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音色辨別有助聽損者噪音中聆聽

2023/04/1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K讀文獻,開心已經有越來越多文獻支持音樂相關活動提升特殊需求者非音樂能力的可行性,其中一篇近期研究是關於音樂訓練可協助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傷兒童改善在噪聲環境中的言語感知能力。
這篇主要想分享的部分是作者LO等人在文中一段表示,「樂器音色識別力」可協助聽損者面對吵雜環境時的聆聽。LO等人表示「樂器音色知覺能力」的改善是能把此能力移轉幫助聽損者在噪聲中的語音分辨。換句話說,聽損者可以接受樂器音色練習所累積的區辨力,轉用/類化到語音辨識,讓聽損者可在環境吵鬧或一群人講話中,能較為容易辨別主要聆聽的目標聲音,例如其中的某位女性說話者
這部分的論點可支持利用樂器音色設計活動所執行的方向與目標的適切性。以去年聽損兒童團體其中一項活動而論,除了音樂治療師與團體一起進行認識樂器與區辨活動外,也設計讓孩子們可在家延伸練習的樂器音色區辨活動,利用一點點的小練習來累積能力。
再則,聽損發生的時間與年齡不同,目標設定的先後順序還是有所不同,也就不適合把成人的研究結果完全套用到兒童。而此篇的音樂訓練研究的對象是以兒童為主,與過去常以成人為對象不同,應可作為早期療育與學齡兒童療育介入的參考方向。
|音色並不是音樂的專有名詞
音色存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的各種音色很多元。摩托車、汽車、公車和卡車都是車,但每種類的聲音都不同。我走在路上會無聊的自我測試後方聲音是甚麼車子,或在房間裡聽到遠方傳來的重機車逐漸靠近,再遠離。
另外,每個人的說話音色不同,男生、女生、長者與孩童的說話音色也不同。家中的鍋碗瓢盆也會因為體積大小差異,而產生不同的音色。此外,容器不同所產生的聲音音色也不同。所以,音色並不是屬於音樂的名詞,是可以廣泛使用在生活中。
|我們所在的環境
我們平常處於的環境吵雜元素有哪些,再想想自己面對不同吵雜環境的感受,想像一下自己與朋友們聊天、同學分組討論、上課聆聽、與家人外出用餐、操場上的體育課等的可能狀況。這些開放場所會有同學們的追逐聲、操場奔跑打球聲、哭鬧聲、馬路上的車子喇叭聲、車子呼嘯而過的轟隆聲、手機鈴聲響起的各種提示音等等。
當我們需要在這樣的空間內與人用不同方式(EX: 手機、視訊、面對面、團體)對話討論或聊天,有時一般人也是辛苦的,更何況是聽損者。因為,這過程牽涉的不只有一個人,也不完全是一次只有一個人在說話。除了空間的來來去去的說話聲之外,也可能還有其他環境聲。還有,當大家討論議題過程中的一來一往,你來我往,又或主持人在說話外的旁人也在說話,聆聽者需要快速區辨自己現在要注意聽的聲音是誰的聲音。這部完全能依賴視覺能提供訊息的。
或許有的人會說(他們已經配對聽覺輔具了,多數也有FM), 應該影響不大。 但即使聽損者有聽覺輔具讓他們能順利接收訊息,他們仍然比一般人辛苦的聽覺接收訊息,尤其像是在多人團體或吵雜環境。
雖說聽損者多有配戴聽覺輔具,加上聽覺輔具也因科技更新,加入了降噪功能。另外,FM調頻系統也是協助接聽損者順利接收訊息的攜帶型設備。但,聽損者除了學校教室外,並不能完全依賴FM,讓主要目標聲音直接傳入聽損者耳朵中。
|樂器音色辨別能增進聽損者背景噪音中較容易聽到目標音
不同旋律樂器有專屬音色,節奏樂器亦是如此。除此之外,旋律樂器中的音高也是各有自己的屬性。每個音高都有自己的聲音光譜,像是鍵盤的高低音各有不同,不只是音高,音高也存在著它的專屬音色。所以,當我們能從不同樂器聲音音色判斷現在聽到的聲音是甚麼樂器的聲音。就像當有人在背後叫喚著自己的名字,
除此之外,打擊樂種類多,像是木琴和鐵琴。它們有高、中、低音之分,也有分箱型和桌面,還有不同音高數量的大小鐵琴。其他像是長著像磚塊的音磚也是,構造不同、高低不同、大小不同,音色也就不同。
音樂治療空間通常會放置很多不同的樂器,有音高變化的旋律樂器,也有節奏樂器,還有人聲。基於樂器種類多元,加上音樂元素的變化,把樂器音色融入目標音樂活動,讓聽損者或是其他有聽覺目標需求者建立聽覺訓練的相關目標。
除了可用樂器音色練習聽覺區辨力與如何選取目標音,長期下來也能協助聽損者減少專注「持續」聆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聽覺疲憊感。這部分的論點可支持該活動所執行的方向與目標的適切性。
|非一蹴可成
最後,許多能力的產生並不是立即可成,能力是需要逐漸累積。如同該篇作者LO等所表示,與音色相關的光譜分辨能力是需要長時間才能發展。我想,並不是要訓練聽損者會聽辨與記住各種樂器音色,而是如何利用樂器音色的優勢協助聽損者能分辨聲音的特色,讓自己能較容易分辨與跟隨所要聆聽的目標聲音,才是主要目標。

參考文獻在這裡

Lo, C.Y., et al. (2020) Music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mproves Speech-in-Noise Perception.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doi.org/10.3389/frym.2021.70400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一位工作多年的小小音樂治療師,走過醫療,教育與社福不同系統。因為走過與觀察到不同層面的狀況下,一直想要把音樂與樂器活動更多元的融入不同理論構思目標性音樂活動,在互動過程中能有不同角度觀察、評估與蒐集資料,協助動作、認知、社會互動、情緒與行為、感官與感覺處理及溝通等領域目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