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個案看醫生:成功勸服的五個步驟第一步!助人者竟不用「提供建議」。減藥藥師胡廷岳的說服第一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做得到」,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相關文章:拒絕健康檢查的長輩?這藥師教你如何讓他們願意去看醫生

助人者不適合「提供建議」

你應該也有遇過不聽勸、自己當醫生、甚至你還沒講話,就罵你「一點都不懂」的個案或家中長輩吧?這篇文章,就是深入第一線環島公益演講的胡廷岳藥師,突破個案內心,讓他們願意執行行動的5步驟第一步「誘發動機」的執行方式。

看完之後你就會發現,無論對方多麼固執,他們都能願意聽話。你甚至不用「提供建議」。這其中是有竅門的。

說服不是「說服」

大家都不喜歡別人對自己說教,根據統計,上一代最討厭的說教者就是「自己的子女」;慶幸的是,他們心中最想要的陪伴者也是子女。所以,廷岳藥師想給大家一個心態:「不要當影響家人的角色」,把他們塑造成「主角」。

舉例: 家人不想接受我們推薦的醫生?你可以拜託父母的朋友推薦「知名醫師」,先套好話,例如請朋友跟爸媽說:「我最近看一位醫師醫術很好、很親切!」就會增加爸媽的就醫意願,讓他們「自己想找」這位醫生。

另外,如果平常感情不錯,只是爸媽不敢踏出第一步,你也可以試試看,跟爸媽說「自己最近睡不好、想去看精神科醫生檢查腦袋,要不要陪我一起去?」而等他們被「拐」到醫生面前時,再問他們:「最近你不是常常忘東忘西嗎?要不要順便掛個腦科?只做檢查就好,我幫你要求醫師不要開藥!」他們很可能也會答應。藉由「邀請」,讓他們以為是自己想來看診的。

在廷岳的書《 吃藥之後,然後呢?:從文明病纏身,到減少吃藥的第三人生 》中提到,子女勸服父母5步驟:1.誘發動機→2.尋找共識→3.收斂選擇→4.小小執行→5.用力誇獎,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的「誘發動機」。

當我們想要誘發父母「預防疾病的動機」,可以想辦法讓長輩「自行發現目前行為之間有很大的矛盾」,他們就會自願去思考該如何解決問題。舉個常見的例子:他們平常嘴硬說自己不在意退化,卻在陪孫子玩得喘不過氣時抱怨自己好像老了。這時我們可以稍稍點出這件事情:「對阿!你可不要老太快啊,孩子很喜歡你。」(注意語氣不可酸溜溜)。讓他心裡產生矛盾,開始在意「喘」這件事,他們自然進一步尋找「喘」的解決方法,甚至會詢問子女的建議。

這就是子女勸服父母5步驟的第一步驟:誘發動機。

為了讓家人願意聽從你的建議,最重要的是要從他們的立場出發。說服,並不是一直說,反而是一直聽。你必須通過傾聽,找到他們最在意的正向理由、負向理由,然後輕輕地點出兩者之間的矛盾,就能激發他們改變的內在動機。而子女勸服父母5步驟中的第一步驟,就是像這樣善用誘發動機的技巧,讓家人產生行動上的需求和願望。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誘發動機的過程中,你要成為「站在一樣立場」的陪伴角色,主角是他們而不是你,說話前必須先想好要說什麼,避免語氣酸溜溜。如果過程中讓家人感到受到負面情緒(責備或指責),反而會讓他們更加堅持自己的立場,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指導」。

說服,並不是一直說,反而是一直聽。

為了預防家人臥床、控制好慢性疾病,你一定會需要讓家人願意聽從你的建議、你也必須學會誘發動機的技巧,讓家人真正產生改變,直到減少吃藥。全家人都能健康,這不是你最期待的事情嗎?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下方還有一堆實用文章)

◆第二步驟在這裡:喝香灰病人的故事:不明白嚴重性的固執家人,我還能怎麼說服?減藥藥師胡廷岳的說服第二步驟:尋找共識

◆歡迎邀約演講:名片

*

環島演講中!歡迎邀約演講:名片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創造「自願行動的健康生活」,想在2030 年底以前,讓台灣每一個人都能控制好慢性疾病,與我的爸媽一樣。關於為什麼我要環島演講

我是廷岳,人人都知道平常要運動要養生、要預防臥床,但其實連醫師自己也做不到。所以我立志幫全台灣的長輩,找到【做得到的健康生活】!必須降低健康的門檻,人人才能健康起來、減少吃藥、預防臥床。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的沙龍
1.1K會員
131內容數
當我公益演講時,民眾來問我問題,我只有一次說服他的機會、還必須盡量保有這個人原來的習慣。所以我給的「低門檻養生建議」必須超實用、超簡單、又超有道理。漸漸的,已經蒐集100種方法、蒐集成一本故事集了。
2023/03/22
身為醫療人員,我也曾經遇過一位「害怕看病」,跑去「喝香灰水」的阿嬤。但最後我卻有能力將這位阿嬤引導進入診間、最後成功讓他忘記了香灰水。這篇文章,我將會把執行過程紀錄如下。
Thumbnail
2023/03/22
身為醫療人員,我也曾經遇過一位「害怕看病」,跑去「喝香灰水」的阿嬤。但最後我卻有能力將這位阿嬤引導進入診間、最後成功讓他忘記了香灰水。這篇文章,我將會把執行過程紀錄如下。
Thumbnail
2023/03/16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有著曾經說服過家人/病人,最後卻說服失敗的經驗?這篇文章,就是描述我怎麼從「說服失敗」,變成「說服成功」的故事。
Thumbnail
2023/03/16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有著曾經說服過家人/病人,最後卻說服失敗的經驗?這篇文章,就是描述我怎麼從「說服失敗」,變成「說服成功」的故事。
Thumbnail
2023/03/15
我人生第一個最深刻的「死亡」,是19歲那年。還記得我才剛忙完一個大學營隊,正坐在公車上最後面、最左邊的位置。突然間,我竟接到朋友們的接二連三打來的電話。我的人生知己過世了。
Thumbnail
2023/03/15
我人生第一個最深刻的「死亡」,是19歲那年。還記得我才剛忙完一個大學營隊,正坐在公車上最後面、最左邊的位置。突然間,我竟接到朋友們的接二連三打來的電話。我的人生知己過世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而且人性很弔詭的地方在於,劃清界線後,對方反而比較願意尊重你。如果你十次有九次聽話,一次沒有照做就會被指責;但你如果本來就不聽話,對方反而會逐漸習慣這件事。
Thumbnail
而且人性很弔詭的地方在於,劃清界線後,對方反而比較願意尊重你。如果你十次有九次聽話,一次沒有照做就會被指責;但你如果本來就不聽話,對方反而會逐漸習慣這件事。
Thumbnail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身為醫療人員,我也曾經遇過一位「害怕看病」,跑去「喝香灰水」的阿嬤。但最後我卻有能力將這位阿嬤引導進入診間、最後成功讓他忘記了香灰水。這篇文章,我將會把執行過程紀錄如下。
Thumbnail
身為醫療人員,我也曾經遇過一位「害怕看病」,跑去「喝香灰水」的阿嬤。但最後我卻有能力將這位阿嬤引導進入診間、最後成功讓他忘記了香灰水。這篇文章,我將會把執行過程紀錄如下。
Thumbnail
舉個常見的例子:他們平常嘴硬說自己不在意退化,卻在陪孫子玩得喘不過氣時抱怨自己好像老了。這時我們可以稍稍點出這件事情:「對阿!你可不要老太快啊,孩子很喜歡你。」(注意語氣不可酸溜溜)。讓他心裡產生矛盾,開始在意「喘」這件事,他們自然進一步尋找「喘」的解決方法,甚至會詢問子女的建議。
Thumbnail
舉個常見的例子:他們平常嘴硬說自己不在意退化,卻在陪孫子玩得喘不過氣時抱怨自己好像老了。這時我們可以稍稍點出這件事情:「對阿!你可不要老太快啊,孩子很喜歡你。」(注意語氣不可酸溜溜)。讓他心裡產生矛盾,開始在意「喘」這件事,他們自然進一步尋找「喘」的解決方法,甚至會詢問子女的建議。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有著曾經說服過家人/病人,最後卻說服失敗的經驗?這篇文章,就是描述我怎麼從「說服失敗」,變成「說服成功」的故事。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有著曾經說服過家人/病人,最後卻說服失敗的經驗?這篇文章,就是描述我怎麼從「說服失敗」,變成「說服成功」的故事。
Thumbnail
有些老家人真的非常頑固,絕不願意看醫生或接受健康檢查。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有些老家人真的非常頑固,絕不願意看醫生或接受健康檢查。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一樣的經驗,當你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關閉電視,準備要起身進房間寫作業的時候,結果爸媽一說:「還在看電視阿,阿你作業是不用寫了是不是?」你就變的很不想寫作業,大笑,甚至進房間之後還會賭氣,拿手機出來滑。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一樣的經驗,當你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關閉電視,準備要起身進房間寫作業的時候,結果爸媽一說:「還在看電視阿,阿你作業是不用寫了是不是?」你就變的很不想寫作業,大笑,甚至進房間之後還會賭氣,拿手機出來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