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如何培養孩子 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上集-學習計畫的擬定三步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孩子在學業學習的時候多少會遇到一些困難,

如果沒有在國小或國中的時間內去找到一些突破的方法,

孩子可能會帶著強烈的挫折感,在接下來的學習當中可能很容易就放棄了,

子玲想到我自己以前也是這樣沒有去找到方法突破它,

就放棄了真的很可惜。

.

今天採訪的這位創夢客學習引導教練
非常非常厲害的俊寬老師 , 也是芙愛占心學院中非常優秀的學員

.

俊寬老師曾經是放牛班的孩子,因為人生的一些轉折 ,不但後來找到讀書的方法,還當上了老師 .並在補教業中陪伴許多孩子把功課變好

.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俊寬老師如何引導孩子

「制定孩子能真正去落實、去執行的學習計畫」

其實「學習計畫」就是「時間規劃」,

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可是很難做到。

重點是:

1、【符合人性】-計劃合不合乎人性,

這關係到這個計劃能不能長久的實施。


2、【彈性調整】-父母要如何引導孩子讓計劃有彈性的空間,

才可以讓計劃不斷的去執行。


3、【專注曲線】-可以用一些方法讓大腦感到有變化,

給予自己動力不斷的將這些計劃練習好。

.

子玲老師:可以請俊寬老師舉個例子,讓家長們了解,

「學習計畫」可以怎麼操做嗎?

.

俊寬老師:可以可以。


1、【符合人性, 不和大腦作對】

我有一個國一孩子的家長,幫孩子報名了許多補習、才藝班…等課程。

我請孩子把他一個禮拜的既定行程寫下來,

我發現孩子每天跑完這些行程回到家裡都已經晚上9點了,

再吃個東西洗個澡,完成功課或是隔天的考試複習,

孩子跟我說他都大概12點睡覺~

我就建議這個孩子,周一到周五的11點到12點,

都安排一個科目來做複習,

「特別是選一天他覺得最開心的那一天,來複習自己最不喜歡的科目。」

「特別覺得最不開心或壓力最大那一天,就來複習自己最喜歡的那個科目。」這個目的是平衡一下每天的課業壓力。

剩下的科目就自己隨機安排。

以上這個方式我就定義為【符合人性】。

.


2、【以週為單位的彈性調整力】:

計劃一定要以「周」為單位,不可以以「天」為單位

以周為單位才可能符合以計劃來應變周間的變化。

.

例如:以學生來說,假日會是最有空的時段,

周一到周五間,可能會有哪一天身體狀況可能不太好啦或去聚餐~

還是剛好因為一門功課太難了

那麼這時候孩子立刻沒辦法完成的項目安排到六日時段

.

這時候因為我們允許【彈性調整】,

孩子就不會徬徨、擔心自己的功課做不完,因為孩子已經計劃好了。

所以孩子忙完很難的那個科目後就可以先去休息,也不會感覺到有壓力。


.

3、【專注曲線】:

我們每個人讀書能專注的時間為10~15分鐘,

這跟是否聰明無關,而是大腦本來就是大約15分鐘就會感覺累了,

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所以我們要在每15分鐘就給大腦一個變化。

.

例如:利用15~20分鐘去研讀一個內容,再利用20分鐘去做題目,然後用10分鐘的時間,把錯誤的部份做訂正與思考,這時候你的大腦就會感受到變化。

.

這樣做你的專注度才能被拉高,再來你在休息的時候千萬不要去碰你會上癮的東西(像是手機、床…),因為這些東西你只要做了,5分鐘一定不夠。


學習計劃可以跟孩子一起做討論,好好利用孩子空下來的時間,

這樣也有機會調整孩子的既定行程,

讓孩子可以多一點空間來做一點新式的思考方式,

去做一點不一樣的學習。

以不跟大腦作對的準責,再以周為單位,

來規劃符合人性化的模組與學習計劃。


謝謝俊寬老師來教我們學習計劃,下一集我們要來談談

如果孩子們在做這些學習計劃時,遇到了挫折,

父母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在家裡也可以引導孩子呢?

下一集有更多的故事來分享給大家…Podcast聲音版請點這裡聽


【youtube-影像版】

raw-image

加入子玲老師的<媽咪成長樂園>Line群

https://line.me/R/ti/g/eYNuGgoAh5

記事本內 完成自我介紹後

即可獲得2HR付費版的讀書會<爸媽不用逼得高效讀書法>完整影片喔 !

raw-image
raw-image


5/20 呵護媽咪,找回身心美好的自己

舞蹈、牌卡、桌遊,

從身心到內心的自我探索之旅

(高雄實體公益活動 名額所剩不多囉 ! 趕緊搶下名額吧 !)

https://user90366.psee.io/4w363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孫子玲的沙龍 禪卡*情緒的療心導師
37會員
56內容數
子玲老師以禪卡占心,陪伴6000人以上,梳理內心打結的心線. 將人們容易遇見生活中的困境, 分為三個系列專題 - 1. 家庭關係的大小麻煩(伴侶/親子/夫妻) 2. 自我實現的打怪故事(夢想/職涯) 3. 身心靈療癒小書店 (好書推薦)
2024/01/09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2024/01/09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2024/01/03
放棄與放下,是人生中常常面臨的抉擇。當面對挫折或失敗時, 我們該如何判斷是該放棄還是該堅持? 在《內在成就》一書中,作者艾瑞克提出了一個關鍵的概念: 事前不放棄,事後要放下。 一起來聆聽愛瑞克透過他的生命故事 與你分享其中的拿捏方法喔 !
Thumbnail
2024/01/03
放棄與放下,是人生中常常面臨的抉擇。當面對挫折或失敗時, 我們該如何判斷是該放棄還是該堅持? 在《內在成就》一書中,作者艾瑞克提出了一個關鍵的概念: 事前不放棄,事後要放下。 一起來聆聽愛瑞克透過他的生命故事 與你分享其中的拿捏方法喔 !
Thumbnail
2023/12/27
失敗是日常,從失敗中學習 在現代社會,失敗似乎成了一種禁忌。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功,因此當孩子失敗時,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焦慮,甚至責備孩子。然而,失敗是人生的常態,我們無法避免。因此,如何教導孩子面對失敗,就成了父母必須面對的課題。
Thumbnail
2023/12/27
失敗是日常,從失敗中學習 在現代社會,失敗似乎成了一種禁忌。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功,因此當孩子失敗時,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焦慮,甚至責備孩子。然而,失敗是人生的常態,我們無法避免。因此,如何教導孩子面對失敗,就成了父母必須面對的課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們家孩子有制定學習計畫嗎 ? 孩子做完計畫後, 能確實執行嗎 ? 俊寬老師將帶著家長以客觀角度 來看見什麼是''人性規劃思維'' 什麼計劃, 孩子即使有心也做不到 ! 不和大腦作對的學習計畫到底要怎麼開始呢 ? 這集節目,邀請到創夢客學習引導教練 俊寬老師 他的分享 對於家長和孩子 很有幫助喔
Thumbnail
你們家孩子有制定學習計畫嗎 ? 孩子做完計畫後, 能確實執行嗎 ? 俊寬老師將帶著家長以客觀角度 來看見什麼是''人性規劃思維'' 什麼計劃, 孩子即使有心也做不到 ! 不和大腦作對的學習計畫到底要怎麼開始呢 ? 這集節目,邀請到創夢客學習引導教練 俊寬老師 他的分享 對於家長和孩子 很有幫助喔
Thumbnail
透過讀寫,深刻覺知關於「我」的一切,面對自我也面向世界,在只有自己能寫出的獨特形狀中,好好傳達及溝通。
Thumbnail
透過讀寫,深刻覺知關於「我」的一切,面對自我也面向世界,在只有自己能寫出的獨特形狀中,好好傳達及溝通。
Thumbnail
最近讀歐陽立中老師《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中,看到許多很棒的觀點以及可以立刻著手進行的行為改變,其中兩點特別有感,用在學習上與育兒上是很棒的方式。
Thumbnail
最近讀歐陽立中老師《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中,看到許多很棒的觀點以及可以立刻著手進行的行為改變,其中兩點特別有感,用在學習上與育兒上是很棒的方式。
Thumbnail
這集雖然是在講如何利用暑假時間,但內容其實也可以套用到所有的長時間假期的時間管理,例如:春假、暑假、連假、年假、國定假日等等 所以接下來我就會以假期的時間管理來介紹 接下來就是春假,所以可以用這集的內容來做一個參考 我自己也會寫出一個小計畫來充實我的春節假期,如果有成功會在發上來跟大家分享 兩位身為
Thumbnail
這集雖然是在講如何利用暑假時間,但內容其實也可以套用到所有的長時間假期的時間管理,例如:春假、暑假、連假、年假、國定假日等等 所以接下來我就會以假期的時間管理來介紹 接下來就是春假,所以可以用這集的內容來做一個參考 我自己也會寫出一個小計畫來充實我的春節假期,如果有成功會在發上來跟大家分享 兩位身為
Thumbnail
大家早安,周末愉快!​ #昨晚很開心參加親子天下辦給訂閱者的翻轉教育講座​ 聽著國珍老師的分享,讓我直接聯想到家中每次寫作業就一個頭兩個大的孩子,每次寫作業,一下玩玩具、翻書、摸摸寶可夢卡、和哥哥聊天、發呆、削鉛筆、畫圖,不知大家有沒有遇到類似狀況? ​ ​ 沒興趣​ 沒能力​ 沒挑戰​ 沒動機​
Thumbnail
大家早安,周末愉快!​ #昨晚很開心參加親子天下辦給訂閱者的翻轉教育講座​ 聽著國珍老師的分享,讓我直接聯想到家中每次寫作業就一個頭兩個大的孩子,每次寫作業,一下玩玩具、翻書、摸摸寶可夢卡、和哥哥聊天、發呆、削鉛筆、畫圖,不知大家有沒有遇到類似狀況? ​ ​ 沒興趣​ 沒能力​ 沒挑戰​ 沒動機​
Thumbnail
因為參加的實驗教育團體是共學與自學日混搭型態,一週裡有二天會是自學日,因此,對於那二天要怎麼安排與利用,一直都很掛心,也因為沒有走過自學,一直不知要怎麼安排才好,所以,網路找資源就成為近期的日常。
Thumbnail
因為參加的實驗教育團體是共學與自學日混搭型態,一週裡有二天會是自學日,因此,對於那二天要怎麼安排與利用,一直都很掛心,也因為沒有走過自學,一直不知要怎麼安排才好,所以,網路找資源就成為近期的日常。
Thumbnail
從雙胞胎女兒讀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陪著她們做寒假、暑假的生活計劃與紀錄。首先找一張比較厚的全開海報紙,再教她們用電腦繪圖,列印出許多張A4的表格,然後貼在海報紙上,把未來假期的每一天、每個可以安排的時刻,清清楚楚地攤在自己面前,除了填上預定的活動外,每一天真正做了什麼事,到哪裡去,都要登錄在上
Thumbnail
從雙胞胎女兒讀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陪著她們做寒假、暑假的生活計劃與紀錄。首先找一張比較厚的全開海報紙,再教她們用電腦繪圖,列印出許多張A4的表格,然後貼在海報紙上,把未來假期的每一天、每個可以安排的時刻,清清楚楚地攤在自己面前,除了填上預定的活動外,每一天真正做了什麼事,到哪裡去,都要登錄在上
Thumbnail
橋本和彥。2011。三悅文化出版。蔣佳珈譯。 推薦給:想偷看的人 的確就像作者說的,你以為這是給就學中的孩子看的,但其實套在大人身上一樣適用,最後所謂的三條線,其實就是把要的事妥善安排在現在、未來、準備中的過程。 佳句摘錄 在本書裡經常出現「孩子們的學習」這樣的字眼,其實,可以將「孩子們的學習
Thumbnail
橋本和彥。2011。三悅文化出版。蔣佳珈譯。 推薦給:想偷看的人 的確就像作者說的,你以為這是給就學中的孩子看的,但其實套在大人身上一樣適用,最後所謂的三條線,其實就是把要的事妥善安排在現在、未來、準備中的過程。 佳句摘錄 在本書裡經常出現「孩子們的學習」這樣的字眼,其實,可以將「孩子們的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