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如何引發戰火、維繫和平、促進外交或撕裂國際社會?口、筆譯者翻轉歷史、牽動國際大局的關鍵譯事——《鋼索上的譯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經濟學人》、《旁觀者》、《文學評論》齊聲好評

《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作者賈斯頓・多倫 、《你的耳朵裡是魚嗎?》作者大衛・貝洛斯一致推薦

譯者既要傳達訊息,又不能打破特定限制
既要掌握原文意義,又要呈現精準有效的譯文
翻譯者在許多「近乎不可能」之間挪騰舞動,世界也隨之挪騰舞動

他們如何「翻」天覆地,又是怎麼用文字與話語「傾國傾城」?

┤各界盛情推薦├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李可心|美國臺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施清真|資深譯者
陳方隅|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陳榮彬|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楊詠翔|譯者
廖咸浩|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劉仕傑|前外交官、【臺北民主孵化器】創辦人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溝通於一時,功過在千秋」的譯者,在語言與文化轉換的鋼索上步步為營、如履薄冰

人類與歷史的重要轉捩,或許就在大眾習而不察中,默默受這群中間人的決斷所牽動......

若非檯面下一支又一支筆譯和口譯大軍,外交事務很少能進行得一帆風順。在異文化接觸前緣,要避免衝突,就得仰賴多語專家譯介想法與意見,搭起溝通的橋樑。歷來全球各地的翻譯工作者努力擴散話語、維護和平,偶爾也難免闖下大禍。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角色大多不太起眼,甚少受到重視。

本書作者暨資深口、筆譯者安娜.艾斯蘭揚,要帶領讀者一窺往往藏於幕後、低調運行的「譯世界」,也看翻譯工作是如何影響全人類與全世界。

從詭計多端的政治野心家、滿腹理想與英雄主義的領袖人物,又或者一般大眾與「非我族類」溝通的日常需求──

全球各地口、筆譯者會為各色背景的案主效力。

這些中間人的話語或文字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左右了重大的局勢轉捩。

從本書中我們會看到:
針對二戰《波茨坦宣言》要求投降的最後通牒,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本意可能為「不予置評」,翻譯過程卻使意義流失,甚而扭曲為「默然蔑視」;大戰尾聲的美、日關係或許因而更難有轉圜。

清末中國面對西方叩關要求貿易、傳教,由此而生頻繁衝突,民間乃至於清廷難掩排外情緒。庚子拳亂爆發,為洋行、傳教士工作的華人譯者是中國的叛徒?居中調解者?還是外國人的救星?又有多少人因翻譯工作而血灑戰場?

希特勒曾不斷拉攏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加入軸心陣營,後者一律以浮誇外交辭令搪塞,不正面回應。直到戰敗,納粹都沒得到西班牙正式表態入夥。西-德語譯者從未給希特勒希望,但佛朗哥實際立場為何、說過哪些話?譯者是口譯技巧差,或有意為之,讓西班牙始終與納粹保持一定的距離?

古巴飛彈危機期間,美國的戰略描述字眼採用「隔離」(quarantine)而非「封鎖」(blockade)古巴海域,為的是避免踩到二戰慘烈的「列寧格勒圍城戰」歷史痛點,以防激怒俄方。俄文譯法「karantin」是否即危機解除的關鍵?。

《鋼索上的譯者》不僅放眼全球五大洲的廣闊範圍,也穿梭於歷史上各個風起雲湧的重要年代。

作者更論及人類的科學、宗教、新聞、探險活動等領域,翻譯如何在其中發揮影響,甚至翻轉局勢。這是一部關於譯者如何改變世界,同時也令人大開眼界的作品。讀者從書中能發現藏身檯面下的關鍵人物,也一窺他們轉換語言、溝通文化的工作技藝。

口碑好評
語言是交流的基礎,創造分裂也帶來和解。這是一本窺見人類文化與語言多元的著作,從譯者站在文明交織與權力撞擊中心的角度,看見人類歷史的最精采時刻。
──李可心/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安娜.艾斯蘭揚成長於莫斯科,現居倫敦,常年從事新聞業、文學翻譯與公共服務通譯,為資深的英俄口筆譯者。作者將本書定位為大眾讀物,內容生動活潑、深入淺出,藉由一則則史實、故事以及親身體驗與觀察,再現有如在鋼索上跳舞的譯者,如何維持異語言與異文化之間的平衡,扮演中間人的角色,在人類歷史與國際外交上發揮關鍵性的作用,並不時帶入有關翻譯的本質與功能之討論。全書取材寬廣,從西元前兩百年的聖經翻譯到當今熱門的人工智慧翻譯,遍及希臘、羅馬、中、美、英、法、蘇、德、日、義、土耳其、阿拉伯、阿根廷、阿富汗……不僅是有關翻譯史與翻譯論的另類呈現,也是難得一見的「譯普」之作。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外交工作是一門對於文字精準度要求非常高的行業,外交官的日常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正是在不同的語言間轉譯,不論是新聞輿情的翻譯,或是外交電報的撰寫,甚至是外交會議上的即席口譯,都需要對兩種以上的語言高度的熟悉且能夠轉換自如。很高興有《鋼索上的譯者》這本書,將翻譯這門學問的巧妙與趣味寫了出來。誠心推薦給對翻譯以及外交事務有興趣的朋友們。
──劉仕傑/前外交官、【臺北民主孵化器】創辦人 劉仕傑

這座豐富的故事寶庫講述了驚人的譯者成就,帶領我們認識一群英雄人物。作者以迷人而清晰的行文,解釋了語言專家長年來都在努力克服的職業複雜性和難題,也揭示這些人怎樣運用自身技藝、勇氣、匠心和機敏來維護和平、擴散話語,並促進世界各地人群之間的對話。
——大衛・貝洛斯(David Bellos)/《你的耳朵裡是魚嗎?》(Is That a Fish in Your Ear?: Transl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Everything)作者

以繽紛靈動的文字向艱苦的翻譯、口譯者致敬;縱觀歷史,這群人投入的工作可能潤滑、也可能阻礙了外交與文化之輪的滾動。從聖人到騙徒、苦工到冒險家、書呆到天才——作者輕快點出各種翻譯者的樣貌,描繪了這種被小看的技藝背後生動的歷史,讓人非常享受。
——賈斯頓・多倫(Gaston Dorren)/《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Babel: Around the World in Twenty Languages)作者

充滿鮮活的故事……讓讀者對譯者的工作滿懷敬畏。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角度多元且體貼讀者……艾斯蘭揚談到的領域廣泛,筆觸卻輕巧、讓人愉悅……成果卓越。
——《旁觀者》(The Spectator

……不僅跨度廣至全球範圍,更穿梭於不同歷史經驗……並非單純向投入這個可佩行業的前輩致敬,更深層的目的,是要讓我們思考未來、深刻體認:現今雖可能是機器學習的時代,但要將人類的專業摒除淘汰,恐怕為時尚早。
——《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85會員
439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科學家研究各種科學,文學研究的是人,從文學中挖掘、研究古今中外的人性樣貌。光是靠著書頁上文字就能建構萬千世界、描繪出活生生不受時空限制的各種人性樣貌,文學正是將語言運用揮灑的淋漓盡致啊。
Thumbnail
科學家研究各種科學,文學研究的是人,從文學中挖掘、研究古今中外的人性樣貌。光是靠著書頁上文字就能建構萬千世界、描繪出活生生不受時空限制的各種人性樣貌,文學正是將語言運用揮灑的淋漓盡致啊。
Thumbnail
書名: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 這本書講翻譯、講譯者,也講那個時代兩岸三地的政治社會。是一本能從多篇文章中認識臺灣翻譯史的好書。翻譯偵探事務所的任務是還原那些個案書籍的真相。
Thumbnail
書名: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 這本書講翻譯、講譯者,也講那個時代兩岸三地的政治社會。是一本能從多篇文章中認識臺灣翻譯史的好書。翻譯偵探事務所的任務是還原那些個案書籍的真相。
Thumbnail
有別於中文書名所散發的危險氣息,原文使用的Dancing可說是暗示了書裡那些「譯聞」帶有的娛樂性,把幾則對翻譯官來說驚險萬分的當下,化作篇篇精采又發人省思的趣聞。
Thumbnail
有別於中文書名所散發的危險氣息,原文使用的Dancing可說是暗示了書裡那些「譯聞」帶有的娛樂性,把幾則對翻譯官來說驚險萬分的當下,化作篇篇精采又發人省思的趣聞。
Thumbnail
這次回台灣的時候,像往常一樣都會到誠品書局逛一逛,在新書專區一眼就能看見這本天空藍封面的小山,看到封面上寫著「翻譯筆記」,就不禁讓同是學翻譯的我引發一股好奇心,很想知道前輩走過來的心路里程,而且作者名字跟我一模一樣😆是另一個不假思索直接拿上收銀臺的原因。 作者在後記寫著: 那夜,站在書架前,看著這
Thumbnail
這次回台灣的時候,像往常一樣都會到誠品書局逛一逛,在新書專區一眼就能看見這本天空藍封面的小山,看到封面上寫著「翻譯筆記」,就不禁讓同是學翻譯的我引發一股好奇心,很想知道前輩走過來的心路里程,而且作者名字跟我一模一樣😆是另一個不假思索直接拿上收銀臺的原因。 作者在後記寫著: 那夜,站在書架前,看著這
Thumbnail
譯者既要傳達訊息,又不能打破特定限制 既要掌握原文意義,又要呈現精準有效的譯文 翻譯者在許多「近乎不可能」之間挪騰舞動,世界也隨之挪騰舞動 他們如何「翻」天覆,又是怎麼用文字與話語「傾國傾城」?
Thumbnail
譯者既要傳達訊息,又不能打破特定限制 既要掌握原文意義,又要呈現精準有效的譯文 翻譯者在許多「近乎不可能」之間挪騰舞動,世界也隨之挪騰舞動 他們如何「翻」天覆,又是怎麼用文字與話語「傾國傾城」?
Thumbnail
《斷背山》、《分手去旅行》、《該隱與亞伯》……資深文學翻譯名家宋瑛堂首部著作 無私分享30餘年譯書生涯的苦樂與領悟,帶你一窺書籍翻譯的門道,以及那些不為讀者所知的眉角與糾結~ 舉凡機器翻譯如何影響翻譯、有聲書的聲音詮釋與譯者的關係、如何看待被讀者罵得滿頭包的譯文、大(或小)語種譯者的工作之道,乃至
Thumbnail
《斷背山》、《分手去旅行》、《該隱與亞伯》……資深文學翻譯名家宋瑛堂首部著作 無私分享30餘年譯書生涯的苦樂與領悟,帶你一窺書籍翻譯的門道,以及那些不為讀者所知的眉角與糾結~ 舉凡機器翻譯如何影響翻譯、有聲書的聲音詮釋與譯者的關係、如何看待被讀者罵得滿頭包的譯文、大(或小)語種譯者的工作之道,乃至
Thumbnail
天哪,有史以來標題醞釀最久的一篇。去年年初我想寫一篇翻譯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文章,但這個題目很大,要怎麼聚焦其實有難度。最近發生一件大事,終於讓這個題目可以從箱底走出來。這件大事就是推特上的「大翻譯運動」。
Thumbnail
天哪,有史以來標題醞釀最久的一篇。去年年初我想寫一篇翻譯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文章,但這個題目很大,要怎麼聚焦其實有難度。最近發生一件大事,終於讓這個題目可以從箱底走出來。這件大事就是推特上的「大翻譯運動」。
Thumbnail
翻譯從來是不被重視的、敏感的、多少更善於溝通理解的⋯⋯翻譯被比作橋樑,架在河畔上,讓被河流隔開的兩方往來無阻,若兩方交戰,首先是炸橋。不知道郁達夫臨死前是不是這樣想的。 漢語裡有作家、詩人、學者,可是翻譯,卻又是動詞、又是名詞,雖然筆譯可以稱為「譯者」,但更普遍的情況是直到成了一個傳說式的人物,才是
Thumbnail
翻譯從來是不被重視的、敏感的、多少更善於溝通理解的⋯⋯翻譯被比作橋樑,架在河畔上,讓被河流隔開的兩方往來無阻,若兩方交戰,首先是炸橋。不知道郁達夫臨死前是不是這樣想的。 漢語裡有作家、詩人、學者,可是翻譯,卻又是動詞、又是名詞,雖然筆譯可以稱為「譯者」,但更普遍的情況是直到成了一個傳說式的人物,才是
Thumbnail
翻譯所產生的能耗。言語所無法清晰表達的思想 「翻譯」這個詞彙,讓人聯想到從一個語言轉換到另一個語言,藉由這樣的轉換來達成讓彼此了解對方的意思。我們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這一個自古以來,人們為了瞭解與接觸不同文化時的行為。而如今,翻譯機的技術已經越趨成熟,我們得以跨過不同語言的高牆,跟不同時間地點的人聯
Thumbnail
翻譯所產生的能耗。言語所無法清晰表達的思想 「翻譯」這個詞彙,讓人聯想到從一個語言轉換到另一個語言,藉由這樣的轉換來達成讓彼此了解對方的意思。我們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這一個自古以來,人們為了瞭解與接觸不同文化時的行為。而如今,翻譯機的技術已經越趨成熟,我們得以跨過不同語言的高牆,跟不同時間地點的人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