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書徹底搞清楚,你的「共情」值不值?

2023/05/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什麼是「共情」?
讀小說《傲慢與偏見》的時候,你為達西先生這個木頭遲遲不表白而擔心。
看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你為男主身陷喪子之痛不能自拔而為之揪心。
但凡是聽到看到想到別人受到委屈苦難,或者開心驚喜,你的感同身受就是產生共情。
共情讓商業思維的人覺得可以用來吸引消費,讓文化藝術工作者用來注入創作,讓一般人覺得可以從中學習並且感受到自己,其實也挺好的(或者挺糟的)。
美國哲學與心理學協會前主席保羅·布盧姆在《擺脫共情》這本書裏是這麼寫的:「共情指的是感受你認為他人所感受到的東西的行為,即體驗你覺得他人應該有過的體驗。」
不過,這位曾被票選為耶魯大學受歡迎的心理課程教授,同時也在這本書裏要我們,忘記共情、放下共情。
因為,共情容易讓人無意識的做出判斷,跟因之衍生出缺乏理性的行為。布盧姆說:「我們面臨的問題很少是因為缺乏共情造成的。實際上,這些問題往往是由共情氾濫引起的。」
共情不能取代思考。不能。不能。不能
為什麼共情會氾濫呢?因為共情帶給人的切膚之痛或欣喜,會讓人產生道德優越感,讓人產生情緒上的抒發或壓抑。
一句話,共情會讓人產生道德上的不理性。我們會因為只要事關道德,就覺得這一定是對的,一定要遵守。這就會讓共情產生「覆蓋直覺」、「改寫直覺」的不理性行為!
從商業行為上面來說,共情讓消費者產生偏見,產生衝動,去購買引發他聯想力的產品。
從一般人的角度來說,共情讓人在照顧到自己的感受的同時,誤以為自己理解別人痛苦。
但事實上,共情卻會讓我們短視,讓我們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全部。共情讓我們只會以看得見想得到的人的處境,取代沒看到沒想到的大多數人的真實狀態。
聽起來,共情可以讓我們舒服。因為,我們以為解決了問題。但是,並不是完整的解決。也有可能,共情會使我們認定這樣就夠了,我們盡了我們能力所及的力了。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布盧姆說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擁有滿滿的「情緒共情」,而較少「認知共情」。後者是指,我們就算沒有進入別人所帶來的情緒漩渦,仍能理解感知別人的處境跟問題。
能共情不代表你善良,更不代表你是正義的一方。所以,人必須「先思考再行動,而不是先共情再行動。」
共情不能取代思考。不能。不能。不能。
共情者最容易犯的錯誤:想要教育別人
人,不應該成為共情的奴隸。然而,共情有沒有積極的優點呢?
《共情的邊界:高敏感的你,如何活得更自在》這本書給的答案是:共情可能讓你耗盡你的同情心跟感受力,你要多點「鈍感力」,再加上「冷卻技能」,將共情帶給你的敏感和易感,轉化成創造力。
「儘管強大的共情能力確實是一種天賦,但經常活在他人的情緒中會很快耗盡共情者的『電量』,使他們的內心失衡,產生一種枯竭感。」作者如是說。
太有同理心,太有共情力,會讓人情緒容易波動,會讓人「內心小劇場」不斷有戲在上演。
你可以有共情力,但是,不能讓它完全佔據你的心靈。
你可以,也應該跟共情相處,但是不能想要一步到位的解決共情所帶來的內心困境。關鍵字是:不要讓共情帶來的感受「淤積」在你的身上,你的心裏。
這也正是書名的由來,你得為自己的共情設下邊界,設下鬧鐘,設下沙漏:共情應該為我所用,而不是我被共情所扭曲。
保持好奇心,但是,不要想改變別人。或者,共情者最容易犯的錯誤:想要教育別人。
好奇心,開放性,接納,是維繫人與人關係的三個基礎。共情的邊界也需要,特別是最後一點,接納自己不可能做到完美。因為,我們不需要。
「有意識的見證」自己的感受,活下去
《共情的邊界》提醒我們,要學習不帶情緒的觀察自己,「有意識的見證」自己的感受出現了。它會出現,也會消失。它會來,也會去。只有你這個人,你這個主體不會離開。
你應該不要讓共情所引發的風,吹動你心中的幡。這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禪宗公案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呀。我們也很想呀。但是,太難了吧。
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慢慢接受的一個說法:不要再叫我加油了,我只能這樣了。
接納不完美的同時,我們可能會產生「成就感」。因為呀,人生的確太難了。
成就感有可能會帶來「使命感」,因為你知道別人所受的苦,你會想要讓這一切產生意義。這時候,創造力就出現了。這個創造力可以是對你有用的,也可以是對眾人有用的。
但是,你得知道你一定一定不要再被「二手情緒」給淹沒了。
你在情感上面支持別人,你更要在情感上面自我支持。句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