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計劃、記錄與自主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雙胞胎女兒讀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陪著她們做寒假、暑假的生活計劃與紀錄。首先找一張比較厚的全開海報紙,再教她們用電腦繪圖,列印出許多張A4的表格,然後貼在海報紙上,把未來假期的每一天、每個可以安排的時刻,清清楚楚地攤在自己面前,除了填上預定的活動外,每一天真正做了什麼事,到哪裡去,都要登錄在上面。
記錄幾次之後,她們開始覺得這個方法很好,現在遇到短假期或週休二日時,也會主動列表做計劃。其實早在她們剛上小學時,每年的寒暑假作業,我們就鼓勵她們把到哪裡玩,以及收集旅遊的紀念品或所拍攝的相片,整理成圖文並茂的作業;等她們長大一些,連假期中閱讀過的課外書或看電影的心得也一併整理進去。
我相信孩子對於製作這種比日記還生動有趣的實況記錄會感到很有成就感,這些紀錄甚至具有實用價值,好幾次我都發現她們會去翻看前些年整理的寒暑假生活紀錄。
製作假期專用的全開海報紙大的計劃表是很簡單的,左側列出整個假期的日期,上側則是依每個階段不同的生活重點來分類劃格子。比如說,AB寶現在是八年級,明年就要考基測,所以學習重心就逐漸偏向考試科目,所以上面欄位包含了各種課程,以及電影日劇及小說還有活動旅行及其他這些項目。每天做了什麼就在那個欄位的當日空格中記錄下來,因為整張表格一目瞭然,在每次記錄時會順便看到前一天或前些天究竟做了什麼事,讀了那些書或看了多少小說或電影。
  一般人往往忽略了記錄本身對於我們潛意識的激勵或督促作用,但是我們往往會高估了計劃的效果,在各種企業管理的影響下,我們習慣以願景,以短中長程各種詳細的計劃來要求自己。但是依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通常滿懷雄心壯志地把未來一天一週或一個月的詳細計劃訂出來之後,也許不到三天兩天,我們一定會達不到計劃的目標,然後很快就會放棄了整個計劃,內心當然也會有挫折感,覺得自己很差勁。
  過了一段時間,當我們又被什麼事情給刺激後又振奮起來,於是又擬定了一張計劃表,可是同樣的,計劃的執行紀律又撐不了多久,果然又再一次放棄了。當孩子這樣的經驗多了之後,他們只會認定自己沒辦法安排自己的時間,也就是放棄自主學習的嚐試,由家長或學校來安排進度,必須靠外人的督促來過生活。
  記錄與計劃的最大差別是沒有「價值判斷」,只是如實地把今天所做的事情分門別類記載下來,沒有達成不達成目標的壓力,也沒有「真差勁」或「好棒喔,超前進度」的自我評價,但是當我們每一次在逐項記下自己今天已經做過的事情時,潛意識會讓我們在往後每一次的自由選擇時,會去做項目中有列出的事項,同時也會讓我們無形中更會觀照時間的流逝。
  而且,這些列出的項目,其實就是我們短中期的目標,跟詳盡的計劃所列項目大致是一樣,只是我們沒有「強迫」自己要在那一天完成那個項目多少的進度,在記錄過程中我們的心情是自由沒壓力的。
  我自己是從高中時發現「計劃」與「記錄」的差別,同時就開始做記錄,一直到今天。記得在大學時修心理學,曾在某一個心理學家的論文中看到有討論到記錄功效的相關文章,後來大學畢業曾經要跟學弟妹分享經驗時,想找出這篇論文以資佐證,卻找不到,有點可惜。
  這種依不同階段做不同分類的記錄,我仿照史記的體例,把它稱為「紀傳體」,相對於「紀傳體」,當然也有「編年體」(相片的整理我也是依這兩種模式),我會在每個階段(通常是每個學期或寒暑假為階段區分)挑選一、兩個星期記錄一份詳盡的編年體,也就是巨細糜遺記錄下每天的流水帳,從幾點起床,幾點用餐,上廁所用了幾分鐘,無所事事東晃西晃花了幾分鐘,碼表放在口袋裏隨時記錄,編年史詳細到以六分鐘(零點一小時)為記錄單位。這樣的記錄當然後累,因此也不需要記錄太多天,這種方法主要是檢視那一個階段自己的生活節奏與對時間掌握與利用的方式。每隔幾個月玩一次這樣的「遊戲」,生活中即便不再戴手錶,也能有時間感,同時比較能夠時時刻刻「活在當下」,注視著自己的行為舉止與時間空間的關係。
  不過,對於AB寶而言,目前我只是讓她們試著在寒暑假做「紀傳體」的記錄,至於平當上課日還是依照學校的進度學習。
  一般而言,自律學習指的是自己設定學習目標,並且找出可以達成目標的方法或策略,並且能監控自己的學習歷程,根據學習結果調整方法再繼續學習。讓孩子從記錄中找到成就感,我想是自律學習中監控自己學習歷程非常好的練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已沒有未知之境可供冒險的時代,資深旅人邱一新用這本「與天使摔跤」提供我們全新的視野來看待旅行除了吃喝玩樂之外,還有那些可能性,他示範了如何解構眼前的所見景象,在生命的真實與虛幻交接的模糊地帶,一方面擴展自己的想像力,另一方面往內挖掘內心深處。  一新引用美國作家亨利米勒的名言,旅人的目的從來就
 在生活中,我們遇見許多人,經歷過許多事情,在交會過程中多少都會在心裡留下漣漪,如果沒有隨手記下,那些感觸很快就隨風而逝,了無痕跡;但是若能記錄下來,那些隻字片語,就成為生命中永誌不忘的印記。  當然,在手機時代,很多人會以口述或以電子訊號來歸檔,但是我還是喜歡用筆,寫在真正的紙上,留在真真實實的
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幸福的社會有三種生活:知識及生產的生活,閒暇及娛樂生活,以及沉思冥想的生活。」隨著時代變遷,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喪失了第三種生活,甚至已失去沉思冥想的習慣,甚至能力。  原因當然是來自於現代社會給的過度刺激,我們的大腦必須無時無刻無休止地應付來自外在各式各樣的訊息,尤其在
曾經有一個研究訪問許多八、九十歲高齡長者,問他們假如可以重新回到年少,再活一次,他們會有什麼改變?  結果大多數人都表示:「我會多做一些在我死後仍然可以延續下去的事。」的確,面對生命最後,總會希望不是白白來這世界一趟,做過的一切都隨風而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那麼我們曾經存在跟不存在,這世界都沒有任何
 假日到朋友家聊天,時近中午,從廚房傳來一陣聲響後,他們正在大學讀理工科系的兒子居然端出了好幾道看起來頗費工夫的菜餚。  訝異之餘不免追問,這個一般人眼中的理工宅男,如何學會這些有點難度的菜色,他有點得意的說:「這是高中的寒假作業,之後每到過年就會跟奶奶學個一道兩道的。」  原來建國中學高一的寒假作
如果全面檢視現代人的健康,會發現問題其實出在太多,除了身體之外,包括精神與心靈的毛病,絕大多來自吃太多,坐得太久,工時太長,煩惱太多,壓力太大,情緒太複雜,不良生活習慣太多。  樣樣都少一點,生活也單純一點,對身心靈會有很大好處。  其中最簡單也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就是吃少一點,哦,精確一點來說,應
在這個已沒有未知之境可供冒險的時代,資深旅人邱一新用這本「與天使摔跤」提供我們全新的視野來看待旅行除了吃喝玩樂之外,還有那些可能性,他示範了如何解構眼前的所見景象,在生命的真實與虛幻交接的模糊地帶,一方面擴展自己的想像力,另一方面往內挖掘內心深處。  一新引用美國作家亨利米勒的名言,旅人的目的從來就
 在生活中,我們遇見許多人,經歷過許多事情,在交會過程中多少都會在心裡留下漣漪,如果沒有隨手記下,那些感觸很快就隨風而逝,了無痕跡;但是若能記錄下來,那些隻字片語,就成為生命中永誌不忘的印記。  當然,在手機時代,很多人會以口述或以電子訊號來歸檔,但是我還是喜歡用筆,寫在真正的紙上,留在真真實實的
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幸福的社會有三種生活:知識及生產的生活,閒暇及娛樂生活,以及沉思冥想的生活。」隨著時代變遷,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喪失了第三種生活,甚至已失去沉思冥想的習慣,甚至能力。  原因當然是來自於現代社會給的過度刺激,我們的大腦必須無時無刻無休止地應付來自外在各式各樣的訊息,尤其在
曾經有一個研究訪問許多八、九十歲高齡長者,問他們假如可以重新回到年少,再活一次,他們會有什麼改變?  結果大多數人都表示:「我會多做一些在我死後仍然可以延續下去的事。」的確,面對生命最後,總會希望不是白白來這世界一趟,做過的一切都隨風而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那麼我們曾經存在跟不存在,這世界都沒有任何
 假日到朋友家聊天,時近中午,從廚房傳來一陣聲響後,他們正在大學讀理工科系的兒子居然端出了好幾道看起來頗費工夫的菜餚。  訝異之餘不免追問,這個一般人眼中的理工宅男,如何學會這些有點難度的菜色,他有點得意的說:「這是高中的寒假作業,之後每到過年就會跟奶奶學個一道兩道的。」  原來建國中學高一的寒假作
如果全面檢視現代人的健康,會發現問題其實出在太多,除了身體之外,包括精神與心靈的毛病,絕大多來自吃太多,坐得太久,工時太長,煩惱太多,壓力太大,情緒太複雜,不良生活習慣太多。  樣樣都少一點,生活也單純一點,對身心靈會有很大好處。  其中最簡單也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就是吃少一點,哦,精確一點來說,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孩子借書的實例,教導如何運用專案管理制定閱讀計劃。學習將閱讀目標拆分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以 30 天為期限,設定每週和每天的里程碑,並計算每日所需的閱讀時間。遇到突發狀況時,他懂得靈活調整計畫。這種「以終為始」的方式使孩子在管理時間和達成目標上更有掌握,讓閱讀成為有成就感的日常習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張學校發下的月曆,作為孩子暑假作業之一。文章提到,這種設計可以幫助孩子記錄暑假每天的生活,並為開學做準備。同時也提到了家長自己的寫日記經驗,以及對老師未對孩子派下大量作業的讚賞。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小孩放暑假了,我也為他安排了課表。 說實話,我不喜歡讓孩子整天埋頭讀書,大部分的時間我更希望他能運動和休息。 人不是電腦,生命中還有許多事物需要去體驗。 藉由運動,可以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也希望他能在未來面對不如意或壓力時,能靠運動度過低潮期。 畢竟,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
Thumbnail
暑假快到了,家長不妨放手讓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著手規劃自己的暑假,培養責任感。但在規劃時,不能只是隨口說一個不切實際的計畫,最好認真衡量目前的程度,再將進度量化,最後提筆寫下來,才能強化執行力、提高完成度。以下是我在《全國兒童週刊》最新一期的專欄文章,提醒孩子設定計畫容易犯的錯誤及改善方法。
Thumbnail
我跟家裡大女兒在時間管理上的習慣比較相同,在學生時期,我總是總是習慣先做完功課再玩,女兒在還沒自學前大概也是這樣 這種總是覺得要先把「正事」做完才能休息的習慣當然沒有不好,問題是:什麼時候「正事」才會做完?因為沒有明確的界限,事情會不斷出現,所以「閒下來」時,心裡還是有一種「事情未完成」的焦慮感
Thumbnail
一名小學生行程滿滿的一週行事曆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對於這種比大人還要刻苦的生活,到底是成功必經之路,或是變相的揠苗助長,社會上有不同的意見。面對這樣的課程,我們是否應該多從小孩的角度來思考,多聽聽孩子的心聲,提供適合的支持?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想起從前,每當開學前兩週,會與兒子們聊天,問他們放假期間哪些事情最開心,哪些事情最害怕。了解他們的學習心態。當時長子因參加全國科展得奬直升台中一中資優班,唸完高一上學期,課業超前而且很沉重;次子在居仁國中唸國二,課業壓力也不輕,但成績都尚可。開學前十天我宣示開學日已‘’倒數計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寒假作業情況,包括閱讀紀錄表、閱讀學習單、自然學習單、名勝古蹟海報製作、數學作業、直笛練習、家事小幫手記錄表等。作者提出了對這份作業的觀點和想法,並討論了家長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文章指出寒假作業對學生和家長都帶來了壓力和困擾,需要更多的溝通和理解。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孩子借書的實例,教導如何運用專案管理制定閱讀計劃。學習將閱讀目標拆分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以 30 天為期限,設定每週和每天的里程碑,並計算每日所需的閱讀時間。遇到突發狀況時,他懂得靈活調整計畫。這種「以終為始」的方式使孩子在管理時間和達成目標上更有掌握,讓閱讀成為有成就感的日常習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張學校發下的月曆,作為孩子暑假作業之一。文章提到,這種設計可以幫助孩子記錄暑假每天的生活,並為開學做準備。同時也提到了家長自己的寫日記經驗,以及對老師未對孩子派下大量作業的讚賞。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小孩放暑假了,我也為他安排了課表。 說實話,我不喜歡讓孩子整天埋頭讀書,大部分的時間我更希望他能運動和休息。 人不是電腦,生命中還有許多事物需要去體驗。 藉由運動,可以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也希望他能在未來面對不如意或壓力時,能靠運動度過低潮期。 畢竟,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
Thumbnail
暑假快到了,家長不妨放手讓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著手規劃自己的暑假,培養責任感。但在規劃時,不能只是隨口說一個不切實際的計畫,最好認真衡量目前的程度,再將進度量化,最後提筆寫下來,才能強化執行力、提高完成度。以下是我在《全國兒童週刊》最新一期的專欄文章,提醒孩子設定計畫容易犯的錯誤及改善方法。
Thumbnail
我跟家裡大女兒在時間管理上的習慣比較相同,在學生時期,我總是總是習慣先做完功課再玩,女兒在還沒自學前大概也是這樣 這種總是覺得要先把「正事」做完才能休息的習慣當然沒有不好,問題是:什麼時候「正事」才會做完?因為沒有明確的界限,事情會不斷出現,所以「閒下來」時,心裡還是有一種「事情未完成」的焦慮感
Thumbnail
一名小學生行程滿滿的一週行事曆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對於這種比大人還要刻苦的生活,到底是成功必經之路,或是變相的揠苗助長,社會上有不同的意見。面對這樣的課程,我們是否應該多從小孩的角度來思考,多聽聽孩子的心聲,提供適合的支持?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想起從前,每當開學前兩週,會與兒子們聊天,問他們放假期間哪些事情最開心,哪些事情最害怕。了解他們的學習心態。當時長子因參加全國科展得奬直升台中一中資優班,唸完高一上學期,課業超前而且很沉重;次子在居仁國中唸國二,課業壓力也不輕,但成績都尚可。開學前十天我宣示開學日已‘’倒數計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寒假作業情況,包括閱讀紀錄表、閱讀學習單、自然學習單、名勝古蹟海報製作、數學作業、直笛練習、家事小幫手記錄表等。作者提出了對這份作業的觀點和想法,並討論了家長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文章指出寒假作業對學生和家長都帶來了壓力和困擾,需要更多的溝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