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傳社福團體要求回捐薪資,型態手法翻新,社工如何自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又發生了社福界最不堪聞問的回捐事件,但這次不同的是,機構要求工作人員自己把拿到的薪水,分一部份給其他同事,並非像之前的案例是交給機構。

輿論自然是一陣撻伐,而政府單位原本說沒有法律依據,可以處罰機構,經過輿論批評之後也大轉彎,立刻聲明「如經查明確有相關事實,將以違反《勞動基準法》工資給付規定裁罰,請社福機構勿再以身試法。」

網路譴責聲浪顯示大家都相當憤慨,但也有人提出疑問:到底要依據哪一條法律處罰機構?

按勞動部的聲明:「雖然外觀上,雇主已依約定金額給付工資,惟實質上並未為完全之給付,如經查明確有相關事實,仍得以違反《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規定裁處。勞動部已通函各直轄市、縣(市)政府,齊一違法認定之原則。」但這沒有處理到2020年「法律白話文運動」粉專提出的:「目前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回捐』會犯什麼法,僅在《勞基法》中有關於薪水少拿、晚拿等的規定,例如『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薪水如果是 3 萬,就該拿到 3 萬,如果是 25 萬,就該拿到 25 萬(不包含各種自提等等的情形),不能用各種奇怪的名義扣薪水,或是沒經過你同意就把薪水拿出來捐款等。

根據王婉諭立法委員粉專跟媒體報導:「XX協會服務時是掛主管職,卻被僱主要求每月必須拿 2,000 元現金給另一位同事,就連年終獎金,也必須領出 3,000 元現金給同事.....高雄『※※※※協會』也有主管要求社工每月必須拿 500 元現金給另一名社工。」這當然不合理,但報導中沒有提到,當事人原先和機構約定的薪資是多少,實際入帳是多少,有沒有短少或延遲的情形。

如果舉證不出短少、延遲付薪,或提出雇主如何「強迫」員工的事實,就要按勞基法裁罰,社福團體不服可以提出訴願和行政訴訟,若被行政法院判勞動部敗訴怎麼辦?社工只得到了空頭承諾,屆時部長早已換人,社會也淡忘了。

按照現在的法律制度,對違規機構處罰,只有衛福部或地方社會局,按社會福利補助相關法規,以「核銷不實」、「未經同意勻支或挪用補助經費」等理由,追繳受補助單位的經費,並且處以若干年內不得再補助的懲罰(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粉專發文,其中一間被指違規機構,已遭衛福部給予「停止兩年補助資格」處份)。

過去曾經有人提出,應制定專法保障社工勞動權益與人身安全,但立法曠日費時、緩不濟急,現階段也只能盡量自保,方法不外乎─

1.求職時稍微打聽機構的口碑,有勞資爭議不良記錄的閃遠一點。

2.確定錄用要跟雇主和機構講清楚勞動條件,包括薪資的金額、日期、預扣項目、給付方式,最好能簽訂白紙黑字的勞動契約,如果要求回捐,或者領到還要轉給誰,就別做了。

3.如果發生被要求回捐,或拿到薪水又必須分給其他員工、主管,應設法蒐證,然後向社政、勞政單位檢舉,雖然未必有什麼作用,但至少能給機構一個警惕。

民眾對社福團體這類行為反感,也可拒絕捐款,不參與相關團體的公益活動,作為抵制;另一方面,對於提昇員工福利待遇的機構,應正面肯定,不要把給予社福人員高薪,當成「自肥」,如此才能促進社福團體保障員工權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居隱-avatar-img
2023/03/30
以本人的工作及面試經驗,也在<社工如何避免被迫回捐薪資?>分享幾種評估方式,希望對學弟妹有幫助
avatar-img
若無其事的活著的沙龍
112會員
93內容數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6/13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2024/06/13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社工回捐」在社工界早已行之有年,卻也被詬病已久。所謂的社工回捐,就是社福機構要求社工把自己的領到的薪資「捐」回機構中。部分社工被機構要求最高的回捐金額甚至高達新臺幣11,000元。
Thumbnail
「社工回捐」在社工界早已行之有年,卻也被詬病已久。所謂的社工回捐,就是社福機構要求社工把自己的領到的薪資「捐」回機構中。部分社工被機構要求最高的回捐金額甚至高達新臺幣11,000元。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秘書長郭志南和我們分析,這場會議看似改善社工勞動待遇,為何社工們還要抗議?近日仍然傳出社工回捐的爭議,到底有什麼新的變形?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秘書長郭志南和我們分析,這場會議看似改善社工勞動待遇,為何社工們還要抗議?近日仍然傳出社工回捐的爭議,到底有什麼新的變形?
Thumbnail
....報導中沒有提到,當事人原先和機構約定的薪資是多少,實際入帳是多少,有沒有短少或延遲的情形。如果舉證不出短少、延遲付薪,或提出雇主如何「強迫」員工的事實,就要按勞基法裁罰,社福團體不服可以提出訴願和行政訴訟,若被行政法院判勞動部敗訴怎麼辦?社工只得到了空頭承諾,屆時部長早已換人,社會也淡忘了。
Thumbnail
....報導中沒有提到,當事人原先和機構約定的薪資是多少,實際入帳是多少,有沒有短少或延遲的情形。如果舉證不出短少、延遲付薪,或提出雇主如何「強迫」員工的事實,就要按勞基法裁罰,社福團體不服可以提出訴願和行政訴訟,若被行政法院判勞動部敗訴怎麼辦?社工只得到了空頭承諾,屆時部長早已換人,社會也淡忘了。
Thumbnail
社福工作人員薪資被迫回捐事件頻繁,政府積極喊話保護社工勞權,但是又出現「新型薪資回捐手法」。今(19)天立委陳椒華、時代力量黨彰化員林區服務處陪同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召開記者會揭露「新型薪資回捐手法」,工會接獲一名生服員投訴,他先前任職彰化縣某社福機構時,被要求以「親屬」名義回捐薪資.....
Thumbnail
社福工作人員薪資被迫回捐事件頻繁,政府積極喊話保護社工勞權,但是又出現「新型薪資回捐手法」。今(19)天立委陳椒華、時代力量黨彰化員林區服務處陪同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召開記者會揭露「新型薪資回捐手法」,工會接獲一名生服員投訴,他先前任職彰化縣某社福機構時,被要求以「親屬」名義回捐薪資.....
Thumbnail
既然有專業知識、實務經驗豐富,都不保證順利加薪、工作穩定,資深員工怎麼辦?其實不用那麼絕望,可這樣應用:
Thumbnail
既然有專業知識、實務經驗豐富,都不保證順利加薪、工作穩定,資深員工怎麼辦?其實不用那麼絕望,可這樣應用:
Thumbnail
「回捐」實在是社福界或公益非營利組織獨有的陋習,一般營利企業單位最多欠薪、超時工作、沒有特休、不給加班費......就很可惡了,真沒聽說勞工還自己繳錢給資方「作功德」。 法律上的不完備,勞工又漠視自身權利,都讓回捐難以遏止。要斷絕這個陋習,只能悍衛自己的權益,眼睛睜大,不要去回捐的機構服務....
Thumbnail
「回捐」實在是社福界或公益非營利組織獨有的陋習,一般營利企業單位最多欠薪、超時工作、沒有特休、不給加班費......就很可惡了,真沒聽說勞工還自己繳錢給資方「作功德」。 法律上的不完備,勞工又漠視自身權利,都讓回捐難以遏止。要斷絕這個陋習,只能悍衛自己的權益,眼睛睜大,不要去回捐的機構服務....
Thumbnail
我在<談強迫社工回捐薪資>提到,台灣部分社福單位要求社工回捐薪資問題。這下想當社工的人想問:如何知道哪些單位要求回捐?其實有幾種方式:
Thumbnail
我在<談強迫社工回捐薪資>提到,台灣部分社福單位要求社工回捐薪資問題。這下想當社工的人想問:如何知道哪些單位要求回捐?其實有幾種方式:
Thumbnail
為何這麼多社福單位要社工回捐?因為面對其他社福單位募款競爭,及民眾常過度集中捐款給知名社福單位,及媒體報導的個案、突發災害,引起捐款排擠。但平常行政、服務費用仍得付,為確保社福單位存續,才會請社工回捐。 加上......
Thumbnail
為何這麼多社福單位要社工回捐?因為面對其他社福單位募款競爭,及民眾常過度集中捐款給知名社福單位,及媒體報導的個案、突發災害,引起捐款排擠。但平常行政、服務費用仍得付,為確保社福單位存續,才會請社工回捐。 加上......
Thumbnail
任何組織如果有弊端當然需要糾正,但報導怎麼寫得社福從業人員月薪五六萬甚至六位數,就是很荒謬、沒道理的事? 報導似乎在暗示,在社福界或非盈利公益團體,不管階級年資學經歷怎樣,拿高薪就是不正常的。如果一個社福或NGO組織,裡面的員工或高階主管薪水「超出社會期待」,大家可以合理懷疑這個組織就存在弊端。
Thumbnail
任何組織如果有弊端當然需要糾正,但報導怎麼寫得社福從業人員月薪五六萬甚至六位數,就是很荒謬、沒道理的事? 報導似乎在暗示,在社福界或非盈利公益團體,不管階級年資學經歷怎樣,拿高薪就是不正常的。如果一個社福或NGO組織,裡面的員工或高階主管薪水「超出社會期待」,大家可以合理懷疑這個組織就存在弊端。
Thumbnail
民間社福組織可以考慮大方的公布自己的薪資結構。把自己一個工作人員薪資是多少,從高層主管到基層員工,一個月薪水到底多少,上網公告周知,讓社會大眾知道機構的勞動條件如何,至於這樣的待遇是好是壞,就交給輿論去公評。社福團體也可藉此自清,宣示沒有壓低薪資,有給予適足的待遇。
Thumbnail
民間社福組織可以考慮大方的公布自己的薪資結構。把自己一個工作人員薪資是多少,從高層主管到基層員工,一個月薪水到底多少,上網公告周知,讓社會大眾知道機構的勞動條件如何,至於這樣的待遇是好是壞,就交給輿論去公評。社福團體也可藉此自清,宣示沒有壓低薪資,有給予適足的待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