陳的孔子依舊能固窮自愛,兩相對比,自己卻是如同子路那樣慍惱之心表露無遺,對此,他感到實在慚愧。不過,陶淵明也因此理解唯有透過與古代堅持自愛的先賢進行精神對話,才能療慰自己貧乏的心。
除了孔丘之外,榮叟、原生、重華、黔婁、袁安、沅公、仲蔚、黃子廉…等珍愛自我之古人相繼被陶淵明跨時空點名招喚,成為他的共感榜樣,使他能在「和自己談戀愛」的難行道路上堅持下去,並淬鍊出「苟得非所欽」、「非道固無憂」、「道勝無戚顏」、「所樂非窮通」、「誰云固窮難」…等高精神層次的自愛體悟,以滿足他生命中的高級需求。
四. 陶式情歌
寫到這裡,筆者終於理解為何陶淵明能被世人歌詠千年。他將和自己重新相識、相戀、相依的心路歷程透過書寫如實呈現,過程中熱情、親密、承諾等三種愛情重要元素時而此起彼落,時而共攀高峰。更重要的是,到最後就算沒有了酒的催化,他也逐漸與所有的元素融合而成一種無法言喻的高層次愛情,就如同孤鳥、浮雲已毫無痕跡的融入自然,呈現出一種極致的美感。
最後,筆者嘗試著將如此完美、極致的愛與美,以自創詩詞的方式整合呈現。寫著、寫著,竟自然而然的與當初離開教室時,哼唱的旋律結合在一起,成為一首令自己很是滿意的詩歌作品,以作為本課程學習的重要紀念小物。希望藉此,幫助同樣走在「和自己談戀愛」之路的自己,以及其他努力自愛的有緣人,能每唱一回就像重新與自己相識、相戀,並提醒自己繼續相依,直到生命如浮雲已飄落,依舊能精神永存。
〈陶氏情歌〉
那樣一去就三十年
尋尋覓覓 找不到愛令我思念
回頭看原來都沒變
就像羈鳥 戀著那舊舊的林園
終於再見
找到心歸居園田 愛讓虛室有餘閒
就算衣食有虞 但使我能夠微笑無違願
雖然偶爾有退卻 還好酒陪我過夜
心遠地能自偏 悠然見南山欲辯已忘言
飢寒侵襲 酒壺見底
安慰吾懷何以 遙想真愛一一
這樣一過又二十年
若即若離 相信有愛令我思念
往前看希望永不變
就算浮雲 已飄落在遼闊世界
永遠不變
丹尼思
丹尼思
喜歡寫詩、喜歡寫歌、喜歡發想、喜歡學習、喜歡分享、喜歡讀書會、喜歡有意識的對話。持續走在探索生命的道路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