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是為了別人還是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到我很喜歡的一位女性主義者在一篇貼文中寫:
“真誠地道歉很難嗎?”
這句話讓我想到以前的我自己。以前我也會想要傷害我的人跟我道歉,以為這樣就可以換來心裡的平靜。

但我發現,即使對方道歉了,還沒走出傷痛的我也無法坦然接受他的道歉,那這個道歉有意義嗎?還是只是一個形式?我要的真的是對方的道歉嗎?我內心要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我現在會這樣問我自己。

事過境遷,目前對我而言,其實道不道歉是別人的事情,需不需要懲罰是法律要處理的事情,而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別人的道歉,而是「內心的平靜」。

因為如果自己的心無法平静,就算別人再真誠的道歉都對我的心於事無補。人際潛能開發課的老師教到「寬恕」 這個部分的時候,讓我想了很多,我也是在過了好幾年、不斷反思、心智成長後才可以理解。

夕霧花園電影中有一句台詞:“外界的一切都在變,我們唯一能夠掌握的,是自己的內心如何去反應。”

我有時候也會想,我好像常常只記得他人為自己的生命帶來怎樣的風暴,但我很少會去想自己是否也在有意無意間,造成另一些在乎我的、愛我的人的生命裡下起了傾盆大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芊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的性平三法當中的《性別平等工作法》是能夠無限追朔的,也就是說幾十年的事情也可以被追究。 ​ ​這讓我想到有一堂課老師提到台灣在日治時期是沒有人權意識的,因此即便我們當今社會注重人權,也要注意在考古的時候,了解那個時代的時空背景,不能以當今的價值觀來評判那個時代的價值觀。 ​ ​當然我覺得就算是應
我突然想到教育社會學學過的“主流文化”、“次文化”!!! ​ 那時候​王教授跟我們介紹時,問我們“次文化”一定是不好的嗎? ​ ​現在我可以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問了。因為每個社會的主流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問題,因為其背後是有很多掌握權勢的人在操控的。因此,主流文化不一定是因為完美的,而我們這些渺小的個體所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檢視自己對學習的看法。有一條是我上了大學一直到至今都不變的看法——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 ​我上大學前的學習大部分時候是前半段話陳述的狀態,上了大學後開始學習思考有時候會想太多而停止讀書,就會變相成後半句所陳述的情況。 ​ ​兩個極端都不好,要在學和思之間
「課堂如巢穴」 我以前都覺得上華文課就是唸唸課文,寫寫學習單、背背課文中心思想。 ​ ​直到我上了大學才知道,華文課的課堂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地方,因為文學是滋養革命情懷的巢穴。(有點怪的形容詞,但我想表達的是,透過閱讀文學,人們會了解歷史、文化、先賢的故事,而那一篇篇的文章,都在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
昨天參加工作坊,教授在工作坊上提到〈I have a dream〉這篇文章,教授說他讀書的時候課本有節錄這篇演講稿。 跟台灣的孩子一樣,我們馬來西亞獨中的孩子也有讀這篇演講稿。我已經忘記當時第一次看到這篇節錄課文的時候自己在幹嘛(可能有在專心上課、寫學習單或在偷做高數作業),但我記得華文老師教我們
台灣的性平三法當中的《性別平等工作法》是能夠無限追朔的,也就是說幾十年的事情也可以被追究。 ​ ​這讓我想到有一堂課老師提到台灣在日治時期是沒有人權意識的,因此即便我們當今社會注重人權,也要注意在考古的時候,了解那個時代的時空背景,不能以當今的價值觀來評判那個時代的價值觀。 ​ ​當然我覺得就算是應
我突然想到教育社會學學過的“主流文化”、“次文化”!!! ​ 那時候​王教授跟我們介紹時,問我們“次文化”一定是不好的嗎? ​ ​現在我可以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問了。因為每個社會的主流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問題,因為其背後是有很多掌握權勢的人在操控的。因此,主流文化不一定是因為完美的,而我們這些渺小的個體所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檢視自己對學習的看法。有一條是我上了大學一直到至今都不變的看法——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 ​我上大學前的學習大部分時候是前半段話陳述的狀態,上了大學後開始學習思考有時候會想太多而停止讀書,就會變相成後半句所陳述的情況。 ​ ​兩個極端都不好,要在學和思之間
「課堂如巢穴」 我以前都覺得上華文課就是唸唸課文,寫寫學習單、背背課文中心思想。 ​ ​直到我上了大學才知道,華文課的課堂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地方,因為文學是滋養革命情懷的巢穴。(有點怪的形容詞,但我想表達的是,透過閱讀文學,人們會了解歷史、文化、先賢的故事,而那一篇篇的文章,都在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
昨天參加工作坊,教授在工作坊上提到〈I have a dream〉這篇文章,教授說他讀書的時候課本有節錄這篇演講稿。 跟台灣的孩子一樣,我們馬來西亞獨中的孩子也有讀這篇演講稿。我已經忘記當時第一次看到這篇節錄課文的時候自己在幹嘛(可能有在專心上課、寫學習單或在偷做高數作業),但我記得華文老師教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分享真正的寬恕並非執著於改變過去,而是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努力成長。只有學會包容過去,珍惜當下,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真正傷害到的是誰 在生活中,每個人或許都曾有過因他人過錯而生氣的經驗。也許是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語、一個不尊重的眼神,又或者是一個不合理的行為。然而,當我們憤怒的時候,是否曾靜下心來想一想,這樣的情緒真正傷害到的是誰?答案往往是自己。 生氣的本質:對他人行為的反應 生氣是一種自然的情緒反
Thumbnail
舊傷口沒有試著重新上藥,就會在我們的心裡又刮又割,遇到雷同的事件就刮一下割一下,漫長一生,走到盡頭也是血跡斑斑了。懷恨別人,等於我們的心要一直懷著劇毒,毒液在我們心上日夜滲透,最終中毒的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心上的那碗毒掉倒了,我們的人生才能真正輕安自在。
Thumbnail
舊傷口沒有試著重新上藥,就會在我們的心裡又刮又割,遇到雷同的事件就刮一下割一下,漫長一生,走到盡頭也是血跡斑斑了。懷恨別人,等於我們的心要一直懷著劇毒,毒液在我們心上日夜滲透,最終中毒的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心上的那碗毒掉倒了,我們的人生才能真正輕安自在。
Thumbnail
為什麼我選擇原諒?因為我想放過自己。回想自己過往經驗,都有衝突、吵架鬧翻、無法過去的結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存在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道歉」:一種是有兩方參與者,一個人希望透過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來承接對方的痛苦,試圖讓對方好受一些或修復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另一類道歉則是以自己為中心,為了自身利益或讓自己好受一點,將對方納入到自己的敘事中,去用自我感覺良好的角度將故事重新敘述一遍。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我要天天跟別人道歉,其實有很多時候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但是我就是很自然的跟別人道歉了,又或者有些時候我不知道我做錯什麼事情,但我就是想要先跟別人道歉,才能讓我放鬆一點。 當別人說出了一些讓我不舒服的話,我的下意識並不是反駁或者傷心,而是誠懇的道歉,有時候我真的很討厭自己這麼沒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分享真正的寬恕並非執著於改變過去,而是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努力成長。只有學會包容過去,珍惜當下,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真正傷害到的是誰 在生活中,每個人或許都曾有過因他人過錯而生氣的經驗。也許是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語、一個不尊重的眼神,又或者是一個不合理的行為。然而,當我們憤怒的時候,是否曾靜下心來想一想,這樣的情緒真正傷害到的是誰?答案往往是自己。 生氣的本質:對他人行為的反應 生氣是一種自然的情緒反
Thumbnail
舊傷口沒有試著重新上藥,就會在我們的心裡又刮又割,遇到雷同的事件就刮一下割一下,漫長一生,走到盡頭也是血跡斑斑了。懷恨別人,等於我們的心要一直懷著劇毒,毒液在我們心上日夜滲透,最終中毒的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心上的那碗毒掉倒了,我們的人生才能真正輕安自在。
Thumbnail
舊傷口沒有試著重新上藥,就會在我們的心裡又刮又割,遇到雷同的事件就刮一下割一下,漫長一生,走到盡頭也是血跡斑斑了。懷恨別人,等於我們的心要一直懷著劇毒,毒液在我們心上日夜滲透,最終中毒的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心上的那碗毒掉倒了,我們的人生才能真正輕安自在。
Thumbnail
為什麼我選擇原諒?因為我想放過自己。回想自己過往經驗,都有衝突、吵架鬧翻、無法過去的結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存在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道歉」:一種是有兩方參與者,一個人希望透過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來承接對方的痛苦,試圖讓對方好受一些或修復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另一類道歉則是以自己為中心,為了自身利益或讓自己好受一點,將對方納入到自己的敘事中,去用自我感覺良好的角度將故事重新敘述一遍。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我要天天跟別人道歉,其實有很多時候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但是我就是很自然的跟別人道歉了,又或者有些時候我不知道我做錯什麼事情,但我就是想要先跟別人道歉,才能讓我放鬆一點。 當別人說出了一些讓我不舒服的話,我的下意識並不是反駁或者傷心,而是誠懇的道歉,有時候我真的很討厭自己這麼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