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書籍】滝川一廣-從兒童精神醫學理解發展遲緩孩子的內心世界(三)

2023/04/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整 體 評 分:★★★★★
  • 實用性評分:★★★★★
  • 回看率評分:★★★★★
滝川一廣-從兒童精神醫學理解發展遲緩孩子的內心世界

第三部:育兒時面臨的困難

第十三章:育兒相關問題

作者講解日本育兒歷史,從江戶時代(結合眾人之力的育兒)到明治時代(個別化與教育化)再到現在育兒,說明現在日本育兒與以前相比,嬰兒的死亡率驟降、少年殺人事件也大幅降低(與以前相比),由於經濟與生活成長,讓母子關係的增加與教育志向改變(國民義務教育),雖然改善以前很多問題,但之後衍生的問題也接踵而來,育兒就變成個人的行為,鄰居共同教育就消失,原本肩負社會化責任的公教育,卻被要求為個人量身打造

第十四章:關於育兒困難

隨著時代的轉變,家長與孩子親密的關係比以前更加緊密,隨著而來的問題就是界線模糊曖昧無法清楚分隔,太過親密造成孩子對父母當手足般使喚,更嚴重的是暴力相向(只針對父母),另一種型態就是斷絕與家人的交流,選擇關在自己的房間行動(繭居族),更嚴重的問題就是拒絕上學,轉換成斷絕社會與家庭的關係,接下來作者還介紹飲食障礙,在以前是因為對於傳統父權文化深感到矛盾,現在是為了窈窕身材拒食,維持身材時恐懼哪一天又會恢復,失控的暴飲暴食後嘔吐,讓原本飲食就是為了維持生命的安全感不再,進而衍生身心失調造成與家人之間的情感裂痕,這我就比較不明白為什麼作者覺得這跟育兒有關?
個人化養育孩子雖然強化與家人的親密關係,但同時也削弱共同社會的連結,與人交流及遇到糾紛問題的解決能力幾乎落到了學校,這需要學校與家庭教育雙軌進行,作者提到不是將問題當作是一個疾病,而是將問題轉化重心分散注意力,必要時可以尋求醫療機構諮詢機關協助

第十五章:關於育兒缺失

養育孩子不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造成育兒缺失的原因有以下5點,第一點在經濟上若處於劣勢,除了物質上的匱乏,人際關係的貧困(社會孤立)也會出現,第二點是家庭關係失和,第三點是疾病(精神上或是身體上的疾病),第四點是孩子的障礙,第五點是無法掌握育兒的要領
接下來作者討論兒童虐待的概念,美國是最早關住兒童虐待的國家,但沒有因為提早重視就將發生率降低,原因是因為貧窮與階級的問題,以及舉報這種因應方式無法有效防範失調,在日本方面也跟美國一樣,貧窮與階級的問題最大的原因無法解決,雖然在法律上制定了很多法規,但提供的不是育兒的支援確是矯正指導的色彩,作者說明兒童虐待防止法制定後,兒童諮詢所、家長與孩子所面臨的問題,要如何解決兒童虐待首先要做的事是,與其指責父母的不是倒不如對於育兒的艱難要有同理心,光靠同理心是不夠的,也要有兒童支援的配套措施(後面章節會說明)
作者引用"胡蘿蔔鬚"說明兒童虐待的心理層面問題,除了受虐兒童情緒行為的問題外,社工人員所面臨的問題有那些,接著介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狀況,會友栩栩如生的感覺記憶、回憶重現的現象、迴避特定的場合或狀況,解離現象的發生(意識陷入空白狀態),比較意外的是解離模式並非是精神上的層面,以下就是解離的種類(意識、感覺、知覺、動作、記憶、行動,現實感、人格),如何因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問題,作者說明腳踏實地的生活層面照顧才是最佳治療
接著說明每個時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發展層面的問題所引發的狀況,以及性的問題(性虐待、亂倫),最後講解如何預防育兒失調(1.減少階級差距,不因此歸咎為父母的責任;2.嬰兒時期到幼兒期育嬰階段由社會介入保護;3.協助從孕婦開始做起)

第四部:出社會所面臨的困境

第十六章:兒童期~青春期的問題

幼稚園是托兒的場所,充其量是父母懷抱的延伸,到了上小學才算是脫離父母的懷抱,進入具社會性三人關係的世界,為了融合社會首先要做的事是了解自己是社會的一員,然後從這個世界累積相關社會經驗,然而這個共同世界具有雙重構造,一個是由大人建立規範的表層世界,一個是由兒童組成遊玩的內層世界,兒童生活在雙重世界裡,磨練一個大人要在社會上生存下去的基礎能力
到了高中就開始展現成熟小大人的一面,這個階段獲得的是基本型態,還是需要經過一段等待與準備時期(社會準備期),也就是青春期的全新發展區段,青春期的矛盾如下,1.雖然兒童期已經結束但尚未擺脫被養育的身分,2.此階段開始有成人性欲與性衝動,不過礙於尚未獨立被壓抑下來,造成性方面的煩惱互相碰撞,3.透過年長者交流成為大人的歷程,改成教室同年齡組成的共同世界,造成延緩孩子在社會和心理層面上成為大人的時間點,接下來作者介紹日本性偏差行為或性犯罪之以前到現代的變化,跟以前相比數據大幅降低,原因是改為迴避或非社會行為的形式呈現,EX:虛擬世界
青春期遇到問題之一就是不上學,本書說明的不是因為經濟的問題所產生,而是一種心理狀態無法適應的問題,以下有2個範例說明,範例一:即時認真讀書努力適應學校,也無法壓抑不了分離焦慮的內心,於是造成迴避不願意上學,範例二:努力往上後發現比自己更厲害的更多,讓原本都是優秀的一員變成普通,一時無法接受事實而選擇迴避不上學,作者說明以前是貧窮與落後的原因,現在卻是富裕與先進所造成的
接著作者說明現在社會不上學大部分的原因,除了經濟上並非像以前一樣貧困,學歷價值變低與學校所學與社會無法連結的問題,面對不願意上學的狀況下,找出孩子的壓力來源,減輕孩子的負擔,讓家成為孩子的大本營,有安心的地方才會願意向外面跨出一步,也要讓孩子知道學校沒有放棄他,社會是不會丟下孩子不管的安心與信任感的建立
最後講解關係失調-霸凌,講述以前霸凌的角色都是固定,現在的霸凌的型態是隨時轉換,霸凌的主導者、霸凌的跟隨者、中立旁觀者、被霸凌者隨時更換,導致團體的關係更加不安與緊張,作者說明如何處理霸凌的解決方案,如果自己小孩是霸凌別人的一方要如何處理,

第十七章:其他精神醫學問題

書本介紹憂鬱症以前和現代的不同,選擇性不語症的症狀以及如何解決,如何幫助強迫症、恐慌症的兒童,解釋社會焦慮症症狀與解決方式

※結論

本書的後半段好像跟遲緩兒沒有什麼關聯,都在介紹一些精神疾病的問題,比較特別的地方作者有寫是在年齡階段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介紹精神疾病的緣由以及如何處理,還有以前可能是什麼症狀,現在由於社會的變遷所以轉換成另一種型態,另一個就是在介紹養育小孩不容易,隨著時代的轉變由共同撫養變成個人照顧,育兒的壓力相對的也比較大
書本有部分都在講虐待兒童的事情,後來我發現兒童造成身體健康有問題,第一除了疾病外第二就是虐待,80%是親生自己的父母,剩下20%才是非親屬關係的家人,這數據讓我很震撼震驚,難怪作者一直強調如何輔導爸媽育兒,最好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著手,想必是還沒準備好當爸媽的父母,容易造成虐待兒童的機率特別高
最後我想說作者有說明出社會所面臨的困境,我比較期待的是遲緩兒長大後面臨的問題,但書本沒有提到這個部分,相反的只是一般人遇到的困境,這一部分我就比較失望,也許作者對這方面比較沒有研究,所以就沒有著墨寫出來

參考資料(書籍及圖片)

  • 作者:滝川一廣, 黃雅芬, 陳玉蘭;出版社:新手父母;書籍:從兒童精神醫學理解發展遲緩孩子的內心世界(博客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主要是以童書可以親子共讀書籍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