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壓力大?靈性大師教你平靜的秘訣!|當下的力量|心得|EP0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書要探討的問題非常貼近日常生活:你常常會覺得壓力很大嗎?如果你覺得此時此刻讓你無法忍受,讓你覺得不快樂,從靈修的角度來說,可以怎麼做,保持內在空間的純淨呢?這個問題就是這本書要探討的重點。
作者托勒是當代著名的靈性大師,不偏向任何一種宗教或傳統,擅長使用清晰明瞭的語言來傳遞簡單而深刻的概念,而這本書從1999年上市,就在歐美引起極大的矚目與轟動,而時至今日,這本書已經在全球暢銷將近五百萬本。

適合給以下的人

  1. 高壓力生活者:能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實現內在平和。
  2. 靈性尋求者:想探索靈性成長和深度。
  3. 想學習覺察的人:能探索心智、情緒與自我成長。
全文架構

🔵心智造成的危害

❶ 不斷分心

每個人都曾經分心過,就像是有一個無法控制的雜念突然出現,然後你就被拉走了。所以作者認為心智或思考是一個不好的東西,但不是說心智本身是糟糕的,而是心智會產生出很多的雜念,而這些雜念會不斷地干擾人們,這就不是一個好的結果了。
有些人說不對啊,很多時候的創意都來自於奇奇怪怪的雜念,怎麼會說心智或思考是沒有用的呢?對此作者認為:除非你可以控制雜念的開關,不然如果你關不掉,甚至反過來被它控制,那就是思考上的奴隸。
所以作者反對心智,是因為使用心智常常會連帶產生許多的雜念,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意識的選擇,不然就會沉緬過去或籌劃未來,然後錯過現在。
就像留聲機的針頭,它如果總是跳來跳去的,那麼最後這個音樂只會支離破碎。

❷ 強迫思考

如果分心的情況再變得更嚴重,會發生什麼事情?
就是習慣與被干擾,空不下來,也就是當初一個不被干擾的環境,自己也覺得不太對勁,主動去尋找干擾讓自己聽不下來。
這個就如同上癮般無法停止,但也就像吸毒一樣,快樂之後,都是痛苦。而到了這個階段,就是真正意義上變成心智的奴隸了。
我講個大家都應該會有的經驗,可能現在是半夜,你也想睡覺了,你也有點累了,可是你看短影片就好像無法控制一樣,想要一直滑下去,一直看下去。

❸ 你的心智不等於你

就像一個人坐在馬路上看車子來來回回一樣,但是車子就很像你的心智產生的雜念,而你或者說你的意識就是在路邊看吃的那個人,而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是要認清你的心智並不等於你。
你可以試著觀察思緒:在觀察的過程中,不斷地把關注點拉回自己本身,那些思緒來來去去,來去隨他,但反正你就只是像那個坐在路邊看車的人一樣。
你也可以試著感受當下:人有的時候思緒太多了,導致其他感官都有退化的趨勢,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重視其他感官。比方說聞到什麼味道、聽到什麼聲音、手腳屁股的觸覺又是怎樣,諸如此類,讓自己從思維的空間拉回到一個實然的空間。

🔵可以獨立於心智的意識

前面講完心事,以及談到心智產生的雜念,會遮蔽或控制意識。但到底什麼是意識呢?
作者:意識只能用感受的,不能用心智理解的。心智產生的雜念也好、思緒也罷,都會蓋掉感受,讓我們離本體越來越遠。就像我今天吃到一個好吃的食物,我就算用非常詳細的文字去說明這個食物有多好吃,給100個人看,也只會有100種理解而已。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想要把當下的感受轉換成文字或是概念,那就會失真,所以意識是沒辦法用心智能完全理解的東西。就像3D的東西轉換成2D的形式,一定會失真。

🔵通往開悟的兩種心態

❶ 只有當下

首先要認識到,以靈修的角度而言,除了當下,別無他物。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未來的事情還未到難,現在就只有現在,所以我們要認真過好現在的這個時刻。
講一個小故事:
別人:你開悟前都在做什麼?
老和尚:砍柴挑水吃飯
別人:那開悟後呢?
老和尚:砍柴挑水吃飯
別人:那有什麼區別嗎?
老和尚:開悟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吃飯。開悟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吃飯就吃飯。

❷ 回歸本體

本體就是指最根本的主體,如果要回歸到本體的話,就必須關掉心智的作用,就只是純粹的體驗、只靠感受、沈浸式的享受當下的環境。
但是生活中很多痛苦,這個又要怎麼辦呢: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單純的擁抱現實,直視你認為的痛苦,問題能解就能解,不能解就不能解,用務實的心態去處理,做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情。

🟡個人想法

在看書過程中,可以知道作者對於每個宗教的經典都有很深的造詣,書中隨處可見作者引用聖經、可蘭經、道德經、佛經,也想到作者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本身剛好跟道德經比較熟,所以在作者使用道德經當作輔助說明時,都有更深的體悟,也許之後有機會,可以寫一篇我對道德經目前的理解。

🔴總結

這本書主旨在於探討如何從靈修角度來應對日常壓力,以保持內在空間的純淨。作者對心智的觀點是:雖然心智本身並不壞,但由它產生的雜念卻可能干擾人們的心神,導致人們分心,甚至變成強迫思考。作者鼓勵讀者去觀察和感受當下,進而理解心智並不等同於自己。
此外,書中還強調意識是無法完全用心智理解的。要達到開悟,必須擁有「只有當下」和「回歸本體」兩種心態,認識到生活中僅有的是「現在」這個時刻,並且需要純粹體驗和感受當下,而不被心智的作用所干擾。掌握這些,就可以說真正意義上認知到當下的力量是什麼了。

🌐延伸閱讀

  1. 冥想正念手冊
  2. 正念減壓的秘密
  3. 秘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9會員
57內容數
PPA 耳邊聽書 專業書評說書人,致力於用閱讀改善生活與解決人生問題,並樂於分享與紀錄。白天是個工程師。然後,對,愛貓,愛讀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貓愛讀書 的其他內容
史丹佛大學的「意志力科學」課程,是該校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有學生每星期從舊金山租車趕來上課;有人上過課之後,戒掉了30年的甜食癮、不再對小孩子發脾氣、開始規律運動。超過八成的學生認為,這門課強化了他們的意志力,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本書介紹四種閱讀方法:基礎、檢視、分析、主題的閱讀法。尤其詳細介紹分析閱讀,並且介紹面對各類書籍應該怎麼讀。
本書作者是英國暢銷書作家,並且在所有Ted演講裡面獲得瀏覽次數第18名的成績,作者當初因為發現黃金圈法則出名。而這本書主要在介紹企業擁有無限思維的五個條件,以及用無限思維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商業案件,像是蘋果、微軟、柯達等等。雖然例子都是以企業為主,但其中概念對個人也有所幫助。
史丹佛大學的「意志力科學」課程,是該校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有學生每星期從舊金山租車趕來上課;有人上過課之後,戒掉了30年的甜食癮、不再對小孩子發脾氣、開始規律運動。超過八成的學生認為,這門課強化了他們的意志力,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本書介紹四種閱讀方法:基礎、檢視、分析、主題的閱讀法。尤其詳細介紹分析閱讀,並且介紹面對各類書籍應該怎麼讀。
本書作者是英國暢銷書作家,並且在所有Ted演講裡面獲得瀏覽次數第18名的成績,作者當初因為發現黃金圈法則出名。而這本書主要在介紹企業擁有無限思維的五個條件,以及用無限思維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商業案件,像是蘋果、微軟、柯達等等。雖然例子都是以企業為主,但其中概念對個人也有所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在諮詢的時候,提到最近的生活習慣上,有可以調整的部分。 特別是在飲食上,最近都在暴飲暴食。 老師就建議我,可以多注重飲食的攝取,比如可以多攝取一些青菜、澱粉攝取改為地瓜南瓜等等。 諮詢的氣氛也非常融洽,我也覺得老師講的非常道理 這時,非常奇怪,明明都在講非常正常的,而且客觀來看對我是好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心智是好東西,可以使用它,卻不要被它控制。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在諮詢的時候,提到最近的生活習慣上,有可以調整的部分。 特別是在飲食上,最近都在暴飲暴食。 老師就建議我,可以多注重飲食的攝取,比如可以多攝取一些青菜、澱粉攝取改為地瓜南瓜等等。 諮詢的氣氛也非常融洽,我也覺得老師講的非常道理 這時,非常奇怪,明明都在講非常正常的,而且客觀來看對我是好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心智是好東西,可以使用它,卻不要被它控制。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