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罷凌」:普遍存在的問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天,我在同一天內收到好幾個講「職場罷凌」的文章。如果職場罷凌那麼常見、那麼普遍,多數人都曾經歷過,或許我們就稱為「微罷凌」吧!
有個上國際媒體的案例應該可稱為「罷凌」無誤:Swatch手錶日本分公司一位50多歲女主管,被她的上級,另一位外國籍女性,以侮辱性的語言指責她愚蠢、能力不佳,導致她出現適應障礙疾患。這已經被日本勞動部門認定為職災。
其他「微罷凌」的統計數字就頗讓人心驚。例如紐西蘭最近的研究發現,有四分之一的受雇者,認為他們在最近這一星期遭受到同事罷凌。有90%表示,過去一年曾遭遇某種程度的罷凌。
兩年前的美國研究則發現,有一半員工曾遭遇職場罷凌。而職場罷凌發動者有70%是男同事,被罷凌的目標多數是女同事。而罷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掌控」,也就是取得主導權。
而罷凌的結果,常會導致各種精神科問題,如失眠、頭痛、慢性疲勞、功能性腸胃問題、焦慮、憤怒、憂鬱、創傷,甚至自殺意念。
「微罷凌」通常沒有那麼明顯,這涉及職場上的同盟,如果不加入同盟,就會在一些員工活動裡微妙地「被消失」,就拿不到一些會影響工作表現的關鍵情報,有時也會感受到一些情緒上的冷淡。
「有毒的職場」常造成員工離職或看身心科,或看身心科然後離職。但世界各國的統計,都顯示「有毒的職場」無所不在,例如電影中看似樂天的印度人,有45%畏懼先天不良的職場文化,有62%離職員工是因為有毒的工作環境。
或許現實的環境是:罷凌存在人心,人多的地方就有罷凌。如何創造讓工作者舒服一點的職場環境,對管理者來說並不容易,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務了。但至少像Swatch日本分公司這種嚴重案例,我們一定要想辦法避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484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人在等待美股跌到最低之後搶進,希望能再賺到一波反彈,甚至是長波段的獲利。不過,低點是在什麼時候?現在是低點嗎?還是會再繼續往下跌一波? 我不知道,也不會猜。不過,正好看到許多講認知偏誤的文章提到投資理財問題,所以就整理幾個常見的重點。
或許這算是個有趣的花絮新聞,但仔細想想,背後有蠻深的衍生意義。那就是,國外某個大型、超過兩萬人的厭女社團,長期的社群版主(moderator)宣布脫單了。 可想而知,他沒辦法再待在這社群。除了必須辭掉社群主持人外,許多先前的追隨者咒罵他是背叛者。
橘高校吹奏樂部來台灣表演時,每位高中生我們都覺得活潑可愛。但如果她們下課途中讓我們在京都路上遇到,可能就會覺得只是平凡的女學生。這或許有一部分來自「啦啦隊效應」:在團體裡,我們會顯得比平常更有吸引力一些。
美國的財富顧問很愛講框架效應,因為這關係到投資人的投資效應。「框架效應」的中文翻譯不太精準,這名詞的原意是我們接受到資訊的脈絡,常常會比資訊的真實內容更能影響我們的決策。這在訊息萬變的投資市場,就會決定贏家與輸家。
最近美國政治評論界有一串有趣的鬥嘴,右派的政治網紅指責民主黨推動讓女性不想結婚的政策,然後不婚族又大比例的支持民主黨。自由派的專欄作家反擊說,共和黨就是不注重未婚女性這一區塊,所以在期中選舉沒有拿到預期中的大勝。
美國的政治人物與政治評論家提出警訊,批評德國一直拖延提供武器給烏克蘭。我會注意到這資訊,是因為他們使用了「常態偏誤」(normalcy bias)這認知偏誤的專有名詞。 這是人類大腦的習性,我們傾向忽略一些警訊,相信這世界還是會如往常一樣。
許多人在等待美股跌到最低之後搶進,希望能再賺到一波反彈,甚至是長波段的獲利。不過,低點是在什麼時候?現在是低點嗎?還是會再繼續往下跌一波? 我不知道,也不會猜。不過,正好看到許多講認知偏誤的文章提到投資理財問題,所以就整理幾個常見的重點。
或許這算是個有趣的花絮新聞,但仔細想想,背後有蠻深的衍生意義。那就是,國外某個大型、超過兩萬人的厭女社團,長期的社群版主(moderator)宣布脫單了。 可想而知,他沒辦法再待在這社群。除了必須辭掉社群主持人外,許多先前的追隨者咒罵他是背叛者。
橘高校吹奏樂部來台灣表演時,每位高中生我們都覺得活潑可愛。但如果她們下課途中讓我們在京都路上遇到,可能就會覺得只是平凡的女學生。這或許有一部分來自「啦啦隊效應」:在團體裡,我們會顯得比平常更有吸引力一些。
美國的財富顧問很愛講框架效應,因為這關係到投資人的投資效應。「框架效應」的中文翻譯不太精準,這名詞的原意是我們接受到資訊的脈絡,常常會比資訊的真實內容更能影響我們的決策。這在訊息萬變的投資市場,就會決定贏家與輸家。
最近美國政治評論界有一串有趣的鬥嘴,右派的政治網紅指責民主黨推動讓女性不想結婚的政策,然後不婚族又大比例的支持民主黨。自由派的專欄作家反擊說,共和黨就是不注重未婚女性這一區塊,所以在期中選舉沒有拿到預期中的大勝。
美國的政治人物與政治評論家提出警訊,批評德國一直拖延提供武器給烏克蘭。我會注意到這資訊,是因為他們使用了「常態偏誤」(normalcy bias)這認知偏誤的專有名詞。 這是人類大腦的習性,我們傾向忽略一些警訊,相信這世界還是會如往常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一個常見卻嚴重的問題,對於受害者可能造成很大的身心困擾。這篇文章提供了職場霸凌的相關法律資訊,包括職場霸凌的形式,受害者的應對方式以及相關的申訴和求償程序。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職場霸凌和逼退員工都是職場中的不正當行為,但兩者之間有一些關鍵差異。 🚫🚫🚫🚫🚫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通常指的是一種持續的、有意圖的行為,目的是恐嚇、羞辱、貶低或傷害某個員工或一群員工。霸凌行為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言語攻擊:如侮辱、嘲笑、惡意的批評或恐嚇。 社會排斥
Thumbnail
昨天寫的故事,關於前主管未經我同意,任意散播我的病情,衍生我需要解釋很多不必要的事情,造成我更大的身心壓力及困擾,面對職場霸凌,以暴制暴是唯一的選擇嗎?那是我那一年最常思考的問題。面對傷害我的人,用什麼姿態回應才是我喜歡也舒服的?
Thumbnail
職場生活不乏存在同仁間相互溝通的互動過程,有志同道合,也有話不投機,但是並非同事相處間偶有摩擦、衝突、不愉快、疏遠,就是所謂職場霸凌。 「他就是難搞」、「她有夠龜毛」、「這傢伙真的很自我感覺良好」等,都是對於「歹逗陣」的同事印象說法。 印象與內涵是不一樣的! 職場霸凌的內涵通常是工作場域上具備
Thumbnail
Y女比我早進公司,是個元老級的人物,剛進公司僅是個小小基層,有著怪裡怪氣的冷豔形象。我對她的第一印象就如童話故事或電視上演的那種"後母",總是沒什麼表情,講話時又帶有苛薄感,甚至到現在共事了四年我對她還是會保持距離,不會想要主動攀談。以外表來說,個人認為她的親和力真的是負值。 但Y的交際手腕非常好,
該說是職場中,不會有真正的朋友 還是,在職場中,友誼註定會敗給利益 幾年前,因為一些事端 我跟所謂的好朋友鬧翻了 而在這樣的衝突之下 我選擇沉默,開始了自我封閉 而對方總是四處說著我的壞話 或許是故意說給我聽 或許因為隔音效果太差 該聽的、不該聽的 也一字一句的傳進我耳裡 若牽強一點說,這職場大概就
Thumbnail
此篇是之前一個短暫工作過的職場紀錄,真實發生在身邊職場霸凌的事,今天與這位前同事妹妹久違見面聊天,走過陰暗的過去,她現在過的很好,工作也能發揮她的專長,很替她感到開心!
Thumbnail
書菲遭受職場霸凌不是一天兩天,只要自以為是皇帝的CEO還在,職場霸凌就會持續。 書菲對於在職場所受的委屈要靠「柳樹」花精,而憤怒要靠「冬青」花精來緩解情緒,等到心情平靜下來,冷靜思考分析這位CEO到底有沒有邏輯?
Thumbnail
書菲只是個單親媽媽,為了照顧女兒而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只希望能把女兒養大。 書菲對於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只想一步一步按部就班,以為靠努力就可以獲得該有的回報。 沒想到書菲待的職場是個「馬屁文化」滿天飛的髒亂環境。 書菲不願妥協,只想等到老天睜開眼的一天。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一個常見卻嚴重的問題,對於受害者可能造成很大的身心困擾。這篇文章提供了職場霸凌的相關法律資訊,包括職場霸凌的形式,受害者的應對方式以及相關的申訴和求償程序。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職場霸凌和逼退員工都是職場中的不正當行為,但兩者之間有一些關鍵差異。 🚫🚫🚫🚫🚫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通常指的是一種持續的、有意圖的行為,目的是恐嚇、羞辱、貶低或傷害某個員工或一群員工。霸凌行為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言語攻擊:如侮辱、嘲笑、惡意的批評或恐嚇。 社會排斥
Thumbnail
昨天寫的故事,關於前主管未經我同意,任意散播我的病情,衍生我需要解釋很多不必要的事情,造成我更大的身心壓力及困擾,面對職場霸凌,以暴制暴是唯一的選擇嗎?那是我那一年最常思考的問題。面對傷害我的人,用什麼姿態回應才是我喜歡也舒服的?
Thumbnail
職場生活不乏存在同仁間相互溝通的互動過程,有志同道合,也有話不投機,但是並非同事相處間偶有摩擦、衝突、不愉快、疏遠,就是所謂職場霸凌。 「他就是難搞」、「她有夠龜毛」、「這傢伙真的很自我感覺良好」等,都是對於「歹逗陣」的同事印象說法。 印象與內涵是不一樣的! 職場霸凌的內涵通常是工作場域上具備
Thumbnail
Y女比我早進公司,是個元老級的人物,剛進公司僅是個小小基層,有著怪裡怪氣的冷豔形象。我對她的第一印象就如童話故事或電視上演的那種"後母",總是沒什麼表情,講話時又帶有苛薄感,甚至到現在共事了四年我對她還是會保持距離,不會想要主動攀談。以外表來說,個人認為她的親和力真的是負值。 但Y的交際手腕非常好,
該說是職場中,不會有真正的朋友 還是,在職場中,友誼註定會敗給利益 幾年前,因為一些事端 我跟所謂的好朋友鬧翻了 而在這樣的衝突之下 我選擇沉默,開始了自我封閉 而對方總是四處說著我的壞話 或許是故意說給我聽 或許因為隔音效果太差 該聽的、不該聽的 也一字一句的傳進我耳裡 若牽強一點說,這職場大概就
Thumbnail
此篇是之前一個短暫工作過的職場紀錄,真實發生在身邊職場霸凌的事,今天與這位前同事妹妹久違見面聊天,走過陰暗的過去,她現在過的很好,工作也能發揮她的專長,很替她感到開心!
Thumbnail
書菲遭受職場霸凌不是一天兩天,只要自以為是皇帝的CEO還在,職場霸凌就會持續。 書菲對於在職場所受的委屈要靠「柳樹」花精,而憤怒要靠「冬青」花精來緩解情緒,等到心情平靜下來,冷靜思考分析這位CEO到底有沒有邏輯?
Thumbnail
書菲只是個單親媽媽,為了照顧女兒而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只希望能把女兒養大。 書菲對於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只想一步一步按部就班,以為靠努力就可以獲得該有的回報。 沒想到書菲待的職場是個「馬屁文化」滿天飛的髒亂環境。 書菲不願妥協,只想等到老天睜開眼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