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第1-4章,我們聊了「心理諮商」的樣貌
而5-9章,蛤蟆和蒼鷺開始大聊心理學理論啦!
*本書使用了「溝通分析 Transactional Analysis」學派的理論,
但心理諮商存在許多不同的治療取向,
鼓勵大家可以探索和學習 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治療取向!
上篇文章的最後,我們提到蛤蟆已經逐漸習慣「察覺和省思情緒」
蛤蟆發現自己會慣性「討好」周遭的人,吞下批評並感到「沮喪」
在蒼鷺的引導下,蛤蟆發現他「好憤怒」,
身邊的人好常批評他,當時都沒有反駁,但他真心覺得一切都「不公平!」
「每個人都對我那麼壞,但這又不是我的錯…」
在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外在的世界卡住了一切
”為什麼我總是遇到這樣的人與狀況?“
但這時蒼鷺卻邀請蛤蟆,開始探索童年
兒時狀態Child Ego State
蛤蟆的童年很不快樂,他出生自龐大的家庭企業
從小就被大家畢恭畢敬稱作「少東家」的蛤蟆一點都不開心,只覺得很恐懼
父親非常的苛刻,很少讚賞或擁抱蛤蟆,而母親一見到父親,就會對自己很嚴格
蛤蟆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訴說自己的故事,
的確,父親和母親時常不合理的對待蛤蟆
如果你被兩個仁慈的獨裁者關起來,他們很強大能完全掌控你,但同時又照顧你、關懷你,你會有什麼感覺?
蒼鷺問著蛤蟆,
「我們會感到很矛盾,但必須學會適應,並且學習無攻擊性的憤怒」
這就是【兒時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 】
在兒童時期,我們很弱小,面對父母、照顧者的權威和不穩定,無處可逃所慣性養成的模式
蛤蟆的兒時狀態,就是慣性地在指責和權威之中,
「討好、順從和沮喪」 而這個模式一直被蛤蟆帶到了長大!
所以當他控訴著人們批評自己,但他的「討好和順從」習慣,使他自己更加容易招致批評
因為他從不展現「憤怒」!他不與別人劃清界線,好好解釋自己的想法
這些討人厭的戲碼,就這樣不斷在蛤蟆的人生中上演,同時,侵蝕了蛤蟆的心靈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是好友留佩萱所撰寫的書。
此書介紹了原生家庭的風格,會如何影響到我們的情緒和防衛機制。
防衛機制就類似於本文提到的「兒時狀態」,為了因應生活中的威脅所培養出的防衛機制
一直影響我們的生活,直到成年,卻可能一直用小時候的習慣面對世界
憤怒去哪裡了?聽聽憤怒的聲音
看到蛤蟆慌張地詢問自己為何不會憤怒,我完全看到自己的樣子
幾年前上著諮商課程時,我剛好抽到「憤怒」的情緒報告
驚訝的發現自己缺少憤怒的習慣
但這並不是代表,我不會遇上「被侵犯、不公平或是羞辱的事情」
只是我都習慣地將生氣的感受,直接轉成了「沮喪、悲傷或愧疚」,完全沒有察覺其實我很生氣!
那陣子我會下意識地關注我的悲傷,背後是不是隱藏著很深的憤怒
我總覺得自己的人生不自由,被伴侶、師長們決定了許多事
在諮商課堂上,老師輕聲地問我
當我們是孩子,面對著必須依賴的大人,再不公平,也很難施展全然的憤怒
蒼鷺在這本書中介紹了幾個「小孩釋放憤怒的方式」
很推薦在苦惱時,思考自己的行為是不是隱藏著憤怒,卻沒有好好的訴說出來
當“逃避退縮”、“事情拖延”、覺得一切都不順遂“鬧著彆扭”
有沒有可能,是我們陷入了兒時的狀態,沒辦法好好思考自己想要什麼?
其他狀態:成為權威者、或成熟的人
在本書中,蒼鷺根據溝通分析理論,
分享了“兒時狀態”之外的另外兩種 “父母狀態”與“成人狀態”
這可能很難相信,當人們必須「施展權威」,
往往會無意識地模仿父母的模式或是價值觀
我認為這不是完全的複製,人多少都會比上一輩有不同或更新穎的觀念
但我們都可能在得到權威之後,開始對自己的價值觀「確信無疑」
並且期待孩子或是下屬「接受自己的想法」,
有趣的是,這樣的狀態特別容易展現憤怒,但目的卻不一定是為了設立界線
想要“指導或是做出貢獻”,人們很可能會在得到權力之柄時,
陷入某種固化的模式,難以察覺自己還有對方的感受與需求
小時候我們遇到許多的大人,可能都陷入在【父母狀態Parent Ego State】裡, 因此會有「大人固執於己見、不尊重傾聽」的感受
而來到第11章的時候,蛤蟆不但善於察覺感受,也有了分析情緒和想法的能力
我仍會悲傷,那種情緒還藏在我心裡某個角落,但似乎已能將它推到一旁,不在被它牽制
這是蛤蟆的成長,也是一種情緒能力EQ的養成
蒼鷺稱這樣的時刻為:【成人模式Adult Ego State】
能夠不被慣性地的情緒所控制,根據當下的情況,解析自己、做出理性和合理的決定...
總結
這次的文章,理論很多對吧,希望大家沒有看到打瞌睡!
在第5-10章裡,蒼鷺為蛤蟆解釋,
許多的困擾無法解決,或是一再發生,是來自於被情緒和僵化的狀態所控制
我們以為可以理性地做決定,但其實失去了「察覺情緒想法」
還有「根據當下情況,理性分析」的能力
例如我們擔心著“衝突”、“被小看”、“出現錯誤”等等的背後,
已經有個「兒時」或「父母化」的一個自我,正在控制著我們
【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想到什麼呢?】
- 這三種自我狀態,哪種更常出現在你的生活中呢?
- 你的兒時型態是什麼樣子?你的憤怒去哪裡了?
- 原生家庭有影響到你的人生嗎?
下一次就會是最後一篇連載了!
蛤蟆將會進入最後的學習,找到進入「成人模式」的方法,
並且和蒼鷺結束諮商關係喔!
如果你喜歡鳥仔的文章,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
別忘了幫我按讚和分享給朋友喔!
https://open.firstory.me/embed/story/ckkxfqpob4vb60823bs97xo8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